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四湖水环境问题以及修复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四湖是山东省重要的水源地,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枢纽,具有很重要的区位优势。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南四湖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污染。本文在分析近年来南四湖出现的种种水环境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指出要使其发挥本身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就要进行水体修复,并对修复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苏鲁界湖南四湖水源保护与利用状况的详细考察,全面系统分析了湖域水资源现状、存在的关键问题、影响因素等。针对湖域水资源现状,探讨了南四湖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协同机制,即建立湖域水资源协同规划与管理机制、湖区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生态修复与补偿协同机制、群众协同参与与监督机制、水危机协同处置机制和湖域界面冲突协同控制机制等,以促进跨界区域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统筹区域协同发展,增强南四湖湖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苏鲁界湖南四湖水源保护与利用状况的详细考察,全面系统分析了湖域水资源现状、存在的关键问题、影响因素等。针对湖域水资源现状,探讨了南四湖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协同机制,即建立湖域水资源协同规划与管理机制、湖区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生态修复与补偿协同机制、群众协同参与与监督机制、水危机协同处置机制和湖域界面冲突协同控制机制等,以促进跨界区域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统筹区域协同发展,增强南四湖湖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4.
总磷总氮在富营养化水华现象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对比南四湖、太湖、滇池的数据分析,认为是温度原因没有造成南四湖水体出现水华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南四湖及入出湖河流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南四湖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输水通道和调蓄湖泊,其水质状况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根据南四湖流域主要入出湖河流14个监控断面及湖内5个监测站点的数据,从年际、年内、不同时间段和不同监测站点等进行了南四湖及河流水质变化趋势的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2007与2000年相比,南四湖入出湖河流监控断面的ρ(CODCr)总体下降率达到84.2%,ρ(NH3-N)总体下降率达到79.7%. 南四湖及河流水质总体上出现了大幅度的改善,但距离稳定达到调水水质Ⅲ类标准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受水文情势、底泥释放和污染源以及各项污染控制措施等因素的影响,南四湖及入出湖河流监控断面水质改善存在一定的波动现象,水体富营养化形势严峻. 提出了科学合理地计算与分配南四湖养殖承载力和流域水环境承载力,重视非点源的控制与治理,大力推进“退耕还湿、退渔还湖”策略,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南四湖是我国十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必经之地和调蓄湖泊,随着南四湖流域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其湖泊生态安全承受着重大压力。针对目前南四湖存在的主要生态安全问题,该研究从经济社会发展对流域污染负荷和入湖河流状态的驱动力和压力入手,选择影响湖泊生态安全的社会经济指标体系,对2000-2010年的流域社会经济活动对南四湖生态安全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南四湖流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对湖泊生态安全的影响评分值为45.37,等级为"一般",但水体污染负荷评分值为28.93,等级为"较重";2000-2010年,社会经济对南四湖生态安全的影响评分值处于[40,60]的"一般"级别中,但影响程度不断增强;流域污染负荷是南四湖流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社会经济活动对湖泊生态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GC-ECD对南四湖底泥中的有机氯农药HCHs和DDTs含量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南四湖8个采用点均有不同程度的HCHs和DDTs检出,其中中部区域含量较高。根据各含量的值推测南四湖部分地区仍然有林丹在使用,基本没有HCHs工业制品在使用,底泥中的HCHs主要为早期残留;南四湖地区没有新的DDTs输入,大部分的DDT在好氧条件下转化成为了DDE并赋存在底泥中。  相似文献   

8.
济宁市地处淮河流域,是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所辖南四湖流域是淮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南四湖是我国十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南四湖由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微山湖四个湖泊连接而成,统称南四湖.湖泊南北长126公里,东西宽6~25公里,水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南四湖流域共有大小河流53条,其主要河流有十几条,如京杭大运河(梁济运河)、洗府河、泗河、白马河、城郭河、峄城沙河、洙赵新河、万福河、东渔河、西支河、复兴河(江苏)、沛沿河等.由此可见,济宁市环境保护和治污减排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9.
南四湖是保障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水质安全的重要输水通道,对其水质保障综合控制方案阶段实施的输水干线水质改善进行效果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SMS软件建立了南四湖二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进行了计算边界简化、网格划分、参数选取与设置、模型调试与检验等研究工作,确定了各计算方案的水力学和水质边界条件,模拟计算了南四湖上、下级湖调水期的二维流场和浓度场。结果表明:南四湖流域全面实施"治、用、保"流域综合治污体系,并发挥综合效益的控制方案4的水质最好,同一控制方案输水主航道的水质最好;上级湖控制方案4的调水出湖口CODCr为19.81mg/L,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TP为0.053 4mg/L,达到地表水Ⅲ类(河流)标准,但未达到地表水Ⅲ类(湖泊)标准;下级湖各控制方案的调水出湖口CODCr和TP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湖泊)标准,且在相同工况下,下级湖水质优于上级湖;南四湖上、下级湖输水水质模拟计算结果与各水质保障综合控制方案的总排放量相一致,即总排放量大的控制方案其调水出湖口的污染物浓度也高。  相似文献   

10.
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必经之地,并担负着关键的调蓄功能。现在南四湖的主要问题是解决污染问题。为此,微山县提出建设南四湖重要功能保护区,采取清、污水分流,分层治理,生态、生物工程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南四湖水 碧、草青、鸟舞、鱼跃的昔日风貌,并使其备蓄水,调水、渔业、旅游、水运多种功能。本文就这一设想的目标及具体操作问题谈一些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