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沉淀法制备了ZnO光催化剂,并将其负载在氧化石墨烯上,制得ZnO/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对亚硝酸钠的光催化降解效果。采用XRD和SEM技术对光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初始亚硝酸钠质量浓度、溶液pH、ZnO/氧化石墨烯加入量对亚硝酸钠降解效果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ZnO/氧化石墨烯晶体的晶型发育良好、结晶度高;新生成的混晶结构提高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亚硝酸钠质量浓度246 mg/L、溶液pH 5、ZnO/氧化石墨烯加入量1.0 g/L的条件下,经过150 min的紫外光降解,亚硝酸钠的质量浓度降至70 mg/L,亚硝酸钠的降解率为71.38%;ZnO与氧化石墨烯的协同效应有效提高了光催化反应体系的效率,ZnO/氧化石墨烯对亚硝酸钠的降解能力远高于氧化石墨烯和ZnO。  相似文献   

2.
膜生物反应器废水处理新工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殿英 《化工环保》2002,22(5):261-265
概述了国内外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与应用状况;介绍了其构形与特点;分析了膜污染的成因,影响因素及防制措施;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楚运通 《化工环保》2004,24(3):224-228
介绍了回收酸性气体生产硫磺的工艺原理与工艺流程,论述了影响硫磺回收装置生产能力的诸多因素与扩能改造的情况。扩能改造后,该装置的酸性气体处理量平均为976m^3/h,瞬时处理量可达1200m^3/h,硫磺的生产能力从4450t/a提高到7500t/a,生产能力提高了68.5%,装置总硫回收率达到93.5%。  相似文献   

4.
以膨润土为基质,添加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制备了多孔黏土异构材料(PCHs),采用SEM和BET技术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气态萘的吸附。考察了吸附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吸附机理。表征结果显示,PCHs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均匀,兼具微孔和中孔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当吸附温度为30℃、初始萘质量浓度为560 mg/m3、相对湿度为0时,PCHs对萘的平衡吸附量达370 mg/g,远高于膨润土和有机膨润土;吸附为放热过程,温度越高平衡吸附量越低;平衡吸附量随初始萘质量浓度的增加呈非线性增长;水蒸气的存在导致萘的平衡吸附量减小;萘在PCHs上的吸附机理主要为表面物理吸附和有机质的分配作用。  相似文献   

5.
清洁生产技术和清洁生产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阐述了清洁生产技术在实施清洁生产战略中的地位、清洁生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特点;分析了我国清洁生产技术开发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清洁生产的两种类型以及加强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措施;指出传统的先进生产技术不一定是清洁生产技术及清洁生产技术和末端治理技术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基于FLUENT软件,对油田高含盐污水的雾化蒸发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逆流型雾化蒸发塔内的流场分布特性,对比分析了不同操作参数对蒸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滴蒸发速率沿塔体中心轴线自上而下呈加快趋势;进口空气流速与温度是影响液滴蒸发的关键操作参数,提高流速及温度均可加快液滴的蒸发速率;当进口空气流速达到0.4 m/s后,对蒸发速率的影响减弱;当进口空气温度达到313 K后,对蒸发速率的提高作用不大;喷雾锥角的变化对蒸发速率影响不明显;液滴越细化,蒸发速率越快。  相似文献   

7.
表面活性剂在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宏光  郑连伟 《化工环保》2006,26(6):471-474
介绍了单一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阴-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对多环芳烃的增溶作用、增溶机理及无机离子对表面活性剂增溶能力的影响,综述了化学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应用。由于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今后应加强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通过SEM、能谱、FTIR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分析方法对被污染超滤膜面的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进行了识别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超滤膜面无机污染物主要为Fe(OH)3、Cu(OH)2、Al(OH)3和Si等胶体物和少量CaSO4;有机污染物主要为多菌霉素类化合物;微生物可能富含铁类化合物。同时污染膜的清洗液分析结果说明该超滤膜污染物主要为无机胶体和有机物。  相似文献   

9.
作为目前广泛使用的氯系阻燃剂,四氯双酚A(TCBPA)在运输、使用和处理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释放到环境中,并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产生危害。简介了TCBPA的基本性质和制备,阐述了其环境分布及毒性,并总结了其降解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应当进一步研究TCBPA微生物降解的机理和分子基础,并引入光催化、高级氧化等其他降解技术;同时,开发新型环境友好的阻燃剂不失为一种根源上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0.
用溶胶-凝胶法并通过控制煅烧温度合成不同晶相比的混合晶型纳米TiO_2,在紫外光光照下降解气相苯。考察了苯初始质量浓度、紫外灯光照强度和催化剂加入量对苯去除率的影响;探究了光催化降解气相苯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450℃煅烧制备的催化剂降解苯效率最高,此催化剂金红石相质量分数为6.30%;在苯初始质量浓度为74.39 mg/m~3、催化剂加入量为7 g、光照强度为2.18 klux的最佳条件下反应84 min,苯去除率达99.73%;光催化降解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符合0.5级动力学特征;当催化剂加入量为3 g时,单位时间单位质量催化剂降解苯的质量最多;苯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1.
燃煤电厂SCR烟气脱硝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是目前燃煤电厂应用最多且最成熟的烟气脱硝技术.介绍了SCR烟气脱硝技术的化学反应机理、工艺流程等,重点对影响SCR法脱硝效率的多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SCR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赵丽红  孙洪军 《化工环保》2011,31(3):202-205
对糙皮侧耳B1(白腐真菌的一种)降解碱木素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基于Logistic方程,建立了糙皮侧耳B1在纯培养条件和碱木素存在条件下的生长动力学模型.动力学模型参数分别为0.94d-1和0.90d-1.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体系中生物量的变化,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2%和3.4%.糙皮侧耳B1对低浓度碱木素的降解存在...  相似文献   

13.
冉丽君  梁鹏  梁睿  崔积山 《化工环保》2016,36(6):692-695
介绍了我国化工园区基本情况和布局现状,指出了化工园区布局不合理、城市规划源头缺少环境风险控制要求、后期规划实施和控制不利导致环境风险累积、已属末端的园区规划环评无法改变不合理的空间布局等问题,提出了科学布局新建化工园区、从城市规划源头控制环境风险、推动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并针对现有城市开展环境安全评估、推进现有园区清理整顿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改进的电动力技术去除铅锌矿尾砂中的Pb,Zn,Cu。研究了铅锌矿尾砂中重金属在改进电动力技术处理情况下的去除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经过7d的电动力实验,Pb、Zn和Cu的总去除率分别为34%,33%,37%,其中酸溶态去除效果显著,分别达到66%,86%,81%。Pb和Cu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去除率为39%和42%,其他形态去除率较低,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5.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环境水体中的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自制的包被原和抗萘多克隆兔抗体,建立了测定环境水体中痕量萘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并优化了实验条件.工作曲线线性方程为I=8.394logρ+50.21(I为抑制率,ρ为萘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10~(-3)~10 μg/L内的相关系数为0.985 6,方法灵敏度为0.944 μg/L,检出限为0.250 ng/L,回收率为86.00%~106.00%,批间误差为5.00%~15.00%,批内误差为2.00%~8.00%,与四种结构类似物的交叉率均小于14.0%.  相似文献   

16.
活性污泥吸附废水中的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活性污泥吸附处理含铍废水的吸附动力学特性及吸附模型,研究了吸附后铍在活性污泥上的存在形态。实验结果表明,铍离子在活性污泥上的吸附行为遵循二级动力学规律,活性污泥在溶液中的分散性非常好,污泥微孔内扩散效应不是吸附过程的主要控制步骤,扩散速率主要由液相向固相的传质速率所控制,铍在污泥上的吸附主要为快速的表面吸附。铍在活性污泥上的吸附数据既可用Freundlich方程描述,也符合Langmuir吸附规律,Langmuir曲线的相关性还较Freundlich曲线高,吸附过程受温度影响不大,通过对处理后污泥的连续提取实验研究可知,处理后的活性污泥中铍的主要存在形态为有机结合态、残渣态和交换态。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煤中痕量元素的含量分布、煤燃烧过程中痕量元素的分布转化规律,总结了痕量元素在飞灰中的富集规律和赋存状态,以及痕量元素的释放控制方法和技术,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改性凹凸棒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浸渍法将壳聚糖负载在凹凸棒土上,制备了改性的凹凸棒土。用该吸附剂吸附溶液中Pb^2+,Cd^2+的实验结果表明:未负载壳聚糖时,凹凸棒土对Cd^2+的吸附率为55%;当负载壳聚糖的质量分数为0.04时,凹凸棒土对Cd^2+的吸附率达最大值(为91%),对Pb2+的吸附率也达最大值(为75%)。其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该吸附剂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草酸沉淀法合成了铈锰氧化物(CeMn氧化物)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不同Ce-Mn摩尔比、空速对CeMn氧化物催化剂催化降解甲苯效果的影响,通过XRD、SEM、XPS等技术表征了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当n(Ce):n(Mn)=1:3时得到的Ce1Mn3催化剂降解甲苯的活性最佳,T50=198℃,T9...  相似文献   

20.
氯气泄漏扩散过程及后果评价的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氯气泄漏扩散过程及后果评价的研究成果。从现场试验、实验室模拟和数学模拟三方面分析了氯气泄漏扩散各研究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强调了氯气泄漏扩散后果评价的必要性。指出:必须针对中国特有的一些重气扩散建立专属知识产权的数学模型;不同层次数学模型的精度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需加强基于特定数学模型的全过程统一界面模拟程序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