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吸收法对车间苯系物等工业异味气体的处理效果,以甲苯为例,通过模拟吸收实验比较了不同吸收剂组合对甲苯废气的吸收效率,优化了吸收条件,确定了薄荷精油的添加比例。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在12组吸收剂中,以4%BDO的吸收效果最好,对甲苯废气吸收浓度达到43.87 mg/L;确定了最佳的甲苯进气流量为0.2 L/min、吸收时间为30 min;薄荷精油对甲苯废气的吸收效果不理想,但加入到其它吸收剂中能改善吸收剂气味,与水基BDO的适宜配比为1∶99。该研究为企业甲苯废气实际吸收处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即环保干式洗涤系统(EDSS),它利用吸附、吸收、拦截、扩散技术来捕获尘粒。该技术采用静态充电的吸收剂和一组颗粒层过滤器,可以同时除去高温废气中的有害成分和尘粒,该技术可在1100℃的高温下工作,结构单元化,既可安装在固定设备上,又可以是移动式,有广泛的工业用途。  相似文献   

3.
液体吸收-活性炭吸附净化苯乙烯废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介绍了液体吸收-活性炭吸附净化苯乙烯废气的原理.当吸收液中石油类物质占总体积的40%时吸收率最佳,小试液体吸收段对苯乙烯废气的吸收率在74%-97.6%之间,在工业净化装置中使用该吸收液,对苯乙烯废气的吸收率在60%-97.4%之间.活性炭对苯乙烯的吸附率为自重的30%.工业净化装置中,两种方法并用苯乙烯废气的净化效率在94.8%以上.该方法关键是寻找高效的吸收液和设计实用的净化装置.  相似文献   

4.
姜能座 《环境工程》2012,(Z2):569-572
以环境友好型溶剂尼龙酸甲酯(DBE)为吸收剂,经超微雾化吸收乙酸乙酯废气。实验考察了钢丝表凝塔、玻璃管表凝塔、旋流片表凝塔、丝网表凝塔等实验装置的吸收效果和总回收率。结果表明:旋流片+丝网组合式结构的表凝塔具有较好的吸收率与除雾效果,雾化吸收的总回收率为85%。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超声波雾化脱硫除尘一体化废气净化技术,是国内首套同步解决烟气脱硫、除尘、脱硝(附带效果)问题的新工艺。其独创性地将超声波雾化装置引入工业废气净化装置中,配合自主研发的可再生循环使用的高效吸收剂,构成了独特的一体化工业废气净化处理系统。该系统在海螺水泥厂实际应用数据显示:与传统湿法脱硫工艺相比,该工艺能够显著提高脱硫效率,最高可达96%以上,除尘率可达80%,氮氧化物脱除率最高可达50%,可在脱硫的过程中达到废气同步净化的目的。同时,该工艺布局合理且占地面积小,不但适用于新建项目的废气处理需求,还适用于对原有老旧废气处理装置的升级和改造要求,未来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介绍了液体吸收法资源化处理工业甲苯废气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资源化处理工业甲苯废气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吸收液的吸收效率以及吸收液中甲苯的分离与回收效率。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吸收剂主要包括有机溶剂(如:机油、柴油、甲醇、丙酮等)与水-表面活性剂体系(如:柠檬酸钠、乙酸钠、环糊精等)两种。采用的分离方法主要包括常(减)压蒸馏、膜分离、渗透汽化、共沸蒸馏等。资源化处理工业甲苯废气的发展趋势是:一方面筛选、复配或者合成吸收量大、吸收速率快、无毒安全、又易于解吸甲苯与可循环使用的环保型高效果吸收剂,另一方面发展高效、简单、节能、经济的回收工艺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线路板生产废气的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实际工程设计参数的选择和运行条件的控制及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采用填料吸收塔处理线路板生产废气是经济和有效的 ,以 Na OH水溶液作吸收剂 ,经一级吸收处理废气中污染物去除 90 %以上 ,排气浓度小于无组织排放限值 ,再加上以醋酸和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作为吸收剂作二级吸收 ,废气中有机成分苯、甲苯、二甲苯、甲醛及铅的去除率可达 99.7%以上 ,总运行费小于 5 5元 /万 m3/h废气  相似文献   

8.
吸收法脱除甲苯废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柠檬酸钠溶液为吸收液,在散堆填料塔里进行脱除甲苯废气的实验研究。研究了柠檬酸钠浓度、甲苯进口浓度、空塔气速及液气比对含甲苯废气吸收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解决含甲苯废气污染问题提供了应用基础。在此基础上提高填料层高度可使吸收率达到88%~93%,废气达标排放,并对吸收液的后处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麦戈  肖潇  晏波  肖贤明 《环境科学研究》2015,28(10):1602-1609
液体吸收法应用于处理工业有机废气涉及到2个关键因素,即吸收剂的选择与吸收液的再生处理. 选择8种水溶性吸收剂——2种氟碳表面活性剂(FSO100和FSN100)、2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80(吐温80)和SP20(斯盘20)〕、2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AEC)〕及2种类表面活性剂〔β-CD(β-环糊精)和SA(乙酸钠), 对模拟甲苯废气进行了动力学吸收试验,研究吸收性能和加热蒸馏法对甲苯回收与吸收剂溶液再生的可行性. 结果表明:吸收剂类型是影响甲苯吸收能力的最主要因素. 2种氟碳表面活性剂吸收液的甲苯吸收能力最强,其次是SP20与AES,而其他4种吸收剂溶液对甲苯的吸收能力很弱. 上述3类吸收剂对甲苯的初始去除率分别为80%~90%、75%左右与60%~70%,甲苯饱和吸收浓度(以w计)分别为0.58~3.45、0.38~1.44与0.14~1.01 mg/g. 除TW80吸收液热稳定性差、不宜采用加热蒸馏方法再生外, 其他吸收剂溶液经5次重复使用,甲苯回收率可达70%~85%,并能保持其原有吸收性能. 甲苯分配系数计算结果表明,FSO100和FSN100分别为0.41、0.62, SP20和AES分别为0.76、0.95, 其他4种吸收剂溶液在1.12~3.54之间;甲苯分配系数与饱和吸收浓度呈负相关、与体积传质系数呈正相关. 因此,2种氟碳表面活性剂吸收液对甲苯的吸收能力强,加热蒸馏法回收甲苯与再生吸收液具有经济性,用于处理甲苯废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复合吸收技术净化复杂工业有机废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定盛  岑超平  唐志雄  方平  陈志航 《环境科学》2011,32(12):3680-3684
以低浓度、大风量、含无机物、尘粒和油分等成分的复杂工业有机废气为对象,进行复合吸收净化技术的研究,从吸收机制初步探索,对净化设备、工艺流程及工程应用分别进行了探讨.分别以3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为复合吸收剂,考察其处理含甲苯和醋酸丁酯废气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降低复合吸收剂的表面张力,有利于甲苯和醋酸丁酯的去除率.针对复杂工业有机废气,开发高效吸收设备,集合了水膜、旋流板和填料3种吸收净化装置的优点于一体,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防堵塞及多级高效吸收传质的优势.工艺流程以吸收技术为主,整合了加热吹脱、燃烧和厌氧等工艺,最终使废气和吸收尾液达标排放.该技术已在制造、喷涂等多家企业的工程上应用.  相似文献   

11.
吸收法处理玉米深加工过程异味气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玉米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异味气体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采用吸收法对玉米深加工的废气中VOCs进行了处理实验,分别测定了不同吸收剂(清水、3%碱液、1.25%硫酸、森林之源除臭剂、烷基苯磺酸钠溶液、非离子型相转移试剂X溶液)对VOCs的去除效果,并和生物洗涤法进行比较分析,其中,0.03%非离子型相转移试剂溶液对玉米深加工废气中VOCs可以达到95%以上的去除效果,吸收液可送废水处理设施处理。  相似文献   

12.
PEG对NO2的吸收及其吸收产物的氧化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有机物PEG作为吸收剂对NO2进行吸收处理。结果表明,PEG对NO2的三级吸收率高达97%以上,该吸收具有操作温度低,装置简单的特点,其吸收产物可作为温和的氧化剂,高产率地将芳香醇氧化为相应的醛,酮,反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氧化反应完成后,PEG可以回收并加以循环使用 。  相似文献   

13.
X7印.12(X刀以又51线路板生产废气的治理/岑超平…(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技术/湖北省环科院一2(X)1,25(4)一抖一26环图X一21 通过实际工程设计参数的选择和运行条件的控制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填料吸收塔处理线路板生产废气是经济和有效的,以Na0H水溶液作吸收剂,经一级吸收处理废气中污染物去除卯%以上,排气浓度小于无组织排放限值,再加上以醋酸和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作为吸收剂作二级吸收,废气中有机成分苯、甲苯、二甲苯、甲醛及铅的去除率可达99 .7%以上,总运行费小于55元/万衬/h废气。表5X7印.312(X) 2()0452Hzq/Fe…  相似文献   

14.
针对广西某汽车涂装车间的烘干炉废气无法达到排放标准的问题,对原有的烘干炉废气处理系统进行改造。该系统采用了三室蓄热式氧化焚烧设备(简称RTO),具有很高的废气处理效率。改造方案在实际生产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改造后的烘干炉经过实际生产和检验,证实其废气经过处理后已完全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张波  常景彩  王翔 《环境工程》2016,34(9):80-83
为研究燃煤烟气中NO/SO_2协同高效脱除方法,某热电厂通过现场实验研究了O3对烟气中NO、SO_2的选择性氧化规律以及脱硫浆液、半干法循环脱硫灰对氧化产物的吸收效能。结果表明:烟气中NO、SO_2同时存在时,烟气中的O3优先氧化NO,当O3过量30%时,SO_2氧化率可达到42%;实际湿法脱硫循环浆液对混合烟气中SO_2吸收率达到近100%,对NOx(x>1)最大吸收率仅为42%;含水量1)最大吸收率仅为30%,且吸收剂在218s后即丧失脱除效能;含水量为15%的半干法脱硫灰对混合烟气中SO_2吸收率达到100%,对NOx(x>1)最大吸收率为75%,吸收剂脱除效果良好且具备长时间稳定脱除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以MDEA溶液和MDEA-TETA混合液为吸收剂对电厂烟气中的CO_2进行捕集.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研究了吸收时间、吸收液浓度配比和反应温度对CO_2吸收率的影响,并对两种吸收剂的吸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吸收效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温度低于45℃时,混胺吸收剂MDEA-TETA的吸收效率受温度的影响显著,温度高于45℃时,单一吸收剂MDEA的活化性能大幅度增强.MDEA-TETA混合液中两种胺的配比为6∶1,反应温度在25~65℃内,反应时间在5~20 min内时CO_2的吸收效果较佳,吸收率达90%以上,不同配比的混胺吸收剂的吸收效果均优于MDEA的吸收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工业渣和石灰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酸性废气颗粒吸收剂。试验分析了颗粒吸收剂的物理化学特性并考察了吸收效果和工艺装置技术要求。结果表明:适合的工业渣可以利用其多孔结构起吸附作用,提高钙基颗粒的吸收活性;颗粒吸收剂具有吸收效率高、物理化学性能稳定、无二次污染的特点,简化酸性废气吸收工艺、设备和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南方某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采用光催化氧化技术/吸收工艺联用技术对难降解恶臭气体进行高效处理,大大提高了恶臭气体的去除效率,实现了该行业废气的无害化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运行结果显示,光催化氧化技术/吸收工艺联用技术能实现难降解恶臭气体的高效处理,排放废气可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水源水生物处理工艺中亚硝酸盐氮的去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中试规模试验系统 ,分析了不同运行条件下微污染水源水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中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状况 ,探讨了亚硝酸盐氮积累量与氨氮去除率之间的关系。指出处理系统中硝酸盐细菌对亚硝酸盐细菌生化过程的依赖作用是亚硝酸盐氮积累的内因 ,而工艺参数等运行条件的变化是亚硝酸盐氮积累的外因 ,提高氨氮去除率是去除亚硝酸盐氮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化带来了经济腾飞,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工业排放的废气量逐年上升,对大气环境质量构成巨大威胁。如何有效的管理工业废气的排放,首先就要求在未来短时间范围内对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做出正确的预测。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定量分析了福建省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影响因子。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工业废气排放量的GM(1,1)模型,并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比,证实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使用性,为福建省工业废气的分析预测和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