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程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影响,程海湖周围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湖泊水质污染加重,已进入营养向富营养化趋进的过程。必须从宏观调控、入湖污染物总量控制、水资源管理、水污染控制和陆地生态建设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以控制恶化,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是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富营养化问题致使该地区湖泊发生草-藻转换,限制了湖泊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湖泊环境问题是生态系统受外力长期胁迫的结果,湖泊生态治理与保护须充分了解系统的演化规律,但是相关认识受限于长期监测资料的缺失.为了厘清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草型湖泊生态系统演化轨迹,更有效管理受损湖泊,选择西凉湖为研究对象,利用沉积记录代用指标粒度、元素和硅藻等,在高分辨率放射性核素定年的基础上,分析了近150年来西凉湖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西凉湖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水体清澈,营养水平较低,沉水植物相对较少;而20世纪40年代以后,人类活动逐渐增强导致湖泊营养水平升高,水生植被增多;硅藻群落结构逐渐由浮游硅藻组合向底栖和附生硅藻组合演替,同时沉积物营养不断增加,表明以流域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围垦和渔业养殖等为代表的人类活动深刻改变了湖泊生态系统结构.研究认为虽然湖泊营养在20世纪70代之后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达到富营养化标准,但沉水植被的生长限制了湖泊藻类浓度,西凉湖并未藻类暴发.同时也发现外源营养的增加通过湖泊初级生产者深刻影响了湖泊的地球化学循环,造成了...  相似文献   

3.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湖泊是淡水资源的重要载体,也是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日日益加,湖泊的污染和富营养化也逐渐严重,保护湖泊资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4.
云南高原湖泊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资源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然而流域开发的持续与气候极端事件的频发导致了包括异龙湖在内的大中型湖泊出现了水质恶化、藻类暴发与生态环境功能退化。根据1980-2015年35 a的水质监测数据,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对异龙湖水质营养状况变化趋势与生态系统响应特征进行评价分析。近35 a来,异龙湖长期处于富营养化过程,水质营养状态可为3个主要阶段。1980-1994年湖泊水质营养状态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主要是流域农业面源输入造成的;1994-2010年富营养化趋势有所减缓,可能与期间跨流域引水对湖泊营养盐的稀释有关;但2010-2015年又开始明显加剧,主要是流域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造成的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及湖内沉积物营养盐释放造成的。自1980年以来,异龙湖的水生生物发生了结构性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主要受湖泊富营养化程度驱动,同时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干旱事件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5.
<正> 一湖泊的富营养化湖泊的演变要经历诞生、变浅、富营养化和下涸陆地化这样一个慢长的发展过程,人门把这个过程叫作湖泊地形的变迁.湖泊地形的变迁,过去足以地质年代的速度进行的.现在由于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及人类的其他活动急剧地加速了其进程,使许多湖泊由贫营养型迅速地变成富营养型,经常发生淡水红潮和水花.红潮大都是包括水花在内的现象,都是因营养盐——氮、磷的增多,使浮游生物大量增殖而引起的,但两者是有区别的.人们把第一性生产者——浮游植物大量增殖的现  相似文献   

6.
选取铜绿微囊藻、鱼腥藻、蛋白核小球藻、汉氏菱形藻、薄甲藻和小定鞭金藻作为湖泊水体从富营养状态到贫营养状态的代表藻种,用热乙醇-反复冻融-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叶绿素a、b、c的浓度,通过分析叶绿素(chl)的比值、藻类种群组成和水体营养水平之间的响应关系,建立了叶绿素比值模型作为评价水体营养状态的一种新方法.在计算单种藻类chlb/chla、chlc/chla比值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湖泊水体不同营养水平藻类种群组成的统计数据,得到不同营养状态下多种藻类同时存在时水体chlb/chla和chlc/chla比值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在中营养和贫营养水体中,chlc/chla值随营养水平的降低呈明显单调上升的趋势;在富营养化水体中,chlb/chla值随营养水平的降低而呈明显单调上升的趋势.根据这个规律,提出了判断水体营养水平的新标准,即:当chlc/chla0.30时,水体为贫营养;当0.18chlc/chla0.30时,水体为中营养;当chlc/chla0.18时,水体为富营养,此时,需要借助chlb/chla的值进行进一步的判断:当chlb/chla0.14时,水体为轻度富营养化;当0.08chlb/chla0.14时,水体为中度富营养化;当chlb/chla0.08时,水体为重度富营养化.以白洋淀为研究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比值模型判断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判断结果相符.因此,叶绿素比值模型可以作为简单、快捷、准确的评价我国淡水湖泊营养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湖泊的主要集中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地区绝大部分湖泊正处于富营养状态.作为湖泊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和生产者,细菌群落在维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然而其组成及种间关系对富营养化过程的响应机制仍不明确.利用16S rDNA测序技术和分子生态网络技术探讨了长江中下游10个湖泊水体中细菌群落的组成、结构及其网络拓扑关系等特征.结果表明:①根据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指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泊可分为中度富营养湖泊和重度富营养湖泊两种,并且这两种湖泊中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均无显著性差异.②在这两种湖泊中细菌群落的优势类群基本一致,如在纲水平上均以Actinobacteria、Acidimicrobiia、Sphingobacteriia和Betaproteobacteria为主,在属水平上均以Hgcl_clade和CL500-29_marine-group为主.然而,与丰富种亚群落相反,稀有种亚群落在这两种湖泊中具有显著的区别.③中度富营养湖泊中细菌群落生态网络的节点和边的数量均小于重度富营养湖泊,并且前者网络具有更多的物种协作关系,其网络的中心性也显著大于后者.研究显示,湖泊富营养化的加剧使得水体中细菌群落的组成,尤其是稀有种亚群落发生了显著的演替,并且明显地削弱了细菌群落物种之间的协作关系.   相似文献   

8.
西湖浮游植物的演替及富营养化治理措施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9年1月~2000年12月对杭州西湖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为期2年的逐月调查.结合以前的研究资料,着重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先后采取的截污、疏浚、引水冲污等一系列治理富营养化措施所产生的长期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大部分湖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治理前基本相同,仍以蓝藻占绝对优势.1980~2000年,浮游植物密度增加了55.4%.蓝藻种类趋于小型化,20年来西湖的富营养化仍在发展.西湖子湖之一小南湖区经一系列工程治理后,出现了大面积的沉水植物,水体透明度大大提高,藻量明显下降,水体富营养特征逐渐从浮游植物响应型向大型高等水生植物响应型转化.因此,建立和恢复以沉水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是治理西湖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湖泊水质恶化趋势及富营养化控制阶段划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30年间,我国的湖泊在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下,由贫-中营养状态为主逐步向富营养状态转变,富营养化湖泊的数量和面积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在东部平原湖区和云贵高原湖区,以太湖、巢湖和滇池等三湖为主的富营养化问题,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伴随着湖泊富营养化的发展,我国在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上进行了不懈的...  相似文献   

10.
日前,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湿地名录,洪湖湿地成为国家33处重点保护湿地之一,且为湖北省境内第一处。 湿地生态系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有公约保护的生态系统。该系统为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过渡类型,国际组织制定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将湿地与农业、林业并列为三大生态系统,洪湖淡水  相似文献   

11.
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氮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从淡水到河口、沿海和海水系统的连续统一体中,水生生态系统对营养富集和营养比变化的反应各不相同.尽管在淡水系统里,人们认为磷是浮游植物生产的限制性营养元素,但大气中氮的影响和它对淡水酸化所起的作用却可以是有害的.从河口到海岸带的连续统一体中,随着盐的梯度和季节不同,在氮、磷、硅之间出现多元的营养限制,但是,一般认为氮是浮游植物生物量积累的主要限制性营养元素.在氮和磷通量、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及渔业产量之间有确切的、非线性的正相关关系.流向河口.海岸和海洋系统的营养负载超过了营养富集后生产活动的同化能力,以及水质发生恶化时,存在着各种阈值.其影响包括有害和有毒藻类的滋生、混浊度增加,随后是沉水植物消失、缺氧、生态系统功能瓦解、栖息地丧失、生物多样性丧失、食物网变换,以及捕捞渔业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湖泊是地球重要的淡水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供给水量、满足水质、开发水能、承载生物、观赏水景等多种功能.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日益加剧,污染和富营养化严重,生态功能退化萎缩,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3.
通过2011—2015年监测数据分析广西茅尾海海域营养盐的变化趋势和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茅尾海2011—2015年为中度富营养~重富营养。茅尾海水体中的活性磷浓度持续增加,活性磷浓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磷的限制作用,为茅尾海的浮游植物生长提供了条件,给茅尾海生态系统健康带了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4.
湛江湾富营养化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1年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10月(秋季)湛江湾海域9个采样断面、28个采样站位的水质分析结果分析了该海域富营养化时空分布特征,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了环境因子对该海域富营养化状态的影响,对湛江湾海域应用富营养指数法和潜在性富营养化法2种评价方式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冬、春、夏、秋4个季节湛江湾海域富营养化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18、1.90、0.83、2.12,不同季节富营养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较一致,从湾顶到湾中到湾口呈减小的趋势。富营养化指数年际变化特征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秋、春两季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冬、夏两季较低。4个季节富营养指数与无机氮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盐度和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无机氮含量对湛江湾海域的富营养化状况具有主导地位,河口冲淡水及陆源排污带来的低盐高浓度的污染物对湛江湾海域富营养化影响较大。对湛江湾海域富营养化指数法和潜在性富营养化法评价结果的对比表明:在应用富营养化指数评价法时,如果同时考虑海域的营养盐结构,2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论文的目的是展示赫尔辛基海区近l00年环境调查的连续历史以及该海区营养水平的变化.该调查是基于对原始的浮游生物和气象资料的重新研究,原理是,尽管方法上发生了变化,浮游生物群落的富营养化是可以被检测的.20世纪初,赫尔辛基附近的海湾处于中度富营养到超营养的状态.在海湾的开发上,无论就退化还是恢复而言,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废水处理的效率,特别是入海排污口的使用在减少赫尔辛基海湾地区富营养化方面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论文的目的是展示赫尔辛基海区近l00年环境调查的连续历史以及该海区营养水平的变化.该调查是基于对原始的浮游生物和气象资料的重新研究,原理是,尽管方法上发生了变化,浮游生物群落的富营养化是可以被检测的.20世纪初,赫尔辛基附近的海湾处于中度富营养到超营养的状态.在海湾的开发上,无论就退化还是恢复而言,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废水处理的效率,特别是入海排污口的使用在减少赫尔辛基海湾地区富营养化方面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富营养化评价方法众多,但各评价方法之间缺乏可比性,不利于湖泊富营养化的有效管理和治理.本文在对现有湖泊富营养化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从湖泊水生生态系统出发,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湖泊富营养化水生生态系统评价方法.即水质、水生生物与底质评价相结合的系统的、综合的富营养化评价方法.该方法可对不同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进行比较,并可对同一湖泊富营养化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有利于对湖泊富营养化程度、成因做出客观、合理的判断,为治理富营养化提供全面、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延拓盲数的湖库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湖库水环境系统随机性、模糊性、灰性、未确知性等多种不确定性共存或交叉存在的特点,将延拓盲数引入水体富营养化评价,通过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方法的综合集成,构建了湖库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延拓盲数模型和等级识别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巢湖塘西河河口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塘西河河口水体处于重富营养化状态,可信度超过0.86(即86%),且在模糊截集水平α=0.8情形下,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期望值达79.34,属于重富营养等级.实例研究证明了新构建模型对于不确定性条件下湖库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三峡水库支流营养状态评价方法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应用国内外湖库营养控制标准的制订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的综合营养指数校验法,并对三峡库区支流进行了富营养化评价.结果显示,调查期间,30条支流中,19条支流的平均营养状态指数为富营养化水平,11条支流的平均营养状态指数为中营养水平.4~9月各支流的平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值均达到富营养化水平,8月份出现最大值(55.43),显示春、夏季节库区支流发生富营养化的风险较高,应为控制库区富营养化发生的敏感时期.与目前国内传统的由"七五"期间调查的26个湖泊总结得出的"湖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的评价方法相比,综合营养指数校验法的评价结果比较符合三峡水库支流的实际水质状况,适用于三峡水库支流的富营养化评价.  相似文献   

20.
全球变化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变化及其研究进展山东大学生物系刘纯慧,王仁卿日趋加剧的人类活动已使地球大气、陆地、淡水及海洋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许多有害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全球变化和全球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各国政府和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