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保障装备高原环境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提高保障装备高原保障效能。方法运用环境工程理论,从研究对象、环境特点、影响分析、适应性要求、评估和设计方面研究装备高原环境适应性问题。结果通过研究发现,环境指标已突破了原先的设计界限,环境因素将制约保障装备保障效能的发挥。结论通过对保障装备系统性的适应性评估,为环境适应性设计提供了依据,对提高装备的高原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综合环境条件下装备故障模式的聚类分析,探索出了影响装备环境适应性的主要环境因素的途径,进一步确定了描述综合环境条件下装备环境适应性的评价参数,并利用信息熵理论找到了确定评价参数权重的手段,得到了描述装备环境适应性的定量参数与定性参数的表示方法,为评估综合环境条件下装备环境适应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基于灰色理论的电子装备环境适应性评判模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环境适应性是电子装备综合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环境因素对电子装备的影响,构建电子装备环境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理论,建立电子装备环境适应性灰色综合评判模型,并结合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装甲装备所面临的自然环境和战场环境,通过对高温、低温、风沙盐雾、高原、冲击振动等环境因素对装甲装备的影响和危害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措施。结合装甲装备材料与结构特点,开展装甲装备环境特性分析,给出了装甲装备部件局部环境量值的确定方法;基于aFMEA,提出了一种新的环境适应性故障模式分析方法,得出装甲装备的环境适应性特点。  相似文献   

5.
高原环境对保障装备的影响及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8,他引:3  
高原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对保障装备的保障及其功能的发挥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对高原地区的环境特点进行分析,对保障装备按照其性能受高原环境影响的程度进行分类,分析了各种高原环境因素对保障装备各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提高保障装备各分系统高原环境适应性的应对措施,进一步强调了环境适应性研究在装备保障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导弹环境适应性评估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转型期海军战术导弹开展环境适应性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环境因素的影响。选取典型型号的海军战术导弹为研究对象,给出了8种严重影响导弹的环境适应性因子。结合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环境适应性模型,并对环境适应性水平进行了仿真评估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评估效用。根据仿真结果,针对不同时期的导弹提出了相应的环境适应性对策。  相似文献   

7.
雷达装备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雷达装备的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价问题。方法首先分析雷达装备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的影响因素,继而构建雷达装备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方法的可行性。结果雷达装备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价指标包括电子对抗侦察环境适应性、电子干扰环境适应性、电子摧毁环境适应性、目标低空环境适应性和目标隐身环境适应性等5个方面。结论算例和分析结论表明,该评价体系反映了雷达装备在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方面的技术要求,同时,也为雷达装备在电磁环境适应能力上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典型环境条件下装备环境适应性的评估方法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系统分析了航空装备环境适应的特点及环境适应性要求的类型。在此基础上,根据装备的相关环境试验信息和外场环境故障信息,遵循确定模糊集隶属函数的原则,分别构建了描述装备对单因素环境适应性的隶属度。基于单因素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确定权重的方法,确定模糊综合评判中各层次因素的权重。最后选择合适的合成算子采用模糊综合评估的方法分别提出了装备与下层产品的综合环境适应性评估方法。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加速试验评估典型电子装备在综合环境应力条件下的剩余贮存寿命。方法针对电子装备在贮存过程中受综合环境因素影响的特点,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温度-振动-电应力等环境条件的加速试验方法,以已经达到设计贮存寿命的某典型电子装备为试验对象,开展温度-振动-电应力综合加速寿命试验。结果通过4个月左右的综合环境条件贮存加速试验,验证和评估了典型电子装备具备5年的剩余贮存寿命,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结论综合环境条件加速试验充分考虑了装备寿命期经受的环境因素,能够准确模拟装备服役期间各种环境应力叠加效应以及不同任务阶段环境因素的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10.
导弹地面装备自然环境适应性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分析了地面装备全寿命周期的自然环境剖面、环境因素,探讨了各环境因素的影响效应,并综合运用直接评价法、相似产品法、相关性评价法、试验评价法和长期监测法等评价方法,提出了导弹地面装备所经历的各种自然环境的评价思路和具体方法,对各类导弹地面装备的环境适应性评价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电磁环境效应在系统工程设计与军用装备性能检验中占据重要地位。针对电磁危害源中的RF干扰,研究了系统的RF电磁环境适应能力评估技术,介绍了部件级设备适应能力的评估模型。鉴于系统在RF电磁环境下可能出现的各种性能降低、失效及故障,利用可靠性理论,提出了基于故障树分析方法的系统级设备对RF电磁环境适应能力的分析方法,以达到验证评估系统适应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电子设备地下环境适应性分析是后勤保障装备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分析总结地下环境特性及电子装备材料与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电子装备的各类环境效应,得出其环境适应性特点。结合后勤保障电子装备在地下环境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项改进措施,为下一代后勤保障电子装备地下环境适应性设计给出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武器装备运输环境适应性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武器装备在运输过程中,承受各种环境应力变化的危害。在分析武器装备运输承受的环境危害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武器装备运输环境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武器装备运输环境适应性评估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主张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对具体的武器装备运输环境适应性进行了评估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材料空间环境适应性评价技术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航天器及其使用的材料在轨服役期间要经受真空、热循环、辐照、原子氧及碎片等空间环境的作用,航天器材料的空间环境适应性是其区别于其它材料的一项重要质量特性,评价其适应性是航天器材料质量保证工作的重要内容。推进评价技术的发展,实现航天器材料质量,可以保证各个环节中对材料空间环境适应性的有效分析、评估与控制,是促进航天器可靠性提升所面临的一项重大问题。针对原材料选用、认定、复验等环节中的应用需求,分析了空间环境适应性评价技术目前存在的差距,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组合权重的某型地空导弹环境适应性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东南沿海地区的环境特点,选取了某型地空导弹环境适应性评价指标。采用主观层次分析法和客观熵值法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方法确定了各指标的组合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该型地空导弹的环境适应性评价模型,并运用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可有力地促进装备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