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球地震危险性评估计划(Global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Program),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科技委批准的一项国际示范计划,它是国际岩石圈计划(ILP)对“国际减灾十年”的一项重要贡献。GSHAP建议把IDNDR的许多策略和优先项目具体化。该计划将在全球和区域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科协直接领导和主持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天地生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2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气象、地质、地震、天文等14个全国性学会、研究会的200多名专家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协钱学森主席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3.
<正> 中、美、日三方减轻多种自然灾害的工程科学讨论会于1985年元月7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正式代表44名,并邀请奥地利、意大利二名正式代表和国内列席代表27名参加。会议由中方主席刘恢先(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工程力学所名誉所长)致开幕词,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高文学致欢迎词,美方主席洪华生(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伊利诺大学教授)、日方主席伊藤学(日本东京大学教授)、首莫拉(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减缓地震灾  相似文献   

4.
<正> 1989年11月16日—11月18日在南京召开了江苏省地震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14人,他们来自包括地震、地球物理、地质、测量、力学、建筑、气象、石油等不同专业和单位。甘肃、上海等省市和兄弟学会的代表5人应邀出席了会议。省科协学会部李茂典副部长在会上讲话。本次会议主要内容和任务是:  相似文献   

5.
《自然灾害学报》2004,13(6):155-158
第 1期防洪减灾观念的理论进展———灾害双重属性概念及其科学哲学基础周魁一 ( 1)…………………………………中国城市地震灾害危险度评价徐 伟 王静爱 史培军等 ( 9)……………………………………………………初议防疫 -减灾综合体制高庆华 刘惠敏 苏桂武 ( 16 )…………………………………………………………长江中下游地区 2 1世纪气候变化情景预测徐 影 丁一汇 赵宗慈 ( 2 5)………………………………………太湖流域水灾演变与环境变迁的相关分析史 威 朱 诚 ( 32 )…………………………………………………温室效应对我国…  相似文献   

6.
<正> 《地震学刊》第三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1992年6月16日在江苏省地震局召开。新的编委及编辑室成员共35位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地震学刊》第三届编辑委员会主编董颂声主持。江苏省地震局副局长周太平介绍了编委会换届和编委调整的情况。并代表刊物主办单位对第二届编委会全体编委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江苏省地震局杜振民局长宣布了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名单并向新编委们颁发了聘书。《地震学刊》编辑室主任姚月清传达了首届全国地震期刊工作会议精神,汇报了《地震学刊》创刊以来的编辑出版工  相似文献   

7.
8.
《防灾博览》2013,(6):8-8
2013年11月18-22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基准站建设规范编制会议在昆明召开。由中国地震局牵头实施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和周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简称“陆态网络”)先后建成,通过编写规范,进一步总结以往的建设经验,为下一步做好项目的规范管理与推广应用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主办,河南大学承办的第三届环境岩土力学与工程青年学术论坛将于2020 年在古都开封举行。本次论坛将以黄河流域生态修复为主题,围绕沿黄堤岸安全评价、微生物技术在环境岩土工程应用、污染土修复及阻隔技术、污染土及固废处置新进展、污染土工程特性测试及评价、环境振动与控制及其他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为环境岩土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理论研究和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热忱欢迎全国从事环境岩土工程及相关研究和实践的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投稿并积极参加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1.
以历史上黄河下游的决溢频率为泥沙灾害的代用指标,研究了黄河下游历史泥沙灾害的宏观特征。研究表明,气候因素对黄河下游决溢频率有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前,天然植被尚未遭到显著破坏,当湿润指标增大时,有利于植被的生长,故黄河下游决溢频率减小。10世纪以后,二者的关系与此相反,当湿润指标增大时,决溢频率也增大,反之亦然。每世纪大旱年频次与每世纪决溢频次之间呈明显正相关,说明目前受到各方面广泛关注的黄河下游“小水大灾”现象,在历史上已经存在。干旱时期中,河槽萎缩,一旦在大水来临,很容易发生决溢。以华山松树木年轮指数为气温的代用指标,研究了气温变化与决溢频率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50a的尺度上,当气温降低时,决溢频率增大,反之亦然,人类活动是影响黄河下游泥灾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以历史上黄河下游的决溢频率为泥沙灾害的代用指标,研究了人类活动,历史地震及地形因子对黄河下游历史泥沙灾害的影响,研究表最,人类活动是影响黄河下游泥沙灾害的重要因素,历史上人口的增加使下游决溢频率增大,人口低谷与决溢频率的低值时段相应,历史上农牧交错带的南移与下游决溢频率的减小相伴发生。北移则导致决溢频率的增大,历史地震对黄河下游历史泥沙灾害有一定的影响,黄河下游历史泥沙灾害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这种分异与平原地貌条件的沿程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14.
土地利用变化不仅影响区域灾情的结构与类型,还深刻影响其灾情程度,本文以处在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深受旱灾影响的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为案例,基于统计资料及野外调查,剖析了在气候干旱化程度加剧,农作物成灾面积在波动中增大的趋势下,粮食产量在波动中增长的机理,结果表明,在土地利用中,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及其面积比例的调查,增强了粮食生产系统抵御农业自然灾害的能力,因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是一种有效的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湖南省洞庭湖区常德市鼎市鼎城区的实地调查基础上,应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深入了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水灾引起的农业灾害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家户年纯收入水平与水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是决定农业水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以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子洲径流站和离石王家沟试验站的径流场观测资料为基础,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沟系统中高含沙水流特征与地貌因素及重力侵蚀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土坡面的地貌垂直结构和由此所决定的侵蚀作用垂直分异,对坡面高含沙水流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高含沙水流形成于峁坡下部和沟坡,并在各级沟道中进一步发展。坡度对高含沙水流的形成有较大影响,如果侵蚀过程以溅蚀、面蚀、细沟侵蚀为主,不发生切沟及显著的重力侵蚀,则存在着一个坡度临界值,大于此值后,含沙量反而减小。重力侵蚀对坡沟系统高含沙水流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强烈的重力侵蚀的参与,高含沙水流的沙峰滞后于洪峰,落水阶段的含沙量常常大于同流量下涨水阶段的含沙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