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镉对人体健康影响及中毒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镉的环境暴露及其在人健康方面的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论证了尿镉不同浓度对人体靶器官特别是肾小管及骨质的损伤程度,同时论证了在血、尿中各种蛋白、酶、无机盐等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间的相关性,从而指出了每一指标的临床意义与其“临界值”.作者还对当前国内、外有关镉中毒诊断标准进行了探讨,为研制我国环境镉慢性中毒诊断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粮食生产系统中的镉:对敏感人群的健康威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瑞典农业系统中镉的状况以及镉的人类暴露状况.农业土壤(耕层)中的镉每年增加0.03%~0.05%.饲料是当地农业系统中镉增加的重要原因.当前暴露水平下已经有一些测量表明人体肾功能受到影响.如果粮食中的水平达到欧盟允许的最大限度,那么10%~25%的瑞典人群暴露的镉水平将超过暂时可容忍的每周摄入量(PTWI,7μg Cd/kg体重).人群中的敏感者是那些低铁状况(主要是女性)和肾紊乱的个体.最近的研究表明镉对骨质疏松症有影响,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辨别镉是否在早期发展阶段毒害神经.必须采取坚决行动来阻止农业土壤中镉含量进一步增加.本文给出了预防及采取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浅析土壤环境中的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工业的污染使土壤中镉的含量增加,从而直接导致对食物链的影响,文章以镉为例,进行研究.而研究高等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平衡、稳定的生态系统生产健康、优良的高等植物.因此,利用高等植物的生长状况诊断土壤污染,是土壤毒理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镉是一种具有强致畸性和致癌性的重金属. 为研究镉暴露对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以斑马鱼为模式动物,选取5个镉浓度来处理斑马鱼胚胎4~120 hpf (hours post fertilization, 受精后小时),计算镉的半致死(LC50)浓度,研究7.50 mg/L镉对斑马鱼胚胎8个基因表达的影响. 结果表明:镉暴露导致斑马鱼胚胎产生小头、小眼、躯干弯曲、心脏发育异常以及死亡等异常. 通过原位杂交和定量PCR方法分析镉对抗氧化基因(prdx1和gstp1.2)、转录翻译相关基因(atf3、jdp2b和eif4a1b)、应激反应相关基因(hsp70l和hsp90aa1.1)以及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fabp7a)表达的影响,发现镉暴露将改变上述基因在组织和器官的表达及表达水平,这些影响可能与镉导致斑马鱼胚胎嗅球、侧线、神经和心脏的发育异常有关. 研究显示,镉的LC50浓度为15.20 mg/L,7.50 mg/L的镉可影响斑马鱼胚胎的氧化应激、转录翻译和早期神经发育等过程,并通过影响基因表达从而干扰斑马鱼胚胎发育,进而可能造成个体嗅觉、视觉和运动等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张士灌区镉的环境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多年研究,提出了镉的内、外暴露水平和对人群肾小管损伤的"临界值"以及镉与尿低分子蛋白等多项生化指标的健康效应关系,并通过超"临界值"频率和接触归因危险性评价提出了环境慢性镉危害早期判断标准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6.
应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镉中毒的性未成熟鸡卵巢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和黄体生成素受体(LHR)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照组二者的表达随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加镉组二者呈不同程度的降低.由此认为,在卵巢发育早期阶段,镉通过降低FSHRmRNA和LHRmRNA的表达水平,影响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生理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生物膜对重金属镉的吸附与去除作用,以及重金属镉对生物膜去除 COD 和呼吸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膜对重金属镉有较强的去除作用,12小时内,30ppm 以下的镉即可去除85%以上.镉浓度不同,对生物膜去除 COD 影响不同,影响程度与镉浓度呈正相关.镉对生物膜呼吸活性的影响也随镉浓度的不同而各异,低浓度镉有激活作用,高浓度镉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蓖麻对镉的耐性、积累及与镉亚细胞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以淄蓖麻3号为供试材料,通过营养液栽培实验,研究了不同Cd浓度(0、10、25、50、100、200、400μmol·L-1)对蓖麻生理特性、镉积累和亚细胞分布特征的影响,揭示镉细胞分布特征对镉耐性与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镉处理对蓖麻叶片丙二醛含量影响不显著,叶绿素含量则对镉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可作为蓖麻镉耐性的评价指标.随着营养液镉含量的增加,蓖麻根、茎、叶镉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各器官镉含量呈现出根茎叶的分配特征,根系对镉具有较强的积累能力和滞留作用.镉在蓖麻根系和叶片各亚细胞组分的含量均为可溶组分细胞壁细胞器,随着镉胁迫的增加,蓖麻根系细胞壁中镉的相对含量呈增加趋势,可见液泡区隔化和细胞壁固持是蓖麻应对镉胁迫的重要耐性机制.镉在蓖麻体内的茎-叶转移系数为0.35~0.62,而根-茎转移系数仅为0.02~0.11,可见镉从根系向茎的转移能力较弱是降低蓖麻地上部镉富集的重要原因.统计分析表明,蓖麻根系镉的亚细胞分布特征对镉从根向茎的迁移转化能力有显著影响.根-茎转移系数随着根系细胞壁和细胞器镉分配比例的增加而递减,随可溶组分镉分配比例的增加而递增.  相似文献   

9.
镉污染对莫桑比克罗非鱼血清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闳  王桂兰 《环境科学》1997,18(2):28-30
通过分析莫桑比克罗非鱼血清蛋白含量的变化,研究镉对鱼类的致毒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镉能升高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含量、降低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但对血清白蛋白含量没有影响,镉对血清球蛋白各组分的影响有其特异性,对莫桑比克罗非鱼血清球蛋白成分产生作用的镉浓度阈值为0.005mg/L,分析血清蛋白含量的变化,可以为诊断镉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早期建设的固废填埋场大多以简易填埋场为主.关于黄土高原工业固废简易填埋场的研究略少见报道,本文就山西黄土高原地区某简易固废填埋场的重金属(铜、镉元素)迁移情况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铜、镉元素在黄土层中的垂直和横向扩散能力有限,固废层中的铜、镉元素并没有扩散到下层粉质粘土和周边土壤中.(2)虽然覆土层在固废层之上,但从检测结果中可以看出,覆土层的铜、镉元素含量还是要高于下层粉质黏土层和周边未受污染土层.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钾肥对镉的植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采用室外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在镉单一污染及镉、铅复合污染的土壤中,钾肥(K2SO4)的施用及其施用水平对镉的植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显著(p<0.05)促进小麦干重的增长,缓解重金属镉及镉、铅复合污染对小麦的毒害作用.不同施用水平的钾肥均减少了小麦对镉的吸收,降低了镉的植物有效性.随着钾肥施用水平的增加,小麦植株不同部位(根、茎叶和籽实)镉的浓度先逐渐降低而后上升,小麦植株不同部位的富集系数也呈现先降低而后上升的趋势,并且钾肥在K2水平时对镉的缓解效果最佳.施用钾肥降低了根际、非根际土壤交换态镉的含量,钾肥主要影响了小麦根际、非根际土壤中交换态、碳酸盐态镉的含量,而对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硫化物态和残渣态镉的影响较小.镉、铅复合处理与镉单一处理相比较,铅可促进小麦对镉的吸收,提高镉的植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速生树种竹柳对镉的吸收、积累与分布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水培试验,对不同浓度镉(0、5、10、50μmol·L~(-1))处理下竹柳的生长、镉积累与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竹柳对镉的耐性较强,高镉(50μmol·L-1)胁迫下竹柳生长不受抑制,可以正常生长;镉胁迫下,竹柳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增大;竹柳根系镉浓度最高,韧皮部次之;竹柳各部分对镉转移能力较弱,转移系数均小于0.5;地上部分对镉具有较强的持续富集能力,地上部位镉含量占植株总积累镉量的47%~77%.试验结果表明,竹柳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植物修复材料,通过其富集镉的能力帮助移除污染土壤中的镉.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揭示了旺盛期烟草(云烟99)对镉的富集特点以及光合等生理指标对镉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当土壤镉含量分别为4.43,7.94,17.33和49.79mg/kg时,烟草茎、叶及地上部镉的富集系数(植物镉含量与土壤镉含量的比值)均大于1,转移系数(地上部镉含量与根镉含量的比值)也大于1,但镉含量未达到镉超富集植物的临界含量标准100mg/kg.当土壤镉含量为4.43mg/kg时,烟草的耐性较强.当土壤镉含量大于7.94mg/kg时,烟草的生物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SOD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胞间CO2浓度和MDA含量显著提高(P<0.05).旺盛期烟草对镉富集比较敏感,建议烟草的种植要远离镉污染土壤或镉背景值较高的土壤.  相似文献   

14.
冻融作用对土壤镉动力学吸附解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冻融作用对土壤镉吸附解吸过程的影响,采用人工控温、室内培养方法对土壤进行冻融处理,并通过土壤镉动力学吸附解吸试验,分析了土壤对镉的吸附解吸量、吸附解吸率及吸附解吸速率.结果表明,冻融作用能够促进土壤对外源镉的吸附,镉的吸附量、吸附率和吸附速率均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冻融作用能减缓土壤对镉的解吸,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土壤对镉的解吸速率和解吸率降低,土壤镉解吸速率的下降率随冻融次数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模拟酸雨作用下红壤镉释放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室内模拟酸雨淋溶土柱的方法,研究了酸雨影响下4种红壤镉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酸雨加速了红壤中镉的淋溶损失,其对红壤镉释放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同一酸度的淋溶液作用下,镉释放量一般随淋溶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同样强度的淋溶量下,淋溶液的pH值越低,镉的释放量越大.镉累积释放量与淋溶量的关系可用一元二次方程描述.酸雨增加了水体中镉的负荷,从而加重了镉对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以东北地区棕壤为供试土壤,通过人工控温、室内培养的方法,测定了不同冻融次数(冻融温度-30~20℃,冻融时间24 h,冻融次数0、1、3、6、9次)和不同土壤含水量处理下(田间持水量的10%、40%、70%、100%、120%),外源镉浓度为20 mg·L-1时,土壤吸附态镉的不同赋存形态的含量,并分析了各赋存形态镉占吸附态镉总量的比率及吸附态镉生物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冻融处理土壤吸附的重金属镉中,各赋存形态镉占吸附态镉的比率顺序为:交换态>残渣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各赋存形态镉占吸附态镉的比率随冻融次数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呈不同趋势.冻融次数对交换态镉、碳酸盐结合态镉、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镉、残渣态镉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有机结合态镉的影响不显著;含水量对交换态镉、碳酸盐结合态镉、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镉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有机结合态镉和残渣态镉的影响不显著.供试土壤中吸附态镉的生物活性较强,生物可利用系数和移动系数分别达到65.9638%和62.9851%.生物可利用性系数和迁移系数均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然后趋于平稳,说明土壤自身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缓冲能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典型城市垃圾焚烧炉烟气中镉排放浓度、镉排放速率、氯化氢排放浓度等进行现场监测,对比分析了不同氯化氢含量下,重金属元素镉向烟气中的挥发情况.对相关烟气监测参数分析发现,烟气中高温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能够促进燃料中的重金属镉向烟气中的释放.烟气的排放速率影响重金属镉的去除效率,而烟气处理设施的类型对重金属镉影响不大.与单一的布袋除尘设施相比,布袋除尘器后加设活性炭喷射装置能够起到较好控制重金属镉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球形红细菌转化去除重金属镉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研究了不同理化因素对光合细菌球形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H菌株生长和镉去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佳生长和对镉的最佳去除条件为:pH=7.0,温度为30℃,好氧黑暗,接种量9%.在最佳条件下,镉的去除率可达85%以上.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H菌株对镉离子的转化产物为硫化镉.通过测定镉的去除与细菌生长曲线及半胱氨酸脱巯基酶的活性,表明镉的去除与菌体的生长稳定期相关.此外,通过分析菌体对硫酸盐的代谢过程,探讨了该菌株生长细胞去除重金属镉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铝代水铁矿对As(Ⅴ)和Cd(Ⅱ)的协同作用过程及机制.结果表明,溶液体系p H值和重金属加入顺序明显影响铝代水铁矿对砷和镉的协同吸附与共沉淀.在近中性砷镉共存体系下吸附72h(p H为6. 0~6. 5),含20%铝的铝代水铁矿(AF20)对砷和镉的吸附容量达到了60. 9 mg·g~(-1)和17. 1 mg·g~(-1),去除率分别为96. 0%和73. 0%,砷和镉协同吸附到AF20颗粒内部孔隙,AF20对砷和镉的协同吸附效应明显;在砷溶液中加入镉体系下吸附72 h(p H为6. 1~6. 5),AF20对砷和镉的吸附容量分别为58. 1 mg·g~(-1)和12. 4 mg·g~(-1),去除率分别为96. 0%和48. 3%,砷的吸附限制了镉的固定;在镉溶液中加入砷体系下吸附72 h(p H为9. 5~9. 8),AF20对砷和镉固定量分别为20. 9 mg·g~(-1)和24. 4 mg·g~(-1),去除率分别为38. 8%和98. 9%,AF20对砷和镉的共沉淀效应明显,生成的砷镉难溶物通过堵塞孔道使镉呈稀疏条带状分布,同时阻碍砷的进一步吸附.上述结果表明,铝代水铁矿可协同吸附、共沉淀污染环境介质中的砷和镉.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在不同浓度的锰盐作用下生物土壤结皮对稻田灌溉水中镉的固定作用及机制,将不同浓度的硫酸锰、镉溶液与稻田生物土壤结皮混合,并在实验室内培养15 d.通过分析生物土壤结皮中不同形态的锰、镉的量,探究不同浓度锰盐对土壤结皮中镉的固定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锰盐能有效地促进生物土壤结皮固定镉,随着锰盐浓度的增加,生物土壤结皮对镉的去除效率增加.在20.00 mg·L~(-1)硫酸锰条件下,生物土壤结皮对水中镉离子去除率达到98.20%,镉主要以非乙二胺四乙酸可提取的矿物形态存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散射能谱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锰被锰氧化菌氧化成类似水钠锰矿的多孔海绵状物质,镉富集固定在晶格中.本研究对利用生物土壤结皮净化镉污染灌溉水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