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8)
服务业碳排放强度是衡量服务业生态文明建设质量的重要标尺。首先,基于IPCC碳排放核算方法对1995—2018年中国服务业碳排放强度进行测算;其次,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中国服务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关联特征;最后,借助EKC曲线和IPAT模型,以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为解释变量,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中国服务业碳排放强度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 1995—2018年中国服务业碳排放强度均值由1.43 t/万元下降至0.22 t/万元,年均降幅为3.53%,1995—2000年为高速下降阶段,2000—2018年为缓慢下降阶段;空间上呈现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多数省份的服务业碳排放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中国服务业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空间正向相关性,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再增强的演变特征;空间关联类型以H-H型集聚和L-L型集聚为主,空间关联格局优化趋向显著,L-H型集聚和H-L型集聚的省份不断减少,L-L型集聚的省份不断增多。(3)各影响因素对服务业碳排放强度均存在显著影响,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产生正向影响,人口集聚、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产生负向影响;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技术水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密度。因此,各级政府应通过自下而上落实各项节能减排举措、建立健全区域协作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途径谋求服务业低碳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10)
农业已成为中国碳排放主要源头之一,研究农业碳排放强度动态演进及碳补偿潜力,可以为农业碳达峰和碳中和提供指导。基于2001—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首先采用基尼系数、核密度分析中国农业碳排放强度动态演进,再利用空间相关性检验和绝对β收敛性检验中国农业碳补偿率的追赶效应,最后选取参数对比法测算中国农业碳补偿潜力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碳排放强度基尼系数均值为0.039,整体差异变化呈现U型态势,这说明中国农业碳排放强度整体相对差异具有明显的波动演进趋势。各省份农业碳排放强度都出现下降的趋势,但不同地区其下降速度并不一致,东部和中部农业碳排放强度下降速度较快,全国和西部下降速度次之。(2)2001—2018年中国农业碳补偿率的Moran’s I整体为正,Geary’s C整体小于1,LISA集聚分布呈现高-高、低-低集聚态势。这些结果均表明中国农业碳补偿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高(低)相邻省份相对集聚,呈现出比较强的空间集聚模式。(3)绝对β收敛性结果显示全国层面和三大区域层面的农业碳补偿率都存在追赶效应。趋同理论下的参数对比法表明中国农业碳补偿潜力区域差异明显,西部地区碳补偿潜力最大,平均碳补偿潜力为42.72%,明显高于东部平均碳补偿潜力(27.05%)和中部平均碳补偿潜力(29.40%)。就区域内部而言,东、中、西部地区碳补偿潜力最高的省份分别为福建(59.23%)、湖北(47.63%)和甘肃(64.85%)。因此,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并加强区域间协调合作能早日实现中国农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相似文献
3.
中国生态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2000-2011年的统计数据,首先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生态效率的演化格局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来探寻影响中国生态效率区域差异变化的空间机制。研究表明:我国生态效率平均水平处于0.854-1.050之间,整体呈现波动性变化趋势。从区域层面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000-2011年生态效率的平均值依次为1.821,0.559和0.381,生态效率呈现由沿海向内陆、由东部向中西部递减的格局,具有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现象。从省级层面看,生态效率较高的省区集聚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生态效率较低的省区则集中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从全局空间自相关来看,2000-2011年中国各省份生态效率的全局Moran’s I值均显著为正(指数取值范围在0.236-0.400之间),表明中国各地区生态效率呈现出正的空间相关性特征,存在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近邻效应显著;从局域空间自相关来看,80%左右的省份表现为在地理空间上显著的空间正相关(H-H集聚和L-L集聚),其中H-H集聚的沿海地区已成为中国生态效率的重要增长极,有着较强的正向辐射效应,有向周围扩散的趋势,而位于L-L集聚区的西部、中部地区的大部分省区及东北三省则在空间分布上较稳定。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政策建议: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巩固节能减排效果;二是把握区域发展特征,因地制宜促进发展;三是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寻求区域协调发展新渠道。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及时空格局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经济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与社会现象,适度的差异对宏观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差异过大不仅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危害,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全国,也是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湖南省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迅速提升,但省域内区域经济差异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计量统计为基础,分析了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间特征,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和GIS技术,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湖南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差异的成因,并提出了协调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单元,以RD强度为测度指标,采用传统统计分析方法,结合马尔可夫链和ESDA,分析了2001~2011年中国RD投入的区域差异及时空格局演变。结果表明:中国省域RD投入的绝对差距在扩大而相对差距在缩小,空间相关性逐渐增强,存在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东西部之间RD投入的空间差异有所扩大并呈两极分化的态势,投入重心正在向东南部偏移。RD投入增长也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并形成了以长三角和鲁皖赣为核心向中西部地区梯度推进的圈层结构。增长热点区由分散格局转为集中连片格局,增长冷点区在大幅减少,全部集中在西部地区。RD投入时空差异的形成受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科技投入力度、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人力资本积累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演进及跃迁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生存危机以及环境治理的复杂状况,对中国碳排放强度时空演进的动态监测与预警治理的研究是实现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的关键。文章测算1997—2015年中国大陆30个省区碳排放强度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ESTDA)方法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空间相关性、集聚特征及其时空跃迁进行空间统计分析,借助分位数回归与时空跃迁嵌套模型,揭示在时间和空间推移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各省区碳排放强度的时空跃迁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30个省区的碳排放强度在时空分布上并不是完全随机状态,各个省区碳排放强度之间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特征,碳排放强度的变动趋势会受到其相临近省区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省域间的碳排放强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集聚"与"分异"并存的时空演进特征。(2)中国碳排放强度空间集聚趋势增强,具有高度的凝固性和较低的流动性,10个高碳排放强度省区碳排放强度的稳定性将成为制约中国碳排放强度整体跃迁的重点省区,相关省区的跃迁性将成为驱动中国碳排放强度整体跃迁的关键省区。(3)各省区的碳排放强度空间集聚过程中存在时空跃迁的驱动模式和制约模式,分位数回归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各驱动因素对碳排放强度时空跃迁的驱动机制,不同响应阶段的驱动因素的分位数与碳排放强度时空跃迁类型之间具有很强的嵌套性。(4)根据各省区碳排放强度时空演进及其跃迁机制的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加强对关键省区碳排放强度的有效监测与治理,加大碳排放的约束力度等差异化的碳减排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10)
运用综合评价模型法对2003年、2008年和2013年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经济、环境、社会发展水平及区域发展水平进行时空定量分析,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冷热点分析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差异进行时空分布格局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为下游地区高于中游地区高于上游地区,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先增大后缩小;社会建设水平空间格局为下游地区高于中游地区高于上游地区,区域社会建设差距先缩小后增大;环境保护水平空间格局为上游地区高于中游地区高于下游地区,区域环境保护差距逐渐缩小;区域发展水平空间格局为下游地区高于中游地区高于上游地区,区域发展差距先增大后缩小;区域发展水平高值区和热点区域集聚在下游地区,呈现向中游地区扩大之势;低值区和冷点区域集中在中上游地区,呈现向上游地区收缩趋势。 相似文献
8.
近30年来江苏省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演变及集约利用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江苏省6个时点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数据,分别从土地利用动态度、核密度估计、景观格局指数等空间探索性分析以及集约利用评价出发,对江苏省1987~2015年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动态演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江苏省各市农村居民点用地从1987~2015年处于不断的扩张中,并呈波动增长态势,而居民点用地规模变化速度以苏中和苏南地区最快。(2)从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动的转入和转出来看,1987~2015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入58.63万hm2,其中84.79%来源于耕地,占用耕地的比例表现为苏北>苏南>苏中;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出28.36万hm 2,其中54.26%转变为城镇用地和40.88%复垦为耕地,苏北以复垦为耕地为主,苏中和苏南以转为城镇用地为主。(3)从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来看,核密度空间分异明显,呈“多核心”集聚分布,整体呈现“西密东疏”的空间格局特征,另外近30年江苏省农村居民点平均斑块面积呈增长趋势,且斑块形状越发规则,居民点聚集指数呈上升趋势。(4)从集约利用评价结果来看,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级别表现为:苏南>苏中>苏北,呈“由高到低”的集约利用梯度。总体来看,近30年来江苏省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趋于规则和集聚,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明显。应根据居民点布局区域特点及集约利用差异,在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和村庄空间规划的基础上,优化土地资源空间配置,提高宅基地利用效率,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与基于总量或人均指标衡量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相比,以播种面积作为测算指标揭示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既便于年度间纵向对比,又消除了复种指数影响,使得研究更具操作性和公平性。以农业碳排放强度作为碳排放指标、以农业经济强度作为经济增长指标,对中国农业碳排放进行EKC检验,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碳排放拐点变动及时空分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从长期来看,中国农业碳排放强度与农业经济强度之间存在"倒N型"EKC关系且存在双拐点,其临界值分别为15 167元/hm2和27 647元/hm2。2012年,我国农业经济强度为28 725元/hm2,已超出高拐点临界值(27 647元/hm2),这意味着伴随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碳排放强度将呈现下降趋势。2从空间分布来看,有18个省(区、市)农业经济强度超过高拐点值,包括北京、福建、海南、浙江、广东、上海、天津、江苏、辽宁、山东、陕西、河北、新疆、湖南、湖北、四川、广西、河南等,主要为东部沿海省份以及中西部部分农业较为发达的省份。这18个省(区、市)农业碳排放量将随其农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下降。其余13个省(区、市)则低于拐点值,均分布于我国中西部地区。3从时间路径来看,对于未抵达拐点的13个省(区、市)而言,各自农业碳排放EKC拐点存在明显差异,甘肃、重庆、吉林、青海在未来5年内可达到EKC拐点;宁夏、安徽、黑龙江、陕西在未来6-10年内可达到EKC拐点;西藏、内蒙古、江西、云南、贵州则分别需要12年、14年、21年、23年、32年才有可能抵达EKC拐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农业生产所导致碳排放大幅增加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基于农业生产中6个主要方面的碳源,测算了我国1993-2008年农业碳排放量.发现自1993年以来我国农业碳排放处于阶段性的上升态势,总体上可分为快速增长期、缓慢增长期、增速反弹回升期、增速明显放缓期等四个变化阶段.其中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08%、2.38%.农业碳排放总量较高地区主要集中在农业大省,农业碳排放强度较高地区主要集中在发达城市、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和中部农韭大省.进一步通过Kaya恒等式变形对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效率因素、结构因素、劳动力规模因素对碳排放量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994-2008年与基期相比分别累计实现12.95%、26.62%、33.29%的碳减排,而农业经济发展则对农业碳排放具有较强推动作用,累计产生154.94%的碳增量.最后,据此提出促进农业减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碳排放强度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业结构调整与低碳经济发展相互联系,内在统一,从产业结构角度探讨碳排放强度问题,有利于正确判断和把握影响碳排放量变化的产业因素,有效制定控制碳排放的产业发展政策。本文在对我国碳排放总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用2001-2008年全国及28个主要省域的碳排放总量、三次产业比重、单位GDP碳排放量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碳排放强度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得到以下结论:第二产业是影响地区碳排放强度的主要因素,全国有16个地区二次产业与碳排放强度关联度最大,但第二产业并不是影响地区碳排放量增大的绝对因素;第三产业对地区碳排放强度的降低效应并不明显,全国有11个地区第三产业对碳排放量的影响超过第二产业的影响,需要引起重视;第一产业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最小,全国只有4个地区第一产业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不是最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碳减排策略,以期能有效控制产业发展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碳排放特征及其动态演进分析 总被引:53,自引:4,他引:53
人类经济发展史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为此,基于EKC模型,采用平均分配余量的分解方法.构建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1990-2005年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碳排放强度对碳排放的贡献。即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碳排放变化效应均值为19.55%。其中。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碳排放强度引起的变化效应分别为15.76%,-0.86%和4.65%。总的看来。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呈现出“N”型关系,经济规模对碳排放变动具有增量效应。这是推动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由于不同产业之间碳排放整异性越来越大,产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具有一定的减量效应。但抑制作用并不明显。产业结构仍有待优化;技术效应波动性较大,总体上具有正的效应,从减少碳排放角度来看。现行技术对降低碳排放并未发挥优势。本研究结果对于理解我国碳排放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产业发展调整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is paper proposes to use DEA models with undesirable outputs to construct the Malmquist index that can be use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changes of CO2 emission performance. With the index, the authors have measured the CO2 emission performance of 28 provinc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in China from 1996 to 2007; with the convergence theory and panel data regression model, the authors analyze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t is found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CO2 emissions in China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mainly due to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he average improvement rate is 3.25%, with a cumulative improvement rate of 40.86%. In addition, the CO2 emission performance varies across four regions. As a whole, the performance score of eastern China is the highest. The northeastern and central China has relatively lower performance scores, and the western China is relatively backwar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re decreasing, and the performance of CO2 emissions is convergent. The influence of some facto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CO2 emissions is significant, such as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level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energy intensity,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The influence of some factors, such as opening-up to the outside world, on the performance of CO2 emissions is not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oposes to use DEA models with undesirable outputs to construct the Malmquist index that can be use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changes of CO 2 emission performance.With the index,the authors have measured the CO 2 emission performance of 28 provinc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in China from 1996 to 2007;with the convergence theory and panel data regression model,the authors analyze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It is found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CO 2 emissions in China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mainly due to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and the average improvement rate is 3.25%,with a cumulative improvement rate of 40.86%.In addition,the CO 2 emission performance varies across four regions.As a whole,the performance score of eastern China is the highest.The northeastern and central China has relatively lower performance scores,and the western China is relatively backward.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re decreasing,and the performance of CO 2 emissions is convergent.The influence of some facto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CO 2 emissions is significant,such as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level of industrial structure,energy intensity,and ownership structure.The influence of some factors,such as opening-up to the outside world,on the performance of CO 2 emissions is not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15.
中国碳排放强度与煤炭消耗的冲击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煤炭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支柱,一方面推动着经济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也对中国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强度提出了挑战,因而准确认识碳排放强度与煤炭消耗之间的交互冲击作用机理,为挖掘碳减排路径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选取1990 - 2008年间中国碳排放强度与煤炭消耗指标,采用EG协整检验证明碳排放强度与煤炭消耗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并以此建立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考察碳排放强度与煤炭消耗之间的长期动态影响特征.冲击响应分析结果表明:(1)煤炭消耗比重的变化对碳排放强度的冲击影晌具有一定滞后性和波动性,但冲击作用长期持久;(2)碳排放强度对煤炭消耗比重的冲击影响在短期内较剧烈,但长期冲击影响不明显;(3)煤炭消耗比重的降低在长期内会促使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因而可以通过降低煤炭消耗比重来达到降低碳排放强度的目的.最后,从结构性降低、产业传导性降低以及技术性降低等角度,提出减少煤炭消耗、降低碳排放强度的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不同重现期下的降雨强度对于城市防洪减灾具有重要科学和现实意义。利用中国1961~2016年的535个日值降水站点数据,采用日降雨量的90%、95%和99%分位数阈值,对比分析不同超阈值取样下的中国不同重现期降雨强度空间分异特征和强降雨变化模态。结果表明:(1)3种分位数降雨阈值均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异特征。相比绝对阈值,日降雨量的95%和99%分位数阈值用于研究大雨和暴雨是相对合理的。(2)3种超阈值样本下的中国不同年遇型降雨强度受区域气候环境和地形条件影响,其空间演变特征具有相似性,均呈现出从东部沿海向西和向北扩张的趋势,但相同年遇型下的降雨强度空间格局在3种超阈值取样方法下差异较大。(3)EOF分析即经验正交函数分解表明在绝对阈值和相对阈值取样下的中国强降雨变化模态具有一致性,前三模态方差解释率可以达到54%以上,且第一、二和三模态的方差解释率均超过10%,分别达到约30%、14%和11%,均表征了中国年际强降雨量的不同变化规律特征,具有明显的气候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为例,以2010年为基准年,在ESTDA的框架下,运用ESDA、LISA时间路径和LISA时空跃迁等方法分析了2011~2015年碳排放强度累积目标完成率的时空动态特征,同时,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中国省域碳排放强度累积目标完成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省域碳排放强度累积目标完成率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和空间自相关性;(2)东部地区具有相对稳定的局部空间结构;在空间依赖方向上,北京稳定性最强,新疆波动性最大;(3)中国省域碳排放强度累积目标完成率空间格局演化的整合性较弱,稳定性较强,协同高增长省域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协同低增长省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4)影响中国省域碳排放强度累积目标完成率的重要因素是产业结构、能源强度、能源自给度和能源消费结构。
关键词: 碳排放强度累积目标完成率;时空动态;LISA时间路径;LISA时空跃迁;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变动及其因素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并且制造业的碳排放量已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80%以上,要寻找制造业的有效减排途径,就需要准确分析和计量促使制造业碳排放增加的影响因素.为此,本文在对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因素分解法将碳排放强度变化分解为结构份额与效率份额,并基于1996-2007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变化中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在1996-2007年间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的下降均是由效率引起的,而结构则引起了碳排放强度的提升.因此,应大力推进低碳技术的开发,以进一步发挥效率份额在制造韭碳排放强度下降的积极作用,同时,进一步优化制造韭产业结构,逐步淘汰一些高碳排放行业,使制造业产业结构向规模化、低碳化和高端化升级. 相似文献
19.
国际碳减排利益格局:合作及其博弈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大规模膨胀,温室气体的排放超出了地球生态系统对二氧化碳的自净能力的限度,从而引起地球温度上升,温度上升过快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场大灾乱。本文通过非合作博弈分析可知,各国单独减排二氧化碳达不到预期的水平,因为各国存在对公共物品搭便车的动机;而京都议定书协议可以看作为一个合作博弈,这种合作博弈可以完成多于各国独自联盟时的减排量。根据京都议定书参与国缔约国的不同政治经济状况将该成员国分为四类:欧盟、美国、中国、其他国家,然后判断这四类成员博弈结果。用合作博弈的解的概念判断该合作目前不存在优超,但现行的博弈是不稳定的博弈。沃克机制是解决公共物品的一种有效机制,可以尝试沃克机制的分配方式来实现集体理性和个体理性的统一,达到联盟预定的碳减排目标,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