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延安治沟造地是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文简要介绍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的艰辛历史,以及近年来延安市治沟造地的进展;认为治沟造地在继承几十年来淤地坝建设的成功模式基础上,改坝库天然淤沙为人工填土,快速造地,变荒沟为良田,大方向是正确的;但要尊重科学,认真重视黄土的湿陷性问题。建议治沟造地不要急于求成,坝库填土湿陷稳定后,方可修建永久性排灌沟渠和硬化田间道路,之前可修建临时性土质沟渠和道路。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近60年生态治理分析及未来发展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土高原作为黄河中游独特的地理单元,维系黄河的健康运行和中华文明的传承。本文简要介绍了黄土高原的地理背景及水土流失问题,总结分析了近60年生态治理的历史,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根据主要治理措施的差异,黄土高原近60年生态治理历史可划分为5个阶段,即1950—1960s中期、1960s中期~1970s末期、1970s末期—1990s末期、2000—2010年、2010年至今。这5个不同时段,淤地坝、梯田等工程治理和植树造林、植被自然修复等生物治理交替出现,并逐步走向工程治理和生物治理全面结合的发展阶段。我们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不能变;科学开展淤地坝建设和治沟造地工程,加快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陕北不同沟道土地盐碱化现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沟道土地是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重要的土地资源。然而,当前对黄土高原沟道土地的盐碱化问题关注不够,对盐碱化的现状、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也缺乏深入系统的认识,知识储备不能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本文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和人为形成的沟道土地为研究对象,分别是延安顾屯新造耕地(治沟造地)、延川马家湾淤地坝土地和子洲黄土洼天然古聚湫土地,在这些流域内沿沟道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的电导率(EC)、p H值、含水量及粒度,分析土壤盐碱化的现状和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马家湾淤地坝土地盐碱化最为严重,流域中游至上游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盐碱化;顾屯新造地上游出现盐碱化,盐碱化程度较马家湾轻,而黄土洼古聚湫全流域未出现盐碱化。地下水位较浅是沟道土地发生盐碱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陕北沟道土地盐碱化防治应着力控制地下水位,建设良好的排水系统,加强排水。  相似文献   

4.
对延安黄土沟壑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土高原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发源地,该区总面积大约64万平方公里,养育了约1亿人口。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问题。为了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草)工程取得的成效,帮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发展现代农业,2013年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等批准在延安市实施治沟造地重大工程,总规模50.67万亩,总投资51.72亿元。2015年,全市累计完成治沟造地面积21万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目前仍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建议坚持造田不毁林的原则,增加造地成本投入,建设高质量农田,科学管理提高效益,科学评估、稳妥推广,以促进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金钊 《地球环境学报》2019,10(3):316-322
黄土高原因生态脆弱、土壤侵蚀剧烈而闻名于世。因黄河泥沙的90%来自黄土高原,因此黄土高原的生态健康直接维系黄河的健康运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黄土高原的生态治理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多种证据表明,黄河水沙情势和黄土高原生态条件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表现出四大特征:(1)黄河输沙量降低至历史低值水平;(2)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急剧增加;(3)黄土高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趋近植被恢复的极限;(4)人类活动的贡献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上四大特征和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不相同。古人云:黄河清,圣人出。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生态治理,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起,步入一个全新的时期。为适应新时期的需求,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在继承和发展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26字”建议,为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淤地坝土壤性质剖面变化规律及其功能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云强  张兴昌  韩凤朋 《环境科学》2008,29(4):1020-1026
为分析淤地坝土壤性质的剖面变化规律及其在非点源污染工程治理方面的可能性,采用经典统计学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典型淤地坝土壤性质在5.20 m剖面上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淤地坝作为碳储存库以及养分富集库的独特功能.结果表明,①坝前土壤剖面容重、砂粒含量低于坝尾,而土壤含水率、有机碳、粘粒、粉粒、速效磷、硝态氮以及铵态氮均大于坝尾;容重随剖面的变异情况为弱变异性,其余指标为中等变异性;除坝前砂粒含量和坝尾土壤含水率外,其余指标均呈正态分布;②坝前和坝尾剖面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均呈锯齿型变化趋势,在剖面上的分布表现为波动型;土壤有机碳、速效磷、铵态氮随剖面的变化规律与土壤水分的趋势相同;③除坝尾容重与硝态氮、铵态氮及速效磷与铵态氮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外,土壤含水率、有机碳、容重、粘粒、粉粒、砂粒、速效磷、硝态氮以及铵态氮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并且坝前与坝尾剖面土壤各个性质之间所表现的正相关性或负相关性是一致的;④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的一个重要碳储存库,坝前有机碳储量高于坝尾,且坝前在400~520 cm储量最高,坝尾在0~100 cm储量最高;⑤淤地坝对速效养分具有富集效应,坝前储量大于坝尾,且2个剖面上的储量大小顺序均为:铵态氮>速效磷>硝态氮;淤地坝对铵态氮、硝态氮的富集系数分别为1.132和1.956;⑥淤地坝作为土壤养分的富集库,对区域碳平衡以及小流域非点源污染工程措施有效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黄土高原坝系建设及其生态功能的深入认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灰关联的坝地分层淤积量与侵蚀性降雨响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文在全面调查陕北黄土高原淤地坝的基础上,选取典型淤地坝挖取剖面,进行分层测量取样,利用库容曲线和实测各淤积层的厚度求得各层泥沙淤积量,根据黄土高原暴雨产沙过程原理及淤积过程降雨资料,反演各淤积层所对应的侵蚀性降雨。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计算了坝地泥沙淤积量和侵蚀性降雨的4个指标(降雨侵蚀力R、降雨量P、最大30分钟降雨强度I30、平均降雨强度I)之间的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侵蚀性降雨4个指标中,降雨侵蚀力R和坝地泥沙淤积量的关系最为密切,降雨量P对淤积量的影响次之,最大30分钟降雨强度I30和平均降雨强度I对淤积量的影响最小;并且建立了坝地泥沙淤积量与降雨侵蚀力R和降雨量P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8.
淤地坝是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防治的有效工程措施之一,在拦泥淤地、建设农田、巩固退耕还林(草)、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WorldView-2、Google Earth、Bing、Sentinel-2多源遥感影像并结合实地淤地坝监测资料、NDVI和土地类型数据,本文完成了晋西南地区淤地坝坝地资源(数目、面积、位置、坝系、流域面积)的统计,并对其运行现状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截至2021年,晋西南地区淤地坝共计12167座,总面积达71.19 km2。规模上该区主要以小型淤地坝(<0.015 km2)为主;空间上主要集中于中部的汾西县、洪洞县和浮山县地区,坝地数量和面积分别占总数量和面积的67.37%(8197座)和56.67%(40.35 km2)。目前,56.58%的淤地坝已经处于服务超限状态,平均超限5—10 a,其中,隰县、大宁县、汾西县、吉县和乡宁县地区淤地坝超限较为严重,60%以上的淤地坝已处于淤满状态。淤地坝的修建明显促进了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拦泥蓄容、建设耕地资源,但随着一些淤地坝的“淤满”,其生态和经济服务功能明显下降,并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亟需地方流域管理部门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由此处发源,它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母亲河"。当前,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并明确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升格为重大国家战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黄河的治理开发极为重视。  相似文献   

10.
延安治沟造地工程的现状、特点及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延安是全国治沟造地的发起地,延安治沟造地工程是土地整治工程和水土保持骨干工程的融合与创新。本文通过介绍延安开展治沟造地的背景、原因及工程现状,总结延安治沟造地工程特点及作用,分析延安治沟造地工程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使人们认识到延安治沟造地工程将对黄土高原地区乃至西部高原山区、生态脆弱地区、水资源匮乏地区、二元结构突出地区实施农村土地整治产生现实和长远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璩路路  李裕瑞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2):3252-3266
黄土高原沟道农业是现代人地关系耦合发展的一种新兴农业地域类型,其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农业提质增效、乡村振兴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人地系统科学原理阐述了沟道农业的概念内涵、科学认知、优化模式及其保障政策。结果表明:(1)沟道农业可持续性应遵从“要素—系统”到“结构—功能”,注重“沟坡水土保持、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乡村振兴”的多目标有机结合。同时,处理好宏观与微观效益的关系以及不同尺度的沟道水土构型、农田景观、农业系统的层次体系,深化贯通式研究,全面揭示沟道农业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微观作用机理。(2)总结了沟道农业优化模式,搭建了不同模式的框架图,建议完善相关的技术与制度保障体系,以支撑实现区域乡村振兴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目标。(3)新时期黄土高原现代沟道农业高质量发展应立足于人地系统科学前沿,全面构建现代沟道农业系统理论与方法,深入探究优化沟道农业生产方式和创新经营管理模式的新途径。(4)基于要素流、产业链、流通网,面向SDGs目标和乡村振兴、粮食与生态安全,深入探究不同尺度沟道农业状态评估与情景模拟,服务支撑区域现代化建设决策。黄土高原沟道农业系统特征与优化模式研究,是推动农业地理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创新,进而为黄土高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徐家良 《环境保护》2011,(18):30-31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横跨中国北部,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着手对黄河进行一系列的管理与持续的开发,不仅在发电和灌溉上取得了可喜成绩,兴建3000多座水电站,如刘家峡、三门峡、龙羊峡等,而且广泛开展水土保持,造林、种草等,避免了黄河上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出现。不容否认的是,黄河的治理也存在  相似文献   

13.
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水蚀风蚀交错带是黄土高原侵蚀最严重的地区和黄河下游河床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区,其生态环境脆弱、治理难度大,加之晋陕蒙能源基地的大规模开发,也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鉴于治黄和煤田开发及生态环境整治的紧迫需要,以水蚀风蚀交错带六道沟小流域为试区,分析研究了该区水蚀风蚀时空分布规律及脆弱生态环境特征,提出以防治水蚀和风蚀为中心,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基本农田优化结构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防蚀固沙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大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综合治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中游悬浮物对河流水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以多泥沙(悬浮物)而著称,其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上的水土流失,因之可称其为一种面源污染物,多年来,对这种天然污染物的研究,常集中在它对重金属或农药吸附与解吸特性方面,而对其自身性质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尚很少涉及。本文在拟建小浪底水库有机污染预测的基础上,针对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四个问题。第一,黄土高原的面积为 39.1×104km2,不是 56×104或43×104km2,其中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面积是 31.9×104km2。第二,应将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紧密结合,在治理中搞开发,以开发促治理。片面地强调二者中之一,都是不正确的。第三,首先要努力防止水的流失以减少土的流失,保水的方法又主要是改土,提高土的蓄水能力。第四,1971年至1983年黄河泥沙较前减少了36%,其中水土保持的减沙量占48%,由此证明“水土保持是治黄基础”的观点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过去关于水土保持措施影响的研究多侧重于减水减沙的影响,对泥沙组成影响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以大量的实测资料为依据,以河口至龙门间区域自然与水土保持条件为背景,将水保措施类型、河道水流泥沙条件与流域地貌条件结合考虑,借助统计分析方法对采用水保措施前后该区域(尤其是与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密切相关的黄土高原与沙砾丘陵区域)的泥沙粒径分布变化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泥沙粒径分布变化极其复杂,对应于不同地貌类型条件的泥沙组成遵循不同的分布规律。黄土丘陵区河流中的悬移质泥沙级配服从正态分布规律,而沙砾丘陵区河流中的泥沙级配则服从皮Ⅲ型分布规律。当分布函数的类型确定后,泥沙粒径分布由该分布函数的几个参数共同决定,这些参数分别反映了泥沙从流域表层搬运到对应级别河流的过程中地貌形态及水土保持措施的影响。文中由多学科综合研究得到的结论,对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效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世界第五大河流,是沿黄流域广大地区的生命之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黄河流经中国北方降雨量偏少的地区,水资源总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与此同时,黄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由于流经黄土高原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黄河洪水泛滥频繁,曾给流域居民带来灾难。因此,维持黄河生命健康,支撑  相似文献   

18.
过去关于水土保持措施影响的研究多侧重于减水减沙的影响,对泥沙组成影响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以大量的实测资料为依据,以河口至龙门间区域自然与水土保持条件为背景,将水保措施类型、河道水流泥沙条件与流域地貌条件结合考虑,借助统计分析方法对采用水保措施前后该区域(尤其是与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密切相关的黄土高原与沙砾丘陵区域)的泥沙粒径分布变化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泥沙粒径分布变化极其复杂,对应于不同地貌类型条件的泥沙组成遵循不同的分布规律。黄土丘陵区河流中的悬移质泥沙级配服从正态分布规律,而沙砾丘陵区河流中的泥沙级配则服从皮Ⅲ型分布规律。当分布函数的类型确定后,泥沙粒径分布由该分布函数的几个参数共同决定,这些参数分别反映了泥沙从流域表层搬运到对应级别河流的过程中地貌形态及水土保持措施的影响。文中由多学科综合研究得到的结论,对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效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孟宗沟小流域是长江源头高寒牧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通过沟道与坡面两方面的治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增加地面、坡面植被,栏蓄径流,减少泥沙下泄,在防护效能上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20.
坚持黄河高质量生态保护,推进流域高质量绿色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煜 《环境保护》2020,48(1):22-27
近年来,过度干预和高强度开发黄河导致的流域生态系统失衡与生态安全威胁问题日渐凸显。本文梳理了黄河从水沙调控与洪水控制、水资源过度开发到建设长治久安幸福河要求的治理变化过程,分析了黄河水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及存在的重大问题,提出河流治理必须回归到生态系统保护之根本,以生态系统的观点审视和推动黄河高质量保护与流域高质量发展,通过黄河生态功能和水功能保护体系的构建和管理,促进黄河高质量生态保护与流域绿色发展倒逼机制的推进,重点推进黄河"两区一廊道"生态环境功能的系统保护与修复,实施黄河生态流量的保障与监督,强化水资源的生态保护刚性约束与保护。同时,要通过制定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法规与补偿政策,实施最严格生态环境监督和流域管理协同创新,强化流域生态环境新技术支撑等措施来强化流域生态环境法规政策与科学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