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协调国土空间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为研究区,从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敏感性两方面选取6个指标评价生态环境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评价生态保护红线现实生态位与理想生态位的匹配程度,据此划定江苏省陆域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结果显示:(1)极度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区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8.83%,主要分布在苏北丘岗区、江淮湖荡区、西南丘陵区以及太湖流域;极度生态敏感区面积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6.96%,在空间上呈现明显“南多北少”的分布形态。(2)江苏省陆域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为17 406.68 km2,其中刚性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的57.28%,弹性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42.72%。(3)江苏省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呈现“一横一纵三区”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包含长江沿岸地区、京杭运河沿线湖泊群、西南丘陵区、苏北丘岗区和江淮湖荡区。利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可有效评价生态空间的适宜性,从而能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提供科学的方法,同时研究结果可为江苏省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优化调整提供定量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农村居民点用地是乡村聚落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新建或重建过程从空间上来看是其与内部和周围环境之间相互竞争控制与覆盖的过程。在我国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用地却不降反升,其空间布局与扩张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反馈还考虑不足。借鉴景观生态格局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以都江堰市为例进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生态适宜性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近十年来,研究区各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空间分布相对集中,生态较适宜与高度适宜区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而较不适宜与不适宜区域则扩张明显,“一减一增”的鲜明对比表明人类活动对当地景观生态格局的干扰在明显增强;(2)不同时间段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生态适宜性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在生态不适宜区,农村居民点的数量与面积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而中等适宜及以上等级区域的农村居民点数量与面积则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3)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生态适宜性处于不断变化之中,2005~2010年和2010~2015年,分别有559.39和781.11 hm2的农村居民点生态适宜性等级发生了变化。研究结果对于加强当地重要生态景观单元的保护,协调人与土地、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制定村庄建设发展规划等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城市扩张在规模上对自然环境空间造成挤压,在结构上加剧生境破碎化程度,且对其邻域的生态用地有负面影响,测算城市扩张引起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应考虑其干扰效应。以南昌市为研究区,首先测算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在此基础上,考虑不同建设用地类型的不同干扰效应,测算引入城市扩张干扰效应改进的生态服务价值,深入对比分析南昌市1995~2005年和2005~2015年间改进前后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南昌市各城市扩张斑块的干扰强度总体较高。2005~2015年间的城市扩张干扰效应明显比1995~2005年间的城市扩张干扰效应高,城市扩张的生态成本在增加;(2)城市扩张斑块干扰效应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周围的耕地、林地和水域面积比例较大的城市扩张斑块的干扰效应较高;(3)基于改进方法评估的城市扩张引起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大于改进前方法评估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不同的邻域组成,不同来源类型的城市扩张斑块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差异明显。研究结果有助于科学合理度量城市扩张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并为城市扩张生态成本的测算提供科学的支撑。  相似文献   

4.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专项规划,其中保护修复区识别和划定是该项规划编制的关键内容。针对当前省域尺度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开展较少的状况,以江苏省为研究区,通过构建多级指标体系对全省生态重要区域和敏感区域及其等级层次进行了评价识别,然后整合二者成果,对江苏省各类各级生态保护修复区进行了划定。结果表明:(1)江苏省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区可划分为生态保护重点区、生态修复关键区和生态修复一般区,面积分别为17 548、4 688、16 981 km2,比例16.17%、4.32%、15.65%。(2)生态保护重点区主要包括太湖、洪泽湖等湖泊地区、长江过境段下游以及东部沿海湿地等,生态修复关键区主要分布在苏南的太湖流域、长江沿岸以及苏北的沂沭泗流域,生态修复一般区则主要集中在沂沭泗流域北部、苏中的淮河-里下河流域、长江过境段上游沿岸和东部沿海地区,其余大多在苏北地区零散分布。(3)生态保护重点区主要由水域、湿地构成,生态修复关键区和一般区则分别以城市周边地区和农业生产用地为主。  相似文献   

5.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生态特征与景观生态建设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和乡村的交错结合带,是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矛盾冲突的区域.科学地规划好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对城市和乡村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论述了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生态特征;分析了该区域乡村景观功能的科学定位问题.探讨了乡村景观生态建设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城市边缘区应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景观生态建设:①以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理念推进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建设。并注重地方特色景观的保护;②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与建设的合理模式,实现城市和乡村优势互补、协调发展;③改变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推动城郊型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现代都市农业建设;④合理开发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资源。发展城郊生态旅游;⑤绿色景观建设;⑥景观廊道和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导致城市生态斑块日益减少,生态环境问题正在逐年增加,构建生态网络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与服务功能的有效方法之一。以余江县为研究区,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和景观指数法,提取对生态网络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源地,并基于MCR模型构建综合阻力面,采用最小成本路径方法生成潜在廊道,再基于重力模型、中介中心度等对关键廊道及踏脚石斑块进行识别并提取,从而构建研究区潜在生态网络。结果表明:MSPA方法能够与MCR模型有机的结合,通过定量的分析识别出研究区潜在生态廊道,并根据斑块的中介作用选定踏脚石斑块,明确研究区景观要素的保护优先度,将景观中的潜在生态源地及廊道作为生态网络构建的主要依据,能够更加科学地为余江县生态网络的构建提供指导,同时也可为其他区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MSPA与MCR模型的余江县生态网络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导致城市生态斑块日益减少,生态环境问题正在逐年增加,构建生态网络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与服务功能的有效方法之一。以余江县为研究区,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和景观指数法,提取对生态网络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源地,并基于MCR模型构建综合阻力面,采用最小成本路径方法生成潜在廊道,再基于重力模型、中介中心度等对关键廊道及踏脚石斑块进行识别并提取,从而构建研究区潜在生态网络。结果表明:MSPA方法能够与MCR模型有机的结合,通过定量的分析识别出研究区潜在生态廊道,并根据斑块的中介作用选定踏脚石斑块,明确研究区景观要素的保护优先度,将景观中的潜在生态源地及廊道作为生态网络构建的主要依据,能够更加科学地为余江县生态网络的构建提供指导,同时也可为其他区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风险增加,这必将影响经济社会与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安全。基于RS和GIS相关技术,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生态敏感性和空间冲突3个方面,采用NPP定量指标评价法、空间冲突测度评估法和析取运算法,对陕北生态环境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在"重要性-敏感性-冲突性"框架下,辨识陕北生态保护重点区域,提出一定管控建议。结果表明:(1)陕北生态保护重点区域主要分布于陕北南部的黄龙山、子午岭地区、中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北部榆林市境内的毛乌素沙漠敏感区。(2)延安市南部生态高价值与高敏感性并存,同时是空间冲突热点区,生态风险高。(3)延安市空间冲突水平相比于榆林市较强烈。能源开采活动、地形起伏、道路扩张及(生态工程)地表破碎性影响,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压力和风险。"重要性-敏感性-冲突性"框架的构建可为生态保护提供新思路,客观辨识出生态重点保护区域,对协调城镇开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及政策参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江西省浮梁县为研究区域,基于土地利用数据与社会经济数据,从自然条件、人类活动、景观格局3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采用CRITIC-TOPSIS模型研究2000~2018年浮梁县土地生态安全的时空分异状况,并通过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浮梁县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8年浮梁县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呈现小幅度下降的态势,在具体历程上经历了从较好到恶化再到恢复向好的一个过程.(2)浮梁县各乡镇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形成差异的原因也各有不同.较为良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中北部,较差的地区呈现围绕县城区聚集的特点,蛟潭镇、湘湖镇两地呈现出特殊性.(3)浮梁县土地生态安全状态受到多种障碍因素的共同影响,在不同时间节点,障碍因素与作用程度也不尽相同,关系较为复杂.水网密度、地形位指数、水土协调指数、人均耕地面积4项障碍因素对浮梁县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程度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海门沿江地区开发适宜性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不合理开发将会引发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要建立开发与保护兼容的空间秩序,区域开发适宜性分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海门沿江地区作为研究案例区,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确定符合区域要求的格网评价单元,利用约束型和引导型指标叠合判断的方法,将案例区划分为鼓励开发、适度开发、适度保护和优先保护区域。结果表明,鼓励开发区域主要集中在城区、港区这类自然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而生态约束较低的地区;适度开发区域主要分布在重点中心镇以及一般镇的镇区;适度保护区域主要分布在生态敏感性较高、发展基础和条件一般的地区;优先保护区域则主要为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地区。并依据开发适宜性分区提出开发建设强度和时序的建议,可为合理布局沿江城镇和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引导。  相似文献   

11.
鄱阳湖区域旅游整体形象策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鄱阳湖区域内,以鄱阳湖为龙头,与周边湖口、星子、德安、永修、新建、南昌、进贤、余干、波阳、都昌诸县和九江市庐山区以及与鄱阳湖相近相通的南昌市区组成一个集名山、名江、名湖、名城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旅游圈。 为把鄱阳湖区域发展成为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国内外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湖区各级旅游组织和旅游目的地,应遵循整体性、地域性、市场性、持续性、大众参与性、可操作性原则,充分发挥鄱阳湖旅游业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功能,实施规模化经营、一体化发展战略,从理念识别(MI)、视觉识别(VI)、行为识别(BI)等角度协调构建旅游形象识别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独特性与市场冲击力的总体形象理念,提炼出针对不同目标市场和消费群体的差异性极强的总体形象宣传口号,创造具有赣鄱特色的整体旅游新形象。根据鄱阳湖地脉、文脉、旅游资源特色与旅游产品主题,可将主题形象定位为:东方“山江湖”,世界“后花园”。与此相适应的整体形象宣传口号为:华夏“山江湖”都会之地,世界“山江湖”奇观胜境。  相似文献   

12.
环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TN/TP时空变化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鄱阳湖区周边12县市为研究区域,以氮、磷2种污染物为研究对象,以土地利用、畜禽以及农业人口为三大主要营养源,运用输出系数模型对环鄱阳湖区1997~2007年的面源污染现状负荷进行估算,结果表明TP/TN都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且面源污染高负荷区主要集中在南昌县、新建县和南昌市辖地区;预测2011~2020年TN/TP的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总磷总氮均有明显增长趋势,环鄱阳湖区年平均TN/TP相对现状年平均增长率为1746%和1602%。面源污染负荷的三大营养源贡献中畜禽输出负荷的贡献率随时间的推移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农业人口和土地利用的贡献率有下降的趋势,揭示了环鄱阳湖地区禽畜污染将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并借助GIS工具分析了TN/TP在环湖各地区的分布特征,指出了面源污染控制的重点工作区域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发展迫切需要合理布局以实现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降低城市化过程中因建设用地肆意蔓延所导致的土地资源浪费与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采用地形地貌、生态环境、交通设施、建设密度4类因子建立景观过程阻力赋值体系,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以垂直生态过程的多因素多因子综合判别得到的生态保护用地扩张和城镇用地扩张阻力基面为基础,再以描述水平生态过程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计算两种扩张过程的最小累积阻力值,并依据二者的最小累积阻力差值表面,从空间上将武进区划分为4个等级的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分别为优先建设区118.39 km2、适宜建设区233.60 km2、生态缓冲区777.91 km2、生态控制区115.90 km2,明确指出了各分区的空间布局,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武进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参考。同时考虑了垂直生态过程和水平生态过程,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方法只从景观单元垂直过程研究的不足之处,为生态适宜性分区划分的方法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和补充。  相似文献   

14.
城市空间增长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刚性增长研究还未得到充分的关注。研究结合昆明高原山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独特性特点,选取地形、地质、河湖水库、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土地覆被等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划定昆明城市空间刚性增长边界范围面积为782.45 km~2。研究表明:(1)对比刚性UGB范围和昆明城市总体规划的中心城区空间管制范围(852.93 km~2)发现,城市总体规划应制定更为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尤其是滇池沿岸的水资源环境保护;(2)现状建设用地超出刚性UGB的总面积为27.74 km~2,占总体建设用地面积的6.49%,主城区发展空间受限,未来建设用地最大增长余量为355.21 km~2,主要集中在呈贡新区和空港新区。需要从区域的角度进行宏观调控,进一步降低资源、产业、人口在主城集聚的程度;尤其是结合滇池流域水资源供给现状合理制定人口规模和产业规划等内容。提出规划建议:(1)加强生态管控和土地利用结构整合。在滇池沿岸及面山生态敏感区周边建立生态保护缓冲区(带),保护生态脆弱区的生态安全;(2)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开发时序,分期完成城市内部更新及新区建设;(3)分阶段将超出刚性UGB范围的建设用地进行退让转移,保证生态安全本底边界和城市周边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江南水网区域原有的自然生境和生态过程遭到破坏,城市生态安全受到威肋、地域特色景观风貌逐渐丧失,构建复合生态网络对区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综合考虑生物过程、水文过程和人文过程,基于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生境网络和游憩网络,利用ArcGIS水文分析构建水绿网络,通过GIS空间叠加构建多目标融合的生态网络框架,以常州市金坛区为案例区进行复合网络构建探索。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单目标生态网络源地面积表现为水绿源地>生态源地>游憩源地;双目标生态源地面积中生态水绿源地>水绿游憩源地>生态游憩源地,源地面积在区域总面积中占比较小,主要分布在西部茅山和南部长荡湖区域;(2)研究区三重功能廊道主要分布在中部与西侧茅山之间,除此之外,西南部还分布大量生态和水绿廊道;东北部还分布较多游憩廊道;(3)后期应对源地和廊道分布较多的西部和南部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强保护,而对东部和北部等生态脆弱区重点建设,提升其生态功能;(4)经案例验证,构建复合型生态网络可以联系区域中相对孤立的景观斑块,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护区域景观格局、引导区域空间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生态保护意义重大。以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状况的生态参数修订"中国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综合分析了该区域2000~2015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以森林为主,占比达到了75%以上;时段内森林、湿地和人工表面面积呈增加趋势,农田和裸土持续减少;(2)15年间,研究区ESV增加了87.09亿元,增幅为6.63%,但增速呈逐渐减弱趋势;各类ESV中森林贡献率最大,其次为湿地和草地;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主要是气候调节和水文调节服务,且水文调节服务ESV在时段内增加趋势最为显著;(3)ESV价值密度最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大巴山、方斗山、川河盖、四面山、金佛山等中低山区;时段内主城区"四山"、金佛山、黑山,以及中部川东平行岭谷的精华山、黄草山、雪宝山区ESV呈明显增加趋势,城口县和巫溪县交界地区、巫山县北部、奉节县中部、彭水县北部、黔江区南部、以及江津区、綦江区南部ESV呈轻微减少趋势,全市有36个区县ESV呈增加趋势,3个区县ESV有所减少;(4)湿地面积虽小,但其ESV总量仅次于森林,且单位面积ESV较其他类型更高,应更加注重对湿地的有效保护;(5)城镇化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研究区ESV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说明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系统服务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基本耦合。  相似文献   

17.
基于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以浙江省德清县为例,探讨县域单元美丽乡村建设类型划分和生态廊道建设。首先,基于自然本底,将村域单元划分为3种类型:山地景观型、丘陵风光型和平原水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城市未来扩展空间,增加都市风貌型,最终将美丽乡村建设划分为4种类型。其次,依据资源空间分布,评价各个村域单元美丽乡村建设潜力,将所有村域分为3个等级:核心建设村落、重点建设村落和一般建设村落。第三,识别出对德清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6个生态保护区,考虑不同地表覆盖景观格局对动物迁移的阻碍差异,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计算出迁徙成本最小的路径,识别出4条重要的生态廊道。第四,将识别的生态廊道与地表覆盖进行匹配调整分析,最终构建起德清县“六核心、四廊道”的生态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也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重心之一,因此快速监测城市生态环境变化显得尤为重要。选取1995年、2005年、2015年Landsat TM/OLI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分别提取绿度、湿度、干度、热度4个生态因子作为评估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生成遥感生态指数(RSEI),客观、迅速、定量地对皖江城市带近20 a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5年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先降后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RSEI从1995年的0.710下降至2005年的0.683再升至2015年的0.728,总共上升了2.54%;1995~2015年生态环境恶化区域面积比例由20.03%到14.56%,减少了26.86%;生态环境改善区域面积比例由21.87%到29.39%,增加了34.39%。生态环境恶化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沿岸经济发达的扩张型城市和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区域主要集中在植被覆盖、注重环境整治、绿化效果显著地区。总的来说,城市生态质量与植被覆盖情况(NDVI)和不透水建筑面积(NDBSI)关系最为密切,城市扩张发展的同时,应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增加绿化面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皖江城市带;RSEI指数;城市生态;变化检测;主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系统矛盾,提升人类福祉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安庆市为实证区,通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识别区域生态源地,运用电路理论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根据电流密度解释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结构特征,并提出区域生态网络与生态安全的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安庆市生态安全格局包括24个大于1 km2的生态源地、3条潜在廊道、23个夹点区域以及3个重要的障碍点,生态源地主要由林地与耕地构成。生态资源本底较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城市北部的大龙山森林公园沿线、东部开发区边缘地区及西部农场区域,中心城区生态资源流通受阻,生态廊道连通性较差,生态安全格局空间异质性特征显著。该研究通过对不同阈值下的生态网络安全进行分析,提出对不同网络格局下的生态系统改善、修复策略,对于提高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能力与生态网络的连通性具有积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城市等级结构和空间关联,有助于识别城市体系发展阶段和协作状况,对于指导区域城市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环鄱阳湖区32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位序 规模”法则分析后发现:2006年环鄱阳湖区中间位序城市较多,人口分布较为均衡,但研究区的2城市指数高达3.698,南昌市的首位优势十分明显;运用“区域经济联系量”分析南昌市区与其它31城市间经济联系隶属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二级城市中九江、抚州隶属度较高,三级城市中星子、湖口、彭泽和浮梁的隶属度较低。因此,为促进环鄱阳湖区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应重点加强二级城市的城市化建设,如九江、新余,促进各级城市间的经济协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