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社会信息技术的传输,使大量的要素(人流、物流、信息流)在城市群空间内集聚与扩散,加密城市群空间内城市联系。在基于公路运输、普通列车、高速列车以及百度指数4个要素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流"网络结构特征进行探析。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内城市联系虽具备了网络化规模,但城市间的联系不均衡,以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为多中心的协调网络发展格局特征明显;(2)长三角城市群16个核心城市"空间流"特征呈现三角形网络结构,其三角形的顶角分别由上海(沪)、南京(宁)与杭州(杭)3个核心节点城市构成。在空间结构内部,形成若干次级城市网络连线;在空间分布上,北翼网络化程度较高于南翼线性联系程度,区域联系强度以"沪—宁"、"沪—杭"沿线向两侧递减;(3)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5个核心城市排名处于网络中心的前列,扬州、南通、泰州、舟山等周边城市相对靠后,这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吸虹效应"有关,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中心城市会向周边地区提供服务与经济辐射,完善整个长三角城市群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2.
作为实体空间的补充,赛博空间的研究为解读区域空间组织方式提供新的视角.基于百度指数信息流数据,通过分析城市出入度、城际出入流和节点区域的特征,揭示了2018年长三角赛博空间信息流动的方向性与层级性.结果 显示:(1)从出入度来看,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兼具信息资源的辐射能力和集聚能力;合肥在长三角赛博空间的主导性较强但信息虹吸能力弱;出入度均低的城市主要位于安徽省内.(2)从出入流来看,杭州的强信息辐射效应主要在省内;南京的信息辐射集中在沪宁杭沿线;苏州的辐射效应集中在沿海城市;上海对江浙城市有较强的信息辐射;而安徽城市则通过南京融入长三角信息流,整体参与度较低.(3)从节点区域来看,长三角赛博空间形成了以上海为绝对中心、南京为次级中心、合肥为三级中心的跨区域等级性节点区域和以杭州为中心、宁波为次级中心的浙江本地节点区域.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家创新系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从合作创新的视角出发,借助2007和2017年长三角地区合作发明授权专利数据和城市数据,探究本地、区内和区外合作创新的空间结构演变以及三者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本地和区内合作创新一直是长三角地区合作创新的主要来源;区内合作创新网络从以上海、杭州、南京为核心,向以南京、上海、杭州、苏州为核心演变;区外合作创新网络从以上海、杭州、西安、北京为核心,向以上海、南京、合肥、苏州、北京、深圳、佛山为核心演变。(2)在区域创新网络发展的初期阶段(2007年),区内合作创新强度和创新网络位置有助于经济增长;在区域创新网络较为密集的阶段(2017年),本地、区内和区外合作创新强度以及区外创新网络位置有助于城市经济增长,但区内创新网络位置的作用不显著;由此认为“全球生产网络流派”和“关系经济地理学派”争论主要是因为忽视了区域创新网络发展阶段的影响。(3)在区域创新网络较为密集的阶段,本地、区内和区外合作创新的城市经济增长效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对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空间建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城市区作为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和功能组织形式,通过全球城市接入全球经济网络,在全球城市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不断深入的全球化进程和不断加强的城镇一体化态势,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最有可能建设成为全球城市区的区域;进而从全球城市区的空间建构和功能组织的角度,提出通过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功能,打造南京、杭州、苏州、宁波的次级全球城市职能,强化城市间的功能联系,构筑区域网络一体化支撑体系,构建“多中心层域式、网络状一体化”的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并提出面向全球化和基于地方化的区域功能组织结构,打造若干全球化战略区以推进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流空间成为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重要内容,而如何识别城市群流空间结构特征,揭示其对城市群实体空间的影响,是当前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的重点及难点问题。采用1992、2001、2010、2019年企业异地投资数据,构建长三角地区城市联系网络,借助复杂网络分析、K-means聚类等分析方法,探究区域经济网络整体特征演变,分析网络空间组织结构演化规律。结果显示:(1)1992~2019年长三角地区城市联系强度大幅提升,城市节点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的离散和不均衡程度在不断缩小。城市经济网络“小世界”特性逐渐显著,无标度特性在逐渐弱化。(2)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网络从早期的“V型”结构转向核心城市相互连接的多边形网络结构;网络联系从核心城市间相互联系向外拓展至核心城市与其周边相邻城市之间的联系,空间邻近性网络联系特征开始显现;网络体系中参与城市从核心城市逐步扩展至全域,南京、杭州、合肥等核心城市形成相对独立的对外辐射网络体系。(3)长三角地区城市等级体系已经形成金字塔结构,以上海市为核心城市地位最为突出;杭州、南京影响力次之;宁波、合肥、绍兴、苏州、无锡、嘉兴等城市再次之。(4)长三角城市经济网络的发展演化从...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高速铁路线网格局及运营组织对城市空间重构的影响,以长三角城市群为实证,采用2008及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铁路时刻数据,对比分析普速铁路与高速铁路对区域可达性及城市联系紧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铁路的运营一方面改善了城市间铁路旅行时间,另一方面产生"时空收敛"的不均衡效应,铁路可达性水平以沪宁通道为中心向外围递减;沪、宁、杭、合、甬等中心城市以高速铁路网络为依托重塑一日交流圈,其范围沿高速铁路延伸且重叠范围不断扩大;高速铁路影响城市空间联系并推动区域空间重构,区域联系强度呈现出多核心、多层次的结构特征,并呈现向网络化结构发展的趋势;核心区域由以上海为核心的"一体两翼"结构拓展为沪宁杭多向联系的"黄金三角"结构,其他不同等级节点城市依托高速铁路连接,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心—网络"的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心城市及其腹地的研究一直是城市地理学的热点。首先,构建多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城市中心性强度,以此修正断裂点模型中的城市人口规模。其次,结合加权Voronoi图方法,勾勒南京与其经济区区外竞争城市间的经济腹地范围和南京与区内周边城市间的经济腹地范围,并采取实证法对理论上的腹地范围进行调整。最后,根据经济联系的强度,将南京经济腹地划分为6个层次。研究表明:南京与区外、区内城市间的经济腹地,两者都呈“红桃心”的形状,但在前者经济腹地中,南京并不位于中心而是偏于东侧;而在后者经济腹地中,南京基本位于中心位置。研究南京经济腹地的范围与层次,有利于南京经济区更科学合理的空间组织和加快长三角地区向西北方向的空间辐射。  相似文献   

8.
中欧班列节点城市物流网络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欧班列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分析中欧班列节点城市物流网络结构有助于中欧班列的健康发展。通过改进的熵权法测算中欧班列节点城市物流业发展水平,采用修正的引力模型测算了节点城市间的物流联系强度,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中欧班列节点城市物流网络的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和凝聚子群。研究结果显示:中欧班列节点城市物流网络密度较小,城市间物流影响较小;节点城市中,苏州、重庆、北京、南京和武汉5个城市网络中心性指数最高,对其他节点城市影响较大,其他节点城市间的物流联系主要通过这几个城市的中介效应来实现;中欧班列发展初期,建议选择北京、重庆、苏州和兰州作为中转集货枢纽开展重新编组作业,当货量足以支撑更多城市开行直达班列时,建议选择北京、重庆、苏州、南京、长沙、沈阳和兰州作为枢纽节点建设中欧班列国别班列重新编组中心。  相似文献   

9.
作为快速交通流线的主要形式,高速铁路建设能有效拓展区域人口流动空间、增强区域联系度。本研究以沪宁城际高速铁路为例,基于宏观经济联系及问卷调查,通过构建经济联系强度模型、人口流动空间联系指数以及产业人口联系指数,定量分析城际高速铁路建设对区域人口流动空间的影响,探讨沪宁地区"一轴双核"经济结构运行机理。研究发现:①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建设有效拓宽了城市间人口流动时空,缩短了区域经济距离,以南京市和上海市为核心的人口、产业以及经济空间集聚效应明显,宁镇扬(南京、镇江、扬州)和苏锡常(苏州、无锡、常州)一体化程度增加,并且上海市与苏锡常地区相互联系增强,人口、产业、经济发展均质化程度提高;②高速铁路建成后,南京及上海周边地区呈现人口集聚的极核效应,上海与苏州、无锡与常州、南京与镇江的人口流动联系强度加强,高速铁路沿线区域"一轴双核"空间发展特征明显,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③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建成后,沿线居民出行频次增加,尤其是20-44岁之间的有较高职业声望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动频次增加显著,这种微观变化一方面表征了区域经济联系度的增加,另一方面体现了区域人力资本之间的融合与相互依赖,是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表现形式;④高速铁路服务水平、舒适度、准时性、高效性等是居民选择乘坐高速铁路的主要影响因子,居民出行及相互交流更注重实效;⑤结合区域产业分工与人口集聚,上海、南京的批发和零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镇江市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的产业人口流动趋势指数为正值,这些产业人口的流动是区域人口集聚的主要因素;同时苏州、无锡的制造业、常州的金融业等产业人口流动趋势指数为负值,从而导致这些城市人口呈现扩散趋势。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综合实力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建立一套涵盖5个层次16个方面共34个指标的城市指标体系, 对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的综合实力进行计算和比较。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上述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用方差最大法正交旋转,并通过载荷 系数分析得出六个主成分。将各主成分得分结合主成分权数进行综合计算得出各城市的综合得分,按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镇江、绍兴、常州、南通、扬州、泰州、舟山、嘉兴和湖州。根据各城市的综合得分水平,将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分为一个核心三个圈层,并比较分析各个城市的相对优势、薄弱环节及其差异引致因素,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认为长江三角洲在今后的发展中,应以上海为核心,以南京、杭州、苏州为三个支点,加强区域内的分工与协作,促进区域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基本内容和重要保障。以成渝城市群为研究案例,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了交通设施网络和交通需求网络下城市群一体化格局,并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群一体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了城市间的联系渠道,有助于形成多中心、均衡化的交通设施网络格局,并塑造城市带和城镇密集区的雏形。(2)以客流衡量的交通需求网络依然呈现以成都和重庆主城为中心的双核心格局,多中心态势并不显著,但高铁的开通增强了城市客流网络。(3)交通设施网络的完善推动了成渝城市群形式一体化,但人口流动、产业合作等表现出的功能一体化水平依然偏低。因此,未来成渝城市群在完善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同时需要探索以交通促进城际人口流动、产业合作、城乡统筹等的发展路径,以交通网络建设带动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最终实现区域深度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基于百度指数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网络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地理研究迈入大数据时代,运用互联网展开城市网络结构研究逐渐成为经理地理研究的新思路。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借助百度指数,获取2011年~2014年百度用户关注度,构建百度指数城市信息流网络,从大城市群视角和所辖三大子城市群视角,分别探讨城市网络格局的时空变化。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一体化进程中城市等级日益明晰,差距拉大。三大子城市群表现出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并存,区域非均衡性突显;互联网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重塑和改造着城市群,但非完全颠覆传统城市网络格局,地理区位对城市网络格局和城市影响力的影响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交通与经济系统相互影响又互为合作,二者的良性反馈与循环是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切实保证。基于安徽省77个县(市)域研究单元,利用公路交通路网和社会经济数据,借助交通优势度模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模型,考量分析了公路交通和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耦合协调特征。结果表明:(1)安徽省县域公路交通路网密度北高南低,总体较优;交通可达性呈"单核"圈层分异;区位优势度呈"多核"圈层分异;交通优势度正介于"多核"向"单核"圈层转变的过渡状态。(2)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金字塔型"分化,低发展水平单元基数较大;优势单元多集中于皖江城市带地域;地级市市辖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周边县(市)。(3)全省县域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整体良好,但协调度水平总体偏低,绝大多数县(市)公路交通发展超前经济。如何依托既有公路交通支撑,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是打造全省公路交通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6个城市为研究单元,综合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可达性分析、改进的场强模型、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对2000~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旅游场强时空格局的演化及其形成机理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城市旅游综合规模差异化显著,但趋于均衡化发展态势;(2)区域旅游场强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交通“轴线”扩散明显,空间结构由最初的“Z”字型发展为“网状”,最后演变为“树枝状”,旅游场强类型呈现稳定的圈层包围结构,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演变;(3)旅游场强格局演化主要由交通优势度、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和政策导向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微观企业视角,选取100家装备制造业企业和长江经济带100个空间单元作为研究样本,借鉴城市网络研究方法以及复杂网络理论,探索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网络的等级体系、空间格局、网络联系以及网络复杂性特征。研究表明:节点城市的网络组织能力差距明显,已形成区域性、次区域性、地方性以及次地方性4个层级所构成的金字塔型等级结构;装备制造业网络组织能力在空间上表现出显著的非均衡性特征,形成三大核心区,联系网络总体呈现出从长三角地区向长江中、上游地区逐渐拓展的趋势;同时整体网络结构表现出较强的集聚性、连通性,且复杂网络特征与城市网络地位具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6.
城市群交通网络的合理发展对于促进区域资源整合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空间句法模型,分析1995~2015年中原城市群交通网络通达性演化特征,并提出相应交通网络优化改进建议。结果表明:(1)1995~2015年期间,中原城市群交通路网由初期的"发散"状,逐渐演化成为"树轮"状;通达性中心也由初期的郑州市扩大到洛阳市、许昌市、周口市、商丘市、开封市等周边城市,通达性较高的轴线已经从区域性线状分布发展为中心地区面状分布。(2)1995~2015年期间,中原城市群各城市通达度均有提高,京广线辐射区内城市通达度提升幅度明显大于陇海线辐射区域;郑州市、邯郸市等核心城市的通达度增长率在减缓,而亳州市、淮北市等边缘城市通达度增长率在上升。中原城市群交通路网建设总体呈空间收敛趋势,但城市间的通达度水平仍在逐渐拉大。(3)基于以上分析,研究提出将中原城市群交通系统整体培育成以郑州市为中心,以陇海线和京广线为"十"字发展轴的"多核多向状"网络结构。改进后的路网可以提升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的通达性,能够充分体现城市群中心带动边缘、城市联动发展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高铁网络时空演化格局及区域经济影响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大大改善了交通通达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空间资源再配置过程,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以长三角被纳入铁路网的40个设区城市为研究对象,在对比分析高铁开通前后(2009和2018年)铁路网络客流点强度和城际联系强度变化基础上,尝试构造改进生产函数模型,刻画了近10年间长三角地区高铁网络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1)高铁快速发展使得长三角各城市平均最短时间可达性年均提高0.257 h,10年来网络连通性提高近一倍,区域间城际联系更为密切;(2)近10年间高铁发展对长三角各城市点强度提升及城际联系强度的影响有明显区域差异,且城市可达性和连通性的变化模式截然不同,位于长三角边缘地区的城市可达性提升最大,而发展水平高的城市连通性改善最大,中心城市的枢纽地位持续强化,呈现明显的"马太效应";(3)2018年基于铁路客流的城市点强度分布格局比2009年更加不均衡,这主要是由于强度大的极端节点(中心城市)较多造成的;(4)高铁网络演化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且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更为显著,使区域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分布更为极化。本研究可为区域发展与一体化政策制定、高铁建设与客运服务管理规划编制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创新网络模式划分及效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活动由个体创新向合作创新和由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不断转变趋势下,城市创造、积累和吸收知识的差异成为解释城市创新效率差异的关键。基于289个城市合作专利数据,从城市内部和跨界创新联系强度视角划分中国城市创新网络模式,并对不同创新网络模式的创新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城市内部创新联系强度整体偏低,作为省域教育和科技中心的省会和对外开放度较低的老工业城市成为内部合作创新高地,城市跨界创新联系强度具有明显空间异质性,呈现东强西弱的空间格局,高水平创新联系强度的城市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京津翼、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城市群等主要城市群;(2)创新联系强度视角下中国城市创新网络模式呈现网络创新城市、外部创新城市、地方创新城市和孤立创新城市4种类型,其中东部地区城市创新网络模式空间格局呈现以网络创新城市为中心、外部创新城市为第二圈层、地方创新城市和孤立创新城市为外围圈层的同心圆分布格局;(3)不同创新网络模式的创新效率具有显著差异,处于创新网络核心位置的网络创新城市创新效率最高,其次是外部创新城市和地方创新城市,孤立创新城市创新效率最低。  相似文献   

19.
城市中心性既体现在城市的等级位序,亦表现为城市在网络体系中的节点连通性以及节点之间的“流”强度。将区域城市等级体系和关系网络研究相结合,是城市体系理论与实践研究可探索的方向。以泛长江三角洲52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心城市指数表征城市的等级中心性,企业网络联系测度城市的网络中心性,结合城市的等级中心性和网络中心性特征进行中心城市评价。将泛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划分为了5个等级和7种类型,分别是:1个全球城市:上海;3个国家中心城市:杭州、南京、苏州;温州等6个区域等级中心城市;宁波等8个区域网络枢纽城市;盐城等8个地区等级中心城市;淮北等6个地区网络枢纽城市以及19个地方一般城市。基于对中心城市的类型划分,可进一步研究提出针对不同类型城市的分类引导政策。通过提升基础设施连通度、延伸产业链等措施来提升等级中心性较高城市的系统开放性;通过强化要素资源集聚,提高城市服务水平等促进关系网络枢纽城市的等级水平。 关键词: 中心城市;等级体系;关系网络;泛长江三角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