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主张,也是他老人家南巡重要谈话的精髓。 机遇是什么?通俗地说,机遇是一种机会,而这种机会又是能够带来意外的、超常规的成效的。机遇是一种客观存在,却又来无影、去无踪,稍纵即逝。正如古希腊的谚语所说的:机遇先给你一个可以抓住的瓶颈,你不及时抓住,再得到的就是抓不住的圆瓶身了。因此,抓住机遇,就会“直挂云帆济沧海”;失去机遇,就只有悲叹“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这几年,报刊上大张旗鼓地宣传树立机遇意识,是在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开始的。说  相似文献   

2.
周正 《福建环境》1998,15(3):3-3,10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慨括,是依据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和教训,结合改革开放的新实践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不懈追索后的理论结晶,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曹兴魏 《陕西环境》2001,8(3):19-20
环境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和保障。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抓好环境保护,不仅是各级党政组织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也是一项义不容辞的基本职责。在新的世纪,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西部大开发,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对进一步做好环保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立足县情实际,突出工作重点,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努力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1 加大宣传教育,强化环保意识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抓好环保工作,首先要抓好环保工作宣传,强化群众的环保意识。我县位于黄土高塬沟壑区,生…  相似文献   

4.
面向21世纪的环境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面临新形式,未来环境监测将在监测对象、范围、监测性质、监测内容,监测手段等十个方面发生转变,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沈长全 《环境》1994,(7):27-27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作为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龙头”措施,在苏州市已实行了6年。这6年,在国家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宏观环境变化较大和我市经济建设规模、速度加大加快的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还是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环境质量改善的趋势明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小城镇建设中的污染控制等方面成果都名列江苏或全国的前矛,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愈来愈增强。今年是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的关键年,中央提出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相似文献   

6.
抓住机遇求发展勇于开拓创新路──寿光市环境监测站抓监测与服务有实效寿光市环境监测站宋金科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环境监测作为环保工作的一块“基石”,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已成为一个新的课...  相似文献   

7.
步入 2 1世纪后的中国 ,首要的任务是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这无疑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邓小平同志指出 :“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应该把发展问题提高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发展是“十五”的主旋律。我们所面临的诸多环境问题 ,是发展不当造成的 ,也必须在发展中加以解决。我们所说的发展 ,是没有对环境造成污染 ,没有对生态造成破坏的可持续发展 ,绝不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指经济的发展 ,而是包括经济在内的社会乃至人们所依赖于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共同进步。发展既是实现可持续…  相似文献   

8.
高晓渝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W001-W002
江泽民总书记“5· 3 1”重要讲话以及他在重庆视察工作和主持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座谈会上的一系列讲话 ,对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在新的发展时期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江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 ,在新起点上实现重庆环境保护的新跨越。1 认真学习 ,提高认识 ,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江总书记“5· 3 1”讲话指出 :“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 ,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他在视察重庆时指出 :“重庆在实施中央关于三峡工程建设和西部大开发这两大决策中 ,处于重要…  相似文献   

9.
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环境保护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论述实践,加快环境保护发展。结合广西发展情况,探讨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乃至广西的环境保护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环境科学》2001,13(1):5-6,4
(2 0 0 1年 2月 1 3日 )  一、抓住机遇 ,进一步强化法制意识和环保意识 ,迎接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挑战当前 ,发展知识经济和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知识经济就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 ,实现经济活动知识化转向 ;循环经济则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这种经济模式实质上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生态经济体系 ,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其特征是“两低一高” ,即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 ,从…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继承并发展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理论,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  相似文献   

12.
“九五”期间,渭南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坚决执行中央“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十二字方针,大力推进工业污染防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和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目前,渭南市环境保护形势相当严峻,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有增无减,并已向农村开始蔓延,自然生态人为破坏的趋势还在加剧;渭河的市域河段长167千米,约占全市流域总面积的70%,监测的有些断面严重超标,悬浮物超标12.5倍,高锰酸盐指数超…  相似文献   

13.
当前,根据小平同志的指示,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各行各业都要“抓住机遇,加速发展.”环境保护工作有没有一个“机遇”问题呢?我看是有的,而且是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我看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我国开始进入了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建立勾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今年和今后几年,一系列大的改革政策的出台,一系列规范市场行为的经济法律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开始步入全面建立和完善的阶段.这无疑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4.
协调发展     
韦倩 《环境》2003,(6):1-1
阳春四月,南粤大地处处生机盎然。4月10日至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临广东考察。在详细调研了解广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情况后,胡锦涛总书记对广东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并要求广东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方面发挥排头兵作用。胡锦涛总书记的这次考察,体现了党中央对广东工作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徐其平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W006-W006
20 0 2年是实施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的关键之年。做好 2 0 0 2年的环境保护工作 ,对于实现全县“十五”环保目标 ,塑造忠县环境形势和投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我县环保工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 ,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建设中心 ,以治理库区水环境融通全局 ,认清形势 ,抓住机遇 ,扎实工作 ,与时俱进 ,求实创新 ,努力使我县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过去的一年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 ,全县环境保护工作围绕全县中心工作 ,不断深化环保宣传教育 ,加强环境管理 ,特别是加大了对污染噪声的治理 ,突出了“保…  相似文献   

16.
努力推进新时期环境外交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宣部、外交部、中央外事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宣传部门、外事部门全面深入地学习邓小平外交理论,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央制定的外交方针和政策,进一步开创对外工作的新局面。国家环保总局为落实通知有关精神,于2000年6月6日召开了“深入学习邓小平外交思想,进一步做好环境外交工作”座谈会。本文为解振华局长在座谈会上的发言。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作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12月15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推进“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事业的科学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设计了新的蓝图。  相似文献   

18.
陈建国  王毅  张琳 《环境保护》2013,41(7):58-60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国家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把环境保护作为稳增长、转方式的重要抓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这一战略部署为中部地区环保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常德市地处中部,"十二五"期间,要抓住机遇、夯实基础,着  相似文献   

19.
袁征  彭泳 《环境》2002,(11):28-29
一、“十五”期间广东省环保投资需求分析“十五”期间,我省的经济建设持续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也将加快,资源的需求和开发强度将加大,生态环境问题将更突出,环境保护将迎来更大的压力。但我省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将为解决我省的环境问题提供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根据省政府批准实施的《广东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十五”期间环保投资要达到GDP的2.5%,需求共约1500亿元。其中污染治理440亿元,环境综合整治780亿元,生态环境建设290亿元,环境管理投入7亿元。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省“一控双达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打了一场又一场攻坚战,形势喜人,形势逼人。环保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从讲政治的高度,确保“一控双达标”按时、保质、全面完成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大了治污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了执法和监督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了环保宣教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团结拼搏思奋进,多管齐下奔达标,形成了“绝不能让超标排放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