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木屑分离铬(VI)的条件,研究了酸度,温度、吸附时间及铬(Ⅲ)与某些离子对木屑分离铬(Ⅵ)的影响。结果表明,木屑对铬(Ⅵ)具有高选择性吸附性,用木悄可成功地处理环境中含Cr(Ⅵ)水样,有效地降低水质中Cr(Ⅵ)浓度,因此可以降低Cr(Ⅵ)对环境产生的污染程度,以便最终消除铬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含Cr(Ⅵ)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微生物还原处理含价铬的废水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影响微生物还原Cr(Ⅵ)因素包括生物体密度、初始Cr(Ⅵ)的浓度、碳源、pH、温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含氧阴离子和金属离子。微生物还原Cr(Ⅵ)技术作为一种富有创新的研究应用于Cr(Ⅵ)污染的环境恢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火电厂除灰水中的粉煤灰(含炉渣)对炼油厂含碱污水中石油类、COD(cr)等污染物的吸附处理效果,根据某单位现场情况,将炼油厂含碱污水送入火电厂除灰沟→经充分混合排入储灰场→并经长时间沉降分离的流程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粉煤灰的吸附作用,显著降低了炼油厂含碱污水中的石油类、COD(cr)、挥发酚、碳化匕物等污染物。  相似文献   

4.
水泥注浆过程中析出液中的六价铬Cr(Ⅵ)易造成地下水的重金属污染,对生态和环境具有较大危害性,为了有效降低水泥注浆中Cr(Ⅵ)总溶出量,采用化学还原的方法,探讨了各种降铬剂及其掺量对降低Cr(Ⅵ)总溶出量的效果,研究了颗粒粒度、液固比对Cr(Ⅵ)总溶出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硫酸亚铁降铬剂的效果最显著,当用量在3%以内时...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联邦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部生态毒理学研究所的专家们发现了林业工业废料—一木屑的新特性及其新用途。木屑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吸附金属,尤其是放射性元素,用木屑制作的材料在消除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果时大显身手。各国专家都在致力寻找既有效又不污染环境的石油吸附剂,以控制石油泄漏事故的危害,防止易燃材料渗透到土壤内层,使地下水源免遭污染。研究表明,干燥的木屑能有效地吸附各种石油制品,如汽油、机油和柴油等,用ig木屑制成的吸附剂可吸附ig石油产品,若经专门加工后,吸附能力还可提高。木屑可开发环保产品@刘振西…  相似文献   

6.
涂铁石英砂吸附水中Cr(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微微  吴纯德  叶建 《四川环境》2009,28(4):20-22,27
采用静态吸附和动态过滤的试验方法研究了涂铁石英砂(IOCS)滤料对水中Cr(Ⅵ)的去除,并探讨其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Cr(Ⅵ)在IOCS上的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经氧化铁改性滤料表面电位带正电荷,对水中的Cr(Ⅵ)有良好的去除效果。pH值对Cr(Ⅵ)的去除影响较大,随着溶液的pH值升高,滤料表面电位减小,Cr(Ⅵ)的吸附率也减小。IOCS滤料去除Cr(Ⅵ)机理主要为静电吸附。  相似文献   

7.
利用煤吸附处理含铬废水及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四川白皎无烟煤用于生活污水、含铬废水和乐果生产废水的处理。在静态条件下,煤对生活污水中的COD去除率为12%;对乐果生产废水的脱色率大于638%;在含铬工业废水在浓度为3526×10-5mol·dm-3时Cr(VI)的去除率为90%左右。考察了固液比、温度、浓度和酸度等对煤吸附Cr(VI)的影响,并发现吸附量q与时间t之间遵从如下的定量关系:q=47685(1+21256t)-1或q=21351[1-exp(-05016t)]03838  相似文献   

8.
改性木屑吸附剂对印染废水的脱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以廉价易得的杨树木屑为原料,经环氧氯丙烷交联,制备的一种新的生物吸附剂,研究各种反应因素(氢氧化钠浓度、环氧氯丙烷用量、反应温度、木屑粒径等)对反应过程和吸附剂性能的影响,检验了其对品红及孔雀石绿在不同条件下的吸附性能,并探讨了它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9.
环境中铬污染的生态效应及其防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生态效应的角度介绍了重金属铬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重点论及了铬污染对人体健康厦水生生物等其他生物的影响、对水体自净作用的影响,指出Cr^6+的生态效应远比Cr^3+大的多。目前治理含铬工业废水和受铬污染土壤几种有效方法,旨在引起人们对环境中铬污染的生态效应产生足够的重视和防范。  相似文献   

10.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古浪县良种场马铃薯生产基地土壤的铅(Pb)、铬(Cr)、汞(Hg)、砷(As)和镉(Ca)含量,并参照国家颁布的土壤质量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NY/T11391-2000和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5010-2002)对其重金属污染做出了评价。结果表明:良种场马铃薯生产基地土壤均在2级以上,适宜发展无公害马铃薯生产;但在此地上发展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则必须采取汞污染治理措施,降低土壤的汞含量,待达标后方可。  相似文献   

11.
人工湿地系统植物床内CODcr动态变化规律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系统植物床内各监测点的上、下层 C O Dcr值虽有一定的差别,但经过成对平均数比较分析发现这种差别并未形成明显的趋势。污水在植物床基质中流动时,随着迁移距离的延长,其中的 C O Dcr的降解速率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根据形成的动态变化曲线,建立了 C O Dcr在植物床内沿程动态变化模型: C L= Coexp(4629×10- 5 L2- 001567 L,0≤ L≤100)。经验证,模型预测值与实际监测值呈非常显著相关(df= 4,r≥09946> r00005(4),r00005(4)= 09741)。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利用造纸黑液回收电镀废液中铬的方法,阐明了造纸黑液中所含有还原性物质与Cr^6+的反应机理;讨论了进行反应的最佳条件以及采用这一方法对废液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康志萍 《环境技术》1999,17(6):11-14
铬酐退铜由于成份简单、退铜速度快、易于操作而为厂家普遍采用。本文着重研究了铬酐退铜液影响退铜效果的主要因素,通过对「CrO3」-t以及「Cu」^2+-t曲线的测量找出退铜液的反应规律。实验表明:提高「CrO3」、酸浓度均可提高溶液的退铜能力;溶液中「SO4」^2-的增加,则加剧铜的溶解;当溶液中的「CrO3」=123-126g/L「Cu」^2+=22-27g/l时,退铜液即失效。失效的退铜液靠单纯  相似文献   

14.
测定污水中CODcr回流时间的探讨肖建寅,吴平胜(珠海市政管理处,珠海519015)化学需氧量(ChggiCCIOXygenDemand,简称COD)是指水体中易被强氧化剂氧化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氧化剂的量,结果折算成氧的量(以mg/L计)。而以酸性介...  相似文献   

15.
为了快速监测油田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Cr,因此采用TL-1(A)型污水CODCr速测仪进行加热催化消解,然后再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CODCr,实验中进行了方法的准确度、精确度及Cl-影响实验,并与标准的重铬酸钾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说明分光光度法简单快速、重现性较好、准确度较高,对同一产品的测定结果与重铬酸钾法非常一致。因此,本方法可用于油田废水中的CODCr监测。  相似文献   

16.
会理污灌区重金属污染的调查,评价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春  杨德芬 《四川环境》1998,17(3):41-46
本文调查、评价了会理县锌矿污灌区内水、土、作物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污灌区内土壤、作物重金属污染严重,尤以镉污染突出。作物中镉含量与距污染源距离呈负相关(r=-0.995)。镉在水稻植株各部位的分布,以根系含镉量最高,茎叶次之,谷粒最少。评价结果表明农灌水的污染程度不大,土壤中Cd、Zn、Pb污染是土壤污染的主要表现,水稻的污染较玉米更为严重。Cd已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本文还针对污染区的重金属污染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典型工业污染场地污染特点,选取某一化工厂铬污染场地作为研究对象,在厂区内不同功能区采集了土壤和地下水样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后,通过分光光度法对样品中的Cr(Ⅵ)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该化工厂铬渣堆积及铬盐生产等区域存在很严重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属于Ⅴ类水质;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纵向迁移扩散严重,在土壤中污染深度达到了12 m;污染程度随离污染核心区的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8.
汽车排放标准与改进燃料品质降低排放污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宁  刘治中 《四川环境》1997,16(3):27-32
本文综述了美国、日本、欧洲经济委员会(ECE)及中国的汽车(主要是汽油车)排放标准;汽车排放与燃料品质有直接关系,通过改进燃料品质如使用无铅汽油,含氧燃料和替代燃料以及降低汽油中芳烃及硫含量等都能改善汽车排放污染。  相似文献   

19.
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监测环境致突变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对环境致突变物NaN3,HgCl2,K2Cr2O7进行诱变性研究,结果表明:NaN3,HgCl2,K2Cr2O7能明显诱发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增高,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明显的线性剂量效应关系。说明该技术是监测环境致突变物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硫化物脱臭技术的现状,论述了生物脱臭技术及活性炭吸附技术的研究和进展。针对炼厂恶臭污染日益突出的特点,应用泥炭生物填料塔及活性炭吸附技术,对50μL/L以下的H2S脱除工艺进行了研究。生物脱臭法采用经过驯化后的泥炭生物填料塔,H2S脱除率可接近100%,负荷达到85gH2S-S/(m3干填料·h)以上;活性炭吸附法采用日本的两种活性炭(IVP和Centaur),吸附容量分别达到170g/L和80g/L以上。上述工艺均可应用于炼厂中低浓度硫化物恶臭污染的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