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作者通过教学实践和多次调查及用科学仪器对教室内粉尘污染作了具体测试,叙述了教室中粉笔粉尘的扩散和分布;同时采集了各种颜色的粉笔粉尘利用发射光谱进行分析,得出普通粉笔中除含有 Ca、Mg外,还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害的元素.进而就学校教学中环境污染问题提出科学根据,呼吁各界给予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在SA-CP2-20粒度分析仪上用重力沉降法测量烟道粉尘和机械破碎粉尘的粒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烟道粉尘较接近对数正态分布;一些机械破碎的粗煤尘较接近罗辛—拉姆勒分布;另一些机械破碎的细煤尘的粒度分布用上述两种分布函数表示没有大的差别。因此,可以根据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的分布函数来表示粉尘的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3.
散料装卸中散发的颗粒物粒径分布及其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各种散料在装卸过程中散发出悬浮颗粒物,其中粗颗粒在近距离内沉降,对大气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影响不大,而细颗粒能长期悬浮在大气里,随风扩散、迁移,严重污染大气环境。本文通过对煤炭粉尘、散粮(小麦)粉尘和化肥(尿素)粉尘测定,初步揭示了细颗粒的大小分布规律、对人体影响程度及其在悬浮颗粒物中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4.
1 粉尘的特性和危害煤矿井下粉尘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微细煤尘和岩尘的总称,井下粉尘具有如下特性:(1)粉尘表面吸附一层空气薄膜、阻碍粉尘间或水滴与粉尘间的凝聚沉降;(2)粉尘的分散度增大、吸附在其表面的氧分子增多,加快了粉尘氧化分解过程;(3)细微岩层由于表面积增大,岩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很容易溶解于人体肺细胞中;(4)采掘工作面产生的新鲜尘粉较回风道中的尘粒易带电。粉尘的特性决定了以下一些危害:(1)引起尘肺病。由吸入肺中的矿尘对肺组织起破坏作用而引起的以纤维组织增加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可  相似文献   

5.
煤矿开采、水泥生产、面粉加工、制药等行业长期受到粉尘污染的困扰。为了改变粉尘的治理现状,缓解粉尘对人体的伤害,采用框架通风除尘专利设备除尘,通过测定室内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计算出不同尘源产生粉尘的沉降率。  相似文献   

6.
镜检法测试矿粉颗粒度吴卓敏,徐龙弟上海港环保中心粒度分析方法很多,目前常用有:筛选法,离心沉降测定法,光散射法和显微镜法等.用显微镜测定粉尘的粒度和粒度分布,具有检测粒度范围广、操作简便、计算方法不复一杂、能直接看到粒子表观形状,还可拍照定样,分析结...  相似文献   

7.
刘明义  李展光 《环境》1998,(4):32-32
立窑烟囱排尘的高温、高湿、有腐蚀、粉尘浓度大和粉尘粒度级差大等特点,给立窑烟囱粉尘的治理带来很大的困难,使烟囱除尘工作变成水泥企业的治理难点所在。经过多年的治理探索,目前立窑水泥企业除尘方法有沉降室收尘、布袋收尘、高压静电收尘、水膜除尘、喷雾除尘等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粉笔粉尘中元素的定性测定普通粉笔的主要成份,是白石膏粉、粘合剂,以及其它少量添加剂,如色素等。但有时这些原料中混有许多杂质元素,包括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以原子发射光谱法(AES),对白色和有色粉笔的粉尘,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测得10多种元素(不同颜色的粉笔,所含的元素无明显区别)。大量存在的元素是Ca。已确定发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动物皮肤染毒和皮下注射尿素溶液试验,观察尿素粉尘对动物皮肤、呼吸道和肝、肾等器官的损伤程度。对触尘人员与非触尘人员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比较,分析尿素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结果:动物皮肤染毒48小时后,对不同剂量染毒组的动物皮肤在光镜下观察试验结果,其表皮层细胞未见任何异常。对不同剂量染毒组经注射实验后,发现高浓度尿素粉尘对气管粘膜有轻度损伤,且有剂量——效应关系;在动物肝、肾、肺泡等器官未见明显损害。对触尘群体健康调查后,初步认为长时间接触尿素粉尘对人体呼吸系统有一定的影响,且局限在气管和支气管;尿素粉尘对人体皮肤基本无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0.
烟尘粒度识别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燃煤烟尘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由于烟尘中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程度有很大差异 ,其中尤以 1 0μm以下的尘粒危害为甚。本文通过对全市不同炉型和煤种进行烟尘粒度分级测定与研究 ,初步揭示了本地区燃煤排放烟尘中不同粒径尘的分布及组成 ,为深度治理烟尘污染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水泥厂从原料开采、破碎、烘干、粉磨、煅烧到成品包装出厂都产生大量粉尘。在产尘设备上安装通风除尘系统是控制粉尘在车间中飞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含尘气体经通风除尘系统净化后排入大气时,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粉尘,它们的排放量或排放浓度应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为进行评价必须在尾气排入大气之前测定粉尘的浓度。一、采样原理和方法在测定管道中含尘气流的尘粒浓度时,为  相似文献   

12.
浅谈粉尘粒度与危害李美阳粉尘是人们生存环境中一种接触机会较多,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污染物质。因此,我国对粉尘规定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并加强对污染源防尘措施的监督管理。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以呼吸系统吸入为主。按其粒径大小,可到达呼吸器官不同深度。人的机...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温带草原氮沉降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张菊  康荣华  赵斌  黄永梅  叶芝祥  段雷 《环境科学》2013,34(9):3552-3556
在内蒙古太仆寺旗对温带草原地区的氮沉降进行了为期1 a(2011年11月~2012年10月)的观测.在线分析大气NH3和NO2浓度,用CMAQ模型计算的干沉降速率计算了气体干沉降量;采集降水、降尘和穿透雨样品并测定NH4+和NO3-浓度,分别得到湿沉降、颗粒物干沉降和穿透雨沉降量.观测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氮沉降量已经高达3.43 g.(m2.a)-1,有可能对草原生态系统产生危害.其中,湿沉降占44%,气体干沉降占38%,颗粒物干沉降占18%.干沉降对氮沉降的贡献大于湿沉降,必需重视干沉降的测定,而穿透雨沉降明显小于总沉降,说明穿透雨法不适合于草原地区.从组分上看,还原态氮(包括NH4+和NH3)对氮沉降的贡献为71%,而氧化态氮(NO3-和NO2)的贡献仅29%,因此在控制氮沉降时,不应只针对NOx排放进行削减,NH3减排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在对平翔露天矿的大气影响评价中。通过观察和分析,确定其重要污染物是生产性的粉尘。生产性粉尘的污染与烟尘不同,对一定的尘源来说,其排放强度是不定的,随风速,物料湿度,粒经分布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尘源是变量,可起尘的粒经范围又很宽,因而有的烟羽模式或烟团模式或它们的修正式来模拟计算生产性粉尘的输送和扩散的问题是很困难的,由于矿区尘源的多样性和分散性以及天气条件不能人为控制等原  相似文献   

15.
南响堂石窟表面粉尘特征及对石雕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对石窟石雕表面所覆盖的粉尘进行的物、化性能测试分析入手,对粉尘的特征、来源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指出粉尘主要由水泥尘、粘土尘、烟及煤炭尘组成,其来源为石窟周边的工业污染源.同时对粉尘与碳酸盐岩石雕表面所发生的各种反应进行了讨论,提出该工业粉尘是导致石窟石雕表面破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一、前 言 引起大气污染的煤粉尘,目前就其颗粒大小可分成二类。第一类是人们通常十分关心的可吸入尘(d<10μm),它漂浮在大气中,为人体直接吸入而造成危害。对于它的扩散,国内外已进行广泛研究,并在烟流扩散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各自的修正式。第二类是非可吸入尘(>10μm),它不为人体直接吸入;是对周围环境  相似文献   

17.
双极荷电粉尘颗粒凝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取将含尘气体并行分别通过正负放电电场 ,然后再合二为一 ,空间大尺度范围依靠湍流输运 ,近距离依靠库仑力及范德瓦力的双极荷电凝聚方式 ,以滑石粉和锅炉飞灰为实验粉尘 ,初步研究了气流速度、含尘浓度、正负放电强度配合等因素对凝聚效率的影响 ,得到了双极荷电可使沉降收集效率提高约 10 %的静电凝聚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利用重力、惯性、离心力的除尘装置,构造简单,使用广泛,特别是旋风式除尘器,对工业烟气的除尘用得非常多。下面分别进行介绍。一、重力除尘装置重力除尘器是粉尘随重力自然沉降的除尘装置。将含尘气流导入十分大的沉降室,能获得较好的捕集效果。但装置  相似文献   

19.
李成  朱逢豪  付兴民  付光明  舒新前 《环境工程》2013,(Z1):360-362,392
基于化学抑尘剂与粉尘之间的润湿、粘结、凝聚作用机制,综述了近年来各类化学抑尘剂的合成技术及原理,概述了化学抑尘剂在矿山粉尘抑制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化学抑尘剂研究方向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电除尘器中粒子沉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准确地描述粉尘粒子在电除尘器电场中的浓度分布,文章在现有电除尘器粉尘粒子沉降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影响因子的概念对改进的三维数学模型及其除尘效率估算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得到了不同精度下的除尘效率估算式和相应参数的估算方法。针对细粉尘,结合实验数据,得到预测其除尘效率时可以忽略竖直方向浓度变化,公式η=1-(e-1)e-al/fvω可以在无特殊边界条件下进行效率估算。这些为电除尘器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