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青海湖盆地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青海湖盆地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青海湖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山东南侧,由日月山、大通山、阿木尼尼库山及青海南山所环绕形成一个闭合的盆地,地处东经97°50′—101°13′,北纬26°20′—38°20′,面积达(含青海湖)39661平方公里,青海湖位于湖盆中部,湖水面积434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194米,湖水平均深16.5米,最大水深27米,总蓄水量约778亿立方米。周围山地平均海拔3500—4000米,最高峰5200米。盆地水系发达,共有大小河流40余条,呈不对称状分布。其中常年性河流有7条,径流量大于0.11亿立米/年的河流  相似文献   

2.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隅,在青海省处于海北与海西州交界地带。青海湖流域介于北纬36°15′—38°20′,东经97°50′—101°20′。流域面积29661平方公里,海拔3196—5174米。青海湖是在流域最低的地方,东西长约109公里,南北宽约65公里(图1)。1988年平均水位海拔3195.59米,湖水面积4282.3平方公里,湖水容积738.8亿立方米。青海湖流域在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在黑马河、江西沟等地的黄土层中发现石器与木炭)。自古以来,羌、吐谷浑、藏等少数民族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文化。从考古出土的珍贵文物和古城池(海晏的三角城、尕海城,刚察  相似文献   

3.
青海湖盆地土地沙化原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湖盆地的自然概况和土地沙化情况青海湖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3194—5174米,位于北纬36°15′—38°21′,东经97°51′—101°20′。历史上盆地内碧草郁郁、绿水潺潺,牛羊成群,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一直被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尊为“神灵”朝拜,曾被誉为“西海”仙海”,“鲜水海”。近百年来,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由于盆地内生态平衡严重失调,草场、农田退化,植被稀疏,地面裸露,风化,风蚀作用显著,沙化蔓延,湖水退缩。每年约有50多天7—10级大风,沙暴年均15次以上。因此,冬春季湖区主要是青海湖北部和东部的沙漠景观显著,是沙漠化过程发展的主要时期。夏秋季节降水多,地表呈水蚀过程,河流流入湖中的泥沙每年至少有80万吨以上,泥沙在水动力作用下推移至岸边或形成水下沙堆、沙垄和沙堤。盆地土地沙化蔓延极快,50年代沙漠面积仅452.88平方公里,1972年扩大了45.94平方公里,1986年则扩大了303.62平方公里,与1956年相比,沙漠面积扩大67.04%。如今,环境恶化,草场使用价  相似文献   

4.
湖泊生态系统是自然环境系统结构中一个重要的动态子系统,具有相对完整的独立性和从属性。就某一区域环境系统而言,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标志着区域环境系统的相对平衡。而当湖泊出现明显的扩张或收缩并形成一种趋势时,又反馈着气候和水热平衡的变化。目前,在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化趋势十分突出,冰川后退,湖泊萎缩,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等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青海湖作为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微咸水湖,其水位波动所引起的系统演变,对研究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乃至全球环境的变迁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青海湖,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中有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鱼类———湟鱼,湖中岛屿是 160多种鸟类的天堂。但是,近年来青海湖水位急剧下降,有专家预言: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青海湖将在青藏高源上“彻底蒸发”,成为又一个“罗布泊”。调查数据表明:20 世纪末期,青海湖水位下降了13米多,湖面萎缩 720 多平方公里。现在,青海湖水位正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急剧下降。专家们分析,青海湖悲惨现状是“天灾”,也是“人祸”。一方面,全球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加大,导致青海湖水位下降。另一方面,环湖流域人为从上游大量截水,进行过度的农…  相似文献   

6.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地处海拔3200米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早期建立的以水禽候鸟为保护对象的湿地保护区.自1975年建立以来,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保护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青海湖是一个高原湖泊,生态系统比较脆弱.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和湖区气候、土壤、水资源等条件的限制,保护区的湿地环境和自然资源日趋恶化.对此,如何加强鸟岛自然保护区湿地生境和候鸟资源的保护管理已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就保护区的自然资源现状和今后的发展、保护对策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青海湖,既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同时,还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自然风景独特,生态地位重要,更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8.
基于RS和GIS的青海湖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与驱动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1—2010年MOD13Q1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近年青海湖流域的植被覆盖度,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探讨植被覆盖度与气象因子、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青海湖流域,年平均植被覆盖度呈中部高、西北低的态势,中高覆盖度面积最大,占流域总面积的60%以上;近10年流域平均植被覆盖度呈波动上升趋势,最大值出现在2010年;NDVI在年际尺度上与气温的相关性并不显著,但与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9),降雨量与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总体趋势较为相似;植被覆盖度随高程和坡度的增大均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出现在海拔3500—4000m、坡度2°—6°的缓平地上;阳坡的植被覆盖度大于阴坡,而平地最小。  相似文献   

9.
青海湖地区是我国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区现有种子植物52科,174属,445种,其中裸子植物仅有3属6种。植被分布类型主要有温性草原、小半灌木荒漠、高寒灌丛、高寒草甸4大类。野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以脊椎动物而言,已经记录到243种,代表了青藏高原湖盆类群的动物学全貌。其中,鱼类1目,2科,3属,8种;两栖类1目,2科,2属,2种;爬行类2目,3科,3属,3种;哺乳类6目,12科,31属,41种;鸟类14目,33科,102属,189种。根据对青海湖地区的调查,分析了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提出了重点物种的保护、控制放牧强度、明确生态功能区划、形成生态旅游趋势以及立法保护及环保宣传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人们对青海湖的关注是多方面的,已在很多学科领域对青海湖及其流域开展了研究,对青海湖水体污染问题亦作过初步调查,对湖泊富养化问题也有不同看法。本文根据1985—1991年的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与Carlson营养状态指数(TSl)法对青海湖水体污染及湖泊富养化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青海湖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各种经济活动所渗透的领域相对较狭窄,造成的各种污染矛盾尚不尖锐,归纳起来有两方面,即小范围的点源污染和较大范围的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青海湖形成出发,在总结青海湖近年来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为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4200年来青海湖盆地植被及环境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笃Jun  陈保华 《青海环境》1996,6(3):109-112
通过对青海湖东北岸间歇性河流大水淌一级阶地上冲积—风积剖面的~(14)C年龄和孢粉组合分析,探讨了青海湖盆地4200年来植被及环境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本文结论与近年来在湖区其他地点或用其他方法得出的演化序列有较好的一致性;青海湖盆地气候环境向冷干方向的发展始于距今3500年前后。  相似文献   

13.
我国温带北部的半农半牧区,是广大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东起大兴安岭,斜向内蒙古高原南侧,接连黄土高原,再向西北延伸与青海北半部连接在一起,自然形成一个广阔的农牧交错地带。长期以来由于民族习惯的不同,农业与牧业交错分布,旱地农业与草原畜牧业分别经营,农牧矛盾生态失调,影响农牧业生产发展,研究这类地区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途径与保护环境,利用资源,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一直是该地区的重要任务,也是各门类科学家所关注的问题。青海农牧交错地区,地处北纬36°—38°,东经93°—101°,按照全省综合农业区划,主要是青海湖环湖牧农林渔区和柴  相似文献   

14.
举世瞩目的青海湖,是我国内陆最大的微咸水高原湖泊。其水体总面积为4635平方公里(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等,1979)。湖面海拔3194.02米,现有储水量约为778亿立方米。入湖河流主要有7条,以布哈河水流最大。包括湖面在内的总流域面积约为34590平方公里(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等,1979)。其水体之大,面积之广,储水之多,对四周有山的环湖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图1)。千百年来,环湖地区的诸因素(包括有机的和无机的)与湖体互相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统一的生态平衡。如果在进化过程中,某一因素出现病态,就会影响到其它因素,甚至使整个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事实上,环湖地区的生态平衡早已遭到破坏。青海湖体自第三世纪末地质上新构造运动,青藏高原巨大隆升,形成断陷湖泊以来,由原来的最高水位,海拔3296米,最大水体  相似文献   

15.
颜鲁魁 《环境教育》2014,(5):98-103
正青海湖,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水鸟资源闻名于世,成为世人了解青海的一个窗口。2013年5月11—12日,青海湟川中学20名学生和3位教师参加了全球环境基金(GEF)和西宁市教育局共同组织的"经历青海湖"大型环保科普活动。这次活动成为一次在课堂上无法实现的生动的地理课。一、活动要素1.时间:2013年5月11—12日,星期六,星期日。小雨、阴转多云。确定时间的依据:5月中旬为青海湖鸟类资源最  相似文献   

16.
青海湖湿地是中国国际重要湿地中面积最大、建立最早的湿地之一,但由于开发不当,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其独特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景观破坏严重;缺乏湿地保护管理的协调运行机制,导致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因此处理好青海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分析了青海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开发现状,针对开发利用中的不足提出了促进青海湖湿地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青海湖裸鲤(俗称湟鱼)是国务院颁布的“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中列为国家重要和名贵水生经济动物之一。该鱼种因其特殊的生态学特性在青梅湖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及其栖息环境—青海湖,因其特殊的地位早已引起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18.
青海湖流域自然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彦 《青海环境》2009,19(3):120-122
青海湖流域是青海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在全省经济社会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文章在阐述青海湖流域自然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流域生态环境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和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科学准确地获取青海湖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UCC)年际变化情况,对分析该流域生态环境演化规律及其成、因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选取2009年~2011年3期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研究分析方法,对青海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年际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信息进行提取。研究结果表明:①2009年~2011年青海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存在县域差异,海晏县、共和县、刚察县和天峻县4县各土地变化幅度较大的为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总量;②流域内林地和耕地主要分布在刚察、共和两县,沙地面积占流域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15.57%,主要分布于青海湖湖东地区;③年际问耕地面积总量呈减少趋势,取而代之的是草地、林地面积的增加;④研究流域全部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呈现年际波动特征,但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20.
现代气候要素与青海湖水位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到青海湖周围气象台站的记录时间长度和完整性,我们选择刚察、天峻、茶卡、共和、湟源5个站作为湖区的代表站(图1)。水文资料来自青海水文总站。本文以1961—1988年的历年正规气象、水文记录为依据(降水资料自1957年),通过综合分析探讨气候要素与青海湖水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