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壳多糖溶液浸种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对壳多糖(chitosan)的研究日益增多。壳多糖是用甲壳质经脱乙酰基处理而制成。甲壳质又称几丁质,自然界中非常丰富,地球上年生长量多达1000亿t,主要存在于甲壳纲动物(虾、蟹)的骨骼、昆虫纲动物的外骨骼以及菌体中。是一种类似于纤维素的高分子化合物。国外许多研究表明,壳多糖在医药、食品、纺织、造纸和环境治理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由海边堆积的甲壳动物残骸中提取甲壳质,是一项使废弃物资源化的新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甲壳质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壳质又称甲壳素、几丁质、壳多糖,学名为聚-N-乙酰-D-葡糖胺,广泛存在于菌类细胞壁、昆虫和甲壳类动物的外壳中。水产品废弃物一蟹、虾壳中,含有10~30%甲壳质。通过酸碱处理,除去蟹、虾壳中的钙质和蛋白质以后,便可获得甲壳质。经浓碱处理后,脱去乙酰基  相似文献   

3.
X751.031 200500442 石灰石-石灰乳二段中和法处理矿山酸性废水/ 丁希楼(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能源环境保护/煤科总院杭州环保所.-2004,18(2).-27 —29 环图.X-134 X752.03 200500443 用脱乙酰壳多糖微球体修复采煤废水=Remedia—  相似文献   

4.
脱乙酰甲壳质回收处理含铜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利用脱乙酰甲壳质处理含铜污水时酸度、吸附时间及脱乙酰基程度对脱乙酰甲壳质吸附Cu2+量的影响.获得结果:吸附量可达65.0mg/g,洗脱被吸附的Cu2+后,脱乙酰甲壳质可再生;同时回收得纯度较高的CuSO4,Cu2+的回收率可达99.98%;将脱乙酰甲壳质装柱处理含Cu2+废液,流出液中Cu2+的含量远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制备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壳聚糖的制备过程中,通过在稀酸脱钙阶段加入少量的助剂A,改过去室温浸泡16h~24h为30℃下搅拌3h,反应物质量比为10%HCl:助剂A:蟹(虾)壳=3.5:0.5:1;在浓碱脱乙酰基阶段加入少量助剂B,改过去115℃下反应6h为105℃下反应2h,反应物质量比为40%NaOH:助剂B:甲壳素=4:0.2:1,使壳聚糖的制备成本较原工艺下降了49%,制备时间缩短了1半,产品的主要性能参数(脱乙酰度、粘度、分子量等)均达到或超过美国Sigma公司同类产品(Chitosan,C-3646)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1概述甲壳素最早是由法国人HenriBraconnot发现的。他用稀碱处理菌素物质时,得到了一种类似纤维素的物质。后来人们在低等动物,特别是节肢动物,如虾、蟹和昆虫的甲壳中发现大量存在这种类似纤维的物质,因此而称其为甲壳素,或称为甲壳质。也有称之为壳蛋白,几丁质,壳多糖等。甲壳素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天然生物高分子。它是甲壳类动物,昆虫外骨路的主要成分,同时在一些霉菌的细胞壁中,分布也很广泛。据文献介绍,每年由生物合成的甲壳素估计有数十亿吨之多,远远超过其它的氨基多糖,是一种十分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蝎的自…  相似文献   

7.
芘荧光探针法研究壳聚糖絮凝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芘荧光光谱中的峰Ⅲ /Ⅰ比值是一个特征值 ,可表征芘分子吸附的壳聚糖高分子微环境的极性。本文首次测试了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溶液中芘的荧光光谱图 ,并将不同分子量和不同脱乙酰度的荧光光谱中的峰Ⅲ /Ⅰ比值与絮凝实验结果联系起来 ,探索壳聚糖的絮凝机理。结果发现 :壳聚糖脱乙酰度对絮凝效果影响不大 ,而分子量是影响絮凝效果的关键性分子结构参数 ;脱乙酰度的变化对壳聚糖微环境极性影响不大 ,从而得出电中和作用在壳聚糖絮凝过程中不发挥重要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以壳聚糖、巯基乙酸为原料,通过酰胺化反应合成了一种具有重金属捕集功能的新型高分子絮凝剂--巯基乙酰壳聚糖(MAC),研究了其对含Cd2+废水水样的处理性能,并对影响处理性能的因素(pH、有机络合剂及浊度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絮凝剂对Cd2+有很好的捕集功能,采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合成的MAC,...  相似文献   

9.
活性炭 ( AC)可用作排烟脱硫、脱氮的多孔炭素材料。使用 AC的排烟脱硫、脱氮装置在日本和德国已有 10套左右 ( 2套在建设中 )。处理排气包括锅炉 (烧煤、烧重油催化裂化 ( RFCC)排气、焚烧炉排气等。燃烧排气中含有的二和重金属可被吸附除去。活性炭 ( AC)是以煤炭为原料的多孔炭素材料 ,有高的比表面积 ( 80 0~ 10 0 0 m2 /g)。日本三井矿山公司 1981年开始研究开发 ,1986年建成工业化装置 ( AC生产能力 3 0 0 0 t/a) ,1999年又建成第二套装置 ( 50 0 0 t/a)。AC对 SO2 的吸附能为 4 5~ 110 mg· SO2 /g· AC,脱氮性能为 80 %…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絮凝剂在活性污泥调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研究了自制的壳聚糖絮凝剂在活性污泥调理中的应用,通过污泥比阻、上清液剩余浊度、泥饼含水率及沉降性能等的测定,重点分析了活性污泥脱水的pH范围、絮凝剂投量和壳聚糖分子量及其脱乙酰度对调理效果的影响,并与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和聚合氯化铝(PAC)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了双絮凝剂两段法处理污泥的初步探索。研究发现,壳聚糖作为活性污泥调理剂,投量(干污泥质量百分比)在0.8%~1.2%,pH值在5~8时即有较好的调理效果,与PAM效果基本相当,接近于8%~16%的PAC;壳聚糖相对分子量在30×10~4左右,脱乙酰度在70%左右时有较好的调理效果;双絮凝剂两段法处理污泥,在同等用量时效果好于单絮凝剂一段法。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几丁质和聚糖为螯合剂各自与FeSO_4反应。结果表明,完聚糖的螯合作用强于几丁质,且壳聚糖最佳反应条件为pH=3.5,T=25C吸附剂浓度C(Fe~(2+))=8.0×10~(-2)mg/ml几丁质量佳反应条件为pH=4.0,T=30C吸附剂浓度C(Fe~(2+))=6.0×10~(-2)mg/ml。在体系中加入维生素C,能提高几丁质和壳聚糖对Fe~(2+)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印江槽谷型喀斯特地区植被碳储量及固碳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印江槽谷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11种植被类型(人工纯林、人工混交林、天然纯林、天然混交林、疏林、竹林、经果林、灌木林、石山地、宜林地、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植被碳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对区域植被固碳速率、碳储量进行了估算,并预测了理论最大固碳潜力。结果表明:印江研究区植被碳储量空间分布为,乔木层(25.06t/hm2)灌木层(3.51t/hm2)草本层(1.10t/hm2),其平均固碳速率为10.63t/(hm2·a),植被碳储量为172.23×103 t,植被理论最大固碳潜力为94.02t/hm2。研究结果对于评价和估计印江槽谷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森林的碳汇功能,以及提高碳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絮凝剂用壳聚糖的中试生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实验室制备絮凝剂用壳聚糖的基础上,按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对壳聚糖进行了中试生产研究.经正交试验确定了生产过程中脱钙、脱蛋白、脱乙酰等3步反应的最佳工艺参数. 由此中试工艺生产的壳聚糖的生产成本比国内同类产品下降了22%,生产周期缩短了66%,且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被广泛地作为絮凝剂用于水处理过程。探讨了壳聚糖的三种絮凝机理。在水处理中,其絮凝性能的发挥受到pH值、壳聚糖的投加量、壳聚糖的分子量以及壳聚糖的脱乙酰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生物炭-壳聚糖复合微球对NOR(诺氟沙星)的吸附能力,以复合微球对NOR的吸附量为指标,考察了生物炭与壳聚糖质量比、壳聚糖脱乙酰度、戊二醛用量、交联时间、交联速率及生物炭热解温度对复合微球吸附NOR的影响,并由均匀试验确定复合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生物炭与壳聚糖质量比、壳聚糖脱乙酰度、戊二醛用量、交联时间、交联速率及生物炭热解温度对复合微球吸附NOR具有明显影响.制备复合微球的关键影响因素是生物炭热解温度、戊二醛用量和交联速率.吸附NOR的复合微球最佳制备条件:生物炭热解温度为300℃、生物炭与壳聚糖质量比为5:1、壳聚糖脱乙酰度为77%、戊二醛用量为80 mL、交联速率为150 r/min、交联时间为3 h.此时,复合微球对NOR的吸附量为9.51 mg/g,且具有较高的耐酸溶性和机械强度.研究显示,复合微球能够高效吸附NOR,并且吸附后容易分离,具有修复水体污染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脱乙酰甲壳质处理含铅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脱乙酸甲壳质去除废水中Pb2+过程中,酸度、脱乙酰基程度、吸附时间等对去除率的影响,及洗脱、再生和实验室小试等问题。结果表明,静态饱和吸附量为83.8mg/g.用1mol/LH2SO4洗脱后,10%NaOH可再生。处理后不影响水的本底浓度,为含Pb2+废水治理提供了一种价格便宜,操作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碳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估计所谓的非能源用途矿物燃料排放的CO2,建立了NEAT(Nonenergy use Emission Accounting Tables,非能源排放统计表)模型.物质流动的统计是该模型的基础.NEAT模型已在许多国家应用,以便验证该模型并促进其应用.本文讨论日本的研究案例.NEAT分析表明:1996年的CO2排放量比以前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指导原则基础上的估计高出23t,相当于日本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9%.因此,在未来几年,调整日本的排放计算方法,提供更为详细的排放估计方法是可取的.鉴于其它国家的相似结果,建议改进IPCC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8.
增加粮食需求,减少对无机氮的依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高的作物产量通常需要较高的养分使用率,因此就使无机氮的使用增加.到2030年,估计粮食的年需求量约为28亿t,相应的无机氮消耗量为9600万t(在1995~1997年间,无机氮的年消耗量为7800万t).从全球范围来讲,由于使用无机肥料而流失到周围环境中去的无机氮目前为每年3600万t,价值117亿美元,它们对环境保护起反作用.但是,新型的提高肥料使用效率(FUE)技术可以增加产量但不使无机氯的使用成比例增加.并且,含氮养分的供应可以通过改进农业生产系统和开发如生物固氮(BNF)等可替代资源而扩大.到2030年,随着出台适当的政策、实施技术转让、对研究和投资提供支持以及在农田采用化肥使用效率(FUE)和生物固氮(BNF)技术等,可以使无机氯每年节省1000万t,价值33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许达生 《环境工程》1996,14(1):55-57
<正>广州造纸厂投资兴建日产80t废纸脱黑浆车间,以旧报纸和旧杂志为原料,用浮选脱墨工艺生产脱墨浆,用于配抄新闻纸,在引进奥地利安德里茨(Andritz)公司的关键生产技术设备的同时,引进了废水处理的气浮装置.自1992年建成投产以来,不但设备正常运行,工艺稳定,达到了设计能力和技术  相似文献   

20.
碱热联合破解污泥效果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碱热联合处理对污泥的破解效果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碱的加入显著提高了热处理的破解效果,NaOH的破解效果比Ca(OH)2好.碱热联合处理脱水泥饼的适宜处理参数为140℃、90min、Ca(OH)2和NaOH投加量为0.25g/g总固体(TS).在该条件下,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比未加碱时分别增加了41.26%和198%,质量减少率分别为50%、57%.采用NaOH碱热破解污泥后的SCOD值与热处理温度(T)、处理时间(t)及投碱量(A)的关系可以用幂指数模型表示:SCODNa=10178.17[T ]0.43 [A ]0.59t 0.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