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区域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了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多元回归模型、产业结构偏离度模型和产业结构层次系数,对西安产业结构贡献度及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将其与北京、上海的产业结构进行横向比较.结果表明,西安市经济总量不大,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合理化趋势明显,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呈稳步上升态势,但与国际大都市仍存在较大差距.据此,提出产业结构优化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安徽省为例,对省内1991—2011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发现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FDI与经济增长具有相互的因果原因,FDI虽在短期内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但长期是递减趋势;进口仅为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不显著。从短期内分析,误差修正模型FDI比进口的正效应更显著。相对于进口,未来FDI贡献度将不断增加,提出了推动安徽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结构调整导致的资源在产业间的流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自然会影响经济增长稳定性。通过统计性描述、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贡献分析三种方法,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对云南经济增长稳定性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云南经济增长稳定性逐步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云南经济增长稳定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海洋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以辽宁省为例,运用多部门经济模型和基于统计角度的GDP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分析了1997—2007年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并进行了偏离—份额分析,揭示了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了对策,为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当前,青海正处于"十三五"规划实施的中期,是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对于保障经济增长、减少能源消耗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建立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消费为目标的线性规划模型,采用LINGO11.0优化求解器中的目标规划方法对模型求解,以能源消费总量等为约束条件,得到最优产业结构方案,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能为全省产业结构优化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资源型城市濮阳县为例,利用1990-2011年统计数据研究县域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测算了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濮阳县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与第一、三产业产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第二产业的产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但单位产出效率低,认为提高第二产业产出效率,扩大第三产业在地区总产出中的比重能引导县域经济的良性增长.  相似文献   

8.
对外开放度是测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国际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以SPSS12.0为分析工具,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四大区域对外开放度差异进行了测定和分析。2000年以来,安徽省四大经济区域对外开放度有了明显提高,但基础设施、区位条件、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四大区域之间、区域内部以及地市之间的对外开放度存在明显差异。回归分析显示,对外开放度与安徽区域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安徽沿江地区是安徽省和长江经济带生产力的重心之一.通过对安徽沿江地区当前经济特点的分析,从区域分工与协作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沿江地区主要城市的功能定位、产业结构调整、长江沿江产业带的发展方向、新产业带的开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根据误差修正模型和我国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现状,构建了产业结构重型化趋势与碳排放量的误差修正模型进行碳排放计算,发现产业结构重型化趋势与碳排放量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重工业产值每增长1%,将引起碳排放量增长0.284391%;在短期内,碳排放量的变动受到当期重工业产值和上一期碳排放量的共同影响.从改革传统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新型工业化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