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点     
《绿叶》2013,(11):117-118
城镇居住人口已然超过50%。中国的城镇化已从城乡分割的二元型社会进入到了城乡一体,以城市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如今超过7.1亿人生活在中国的城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城镇聚集,城镇已经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力量。如何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出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们面临的新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观点     
《绿叶》2011,(4):132-133
中国沿海地区核电站可能面临上游洪灾的风险,至于湖北、湖南等地计划修建内陆滨河核电站,更需防范洪灾。但无论多大争议,核电还是要发展,不能因噎废食,关键在于如何发展。——针对一些业界人士存在盲目乐观倾向,对核电发展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重视不足,环  相似文献   

3.
观点     
《绿叶》2013,(5):115-116
中国发展乡村文化和农业将深切影响到中国的未来,对于其他国家也非常重要。实际上.我们自己摧毁了曾经有着健康乡村和小城镇的美国,独立农民以及他们生活的小城镇曾经是美国文化和政治生活的支柱,他们的消失已经深深伤害了美国的公共生活。我们希望中国避免走上消除农民的第一步。现行经济思维最糟糕的是对农业的影响,怀特海思想催生了另一种经济的发展——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4.
观点     
霍伟亚 《绿叶》2012,(10):123-124
所谓科学的环保理念,就是说环境保护是门科学,不是宗教,我们千万要避免环境保护的邪教化。科学和宗教有什么区别呢?科学的正确永远是暂时的、有前提的,它永远都在等着人们去推翻自己,而宗教是绝对正确和不容置疑的。这就是科学和宗教的最大区别。至于宗教和邪教的区别,则在于其宽容性,正常的宗教比邪教相对更宽容一些。21实际爆发的这场环保运动,我越来越  相似文献   

5.
观点     
《绿叶》2014,(9):143-144
正欧美日城市化又快又好,亚非拉国家的城市化不管发展得快不快,它都发展得不好。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城市化为什么还发展得不错?其中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恰恰中国有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的政策和制度安排。这是新中国的历史遗产,一是城乡二元结构,二是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分户承包的基本制度,三是建设用地制度或者更大层面上说中国土地制度。这三个特殊制度使进城农民可以保留返回家乡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史春 《环境教育》2011,(12):54-54
防治PM2.5污染,不能只靠一个城市单打独斗。要多城市联手,共同控制PM2.5。要在区域间共同制定一个区域的大气环境保护规划,在区域内统一监测、统一标准、统一法规。自2011年11月16日环境保护部对外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以来,得到了广大公众、专家等社会各界和各类媒体的热烈响应,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到1 2月5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二次公开征求意  相似文献   

7.
观点     
《绿叶》2014,(10):114-115
正乡愁(Nostalgia)是浪漫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现代性的产物,是现代化生产出来的一种情绪。人们对乡村有着爱恨情仇的矛盾和复杂的感情:乡村既是逃离的对象,又是眷恋的对象。乡村曾经遭受了诅咒,然而,当人们进入城市之后,乡村被对象化,成为了相对遥远的"风景",转变为审美和抒情的对象。乡村和城市的分裂和对立造成了现代的病态和创痛。人们在乡村和城市之间游弋徘徊,充满了矛盾和困惑。任何片面地赋予城市或乡村优先价值都是偏颇的。只有当乡村和城市获得和解,重新建立亲密的关系,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裂被克服,人类才能重建健全的人性和社会。  相似文献   

8.
观点     
《绿叶》2012,(9):109-110
因为目前中国人口数量增长已进入尾声且会迅速下降,不可能成为资源环境问题加重的主要驱动力,所以那种把人口规模归结为资源环境问题的主因,不仅把问题简单化了,而且还会产生严重误导,不利于资源环境问题的真正解决;从人口学角度讲,更为重要的是继续实施目前的计生政策会加速人口自身内部结构失衡,而人口结构失衡就不可能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所以,今日主张放开计划生育政策,本质在于调节人口内部结构,因为人口内部结构均衡是最终在可持续发展中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必要条件。那么中国目前资源环境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早在几年前,国家环保总局负责人就曾指出:目  相似文献   

9.
观点     
《绿叶》2013,(7):119-120
中国政府提出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抓好四方面的工作:首先是优化国土空间的开发布局,也就是要用国土主体功能区划作为指导,合理开发布局进行顶层设计。其次是全面促进节约资源,也就是要做好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各项工作。三是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这是生态文明建设本身要做的重点工作,这里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保护或者叫生态保育,包括天然林保护、退耕还  相似文献   

10.
服务外包产业的经济效应、国际趋势及对中国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荣春 《绿叶》2011,(12):62-68
作为社会经济效应突出的绿色新兴战略性产业,服务外包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发展和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服务外包承接地,但是从产业发展水平和企业实力看,与主要发达国家及印度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从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推进国际外包市场的多元化、政策理念创新和工具创新,以及进一步优化服务外包产业生态环境等角度发展服务外包行业,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1.
张晏 《绿叶》2012,(5):75-81
环境决策背后普遍隐含着保护与发展的利益冲突。我国的立法和实际表明目前尚未真正将公众健康和环境权益置于利益衡量的天平上,更不用说是将健康赋予优先的地位进行考量。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不仅应当关注公众的健康,更应当关注公众的地位与作用,这需要立法上对于冲突利益的优先顺位进行指引,同时对于确保公众有效参与的程序机制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12.
史春 《环境教育》2012,(5):43-44
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对于我国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目标作为中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不仅会影响宏观经济绩效,还会显著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和绩效。本研究借助中国2004—2019年沪深A股上市污染企业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从绿色技术创新视角考察了经济增长目标对微观企业的影响效应,并检验了融资约束在经济增长目标与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目标会加剧融资约束,进而抑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同时,在“硬约束”情形、重污染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经济增长目标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抑制效应更显著,而环境目标会弱化这种负向作用。本文丰富了经济增长目标影响微观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并为地方政府科学设定经济增长目标、更好平衡经济增长目标与环境目标之间关系以及促进污染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绿叶》2013,(9):110-111
9月3日,2013搜狐新视角高峰论坛在新清华学堂开启。本届高峰论坛以“绿色中国走出生态危机”为主题,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胡德平、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祝光耀,著名学者孙立平教授等30多位各界大腕现场对话,就公众最关心的水、空气和食品三个层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共商“绿色中国”生态如何重建。  相似文献   

15.
陈少峰 《绿叶》2012,(1):115
金城出版社2011年10月本书着重探讨和研究了企业高层应有的共识和方法论,从而揭示了民营企业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应当怎么思考问题、怎么做决策,最后达到一种"无缝隙合作"方式来促进企业的良序发展,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并提供和描绘了企业管理者和企业成长中由"泥水匠"到  相似文献   

16.
赵昂 《绿叶》2013,(1):127-133
中国能源工业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未来.中国必须推行以低碳、高效、清洁为目标的能源行业的变革,实现绿色经济。为此.能源决策的公众参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投资和电网改革是能源系统改革必须关注的三因素。  相似文献   

17.
戈海 《环境教育》2011,(5):55-55
一直以来,牺牲环境发展经济与放缓经济保证环境似乎总是矛盾的,二者很少能够做到完全统一。如果二者之间必须要做出选择时,民意与"权意"总是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8.
"两型"社会的建设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实施提出了明确的方向,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文章在分析借鉴国际大石油公司低碳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石油企业面对低碳发展环境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我国石油企业低碳发展的总体思路、模式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13年初,正基卓岳集团白山市120万吨洗煤厂扩建项目由于公众参与未通过环评曾一度搁置。白山市环保局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深入现场走访调查,并多次协调企业和周边居民召开调解会,最终达成企业对周边10户居民进行搬迁并予以妥  相似文献   

20.
陆学艺 《绿叶》2010,(1):156-159
中国经济拉美化的坎儿已经过了.目前每年有七八百万人从社会底层流动到中层.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再保持20年不是问题。但为什么大家吃饱饭、有衣穿、有钱花,还有意见?因为中国的社会结构不合理,由此产生诸多的社会矛盾。就社会发展规律来说.经济建设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社会建设。今后30年.重点就在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