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0 毫秒
1.
加压水解法处理含氰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研究了含氰废水加压水解的反应条件及动力学,结果表明:水解温度影响最显著,反应时间次之,pH值及初始浓度影响都较小;氰化钾的加压水解反应规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在不同水解温度下,溶液中CN-加压水解的反应速率常数不同,并计算出该实验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活化能。同时建立了氰化钾水解去除率与水解温度、反应时间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正> Akella(1979)通过石英柯石英在800℃和1000℃下相变的再研究,对活塞圆筒装置上固体传压介质TAG和NaCl腔体进行了比较。虽然Akella提供的资料和前人的结果在总体上似乎符合得很好,但仔细分析便发现,他们既没有更精确地标出石英-柯石英的相界,在讨论固体传压介质高压腔体的摩擦问题上,也没有取得真正的进展。特别对后一个问题,进行更详细的讨论似乎是应当的,因为Akella所提出的有关摩擦的观点,看来还缺乏足够的实验证据。这种观点应用到NaCl腔体上尤其如此,所得出的结论比新见解带来更大的混乱。  相似文献   

3.
加压条件下石灰石的脱硫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石灰石在加压条件下的脱硫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采用加压热重分析(PTGA)法,得出了加压时石灰石脱硫反应转化率数据。当压力为1.15MPa时,转化率在30.5%~45%之间。测定了加压条件下反应温度、SO2浓度和石灰石品种对CaCO3转化率的影响并建立了反应数学模型并由模型计算了脱硫反应动力学参数。最后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 含石榴石地壳岩石的地质压力计在最近几年中,已提出了几种可用于变质岩的矿物地质压力计,它们使用了石榴石与比重不大的含铝矿物(如堇青石、斜长石或含铝辉石)的常见共生关系。联系石榴石与这些比重不大矿物的几个简单反应,是  相似文献   

5.
<正> 三十多年来,发现在有关教科书中关于矿物学和结晶学方面的描述有不足之处,缺乏一些岩相学与岩石学方面的对比性教材。因此,对于学生和教员来说,除了现有的评论性综述文章以外,非常迫切需要有一部专门著作来丰富、充实岩石学内容。 本专著联系Bowen于1928年出版的《火成岩的演化》一书,通过若干综述性文章弥补了有关岩石学演化的描述中较明显的漏洞。编者发现,由于资料剧增,故不可能在材料、理论和设备发展等各方面都加以评述。为使本书的课题和风格不致于过杂,编者们  相似文献   

6.
<正> 矿物相平衡的研究对于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和地球化学都有重要的意义。作矿物平衡相图常用的有三种方法: 1.实验测定。优点是直观,大部分结果的可靠程度较高;缺点是需要大量昂贵的设备,实验所需时间很长,而且实验条件难以控制与自然界条件一致,因此有些实验结果与自然界的观察不符。  相似文献   

7.
N-甲基二乙醇胺/哌嗪溶液和氨水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DEA/PZ溶液被认为是目前燃煤电厂煤燃烧后脱碳过程中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化学吸收剂.反应速率和气液平衡是研究CO2吸收剂的重要参数.因此,本文在一个加压湿壁塔实验台上,针对45%MDEA/5%PZ(质量分数)溶液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溶液在20~60℃时的反应速率和在20~120℃之间低CO2负载量(<0.2mol·mol-1)条件下的CO2平衡分压,并拟合出了平衡分压的半经验关联式.鉴于氨水是目前另一种被广泛关注的CO2吸收剂,本文在相同的实验装置上,进行了5%氨水的吸收速率实验,并与MDEA/PZ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在20℃和40℃之间的吸收速率接近,20℃时氨水的吸收速率略高,但MDEA/PZ溶液在40℃时的吸收速率高于氨水.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推荐45%MDEA/5%PZ溶液的吸收温度窗口应为40~60℃,氨水应为20~40℃.  相似文献   

8.
邱宽嵘  张洪  蒋玢 《环境科学》1996,17(6):37-39
通过加压热重分析实验研究了石灰石及白云石在加压条件下的脱硫反应,结果表明,在0.85MPa和900℃条件下,4种石灰石及2种白云石脱硫反应转化率均随时间延长而提高,120min时反应率在23.5%-42%之间,在1.15MPa和750-950℃范围内,120min反应转化率均随温度提高而大幅度提高,在860℃下,120min反庆转化率随压提高有小幅度线性增长,最后探讨了脱硫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实验岩石学在国外得到蓬勃发展,已成为岩石学领域内最有生气的发展方向之一。大量的研究结果,有力地促进着地质学和地球科学的发展。使新的学说孕育成长,对某些旧理论给以新的生命力、同时对生产实践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实验岩石学所包含内容极其广泛。就研究的物理化学条件看。从常温常压到高温高压,甚致超高温超高压,相当于从地表地壳至地幔,以致于探讨地核的实验研究;研究的岩石种类,包括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和热液交代形成的岩石等。这里仅介绍花岗岩和挥发分有关的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10.
使用可渗透反应墙(PRB)技术修复受污染地下水,当地下水污染羽宽度和深度过大时,PRB的开挖、填料与安装成本较高.为打破PRB技术这一局限性,开发了减压集流式可渗透反应墙技术,通过集流井、输水管道和布水廊道的共同作用缩小污染羽范围并将受污染地下水输送至PRB,通过非完整井减压吸水方式捕获较深的受污染地下水.首先采用地下水井流公式计算减压集流井的关键初始参数,随后进行数值模拟优化参数并确定其它重要参数.在MODFLOW中通过改变减压集流井的井径、井数量、井间距及井与PRB的距离等参数,探究不同参数变化对减压集流效果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在合理的减压集流参数设置下,该设施可有效调控PRB上游的地下水流场,缩小污染羽的范围,在设定条件下受污染地下水断面减小了约50%.该技术显著降低了PRB的规模,拓宽了PRB的应用范围,使其可以处理污染羽范围较大、污染深度大的地下水.  相似文献   

11.
利用减压蒸发浓缩-冷冻结晶原理,可从硫酸酸洗废液中回收游离硫酸和硫酸亚铁.一、废酸回收工艺流程和原理1.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中SO42-和Cl-对Fe0降解TCE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渗透反应墙技术,通过实验室柱实验分析不同浓度的SO42-和Cl-单独作用下Fe0降解TCE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Fe0条件下,随SO42-浓度增大,出水口TCE去除率提高,且SO42-在TCE降解反应中由抑制作用逐渐转换为促进作用;此外随Cl-浓度增大,出水口TCE去除率呈下降趋势,且Cl-在TCE降解反应中...  相似文献   

13.
四-(N-甲基-喹啉-6-)卟啉-Cu荧光熄灭体系测定痕量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 TMQ6 P-Cu荧光熄灭体系测定痕量铜 ,控制 p H =10 .3,选用λex/λem=40 0 / 6 0 0 nm时 ,|Δ F|最大 ,加入咪唑可加速反应进行。实验选用咪唑的浓度为 0 .0 0 8% ,TMQ6 P的浓度为 0 .2× 10 - 6 mol/ L。加入适量无水乙醇和十二烷基硫酸钠 ( SDS)可起到增敏和稳定作用。方法的检测限为 0 .33μg/ L  相似文献   

14.
久野久     
<正> 久野久(Hisashi Kuno)教授是世界上著名的岩石学家,在火山学和火山岩石学方面造诣颇深。 作为火山学和火山岩石学家,久野抓住了两个“支柱”——玄武岩和辉石,并在它们的地质产状特点、成因及分异作用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久野久1910年1月7日生于东京,早在学生时代,当他一跨进地质系的门槛,就对火山岩发生了兴趣。1929年,十九岁时进入东京大学地质系,专攻岩石学。在坪井教授的指导下,调查了伊豆半岛北部的火山岩地质。1932年以此为论文毕业。同年发表了《关于  相似文献   

15.
王天鹤  刘泽  葛茂发  王炜罡 《环境科学》2011,32(12):3599-3605
应用配置有湿式流动反应管的真空紫外激光单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3-甲基-3-丁烯基-1-醇气体在硫酸/过氧化氢混合溶液表面的吸收反应,实验中首次测得了反应的摄取系数,并根据气相产物信息推测了其反应机制.3-甲基-3-丁烯基-1-醇与硫酸/过氧化氢混合溶液的吸收反应速率很快,在ω(H2SO4)为40%~60%范围,摄取系数为2.52×10-4~1.05×10-2.在反应过程的气相收集物中检测出3种气相产物:乙醛、丙酮和3-甲基-3,4-环氧-1-丁醇,由此推测了3-甲基-3-丁烯基-1-醇与H2 SO4/H2 O2混合溶液的非均相反应机制.3-甲基-3,4-环氧-1-丁醇可以经过多步转化形成多羟基化合物,同时生成的醛酮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可进一步反应,这些对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因此,3-甲基-3-丁烯基-1-醇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过程可能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利用机械厂废弃铁屑和分析纯级铁粉对受4-硝基苯胺(PNA)污染土壤的修复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了土壤酸度和反应温度对还原效果的影响,并对反应时间、铁屑用量和土壤含水量3个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选择.实验结果表明,在1.5g含PNA浓度约为1.3×10-5mol/g的模拟污染土样中加入100mg铁屑或铁粉和0.5mL蒸馏水,在25℃下反应4h,PNA的还原率分别为99%和76%,产物均为苯二胺(PDA);铁粉仅在偏酸性土壤中对PNA有较高还原率,铁屑则在中性或弱碱性土壤中仍能保持较好的还原效果;反应温度的变化对还原效果影响不大;正交实验结果显示反应时间对PNA的还原效果影响最大,土壤含水量次之,铁屑用量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7.
TiO2光催化降解PFOA的反应动力学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全氟辛酸(PFOA)是一种新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处置技术是研究的热点.以UV254 nm紫外灯为光源,采用商品TiO2(P25)对PFOA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并考察pH、TiO2用量、初始浓度、反应气氛对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pH对反应有重要影响,氧气存在下能提高反应效率.在pH为3,TiO2用量为1.5 g·L-1,通入空气条件下反应7 h实现基本降解,速率常数为0.4206 h-1.投加俘获剂实验表明,空穴(h+)是主要的活性物质,其对反应速率贡献率为66.1%;羟基自由基(·OH)也参与PFOA的降解过程;投加NaF实验表明,PFOA在TiO2上吸附是反应发生的首要条件.UPLC-QTOF/MS分析表明,PFOA光催化降解逐级生成短链全氟羧酸(PFCAs).  相似文献   

18.
现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上广泛应用的现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即为借助快速傅里叶变换和迭代法的等效线性化频域方法.简要介绍了现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结合具体算例,再现了现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四个问题,一是对个别输入加速度时程的离散点个数无效,二是底部存在软夹层计算结果异常,三是输入地震动较大、场地较软时计算结果不合理,四是可能出现死循环现象.针对这四个问题提出了现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改进的方向,对以后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城市垃圾焚烧飞灰熔融DSC-DTA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利用高温DSC-DTA热分析仪对国内外2种城市垃圾焚烧飞灰在惰性气氛(N2)和氧化气氛(O2)下的熔融特性进行了研究.在20℃~1450℃的温度范围内采用3种温升速率进行实验.飞灰熔融过程包含多晶转变和熔融相变2种反应,多晶转变发生在480℃~670℃范围内,吸热量20kJ/kg;熔融约发生在1136℃~1231℃,在1174℃达到峰值,熔融相变潜热约700 KJ/kg,整个过程总吸热量约1800 kJ/kg.研究了CaO添加剂对飞灰熔融的影响.最后提出飞灰熔融吸热量的预测模型,模型  相似文献   

20.
<正> 在实验岩石学领域,最令人振奋的贡献之一是Tuttle和Bowen(1958)根据NaAlSi_3O_8-KAlSi_3O_8-SiO_2-H_2O体系的实验去研究花岗岩成因问题。Turtle和Bowen指出,具有碱长花岗岩成分的熔体可在高水压和低于700℃条件下形成。显而易见,具有花岗岩成分的混合岩和岩浆,可在大陆壳的较深部通过部分熔融来形成。Tuttle和Bowen还指出,平均花岗岩除了含有Ab、Or和Qz外。还含有小于10%的标准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