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森林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形式之一,开展森林旅游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时尚,也是当今世界旅游的热点.介绍了神山国家森林公园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分析了目前建设森林公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森林旅游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展背景和RMCP模型的介绍,分析了北京市潭柘寺镇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RMCP模型,重点从资源基础、市场需求、社区参与和产品开发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提出深挖特色旅游资源、多样化品牌营销、提高社区参与度和创意化产品开发等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潭柘寺镇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湘鄂渝黔边区发展休闲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老、少、边、穷"的湘鄂渝黔边区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地区经济发展对旅游业的依赖也较大.随着时代形势的变化,休闲旅游将是该地区今后旅游业发展的最好选择之一.分析了湘鄂渝黔边区休闲旅游发展的外在和内在条件,并结合湘鄂渝黔边区的特点,分别从民俗休闲旅游、山地休闲旅游、特色城镇休闲旅游和山寨农业休闲旅游阐述了该区域休闲旅游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定量评价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是为发展森林旅游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研究了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定量方法,对武汉市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出了武汉市森林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为森林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福州市市域休闲旅游资源兴趣点POI数据,分析了该市休闲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福州市休闲旅游空间分布集聚特征显著,呈现多中心的分布形态,市中心及周边区域形成休闲旅游资源的空间热点区,外围区域相对分散。②全域范围内各乡镇专业化休闲旅游空间差异显著,部分乡镇比较优势突出。③各类型休闲旅游资源空间集聚表现有所不同,随空间尺度范围增大,各类型总体呈现单峰式的集聚分布,集聚程度先增后减。④休闲旅游资源的空间发展差异主要受城镇化发展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口密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旅游综合体开发——一种旅游房地产全新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旅游结构从原有的单一旅游经济模式向多元化的、集合式的、综合性的旅游模式发展,产生了以旅游资源与土地为基础,以旅游休闲功能为主导,结合大型旅游休闲项目、高品质服务的配套设施、互动发展的休闲旅游地产等多功能的、集合式的土地利用模式及产业聚集模式。在观察和归纳大量这类开发实例的基础上定义了旅游综合体开发这一房地产全新开发模式的概念,分析了该模式的表现特征,总结性地提出开发的理论模式及应用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开发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7.
贵州湄潭茶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但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深度却不够。当前旅游产业已由观光、休闲向体验旅游方向发展。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趋向于深层参与的体验式旅游,体验旅游产品有着较大的发展市场。本文通过对湄潭茶文化旅游资源现状的调查,基于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开发性十大原则,提出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及产品可行性开发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特色--休闲度假与文化旅游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介绍了成都近郊乡村旅游发展概况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自身具有的丰富资源和依靠蜀文化背景的优势,并结合目前旅游业的市场需求,提出了大力开发休闲旅游产品和突出文化特色的建议,以及具体的旅游产品类型。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西线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方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西线是湖南省旅游资源的富矿区,品位高,特色明显。文章客观分析了西线旅游资源的基本态势,提出了该地区旅游开发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度假休闲旅游概念及其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对铜山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与周边景区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景区的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良好,周边的观光资源依托性强,因此景区开展度假休闲旅游的优势显著。在此基础上,铜山风景区必须突出其沙滩度假游的主题,多元化组合旅游活动,整体性把握全区的景观设计,并将景区划分为7个功能区,确定了每个功能区的具体规划设想,对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