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由地震引发的日本福岛核事故给环境和公众造成长久而深远的影响,引发人们对核能安全性及核损害赔偿问题的广泛关注.然而,中国现行的核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缺陷,核损害赔偿的立法与相关制度规定较国际核电大国和国际组织有一定的差距,亟需建立完善的核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和运作体系.阐述了核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性,介绍了国内外核事故损害赔偿制度的现状和特点,针对中国核事故损害赔偿制度、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是应对环境违法问题的基础方式,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进一步考虑了环境污染救济,实现两者的衔接十分必要。分析发现,两者衔接主要面临着政策规范不完善、办案主体不协调、办案环节不畅通和鉴定力量不充足的困境。针对这些关键性问题,提出了强化法律制度保障、协调和监督办案主体、优化畅通办案环节、鉴定评估提前介入等4方面的衔接要点与路径,以期为国家及地方相关制度设计和案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全国绿色保险试点无论是部门协调、立法推动还是市场运作均迈出可喜步伐。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在向媒体通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进展情况时表示,环境保护部将继续推动相关立法,在国家和地方相关立法中写进环境责任保险的条款,同时正在抓紧研究提出污染损害赔偿标准。  相似文献   

4.
中国环境污染损害事件呈现高发、频发的态势,公众健康权益受到较大威胁。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与健康工作,已采取诸多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但环境与健康法律制度面临较多困境。因此,需进一步完善环境与健康法律制度,其关键点在于树立并践行健康权理念,具体包括:将健康权写入《宪法》,加强环境与健康立法,建立环境与健康标准体系,构建公众环境与健康素养教育制度,完善环境健康损害赔偿制度,形成有效的环境健康监管协作机制等措施,从而切实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5.
环境侵权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侵权行为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环境污染侵权现象及其救济已成为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中国目前尚缺乏对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的全面深入研究,有关立法也不完善,而西方发达国家有关环境侵权救济法的理论和实践已经较为成熟。拟借鉴西方国家的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并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了完善中国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环境侵害损害赔偿,实行无过错归责原则等的适用问题,对正确运用归责原则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和广大人民群众环境法律意识的逐渐提高,由环境污染而引起的损害赔偿纠纷亦时有发生。《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一条、《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三十六条、《噪声污染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安全隐患逐渐显现,中国进入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做好环境污染事件的防范工作刻不容缓。针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预防应急体系、建立有效的环境问责制、合理处置安全事故、建立全民参与机制和建立环境污染责任险制度等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以往的讨论,环境污染纠纷属于民事权益纠纷这一概念,逐步被环保界所普遍接受。但环保局在处理这类案件中的地位,却仍然不明确。《中国环境管理》第4期《再论环保局不应是被告》一文较具有代表性,认为环保局在处理这类案件过程中不得行使任何行政权,只能行政调解,起到中解人的作用。笔者认为,环保局在处理这类案件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拥有仲裁权。一、环保部门对环境污染纠纷案件的解决拥有行政处理权是法律所赋予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振动仲裁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现行的振动监测与评价标准的局限性,并对制定新标准和修改现行标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环境侵害损害赔偿中应用行政调解的特点、效力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海洋环境污染监测方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经过20多年海洋环境污好监测的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未能对海洋环境污染监测方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讨,致使今天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尚停留在定性或半定量描述阶段。该文第一次把有关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相结合,通过运用逻辑构思方法和监测方法学,详细分析监测方案设计中的各个阶段,监测目标的提出,到方案的实施;从监测数据的加工,到监测信息的发布都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本文既是中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方案的设计指南,也是中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工作的集大成。  相似文献   

13.
论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律手段,但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实施中却存在执行率高、效果差的尴尬困境.探讨了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指导思想和途径,并从完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公众参与制度、法律责任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略论述了20多年来我国环境化学的研究状况,就环境污染分析化学、环境污染化学、环境污染控制化学今后的研究趋势和重点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农村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及整治办法,提出了改善农村水环境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环评中人群健康评价的指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评价中,为了选择的指标能够确切地反映污染与效应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地总结和研究了各项指标的适用范围、敏感性、可操作性及应用实例,阐述了环境污染对人体的非特异性危害的原理及其指标应用。提出5方面共10项指标作为评价的常用指标。  相似文献   

17.
养猪场的废水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养猪场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对废水等环保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有效可行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某染化厂排出的废水灌溉农田,致使农民出现中毒症状。本文报道该村下水田和未下水田农民周血中性粒细胞核突均值分别为63.6%、61.%。与无明显污染区的华中师大师生核突均值22.3%相比较有高度显著差异。表明中性粒细胞核突与环境污染有密切关系。说明该地区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进一步证明利用人体周血中性粒细胞核突检测机体对环境污染的反应,作为环境污染监测的一项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农药环境污染事故调查诊断方法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林玉锁  徐亦钢 《污染防治技术》1998,11(3):137-140,144
简要阐述了农药环境污染事故的特点,分类及等级。探讨并提出了农药环境污染事故调查诊断的一般程序,包括调查诊断的原则、工作等级、工作内容与调查诊断程序。  相似文献   

20.
通过焉耆盆地石油开发石油污染物水环境污染途径特点的分析。认为落地油将通过风蚀作用由大气传输以降尘的形式落入水体,对水环境产生影响,本文以土壤侵蚀的风洞实验求得污染源源强,采用高斯模式对地表风蚀作用的传输量进行估算,进而对石油开发区落地油通过大气传输途径对区域水环境(博斯腾湖)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建立了相应的模型。为人们了解干旱区石油污染物风蚀作用水环境污染影响提供了初步依据。对干旱区湖泊石油污染的全面防治提供了科学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