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公害病、公害事件也不断发生,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日本曾被称作“公害列岛”。于是日本政府采取了有力的控制公害对策,关于公害犯罪的立法也应运而生。一、什么是公害犯罪根据《日本公害对策基本法》第二条的规定,公害是指由于工业或人类其  相似文献   

2.
韩立新 《绿叶》2010,(4):90-94
日本有什么环境政策在世界上领先.并且对中国有借鉴意义?不是东亚文化圈共有的天人合一理念,在今天.单靠这样的理念解决不了环境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要让国民拥有环境权上的平等和有效地保护环境,首先就必须要求强者不侵害弱者:而侵害一旦发生,必须由强者来承担责任。曾饱受四大公害之苦的日本.今天以美丽的岛国驰名,其成功的经验就是:严格的公害防治及公害补偿政策一一强者承担责任,弱者得到补偿。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公害事件在世界各国不断发生,如本世纪五十年代震惊世界的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的水俣病等等,开始引起各国人民的关注,本世纪七十年代初各国政府才把公害提到议事日程。为了探讨公害的发生、治理和预防,从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于是出现了几乎涉及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环境科学。公害问题就是由于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引起的,而现代工农业大生产中,在创造社会财富(生活和生产资料)的同时也排放有害废弃物。这些废物就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日本社会教育中的环境教育——以环境厅的工作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环境厅的工作为中心,介绍了日本社会教育中环境教育的历史发展概况、基本框架和环境厅对环境教育所做的主要工作。本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的社会经济呈高速增长势头。但因日本政府过于追求产业化的发展,从而带来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公害的发生。进入60—7...  相似文献   

5.
1964年,日本横滨市政府率先和企业签订公害防止协定,由此揭开了政府和企业签署协定的序幕。协定主要涉及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振动、恶臭和损害赔偿问题。经过多年实践,公害防止协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公害问题,由此可见地方政府在治理公害问题上的重要性。当前我国正面临严重环境问题,各级地方政府需认真学习日本的做法,不仅要转变政府职能,更要积极主动地行动,从而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进入80年代,日本已把环境管理视为当代日本环境保护的重大课题。所谓环境管理,日本认为这是一种有预见性、综合性和计划性地保护国家和地区环境的管理政策体系。日本的环境管理系统大体由四个方面构成。(1)地区环境管理规划,这是合理地保护和利用地区环境的基术指针;(2)环境影响评价,防止经济活动给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于未然;(3)环境情报系统(为推进环境管理对监测网络进行整备和一元化管理);(4)建立和健全工厂公害管理体制。其中前三项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管理环境的主要手段,也是日本环境管理系统的核心。最后一项是工厂根据国家的法律对工厂自身的公害实行自主管  相似文献   

7.
一、公害限制为了保护国民健康、保护生活环境,日本正依据公害对策基本法积极推进各项防治措施。成为其巨大支柱的便是通过贯彻大气污染防治法及水质污染防治法等许多法规来推行的一些严格的、直接的限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日本环境装置与新技术之间的关系、环境装置的现状、成就和发展前景。并针对日本当前环境产业技术已居世界领先水平的现状,进一步提出今后发展重点:一是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公害问题,一是面向业已存在的地球环境问题,并提出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日本是公害法制比较健全的国家。其在公害行政活动中为保护国民和事业者的合法权益巳逐步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法律救济制度,公害行政诉讼就是受侵害之国民实现救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日本所谓公害行政诉讼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违反有关法律规定为或不为有关公害规制的公权力,使国民的具体权益受到侵害时,国民可  相似文献   

10.
日本国的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国在环境保护、治理公害、污染防治以及环境意识教育等方面给予我们很多启示,特别是国民的“热爱地球,与地球环境共存”的宣言以及为全球环境保护所做的努力,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