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泸州市蔬菜种植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分析了泸州市蔬菜地土壤中的p H值、有机质以及重金属(Cd、Hg、As、Pb、Cr、Cu)含量,并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以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以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中Cd、Hg、As、Pb、Cr、Cu的平均含量水平未超过四川土壤背景值土壤。利用农业行业标准(NY/T391-2000)中土壤污染元素的浓度限值进行评价,泸州市蔬菜种植地土壤重金属均未超标。地积累指数及潜在生态危害综合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泸州市蔬菜种植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处于轻微污染或无污染以及轻微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Cd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最高,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2.
杜波 《四川环境》2020,39(5):113-118
通过对钒钛磁铁矿尾矿库周边农用土壤的采样调查,测定了6种重金属(Cr、Ni、Pb、Cd、Hg、As)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探讨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GB15618-2018风险筛选值,但Cr、Ni、Cd、Hg等重金属平均值高于四川省土壤环境背景值;评价显示土壤中各采样点的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内梅罗污染指数均小于0.7,说明各监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处于清洁水平;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来看,尾矿库周边农用地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强弱顺序为Hg>Cd>As>Ni>Pb>Cr,研究区整体处于中等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3.
对杭州市临安区农田土壤采用蛇形随机布点法采集63个土壤混合样,对土壤重金属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价。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与潜在的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Hg、As、Cu、Cd变异系数较大,可能存在人为影响。从单因子污染指数数据分析,土壤中重金属Hg超标最为严重、其次是As、Cu;內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显示,研究区域内大部分土壤污染水平属于尚清洁以上,小部分土壤重金属呈现不同程度污染,主要是由于Hg、As、Cu污染导致。单个元素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显示,Hg表现为较强风险,其他元素均呈现较低风险,单个元素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均值依次为Hg Cd As Cu Ni Pb Cr Zn;多种重金属综合潜在危害指数总体上为轻微风险,极小部分为中等风险,主要由于Hg污染。研究区域部分地区出现单个金属总量出现超过风险筛选值且低于风险管控值,下一步应加强对该土壤及农产品的协同监测。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工业园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选取园区周边12个采样点,测定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含量,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园区周边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高于背景值(除Cu和Ni),Hg、Pb、Zn最多超出背景值4.040、3.005、3.900倍。部分点位Pb和Zn含量超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地累积指数法表明,园区Hg、Pb、Zn的多数点位介于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水平之间,部分点位处于重度以上污染水平,其余重金属多为中度及以下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单个金属生态风险程度为:HgCdPbAsZnNiCuCr。由于Hg和Cd元素的毒性系数较大,潜在的生态危害的可能也较大,其余6种重金属均处于轻微低风险级别。整体的潜在生态风险来看,工业园区周边土壤多数处于中等风险级别状态。可见,工业园区周边土壤整体状况较差,存在中等的潜在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5.
对洞庭湖表层底泥样进行了Cd、Pb、Cu、Zn、As、Hg和Cr等7种元素含量分析,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首次对各河流入湖口和各子湖区(段)表层底泥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洞庭湖各子湖区(段)表层底泥中以Cd污染最为严重,所有样点Cd含量均超过国家土壤质量三级标准限值;其次为Pb、Cu和Zn,各子湖区该三种金属含量均属于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准;再次为As和Hg,东洞庭湖和西洞庭湖等湖区As、Hg均属于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准;而Cr对洞庭湖表层底泥的污染最轻。主要河流入湖口中,湘江和资江入湖口表层底泥的Cd、Pb、Zn和As污染最为严重,沅江入湖口表层底泥的Hg污染最为严重,资江和汨罗江表层底泥的Cu和Cr污染最为严重。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西洞庭湖表层底泥重金属污染对生态潜在危害极高,南洞庭湖、东洞庭湖、城陵矶和大通湖的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级为高。根据潜在生态风险综合指数(RI)值大小,洞庭湖各子湖区(段)重金属复合污染程度由重到轻次序为:西洞庭湖大通湖城陵矶东洞庭湖南洞庭湖。  相似文献   

6.
新疆准东煤田大气降尘中Hg含量分析与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新疆准东煤田五彩湾露天煤矿为研究区,通过测定研究区内8个采样点(点1为背景点)大气降尘中Hg元素的含量,利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及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内的大气降尘进行重金属汞污染等级和潜在生态风险等级评价,结果表明:1与背景点相比,位于煤矿区上风向的采样点基本不受煤矿区开采过程中Hg的影响,下风向的采样点均受到煤矿区开采过程中Hg的影响,总体来看,研究区内大气降尘已受到Hg的污染;2研究区所有大气采样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Hg的潜在生态风险,其中,大气降尘中Hg含量相对较高的点8和点9的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强,风险所占比率为25%。说明受矿区煤矿开采影响,Hg的潜在生态风险在下风向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7.
以广西贵港柑桔产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中As、Hg、Cd、Cr、Cu、Sc、Pb、Zn 8种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特征,基于农用地土壤污染评价标准(GB15618-2018),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该产区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Cr、Ni、Cu、Zn、As、Hg、Pb 7种元素含量均值低于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Cd元素含量均值(1. 22mg/kg)高于风险筛选值(0. 3mg/kg)。Pb、Zn元素与Hg、Ni元素各自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规律,Cd元素含量有从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趋势。Cd元素处于较强的风险水平,很强与极强级别样本所占比例分别为17. 5%和45%。Hg元素中度、强风险级别占比分别为39. 5%、29. 5%,说明该研究区土壤中Cd、Hg元素污染较严重。综合潜在风险指数RI均值为342. 4,属于强生态风险,主要受Cd、Hg元素污染影响。  相似文献   

8.
柴窝堡湖表层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乌鲁木齐市柴窝堡湖表层底泥的重金属含量,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底泥中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底泥中Cu、Zn、Pb、Cd含量均超出乌鲁木齐市土壤背景值。除湖心区外,Cd在5个监测区域中的潜在生态危害均为中等;其它重金属在5个采样点的潜在生态危害均为轻微。各重金属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Zn与Cu,Pb与Cd、Cu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这4种元素污染源可能相同。柴窝堡湖表层底泥受到Cu、Zn、Pb、Cd污染,需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重金属由底泥进入水相。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四川马边某磷矿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状况及特征,采集矿区土壤样品,用ICP-MS测定了重金属As、Cu、Zn、Cd、Pb、Cr的含量及其形态,并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中的Cd和Pb含量高于四川土壤背景值的10.00、7.14倍,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8.14、8.48倍,其余元素均略高于各背景值,经相关性分析,As、Zn、Cd 3种重金属具有同源性。形态分析显示,Cd的形态分布以可还原态为主,易迁移释放,其余元素均以残渣态为主,Pb除残渣态外,可还原态与可氧化态占一定比例,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表明,重金属的单一潜在生态危害程度Er^i顺序为Cd>Pb>As>Cu>Cr>Zn,各样点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平均值为378.87,属于强生态危害,其中又以Cd贡献率最大,为78%。  相似文献   

10.
利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天津市宁河县蔬菜种植地的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Hg、Cd、Cu、Zn、Pb和As 6种重金属的Eir均小于40,5个研究乡镇的RI均小于150。表明该区域的潜在生态危害水平为轻度危害。虽然5个乡镇的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略有差异,但总体上均以Hg和Cd的污染为主,Zn和Pb的污染最小。从而也可以说明对于这种小尺度范围的重金属污染研究,若不存在显著的污染源则无需利用RI法进行详细的分区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详细查明江安县红桥镇极具代表性的煤矿周边农田土壤的环境现状,选择107份土壤监测样品以及10份背景样品来测试其重金属含量以及pH值。经过分析测定后,针对农田土壤以我国GB 15618-2018中规定的土壤筛选值为评价标准值,采用单因子以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来评价其污染现状,同时也充分结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来全面评价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8种重金属平均值均高于土壤背景值,存在一定程度的富集现象且累积程度最为突出的元素为Cd、Hg;靠近煤矿这一侧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较高于另一侧;从污染评价结果来看,按照由高到低的次序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的排列顺序为Cd、Cu、Cr、Ni、Zn、As、Pb、Hg;清洁、尚清洁、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的土壤占比分别为27.10%、11.22%、27.10%、14.02%、20.56%;从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来看,存在生态风险的元素为Cd,其他元素则主要体现为了低危害特征。  相似文献   

12.
对长江入海口北支沿海滩涂养殖区底泥重金属污染的总体水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滩涂养殖区底泥重金属含量满足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要求,污染程度属于安全Ⅰ级水平,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属轻微级别,6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Cd﹥Hg﹥Cu﹥Cr﹥Pb﹥As,2005年~2011年,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均处于安全的Ⅰ级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利用北部湾油田海域沉积物重金属10年监测数据,基于标准指数法、富集系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Pb、Zn、Cd和Hg 4种重金属进行变化规律、富集特征和生态危害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4种重金属标准指数均小于1,符合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总体处于良好状态,2011年后Cd含量上升明显;2013年,重金属富集程度由大到小为Pb>Zn>Cd>Hg,Pb和Zn属于中污染水平,Cd和Hg属于低污染水平,2011年后Cd富集系数上升明显;多年来,4种重金属的生态危害指数均小于40,属于轻微生态危害。2011年后Cd生态危害指数增幅明显。与临近海域相比,Cd含量处于较高水平;与国内其他海洋油田相比,Zn含量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
龙湾涌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广州市番禺区龙湾涌沉积物重金属的调查结果,分析了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表明龙湾涌沉积物重金属含是沿河分布的差异与水流速度、工业排污位置有关,采用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龙湾涌重金属对水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结果表明:产生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Hg;其次为Cd、Cu、Pb、Cr、Zn。污染最严重断面是龙湾闸口,龙湾涌重金属潜在污染除龙湾闸口沉积物Cd属中等生态危害外,龙湾涌生态危害属于轻微。  相似文献   

15.
沱江流域上游储有丰富的磷矿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会产生一系列的污染物,并通过表水冲刷等途径进入水体,最终富集于沉积物中,对沱江流域沿岸产生重要的影响。以沱江流域上游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查明了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探讨重金属来源,对重金属元素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和地累积指数评价。RI值显示,流域整体属于中等潜在生态危害。5、15号点处于很强的潜在生态危害,6、9、11号点为强的潜在生态危害。地累积指数结果表明绵远河中Pb、Cd为轻微-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16.
易强  彭涛 《四川环境》2011,30(3):34-36
应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扬州某工业开发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由于工业排放造成的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十分明显:综合各金属危害来看,有6个点位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处于中等到强水平,占比30%;区分各重金属造成的潜在生态危害面积,Cd占比95%,Hg占比45%,Pb占比5%.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乐山市“城中之林”绿心公园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对绿心公园的土壤重金属铬、锌、铜、镍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利用统计分析、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等对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乐山绿心公园土壤各项重金属Cr、Cu、Ni、Zn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51.33mg/kg、45.07mg/kg、26.82mg/kg、135.31mg/kg,Cr、Ni的平均值均小于土壤环境背景值,Cu和Zn的平均值大于当地土壤环境背景值,分别是其参比值的1.4和1.5倍。Cr、Cu和Ni含量的最大值都小于国家土壤环境标准;Zn含量的最大值大于国家土壤环境标准,是标准的1.38倍。土壤中各监测点的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大部分<1,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2,各采样点都属于轻微生态危害。以上说明Cu和Zn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集情况,Zn属于轻度污染,需采取及时有效措施以加强污染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8.
铜陵铜官山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铜陵铜官山铜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铜官山土壤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Cu、Zn、As、Hg平均含量高于当地的土壤背景值,土壤已受Cu、Zn、As重污染,受Hg轻污染.不同样点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处于选矿厂附近的9到16号样点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较其它样点相对较重,15和16号样点的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都很高,污染状况在所有样点中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在唐岛湾岔河入海口三角洲采集表层沉积物,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法检测Cu、Zn、Pb、Cd、Hg、As、Cr等共计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利用地累积指数法(J_(geo))及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ERI)对其重金属分布特征、潜在生态危害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岔河入海口地区重金属污染整体较低,呈现出南北高中部低,且北部高于南部的分布特征,三角洲北部靠近人类活动密集区处于中等至较高重金属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20.
城市道路两侧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集吕梁市G209线公路两侧土壤,研究土壤中锌、铜、镍、铅4种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采样点距离公路直线距离越大,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越低,且主要富集在0~20m可耕层,表现出明显的垂直递减规律。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为:Pb(中度污染)>Cu(轻微污染)>Ni(轻微污染)>Zn(未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等级为Ⅴ,属于重污染。汽车尾气的排放是主要污染来源,对于农业用地,农药、化肥的施用也是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