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江苏省溧阳地震台于81年1月23日在井下66米深处安装成功Φ110mm电感探头,开始时用CD—2型精密电感电桥观测,观测综合误差小于50μH,从5月1日起,改用4103压磁应力仪观测,观测误差±10μh。观测条件符合规范要求,测值平时比较稳定,干扰因素不明显,整点值变动一般均小于20μh,日均值变动则更小。自安装以来溧阳老震区发生的二次有感地震均有前兆动态信息显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质子旋进式磁力仪测量F、H、D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试验,得到了武汉地磁台57型磁变仪各分量的基线值: HB=34514.7±0.6γ,Z_B=34470.2±0.9γ,D_B=-3°25.15′±0.14′,I_B=44°57.80′±0.06′。本文还讨论了利用质子旋进式磁力仪实现地磁台常规地磁观测自动化的一种可能的简易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姚、普洱地震前云南天文台时纬残差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是一个地震活动区。1985年4月18日云南禄劝6.1级地震后,详细分析了云南大地震与云南天文台天文时纬残差的关系,发现在云南及其邻近发生大地震以前均存在着时纬残差异常。总结了震前云南天文台时纬残差异常的特征和规律,并在几次大地震前提供了预测信息。天文时纬残差是从时间与纬度的观测值中扣除地球整体运动影响之后的剩余部分,它是一个与当地地球物理场变化有关的量,包括铅垂线变化。震前地震孕育过程中震区地下物质的运动可能是形成天文时纬残差异常的主要原因,所以,它可用于监测台站周围的重力场变化。2003年7月21日大姚6.2级地震与2007年6月3日普洱6.4级地震前,云南天文台的时纬残差均出现了明显的同步异常,这再次说明这种异常可用于天文台周围的强震预测。  相似文献   

4.
<正> 不少人认为,强震活动可能与太阳活动及地球自转等环境因子有关。因此,强震活动也可能呈现-定的时间-纬度及时间-经度分布特性。最典型的例子是存在着沿纬度变化方向迁移的地震活动波,如D-波等。本文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中国大陆强震活动的时-经-纬分布特性,并将初步研究结果试用于强震危险性估计。  相似文献   

5.
沂沭断裂带上跨断层定点水准高值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8月,沂沐断裂带上的冯家坊子和相公庄定点水准测量在更换了DiNill数字水准仪后同时出现高值变化。本文计算了冯家坊子、相公庄水准2000~2002年1~7月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利用t检验、f检验对不同年相同时间段的均值、方差进行了统计检验,并结合地下水位、降雨、温度、环境等因素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分析了水准观测值与它们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引起水准观测值出现显著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冯家坊子、相公庄水准出现的高值变化与更换了数字水准仪有关,而冯家坊子水准出现的高值变化还与温度、地下水位变化有关,相公庄水准SN向出现的高值变化还与周围环境干扰有关。  相似文献   

6.
北京时间 2 0 0 11114T 17∶2 6 ,在昆仑山口西发生了 8 1级地震。震中为 36 2°N ,90 9°E。这次地震前徐州地震台体应变仪、水管仪、伸缩仪数字化形变观测记录到了较明显的短临异常信息。本文试对这些异常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 山东安丘电感法地应力站位于郯芦断裂带上。自1969年9月开始观测以来已有十二年的资料。1978年仪器室改建成恒温室,安装了简易温度调节装置,全年大部份时间室内温度保持在20℃,夏季温度可29.5℃。观测曲线呈现规律的年变化形态。1981年8月中旬深、浅两个井孔三个方向上的六个元件观测值同时出现程度不同的逐渐下降变化,改变了原正常的年变形态。其中尤以灵敏度较高的 NE60°向元件测值下降幅度较大,至9月上旬最大变化幅度分别为250和150微亨(图1)。观测时仪器萤光屏上出  相似文献   

8.
Ma  ZL 《灾害学》1993,8(3):82-82
日本的灾害防治研究机构在滑坡的研究和防治过程中,根据不同需要,研制了大量微机控制的全自动化观测仪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观测系统,大致可分为两个系列。 (1)处于活动期的危险斜坡(即新生滑坡或老滑坡复活)的长期监测系列①伸缩仪—观测裂缝;②地面倾斜仪—观测微小变动,③地下倾斜仪—调查、观测滑面;④多层位移仪—调查、观测滑面;⑤地下水位仪—观测地下水位变化;⑥孔隙水压仪—观测孔隙水压变化;⑦自然电位仪—观测自然电位变化;⑧雨量计—调查降雨量;⑨温度计—观测地温变化;⑩现场录像系统—用于极危险滑坡。以从不同角度观测滑坡变化,滑前特征及取得滑动的全过程资料。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温度对水泥土强度和破坏性状的影响,选用粘土和粉土这两种素土制成水泥土试样,分别在25°C±2°C、10°C±2°C和0°C±2°C的温度下进行养护,随后测试各龄期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并观测各试样的破坏特征。研究表明:随着龄期的增长,温度变化对峰值应变的影响在减小;龄期较短(1~5天)时,水泥土单轴抗压强度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在龄期7~40天,提高养护温度,水泥土单轴抗压强度显著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水泥土强度显著提高,但增长的趋势越来越缓慢;低温情况下水泥粘土的强度都比水泥粉土低,而一旦提高温度,水泥粘土的强度便超过水泥粉土;较低温度下养护的水泥土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脆性破坏,迅速产生裂缝。  相似文献   

10.
<正> 电感法地应力测量系统是利用钻孔形变原理而设计的,由于其磁弹性传感器是一非线性无源器件,易受外界因数的变化而使测值变化。溧阳台地应力仪平时工作状态正常,其测值是有规律且平稳变化的。但偶尔出现非震异常,也为震情判断带来麻烦。此举一例,以供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引言采用核旋仪进行流磁测量,可监测大范围的磁场变化;但因复测周期长,不能了解磁场随时间变化的全过程,且又没有分量观测,这对于了解磁异常的形态特征是不利的。为了监测可能的震磁效应,从1978年底开始,在江苏省范围內布设了17个试验性固定台站,采用自己改装的CHD 5—72型核旋仪(下称小核旋),观测总场F和垂直分量Z,采用北大地球物理系的73—1型线圈,同时配有Z变仪连续记录)。每天21点同时观测F和Z。观测表明,在同一台,磁静日内,Z的逐日变化只有几伽码,而F为20至30伽码;在磁暴日,Z变化为10至20伽码,而F可达100伽码。此外,核旋仪可以为Z变仪定基线,Z变仪的基线值正常与否又可发现核旋仪可能出现的偶然故障。所以,除观测总场外我们选择Z分量的观  相似文献   

12.
<正> 国产FD—3017测Rn仪是一种新型的瞬时测Rn仪,可以连续地定量测定土壤中的Rn浓度。1986年11月4日—11月20日在郯庐断裂带用FD—3017测Rn仪查寻隐伏断裂的位置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郯庐断裂有多期活动特点。在江苏境内呈NE5°—15°方向延伸,长约170公里。为查明断裂位置,在江苏宿迁—新沂地区共布设15条剖面,剖面线总长为2404米,共313个测  相似文献   

13.
<正> 盐城地震台地处苏北中原。台站位置是:N33°22′03″,E120°07′40.6″;地磁房建于第四系覆盖层上,磁房是用磁化率较低的石灰岩砌成;仪器房年温差<30℃,日温差<0.5℃;符合观测规范要求。地磁场Z分量观测始于1979年,工作一直正常。 1990年2月10日常熟5.1级地震前及1987年2月17日射阳5.1级地展前盐城台地磁Z分量极小值时间变化皆有异常变化。异常的主要表现是地磁Z分量极小值时间滞后,通常在盐城这样的纬度地区,地磁Z分量极小值出现时间是11时到13时。但是从1  相似文献   

14.
针对±660 kV 换流站换流阀在线化学仪表误差问题,对在线 pH 表、电导率表、溶解氧表的测量原理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在线化学仪表准确性的主要误差来源,提出消除或减小误差的改进措施。应用结果表明:改进措施提高了在线化学仪表的准确性,保证了冷却水水质的真实值控制在合格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正> 质子磁力仪是利用氢质子绕地磁场作拉莫尔旋进,测定旋进频率以表示磁场大小的仪器。用于Z观测的分量仪是由质子磁力仪和补偿线圈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线圈产生一个与地磁场水平分量H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人工磁场,从而测定垂直分量Z的大小。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看,质子分量磁力仪测量结果是否精确的因素很多,如底座水平程度的影响,线圈装置误差的影响,线圈定向误差的影响,以及电流稳定度的影响等。其中补偿电流不稳定造成的影响只需电流稳定度>1/300就可消除,线圈装置造成的误差影响可以通过转动补偿线圈达到要求,线圈底座水平的东西向失调影响可忽略不计,主要误差影响来源是线圈底座水平的南北向失调,其失调角度不可能通过观测程序或取观测的平均值来消除。要保证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必须重视做好线圈底座南北向水平的调整工作。  相似文献   

16.
根据周翠英等提出的ZSIP计算方法 ,对华东地区地震比较集中的南黄海地区进行以 3°×3°范围的时间扫描 ,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重点监视区南黄海预报效能较好 ,预报效能评分R =0 .397,通过R值检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总结了江宁地电阻率在四次中强地震前的异常变化,着重研究了常熟—太仓5.1级地震前的异常。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从观测数据中分离出观测误差和条件变差,通过F图判断“地震因素”在条件变差中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8.
江宁地电新台于 1996年开始在新台址处正式观测。经 4年的观测资料积累 ,已具备条件对新台的监测预报效能进行评价。评价表明 ,江宁地电新台观测资料可靠 ,观测精度较高。在1996年 11月 9日南黄海MS6 1地震 (Δ396km)和 1997年 7月 2 8日南黄海MS5 1地震 (Δ36 0km)前 ,地电阻率值显示了较好的前兆异常。对台址测区附近 (Δ <10km)发生的ML2 1地震 ,江宁地电新台地电阻率也观测到异常变化。由此可见 ,江宁地电新台具备较好的监测预报效能 ,有望在江苏及南黄海地区的地震监测预报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实验证实了磁偏角变化对垂直分量磁变仪记录有影响。对于磁南北向布局中的垂直分量磁变仪,Z磁针偏离定向位置θ_0=0越远,磁偏角变化对垂直分量磁变仪记录的影响越大。认为应重视垂直分量磁变仪的定向工作并有必要提高垂直分量磁变仪磁针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正> 浙江省首次地震学术讨论会于今年8月15日至18日在宁波市举行。会上共宣读了四十七篇学术论文和报告,绝大部份文章都是在实际工作的基础上撰写的,内容比较丰富和广泛。其中,为排除各种干扰因素,探讨予测予报方法的文章19篇。如《水菅倾斜仪的倾斜潮观测及分析》《湖州台电阻率变化的初步研究》《两台中线法测定震中方位的误差剖析》等文具有一定代表性。此外,《温州台水氡泉的初探》、《电感法地应力温度相关性试验》和《电感法地应力探头干扰问题的初探》等文,也有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