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沈阳市苏家屯区从自身生态环境特点出发,发挥生态比较优势,坚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实现了生态新区和经济强区的和谐相融,协调发展.全区生态工业、生态农业迅速发展,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协调与统一,步入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轨道,走出了一条县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环境与发展”问题 ,是当今世界各国政治家和学者所关心的重大问题。而所谓发展 ,不仅是指经济发展 ,也包括社会发展的内容。所以 ,“环境与发展”问题 ,实质上就是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 ,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结合和统一 ,就是实现这三者协调发展的基本目标 ,也是抓住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根本。1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内涵从一般意义上来讲 ,上述三种效益都是人的某些活动(主要是人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和通过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对不同领域(主要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这三领域)的后果的比较关系。…  相似文献   

3.
研究珠三角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对于实现该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运用协调度(C)和协调发展度(D),分析了2005年-2015年珠三角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整体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先升后降,协调发展度明显逐年提升;环境管理体制能促使珠三角地区污染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4.
詹佩珊 《环境》2005,(Z1):7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的重点是对工程的主要环境因子做出投资费用和经济损益的评价,即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投资估算(即费用)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即效益)以及项目环境影响的费用-效益总体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溧阳市在建设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示范镇过程中,把握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和2/3面积为低山丘陵地的特点.因地制宜抓特色、促发展,指导乡镇走“富规划、穷开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同步”之路,初步摸索出低山丘陵地区发展良性循环的经济结构。1典型引路,指导规范1.1科学选点,典型示范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示范镇建设,是环境保护工作向深层次拓展的尝试,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效推进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举措之一。漂阳市在确定示范镇试点时既考虑试点镇地域条件的代表性以及乡镇的辐射影响,又考虑到试点镇应具…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其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人口(Population)、资源(Resource)、环境(Environment)和经济(Economy)(简称PREE)四项关键要素的协调发展。因此,构建一套区域PREE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准确测度一个区域PREE的协调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选择位于西北地区中部的陕西省宝鸡市作为研究城市,通过对一般城市构建指标系原则分析,并结合该城市地理位置,确定其PREE协调发展衡量与分析的最终指标体系,以对宝鸡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综合指标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建立了体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关系的5个单项指标,即能耗强度、水耗强度、污染物(SO2和COD)排放强度、运输强度、环保投入强度,以及1个综合性指标--经济与环境协调度.以上述指标为基础,比较分析了代表我国东部及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广东省、湖北省和陕西省1999-2003年经济与环境关系现状.结果表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与环境日趋协调,而中、西部地区经济与环境关系协调度较差,尤其是西部地区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政治家和学者所关心的重大问题。而所谓发展,不仅是指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的内容。所以,“环境与发展”问题,实质上就是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结合和统一,就是实现这三者协调发展的基本目标,也是抓住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协调的本意为"和谐一致、配合得当".协调是发展的主题和准则.协调寓于或被寓于一切发展过程之中.人类历史已经证明,整个人类的发展应与其生存环境相协调、相适应.这是一个内涵很大的范畴,而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人类孜孜以求的主要社会发展目标之一.显然,要实现这个目标,其主要途径是协调或调整人类的两大社会活动,即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只有两大活动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正确处理,做到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了青海省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函数,测算2009—2018年青海省及州市的耦合度、综合发展值和耦合协调度,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时序演变方面,2009年青海省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状况为中度失调,经过2010年和2011年这两年的整改,协调发展状况稳步上升,并于2018年实现优质协调;在空间分布方面,2010年青海省呈现高耦合协调水平往中部聚集,低耦合协调水平往东西转移的情况。2017年稳定为东部高协调水平聚集,并呈现出明显的东西差异。近10年来青海省整体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仍然是阻碍青海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需要东部带西部,协调东西部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根据指标构建的科学性、系统性等原则,构建了城市群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测算出经济与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以秦唐沧城市群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2011年间秦皇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高于唐山和沧州,协调发展类型由初步协调向良好协调转变;唐山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呈波浪式上升,由中度失调向中等协调转变;沧州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处于末位,由中度失调向中等协调转变。  相似文献   

12.
<正> 区域环境污染控制费用——效益分析(以下简称污染控制费用效益分析)是费用——效益分析在环境污染控制规划或工程中的直接应用。由于该法在确定污染控制目标时,同时考虑生态、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目标,分析过程又对各种备选方案在满足环境质量标准下的净效益现值权衡比较,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污染控制费用效益分析结构如图1。  相似文献   

13.
1 基本概念费用效益分析,是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基础,以寻求最大社会经济福利为目的的经济理论。其目标是改善资源分配的经济效果,追求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是费用效益分析理论与环境科学结合的产物,是全面评价某项活动综合效益的一种方法。本世纪50年代以来,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在水、大气污染的控制,自然资源的保护等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其基本思路是,在分析某项活动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环境效益转换成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货币化),然后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加,求得综合经济效益。如果该项活动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则环境效益为正值,反之,则为负  相似文献   

14.
杨峰  孙世群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8):140-143,162
根据协调发展理论构建了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组合赋权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运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安徽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纵向的动态对比分析,得出安徽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呈现由不协调发展-中级协调环境滞后型-良好协调经济滞后型的演化轨迹。并提出安徽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陕西省的能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文章基于陕西省目前能源和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构建了能源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协调度"来描述该系统的发展状况,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和分数,分析评价了能源和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结果表明:陕西省能源、环境和经济目前处于中级协调。  相似文献   

16.
目前LNG在国内外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尤其是"煤改气"工程建设和改造。推广LNG的应用是建立在其综合效益显著的基础上。我国现在LNG主要应用在3个领域,一是锅炉"煤改气"发电和供热领域,二是城市公共交通领域,三是酒店和城市居民家庭烹饪领域。通过对上述3个应用领域的综合效益分析,得出了LNG应用在公共交通领域,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俱佳;应用在燃煤电厂(包括热电厂)领域,经济效益较差,环境效益很好;应用在城市里的酒店和居民家庭烹饪领域,经济效益略差,环境效益一般的结果。表明LNG作为汽车燃料具有很好的经济性、环保性以及安全性。结合大连市公交汽车的运行现状,提出应在全国城市公交系统中大力发展LNG公交汽车以及"煤改气"工程建设应获得合理环境补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演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西安市1996~200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分别从人口、经济、空间、生活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压力、状态、响应层面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和加权求和方法获得分指标和综合指标得分,结合动态和静态协调指数构建了15种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模型,并对其演化趋势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期间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以协调与基本协调发展模式为主,总体经历了城市化滞后型弱势不协调发展模式到城市化滞后型强势基本协调发展模式再到城市化超前型强势协调发展的演化过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基本在协调发展的轨迹上,但也应注意研究期间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不仅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而且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类型也呈现出多样性,与需求日益扩大的城市化建设相比,其生态环境建设压力也将会逐渐显现出来,今后可能会出现强经济弱生态的调和阶段。  相似文献   

18.
以《贵州省清水江流域环境保护规划(2013-2020年)》为例,分析清水江流域治理主要污染物的削减量和费用支出。从环境经济角度,通过费用-效益分析法以货币量化进行计算,流域治理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在广东的蕉岭县,风景如画的镇山公园内,矗立着一座造型別致的环保纪念碑,三只巨手托起一个地球,形象地告诉人们,茫茫宇宙间,只有一个地球。只有这个地球,有山有水有空气有生命。笔者在猜,在这绿树掩影、蓝天相衬的纪念碑中,三只高举的巨手,不就是代表人类活动所追求的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它们同步飞腾。如此协调,缺一不可,只有如此,才能“护”住地球。  相似文献   

20.
三、明确环保目标,完善指标体系党的十二大为我国200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定了明确的目标,即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提高人民生活到小康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有这些都与环境保护有关: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统一的,环境效益不好,就是环境遭到了污染或破坏,这肯定会损害经济发展,降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