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典型背景点降水化学组份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背景降水的三种类型背景点中,海洋型背景降水受海洋大气环流控制,化学组份来源于海洋气溶胶,内陆在海洋相间型背景降水的化学组份主要来源于海洋气溶胶与仙陆大气污染物,内陆型大气背景降水的化学组份则主要来源于杨法和内陆大气传输。 相似文献
2.
3.
重庆市降水化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对1996~2002年重庆市降水化学成分特征分析以及降水pH与降水化学组分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重庆市降水已明显酸化,总离子浓度已达到较高水平,降水离子主要来自地表源,其次是农业和生物源;主要阳离子是Ca^2 和NH^4-,主要阴离子组分是SO4^2-,降水类型属硫酸型。降水pH最为敏感的阳离子是K^ ,阴离子是NO3,且其致酸作用呈上升趋势,而SO4^2-则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5.
为探究珠海市降水及湿沉降的长期变化趋势,基于东亚酸沉降监测网(EANET)的湿沉降监测数据,针对2008—2018年珠海市大气降水量、降水电导率、pH、水溶性离子浓度与湿沉降量进行了降水酸化、降水组分及湿沉降分析.结果表明:①珠海市1—12月降水pH均低于5.6,强酸雨及特强酸雨频率较高,降水酸化问题普遍;2008—2018年pH由4.9增至5.2,总体呈改善趋势;降水电导率小于3 mS/m的月份占61.68%.②珠海市降水中Cl-浓度和Na+浓度较高,二者的区域性特征表明海洋源和人为源共同影响珠海市降水;SO42-/NO3-(浓度比)总体呈逐年递减趋势,降水类型为硫酸-硝酸混合型;较低的ΔpH(酸中和能力评估参数)说明缺乏中和能力可能是珠海降水酸化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③珠海市湿沉降量范围为71.98~200.77 kg/(hm2·a),其中SO42-湿沉降量最高;2008—2018年DIN-N(可溶性无机氮湿沉降量)在11 kg/(hm2·a)上下波动,而SO42--S(硫湿沉降量)降幅接近40%;大气氮、硫湿沉降量在春季达到最高.四季NH4+-N/NO3--N(铵态氮湿沉降量与硝态氮湿沉降量的比值)均大于1,说明珠海市活性氮主要来源于农业活动.研究显示,珠海市大气降水酸化问题普遍但总体呈改善趋势,严重的降水酸化问题与缺乏中和能力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2000-2009年三峡库区巴南、涪陵和万州3个观测点降水的pH、电导率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巴南、涪陵、万州降水pH平均值分别为5.76、6.03和5.52,平均电导率分别为117.3、72.3和63.1 μS·cm-1,降水酸化趋势在逐渐增强,污染程度高于北京、成都、深圳、湖南等地.降水中SO42-占阴离子总量的77%,NH4+和Ca2为主要的阳离子.巴南、涪陵、万州3个监测点的[NO3-]/[SO42-]比值较低,分别为0.125、0.164和0.169,表明降水酸化类型为硫酸型.由于排放与气象条件(包括降雨量等)的季节性变化,各离子组分呈现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总体表现为冬春季降水中离子浓度高于夏秋季,污染程度为巴南>涪陵>万州.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4—2013年降水和环境空气监测资料,统计分析了玉溪市中心城区降水p H值的年变化、季节变化和月变化,结果表明:10年来玉溪市中心城区酸雨频率为1.14%,降水p H最低值4.96,最高值8.66。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检验分析,降水p H年均值呈平稳偏升趋势,降水p H维持在6.36~7.42,但降水电导率、SO2-4、NO-3、Ca2+、K+呈显著上升趋势;降水出现酸雨的频率按春、夏、秋递减,集中分布在3月、4月、7月、8月。降水酸型为燃煤型,降水阴离子的影响来源主要为工业、生活燃煤、石化燃料的燃烧及机动车排放的尾气;阳离子影响的主要来源为城市工地扬尘和裸露地表土壤尘埃。 相似文献
8.
9.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4)
对杭州市2006-2015年大气降水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市降水p H年均值及酸雨率整体呈好转趋势,p H年均值2015年最高,为4.91;酸雨率2014年最低,为56.5%。表明杭州市依然属重酸雨区。降水主要离子平均当量浓度所占比例SO_4~(2-)>NH_4~+>Ca~(2+)>NO_3~->CI~->Na~+>K~+>Mg~(2+)>F~-。其中SO_4~(2-)、NH_4~+、Ca~(2+)、NO_3~-4种主导离子平均当量浓度所占比例总和为81.3%。四季中冬、春季节降水中各种离子的浓度较高,降水酸度也大,酸雨率也高;秋季次之;夏季各种离子的浓度最低,降水酸度也最小,酸雨率最低。SO_4~(2-)/NO_3~-呈稳定下降趋势,SO_4~(2-)浓度下降,NO_3~-浓度略有上升但变化不大,表明杭州市酸雨类型经历了从硫酸型或燃煤型到混合型的过渡过程,氮氧化物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正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0.
11.
根据1992年至2008年的酸雨观测记录,对侯马市的酸雨变化特征及其长期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7年间,除个别年份外,侯马地区的降水pH值长期低于5.6,2006年以来甚至低于4.5,多年平均pH值为4.88,是我国长江以北地区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降水pH值的平均月际变化幅度为0.8pH单位,呈不规则起伏变化.在降水集中的7、8、9月间,酸沉降量约占全年的60%.作为出现在我国北方的区域性酸雨地区,侯马地区降水酸度2002年前后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2002年前,降水pH值平均年变率约为0.10a-1,酸雨污染呈现减弱趋势,而之后的pH值平均年变率约为-0.28a-1,呈现酸雨污染快速加重的变化趋势.该地区降水量的变化不仅对单次降水的酸性有较明显的影响,而且对降水酸度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也有明显影响,显示当地的大气颗粒物具有显著的碱性中和能力.2007年对降水离子成分的加强观测分析结果显示,SO42-、NO3-、Ca2+、NH4+是降水中最主要的离子;[1/2]SO42-与NO3-的比值约为6.9,说明当地的酸雨为较明显的硫酸型污染;降水中NH4+含量较高,大约与[1/2]Ca2+的离子含量相当;主成分因子分析显示,[1/2]SO42-、NO3-、[1/2]Ca2+、NH4+4种离子含量的变化存在显著相关,当地的焦煤、煤化工等高污染排放可能是其重要的共同来源. 相似文献
12.
13.
14.
西南地区酸雨形成大气化学过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野外观测、实验室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西南地区酸雨形成大气化学过程.新认识如下:①人为排放引起的酸雨及空气污染,目前尚未明显波及到西藏高原;②在重污染区SO_2污染严重,不管降水云是否酸性或污染,降水总是酸性、受污染的,云下洗脱痕量气体及颗粒物起重要作用,氧化剂是降水酸化的控制剂;③在典型农村地区,降水化学组成依赖于降水云的化学组成,即依赖于云化学,酸化过程中SO_2是控制剂;④该地区主要氧化剂是H_2O_2,高度越高,云水中H_2O_2含量越高;⑤该地区是硫酸型酸雨,硝酸含量有上升趋势,在考虑降水酸度时有机酸贡献不可忽视;⑥降水中很多元素来自颗粒物,颗粒物缓冲参数化并耦合到云下洗脱模型中,大大缩小了观测与数值模拟的降水酸度之差. 相似文献
15.
酸化容量模式及其理论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酸化容量的定义、测定方法、指标标准化方法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酸化容量理论计算体系。以水化学理论和西南地区小面积水体的平均水质状况为基础,得出甲基橙碱度的校正值为107μeq/L。以我国水文水质的常规监测项目总碱度、pH值、COD以及预测得到的A13+为基本数据,得出酸化容量的计算公式。为酸化容量区域划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Theresearchofbelow-cloudscavengingofrainwaterinGuilinCityBaiYuhua;YaoRongkui;LiXin;TangXiaoyan(TheDepartmentofTechnicalPhysie... 相似文献
17.
18.
冻雨是冬春季节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山区。冻雨在到达地表前以过冷水形式存在,是一种特殊的降水类型,其化学特性鲜见报道。2015年12月—2016年3月在南岳衡山气象站(海拔1265.9 m)收集了38个冻雨样品,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了其中25种金属元素的浓度,并运用正定矩阵因子法受体模型解析了其来源。结果表明:冻雨中25种金属元素的浓度变化范围达7个数量级(2×10-4—4×103μg·L-1),且大部分元素的浓度随着冻雨温度和pH的降低而增加。26%的冻雨样本受东北气团的影响,地壳元素浓度较高;而来自西南气团的冻雨样本占38%,重金属污染较重;南部气团(36%)携带的元素浓度相对较低。与国内外其他高山站点观测结果相比,衡山冻雨中金属元素的浓度水平整体上高于雨水但低于云水。通过富集因子分析发现,冻雨中Sb、Se、Cd、As、Zn和Pb等重金属明显受到人为源的影响,呈严重富集特征。源解析结果表明燃煤对冻雨化学成分的贡献最大(占31%),二次源、扬尘、工业排放和生物质燃烧的贡献分别为30%、18%、1... 相似文献
19.
“九五”广州地区酸雨污染基本特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根据“九五”期间广州地区酸雨污染状况及与\"七五\"期间的对比结果,通过分类统计和多元回归,研究探讨了\"九五\"酸雨污染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降水酸度的有关因素.研究表明,SO42-是降水化学组成中比重最大的离子,NO3-对降水酸度影响较大,这两种阴离子的含量多少基本上决定了降水酸度的强弱.因此在减轻二氧化硫污染的同时,加强对氮氧化物污染控制对降低广州地区降水酸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