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环境工程》杂志是综合性、应用性的环保科技刊物。重点报道工业污染防治的先进实用技术。一、征稿内容1.工业领域产生的污水、烟尘、有害气体、固废、噪声等的污染防治技术,及其监测、评价、节能技术等。2.创新或改进工业污染防治的工艺、设备、方法、材料等。  相似文献   

2.
《环境工程》2012,30(5):149
<正>《环境工程》杂志是综合性、应用性的环保科技刊物。重点报道工业污染防治的先进实用技术。一、征稿内容1.工业领域产生的污水、烟尘、有害气体、固废、噪声等的污染防治技术及其监测、评价、节能技术等。2.创新或改进工业污染防治的工艺、设备、方法、材料等。3.综合利用技术。4.工矿企业污染防治和运行管理的经验。5.国外的或已引进的先进环保技术及国内示范工程的介绍。6.国内外工业环保技术信息(最新的发明创造或新建工程中采用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会讯、展讯的报道。二、对稿件的要求1.格式可参照本刊。一般包括题目、  相似文献   

3.
林林总总话生物 每天清晨,当我们走出家门时,立刻就会看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大的、小的,高的、矮的,白的、黑的、绿的、黄的等形态各异、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的生物。当然,在我们的周围还生存着不计其数的、地球人几乎看不见的各类微生物。不过,这些生物不仅仅生存于我们的周围,而且在很少有人出没的南极、北极、高山、峡谷等地也有这样那样的生物。  相似文献   

4.
《环境工程》2012,(Z2):594
<正>《环境工程》杂志是综合性、应用性的环保科技刊物。重点报道工业污染防治的先进实用技术。一、征稿内容1.工业领域产生的污水、烟尘、有害气体、固废、噪声等的污染防治技术,及其监测、评价、节能技术等。2.创新或改进工业污染防治的工艺、设备、方法、材料等。3.综合利用技术。4.工矿企业污染防治和运行管理的经验。5.国外的或已引进的先进环保技术及国内示范工程的介绍。6.国内外工业环保技术信息(最新的发明创造或新建工程中采用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会讯、展讯的报道。二、对稿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沸石在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沸石是一族具有连通孔道 ,呈架状构造的含水铝硅酸盐矿物。特殊的晶体化学结构使沸石拥有离子交换、高效选择性吸附、催化、耐酸、耐热、耐辐射等优异性能和环境属性。沸石能有效的治理各种废水 ,如去除工业废水中的 Pb2 +、Cu2 +、Cd2 +、Cr2 +、Fe2 +、等金属离子 ;生活污水中的 NH3 — N、磷酸根离子 ;硬水中的 Ca2 +、Mg2 +;高氟水中的 F- ;以及放射性废水中的 90 Sr、1 3 7Cs。在治理大气污染中 ,沸石能吸附去除 HS、SO2 、N OX、CO、CO2 等有害气体。并能防止核废料的泄漏 ,控制放射性污染。作为环境材料 ,沸石还可以替代 STPP作洗涤助剂 ,作造纸填料、抗菌材料、饲料添加剂、除臭剂、过滤剂、保鲜剂、悬浮剂等。沸石卓越的环境净化、修复、替代功能使它在环境治理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介绍丹霞地貌沿革,粤北丹霞地貌的构成,丹霞山、部石山、金鸡岭的丹霞地貌特征.以及其地史演化。丹霞地貌的景观特色是丹崖、岩洞、峰林、幽谷、天生桥、具有石奇、崖雄、峰险、山幽的美学和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7.
《环境工程》2013,(2):52
<正>《环境工程》杂志是综合性、应用性的环保科技刊物。重点报道工业污染防治的先进实用技术。一、征稿内容工业领域产生的污水、烟尘、有害气体、固废、噪声等的污染防治技术,监测、评价、节能技术等;工矿企业污染防治和运行管理的经验。国外的或已引进的先进环保技术及国内示范工程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环境工程》2013,31(4):144
<正>2014年全新改版,月刊,每月22日出版《环境工程》期刊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环境保护类科技期刊,由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主办。创刊于1982年,是一本跨地区、跨行业的环境应用型、工程技术类期刊。主要报道冶金、石油、化工、电力、煤炭、制药、轻工、建材、市政等行业的污染防治及治理的工程技术、科研成果、综合利用及清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国内外环保信息等。为进一步提升刊物的学术水  相似文献   

9.
自主创新是指由一个国家的国民和社会组织、机构,自主、主动、独立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自主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的创新,主要任务是推动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自主创新具有高智力、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竞争与合作、溢出性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一、征稿内容1.工业、厂矿和民用领域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的防治和综合利用新技术。2.污染防治创新性改进的工艺、设备、方法、材料以及运行管理经验。3.各行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技术。4.受污染场地的修复技术。5.环境质量、污染物监测技术和环境评价领域的创新技术和经验。二、稿件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内涵、特征,以及表现形式;并对循环经济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深远影响、循环经济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地位等方面进行了说明,以实例论述了循环经济评价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从相容性、匹配性、安全性、效果四个方面对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循环经济评价内容进行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环境保护参与国民经济决策提出新的要求.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市场失灵”,应加强宏观调控机制,保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与发展宏观调控机制的思路与设想.  相似文献   

13.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涵义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经济高速发展的生态危机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经济与环境应协调发展的声浪日益高涨。然而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不论概念还是涵义都较模糊,成为建立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及宏观经济持续发展监控系统的理论障碍。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内在涵义,应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相对性、约束性和两中心论角度来阐述。  相似文献   

14.
经济手段在环境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管理中采用经济手段的重要作用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当前应当采取的几种主要环境经济手段,以促进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厘清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管制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论文主要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实证研究文献,在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表现形式—作用机理—协调机制”这一逻辑框架下,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发展受限制区域的土地产权受到抑制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外部性未能有效地内在化;2)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在于保护型区域生产的生态产品可贸易性较差,使其落入比较优势陷阱;3)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下的区域经济协调机制主要包括土地发展权漂移、税费调节和地役权保护。从理论和实践上来看,空间规划管制从诞生起,就面临效率的争议,但在资源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之下,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在实践层面又非不可调和,关键在于区域经济协调机制的设计。这对我国在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时代背景下,为避免新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促进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有效平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关系的全新经济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而这一系统工程建立的基础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经以立法的方法来保障循环型社会的建立和发展.加快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需要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立法,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得出对中国的循环经济立法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在依法治国的当今中国,以法律形式对循环经济加以肯定和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洛阳生生乳业开展的循环经济模式为例,进行了产业模式介绍,分析了发展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煤矿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遵循系统论的观点,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煤矿区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特征,建立了环境与系统协调模型,并分析了模型在评价应用中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煤矿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环境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分析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和作用,讨论了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企业的环境目标、环境政策、环境管理及保投资取向。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环境行为应是主动型、预防型和环境友善型的,企业的发展方式应是低消耗,低污染,低环境风险的持续发展方式,企业的环境管理应是法制管理和全员管理。  相似文献   

20.
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内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表现。介绍了葫芦岛市抓好项目链接,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