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据资讯     
卫生部发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要求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向卫生部报告。  相似文献   

2.
时政要闻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国务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相关规定在总结前阶段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付应急条例》以在我国建立起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法律制度。5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376号令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相似文献   

3.
针对影响铁路疫情防控的主要影响因素,从突发急性传染病事件的事前应急准备、事发的风险监测、事中的应急处置和事后的恢复重建4个角度出发,结合铁路自身特点,并紧扣突发急性传染病事件相关的“常态化”和“应急”的公共卫生意义,构建铁路突发急性传染病事件的综合应对方案整体框架,为提高铁路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应对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加强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基于北京市1998—2018年发生的43起重大级别及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数据信息,从类型、时间和地点及人群分布3个维度分析其特征,并结合风险评估的一般流程和步骤,根据传染病、食物中毒、工业中毒、饮用水污染4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采用文献调查方法建立4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评估体系,利用该体系对43起事件开展评估,结合评估结果提出措施。结果表明:北京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2002—2003年间发生较为频繁;顺义区、海淀区、朝阳区发生事件较多;学校及工作地等人员密集场所容易发生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极高和高风险级别事件集中于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类别。最后从构建全过程风险预警体系等3个方面提出的应对措施,为北京市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铁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集体性食物中毒和集体性职业中毒3种,危害因素复杂多样,个体防护装备是应急处理首选的预防性措施,在构建"以人为本,和谐铁路"的时代背景下,对个人防护装备的种类和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分析了铁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主要危害因素,提出了个人防护分级和防护装备分类原则,并对防护装备的性能选择、使用维护以及培训演练提出基本要求,以确保防护装备切实起到防护作用,充分保障应急队员的健康和安全,保证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铁路疾控实验室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合工作实际,从人员、设备设施、材料、资质和能力、场所环境等方面阐述铁路疾控实验室的能力构成要素,探讨提升铁路疾控实验室能力的对策建议,即完善质量体系、加强质量监督、聚焦过程监控、强化业务培训、规范内部审核和重视管理评审,旨在进一步促进全面质量管理,提升实验室综合实力,助力铁路疾控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铁路疾控机构的基本属性就是以保障铁路运输生产安全和职工健康为中心,不断提高卫生保障水平,有效控制职业危害和传染病的发生,逐步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健康检查能力、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卫生学监测和实验室检测能力、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全面达到辖区内无传染病暴发流行、无急性职业中毒、无病媒生物滋扰旅客事件发生的工作目标。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铁路疾控机构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中,美国的突发事件预警与应急管理能力在全球首屈一指。在经历了“9·11”和炭疽袭击事件以后,美国政府加大了投入力度,使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大大加强,当非典(SARS)疫情在全球肆虐时,美国依靠其危机反应系统的高效运作,  相似文献   

9.
《劳动保护》2006,(9):I0006-I000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为规范国家救灾防病的报告及信息管理工作,确保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准备地掌握救灾防病工作相关信息,保障救灾防病工作科学、有序、高效地进行,在总结2003版《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国家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我部制定了《国家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从2006年8月1日起实行。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对该规范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部卫生应急办公室。  相似文献   

10.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办应急发[2006]1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为规范国家救灾防病的报告及信息管理工作,确保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准备地掌握救灾防病工作相关信息,保障救灾防病工作科学、有序、高效地进行,在总结2003版《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国家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我部制定了《国家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从2006年8月1日起实行。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对该规范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部卫生应急办公室。2006年7月7日  相似文献   

11.
<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并对社会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与损害的各类卫生医疗事件,如大规模传染病疫情、多人中毒或受伤,以及原因不明的群体性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范围较广,既伤害生命健康,亦影响公共秩序。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已遭遇过数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现代社会人口国际流动等因素,  相似文献   

12.
北京电力系统应急指挥中心接到“发生大面积停电突发事故”的紧急报告。警笛声声、黄灯闪烁,一辆辆电力抢险车急速驶向事故现抄…这是不久前北京举行电力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演习现场的情景。不仅仅是北京,整个中国已经开始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事入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王玲  陈中 《安全》2007,28(6):45-48
公共卫生问题一直是一项重大的社会问题,关系着人类整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但是,近年来不断发生各种类型大小不同的公共卫生事件,使人类的生活和生存受到威胁.本文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表现、定义、特点出发,分析了公共卫生事件产生的机理,介绍了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并对构建一个完整的公共卫生保障体系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4.
姚晓晖 《安全》2007,28(6):34-36
突发公共事件表现出了强烈的损失发生不确定性,企业或政府单位应主动地认识突发公共事件风险,积极管理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有效地控制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把突发公共事件风险减至最低的程度,实行突发公共事件全过程风险管理.本文主要介绍了突发公共事件风险管理的主要程序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发生突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危害和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根据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可分为四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其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一种,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相似文献   

16.
《劳动保护》2007,(2):41-42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发布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总体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规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总体预案》将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4类。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总体预案》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4级。…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介绍了个体防护装备的概念内涵,以及我国个体防护装备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情况,并从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和公共卫生领域,以真实案例和统计数据说明了个体防护装备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介绍了突发公共事件对个体防护装备产品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同时,通过个体防护装备在新冠肺炎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今后我国个体防护装备在产品、配备、管理及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方法有多种,从发生原因来分,通常可分为: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食物中毒事件、有毒有害因素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出现中毒死亡或危害、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引起的死亡、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发病或死亡。  相似文献   

19.
《安全》2007,28(6):72
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制定的.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应急救援物资分配效率,减少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以应急物资需求未满足所导致的损失最小及物资分配总距离最短为目标,研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后不同阶段下应急物资分配问题。构建优化模型,并通过某城市中13个物资需求点的应急物资分配案例验证模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解决动态需求下应急物资分配问题,为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应急物资配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