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了解管内高铁列车配餐食品卫生状况。方法对管内高铁列车配餐食品按现行有效标准方法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结果2013年监测高铁列车配餐食品182份,合格率为67.0%。不合格食品均是由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引起。不同种类高铁列车配餐食品中,以剁椒鱼套餐的监测合格率最低,为33.3%(P0.001)。第四季度的监测合格率最低,为36.4%(P0.001)。结论高铁列车配餐食品卫生状况不容乐观,需进一步加强监督监测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动车快餐盒饭的食品卫生状况,预防铁路动车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对北京铁路局动车配餐基地所生产的动车快餐盒饭进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监测,监测方法均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结果 2011年到2014年共监测动车快餐盒饭507份,合格的397份,合格率为78.3%。其中2011年的监测合格率为50.0%,低于其他年度的监测合格率(P0.05);第一季度监测的90份样品中,有61份合格,合格率67.8%,低于其他季度(P0.05);不合格快餐盒饭中,大肠菌群超标率高于菌落总数超标率。结论动车快餐盒饭食品卫生状况基本逐年好转,但仍出现较多不合格食品,需要生产企业和监督部门进一步加强管理与配合,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昆明市某区餐饮业自制鲜榨果汁的卫生状况,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保障大众身体健康,于2014年在该区大中型餐馆抽检了4类(包括柠檬汁、橙汁、芒果汁、西瓜汁)60件鲜榨果汁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鲜榨果汁微生物指标总体合格率为79%,细菌总数合格率为50%,大肠菌群合格率为47%,致病菌合格率为100%。市售鲜榨果汁易受到微生物污染,并且细菌滋生的程度与果汁品种有密切联系,需加强果汁制作过程规范化和安全风险监测。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近年来通过创造卫生城市和农村改水活动,使城乡人民饮用水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善,据不完全统计,城市管网水混浊度、细菌总数、大肠菌群、余氯等十项指标合格率大多在95%以上。农村由于集中式给水建设,使水质4项指标合格率也有明显提高。但是近年来的凋查研究表明,饮用水源的污染日益广泛,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铁路车站候车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及运行特点,为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合理规划提供依据和建议,对某城际铁路10个车站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公共场所卫生学验收检测及日常检测,并对比两次检测结果。检测结果显示,验收检测送风卫生指标细菌总数合格率为50%、真菌总数合格率为70%;风管内表面卫生指标细菌总数合格率为40%,真菌总数合格率为40%。日常检测送风卫生指标细菌总数合格率为100%、真菌总数合格率为100%,风管内表面卫生指标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合格率低。提出该城际铁路车站候车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存在微生物指标超标风险,应定期检测、清洗、消毒,加强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快检技术在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中应用情况,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快检在卫生监督中的作用。方法对管内46户给水所的出厂水现场取样进行快检,按照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检测项目进行评价。结果本次检测合格率为93.48%,其中毒理学和消毒剂常规指标合格率均为100%。结论快检可现场检测生活饮用水水质,对水质变化起到良好的预警作用。探讨因地制宜选取快速检测项目和某些检测项目限值,提高卫生监督效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上海铁路局管区内各给水所水和列车饮用水的微生物污染状况,提高饮用水的卫生质量,总结分析了2008年-2013年局管内给水所水和列车二次供水水定期监测结果。分析结果显示:6年共检测水样815件,合格682件,合格率84%;其中给水所水样531件,合格498件,合格率94%;列车二次供水水样284件,合格184件,合格率65%。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列车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工作,加强水箱清洗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8.
珠江广州河段水质及微生物周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珠江广州河段的水质状况和生态环境质量,于2008年5月-2009年4月,对微表层、表层的关键水质因子及几种重要的微生物指标进行了每月1次的周年调查.结果显示,珠江广州河段微表层对氮磷营养盐及微生物均有明显的富集作用.中大码头水体微表层对TN和TP的富集系数分别为1.23和1.08、鱼珠码头分别为2.23和1.30,且氮、磷营养盐含量高.两站点水体的细菌总数大多在104~106 cfu/mL,微表层水体对细菌总数的富集系数高达26.03和3.75.中大码头微表层、表层粪大肠菌群的年均值分别为(7.01±2.43)×103个/mL、(2.75±0.73)×103个/mL,鱼珠码头为(4.81±1.84)×103个/mL和(2.45±0.73)×103个/mL.相关分析显示,粪大肠菌群的数量与大肠菌群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表明珠江广州河段受生活污水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9.
世界卫生组织对”饮用水水质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的解释是:符合“准则”的水就是安全饮用水。它包括微生物、毒理学、感官性指标等。任何一项指标不合格都可能在同一时间内造成大面积人群发病或死亡。因此要求有很高的合格率,这要求出厂的自来水达标,同时在输水管网中不能受到二次污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管内从吉林始发的旅客列车(包括动车组和普通列车)上销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六类食品进行连续监测。2009年—2013年共采集六类食品448份,检出26株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5.80%。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12株,检出率最高为2.70%(12/444);其次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检出10株,检出率2.23%(10/448);沙门氏菌检出3株,检出率0.67%(3/448);副溶血性弧菌检出1株,检出率1.33%(1/75)。由此可见,列车上销售的食品有些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应加强卫生监督管理,以保护旅客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管内分散式给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卫生评价及水质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对2010—2013年的78份分散式水质监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水样感官、细菌、消毒指标合格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近年对分散式水源管理有效,但化学指标合格率呈下降趋势,仍有待于解决。  相似文献   

12.
蒸汽消振器     
目前,不少工矿企业及服务性行业,如旅馆、浴室等,生产用热水和生活用热水,大都用锅炉烧蒸汽,再用蒸汽加热水。这种方法虽有管径小,热损失小,热效率高等优点,但是噪声较大。根据安装情况的不同,噪声级可达80~100分贝(A)。噪声使水箱及附近的建筑物产生振动,缩短水箱和锅炉的寿命,对工人健康和建筑物都危害较大。 造成这种噪声和振动危害的主要原因是,蒸汽加热水时水的脉冲振动形成。当蒸汽通入管中,在蒸汽压力大于水深对管内的压力时,蒸汽由管端逸出,经与冷水接触,温度迅速下降,体积也迅速缩小,形成管端瞬时低压(见图1)。这时管内瞬时压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西安铁路局管内旅客列车库停6 h以上有餐料储存的餐车冰箱温度。方法 2014年8月对西安客运段所属西安、宝鸡两地的旅客列车库停餐车餐料储存温度进行检测。结果共检测餐车冰箱温度100次,总合格率为92.0%。结论部分库停列车餐车餐料储存温度超过10℃。要求库停列车餐车且冰箱有餐料储存的立式冰箱上层需加冰块;鉴于冰箱内食品堆积过多的情况,改一大冰块放在冰箱底部的情形为多个小冰块放在冰箱内多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北京铁路地区旅客列车餐车和车站餐饮单位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北京客运段所属的旅客列车餐车14个组次(以车次计算),北京铁路地区车站管内的职工食堂9个和餐厅41个进行量化分级评定。结果经过量化后使得对餐饮单位的卫生监督方式方法更加规范,提高了餐饮单位的自律性。结论通过对旅客列车餐车、食堂、餐厅的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总体显现了良好的效果,对发现高风险、低信誉度的餐饮单位,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促进了不同单位硬件设施的完善;规范了卫生监督行为;促进了餐饮的诚信自律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了解某铁路辖区餐饮具消毒效果,为进一步做好铁路疾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收集2018—2022年某铁路餐饮单位监测样品2 389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餐饮具的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总体情况良好。不同季节中以四季度餐饮具合格率最高(96.81%),不同机构以铁路招待所、幼儿园餐饮具合格率最高(100%),不同类别中盘子的监测合格率最高(94.71%);车站、食堂餐饮具消毒状况有待改善,二季度监测合格率偏低应引起关注。进而提出进一步强化人员工作责任心和食品安全意识、优化铁路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管理制度、增加监测监督频次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管内给水所水水质情况,为给水所的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保障车站及列车供水水质安全。方法收集2006-2013年管内部分给水所的检测报告。结果 2006-2013年,各年份给水所水的余氯、耗氧量和浊度的合格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耗氧量与浊度成正相关关系,总合格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耗氧量和浊度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改善给水所水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纸片法对于生活饮用水快速检测大肠菌群的有效性。方法对186份水样分别用纸片法与多管发酵法进行总大肠菌群检测。结果两种方法检测大肠菌群阳性率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χ2=0.135,P0.05),两种检测方法大肠菌群MPN值符合率为96.77%。结论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相对于多管发酵法,纸片法更加省时、省力,简便易行,适用于大批量样品快速检测特别是突发事件时检验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植被5个主要退化阶段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数量分布特征.采用涂布平板法和MPN法(最大可能数法)进行三大微生物类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和氨化细菌等重要功能微生物的分析.测定时间为2003年7月和2004年2月.以考察常绿阔叶林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变化特性,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基础研究.结果表明,从栲树林至灌木的5个主要退化阶段,0~20 cm土壤层中细菌较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布占绝对优势.2003年7月和2004年2月细菌占三大微生物总数平均比例分别为73.4%和85.6%.土壤微生物总数的变化同土壤全氮、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肥力综合指标的变化呈显著相关性.2003年7月和2004年2月土壤层氨化细菌、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硝化细菌四类主要微生物生理类群中,氨化细菌占绝对优势,占四类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平均比例分别为98.3%和94.3%,在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起重要作用.从栲树林至灌木林的5个退化阶段,三大微生物数量、微生物总量、四类主要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以冬季变化趋势明显.2004年2月从1#栲树林至5#灌木林,细菌数量下降80.4%,微生物总数下降82.2%,固氮菌减少99.1%,氨化细菌减少96.8%,纤维素分解菌减少95.8%,硝化细菌减少99.8%.随着植被的退化演替,土壤肥力降低,土壤环境条件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土壤主要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的减少削弱了土壤中C、N等营养元素的循环速率和能量流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怀化铁路沿线配有消毒设施供水单位的卫生状况,确保为铁路职工、家属及旅客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方法实地调查供水单位卫生状况,对末梢水质微生物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卫生管理、卫生防护"等方面存在未索取或未备有涉水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等一些问题,末梢水质消毒合格率不高,多数水源不同程度地存在污染,56组消毒设施合格34组,23个水塔合格18个。讨论供水单位卫生状况较差,应采取加强管、供水人员的法律知识、卫生知识及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增强水源水质的防护、巡查、检测等综合措施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我国高原旅客列车车厢供氧现状,选择6列高原旅客列车进行车厢内供氧状况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格拉段列车内氧分压为(12.90±0.69)~(15.03±0.58)kPa,同一列车各车厢间氧分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海拔升高使车厢内氧分压平均下降0.1 kPa/100 m。高原铁路列车的供氧设备制氧效率不高,必须重视高原旅客列车供氧状况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