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武广客运专线由北向南跨越武汉东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隧道和桥梁的形式跨越景区一级保护区的水域和陆域地带。本文主要从铁路选线、施工到运营过程中,重点结合景区规划和工程方案,对景区景观与植被、鸟类、水体等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针对铁路穿越景区的环保措施进行了研究,以评价铁路对景区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研分析铁路客运专线突发传染病发生流行特点,对铁路客运专线传染病疫情发生可能性进行了评估,确定铁路站车须要重点控制的传染病种和应当注意监测的传染病种。提出以呼吸道传染病和消化道传染病防控技术措施为着力点,加快建立铁路交通系统突发传染病防控体系,构建快速高效的客运专线传染病防控应急机制思路。研究设计了适应铁路客运专线运营方式的突发传染病防控体系,三位一体联控机制,疫情风险评估机制方案,提出实现铁路客运专线卫生防疫应急机制的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铁路客运专线综合监控系统的工程,分析了其组网方案和系统功能,阐述了了与电力、环境监测、防灾等其他系统的互联原理。  相似文献   

4.
为预防铁路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风险,维护生态系统安全,选取铁路规划与设计影响范围内的重要环境敏感区、相关规划、水土流失与资源损失等3项环境风险源作为指标,运用对比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预测和评价生态风险发生的潜在可能性,判断铁路网规模和布局方案的生态环境合理性。结果表明:铁路规划实施后潜在生态风险略高于建设前,对潜在风险贡献最大的是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风险;铁路建设切割多种生态景观,也增加了沿线生态多样性风险及景观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5.
铁路建设项目作为大型非污染型工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和难点,对其评价体系研究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础。以大化铁路专用线为例,介绍了铁路建设周围的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潜在影响,从设计、施工、管理方面提出了减缓不利影响的措施,其结果可供铁路选线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建雄 《中国安防》2014,(22):28-31
正随着铁路的六次大提速、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大建设,我国铁道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运力和速度得到极大提升,高铁和客运专线建设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速度的提升对安全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客运专线高铁建设,桥梁多、隧道多、公跨铁多,安全隐患增加,高铁的运行安全问题以及  相似文献   

7.
铁路隧道排放地下水对隧道区域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在阐述监测等级、监测范围、监测对象和方法等的基础上,探讨了铁路隧道地下水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并在国内某货运铁路进行了系统实践。通过对48座隧道143处监控点位近3个水文年的系统监测,发现了34处隧道施工造成的失水水源点位;以典型隧道为例,总结说明黄土丘陵地区、基岩山区和岩溶地区监测结果,并讨论监测体系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四面八方     
武广铁路最大梁场制梁安全推进武(汉)广(州)铁路客运专线是我国第一条时速350 km长大客运专线,该线建设标准高,路基要求零沉降,技术新,其双线简支箱粱重达900 t,在我国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9.
目前铁路项目在选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环境敏感区,但是受地质条件、技术条件、城市规划、基础设施等因素限制,有时难以绕避。本文结合新建京沈铁路客运专线,将工程穿越鸡冠山分景区的选线过程、工程建设对景区的影响以及采取的防治措施做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正>引言铁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生物措施是铁路防护工作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生物措施为切入点,重点探讨了在铁路防护工程中应用生物措施的策略,以期指导实践。生物措施在铁路防护工程中的作用生物措施在铁路防护工程中主要作用为利用植物防风固沙、保护地上排水设备及路基边坡防护措施,其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1.
铁路工程竣工环保验收调查以生态环境影响调查内容为核心。本文以新建铁路哈密南至罗中线为项目背景,概括阐述了哈罗铁路竣工环保验收生态环境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即自然环境概况调查、生态敏感路段影响调查、土地资源影响调查、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情况调查、主体工程影响调查和临时工程影响调查等;透过调查内容,分析和探讨了铁路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调查的方法和重点。  相似文献   

12.
在阐述铁路装配式桥梁的施工工艺、特征及流程的基础上,从节材和节能、标准化、环保等方面分析与传统现浇桥梁的比较优势,结合京雄城际铁路建设,说明装配式桥梁在施工中对降低铁路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节能降耗等方面的效果,为铁路建设环保新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秦沈客运专线是我国内地第一条速度达到 2 0 0km/h的新建客运专线铁路。在技术上超越了我国现有铁路技术水平 ,因此 ,该专线的修建和管理是最具创新意义的项目 ,因此 ,在进行组织设计和施工中 ,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 ,努力实现系统安全工程。本文介绍了项目建设管理目标模式 ,讨论了安全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的各方面关系 ,以及质量控制管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为缓解既有铁路可能对沿线拟建居民小区产生的噪声影响,该文提出了绿化带降噪、声屏障+绿化带降噪和商铺房屋+声屏障降噪三种方案,从噪声治理措施的位置、形式、效果及投资进行多方案分析比较,得出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佳的方案,可减少铁路的噪声影响,提高拟建居住小区的居住品质。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铁路建设项目种类多样化、投资建设主体多元化的新业态,以及新版环境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对铁路建设项目环评的新要求,阐述项目合规性分析是环境评价开展的前提,对工程概况、工程方案环境影响比选,以及生态、声、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要素评价的技术要点,改建铁路"以新带老"和工程变更环评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铁路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在其全生命周期内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阐述不同时期应重点关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基础上,从全过程控制角度,建立了涵盖前期规划、建设期、运营期3个阶段的铁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状况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评定.根据权重计算结果对铁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重要时期及...  相似文献   

17.
在对我国高速铁路环境振动实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速铁路环境振动特性。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350 km/h客运专线,高速动车组运行时铁路环境振动主频出现在40 Hz左右;对于250 km/h客运专线,高速动车组运行时铁路环境振动主频出现在25 Hz左右;货物列车运行所产生的铁路环境振动,其主频大多出现在12.5 Hz左右。地面环境振动传播规律为近场范围内距线路距离加倍,环境振动衰减2~3 dB。列车引起的地面振动随车速的提高而增大,与日本新干线的桥梁及其周围地面的振动进行的测试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从不同方面介绍了露天煤矿开采的生态环境影响,并针对影响提出相应的生态环境减缓措施和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列车运行功能转化方程,对铁路选线设计中设置小半径曲线引起限速时的列车运行能耗特点及列车减速距离对列车能耗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限速对列车运行能耗影响的量化结果,以及减速、加速距离是影响限速条件下列车运行能耗的主要参数等结论,以期为铁路线路选线提供能耗影响参考,或应用于铁路建设项目线路方案选择的节能评价。  相似文献   

20.
铁路交通大大促进了城市化,城市化的发展必将造成铁路站点周边区域的人口密度、交通流量和土地使用等因素的改变,铁路站点周边区域环境质量的变化,同时造成周边区域的环境污染加剧,特别是环境噪声的增强,形成次生环境影响。对铁路站点周边区域次生环境影响程度、范围、主要控制因素的分析评价是在铁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北京站和西客站等北京地区主要铁路站点周边区域噪声水平的监测和测试,得到了铁路站点周边区域噪声环境水平的现状值分布特征,比较分析不同规模的铁路站点周边区域噪声水平的不同分带特征,将车站周边区域噪声水平的监测值与城市背景噪声值进行对比,得到了对车站周边区域次生噪声环境影响特征,明确了次生噪声环境影响的成因和控制因素,提出了铁路次生噪声环境影响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