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调查了川藏铁路四川理塘县城至毛垭坝段、巴塘县措普沟段以及白玉县拉日阔至边坝段等3段长距离地面段区域内的大中型陆生野生动物种类和分布,并提出川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的设置建议。  相似文献   

2.
伴随新建铁路、既有线增建二线、电气化改造等项目的大规模建设,围绕铁路建设、运营由来已久的铁路噪声污染和扰民的问题却更为突出。根据铁路噪声的传播特性,合理地选取了一种噪声预测方法,即模式预测法作为铁路噪声预测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噪声模式法的理论依据、计算公式和边界条件。以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铁路干线之一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讨论由于工程规模、线路质量、列车速度、运输组织的变化,引起的铁路噪声对沿线声环境的影响,定量给出了典型区段距铁路外轨中心线30m、60m、120m处的昼夜间等效连续声级值。通过对噪声贡献值与声环境适应性分析,定性描述铁路噪声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有效控制铁路噪声污染、合理划分工程沿线土地利用功能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规模巨大,铁路线路长、工点多,可能会穿越或占压沿线不同保护级别、不同类型的文物。本文以新建安庆至九江铁路选线设计过程中采取的文物保护措施为例,分析了铁路建设对沿线文物的不良影响,提出不同阶段的文物保护措施,以便处理好工程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引言铁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生物措施是铁路防护工作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生物措施为切入点,重点探讨了在铁路防护工程中应用生物措施的策略,以期指导实践。生物措施在铁路防护工程中的作用生物措施在铁路防护工程中主要作用为利用植物防风固沙、保护地上排水设备及路基边坡防护措施,其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预防铁路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风险,维护生态系统安全,选取铁路规划与设计影响范围内的重要环境敏感区、相关规划、水土流失与资源损失等3项环境风险源作为指标,运用对比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预测和评价生态风险发生的潜在可能性,判断铁路网规模和布局方案的生态环境合理性。结果表明:铁路规划实施后潜在生态风险略高于建设前,对潜在风险贡献最大的是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风险;铁路建设切割多种生态景观,也增加了沿线生态多样性风险及景观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6.
对铁路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应用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铁路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设计的原则及系统应用的关键技术,结合铁路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通道现状,探讨了改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传输通道条件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粤海铁路通道——琼州海峡铁路轮渡工程的安全评价,阐述了适合于我国海峡及内河铁路轮渡码头工程的建设方案,对铁路轮渡码头工程设计中及运营中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铁路轮渡工程安全设计中应重点加以考虑的问题和相应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前坐汽车到福州,最快也要三个多小时。动车开通后,时间至少缩短了一半。”在将乐县,记者发现,向莆铁路2013年开通后为周边居民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向莆铁路三明段沿线沟深壑险,为其建设提供民爆物品销售、配送、  相似文献   

9.
<正>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推进铁路科学发展,加强铁路环境保护工作,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铁道部《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1"十二五"铁路环保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1.1铁路运输需求不断增长,环境保护要求更加严格"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铁路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15年铁路客运量将达到40亿人次,旅客周转量将达到16 000亿人·km左右;铁路货运量将达到55亿t,货物周转量将达到41 800亿t·km左右。一方面铁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具有节能环保的比较优势,铁路客货物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是适应社会运输增长和缓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运输能力紧张、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国家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铁路运输工作量的增加必将带来一定数量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的增加。铁路环境保护工作将比"十一五"更加艰巨。1.2铁路建设依法合规推进,建设项目环保工作任务更重"十二五"期间是实现铁路总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时期,到2015年铁路运营里程将由目前的9.1万km增长到12万km,基本建成快速铁路网,大能力区际干线和煤运通道进一步优化完善。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和竣工验收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任务繁重,大量新线投入运营,特别是高铁和快速铁路的投入运营,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1.3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沿线环境质量要求提高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国家颁布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环保的法规性文件和技术标准,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铁路环保工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和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任务艰巨,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将建设开通一批快速铁路,五大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使既有线的货运列车数量大大增加,沿线环境质量更加引起社会关注。2"十二五"铁路环保工作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2.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铁路的环保比较优势,切实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铁路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模式,加大管理力度,增加技术改造投入,夯实基础,整章建制,依靠科技进步,大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提高铁路环境污染防治水平,降低污染物排放,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保护与铁路建设有序推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优化的绿色铁路  相似文献   

10.
部分铁路项目因线路无法绕避不得不穿越鸟类保护区,列车运行产生的噪声、灯光等对鸟类及其栖息地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从鸟类种群数量、栖息地环境、鸟类繁殖等方面阐述噪声对鸟类影响;从夜间人工照明吸引作用、不同光源对鸟类生物节律影响等方面阐述灯光对鸟类的影响;分析列车运行与鸟类碰撞的关系.进而通过铁路项目设计、建设过程中采取...  相似文献   

11.
为缓解既有铁路可能对沿线拟建居民小区产生的噪声影响,该文提出了绿化带降噪、声屏障+绿化带降噪和商铺房屋+声屏障降噪三种方案,从噪声治理措施的位置、形式、效果及投资进行多方案分析比较,得出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佳的方案,可减少铁路的噪声影响,提高拟建居住小区的居住品质。  相似文献   

12.
以某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项目为例,根据具体工况条件,采用模式预测法进行既有铁路噪声预测和验证,并利用验证的预测方法进行改造后铁路噪声影响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与既有铁路实际监测值相比,改造后噪声值昼间降低0.4~3.4 dB(A),夜间降低2.0~4.8 dB(A),说明铁路电气化改造对沿线噪声敏感点的改善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秦岭地区生态环境现状、敏感性及影响因素分析,结合该区域既有铁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经验总结及铁路客运专线特点,确定了西成客运专线秦岭山地环保选线的基本思路及原则。对西成客专西安北至汉中段不同通道方案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涝峪经佛坪(AK)方案避开了秦岭山区集中连片的保护区域,引线及越岭隧道工程涉及的生态敏感区少且线路短顺,对秦岭生态环境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4.
钦州火车站派出所管辖的铁路是大西南出海五通道的重要中心枢纽部分.辖区内有商防线、黎钦线、钦北线、钦港线.线路共计324.768公里,涉及南宁市、钦州市的五区二县.沿线两侧五华里内有438个村(居)委会,自然村616个.中小学校109个,人口54万多人。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并测算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以中欧、中亚班列为代表的国际班列通道的综合风险,便于决策者因险施策、防患于未然。首先,构建疫情下通道沿线节点国家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对沿线国家风险等级进行分类;然后,综合考虑节点间风险的相互影响,构建通道风险测算模型;最后,利用蒙特卡罗法进行仿真试验,计算不同通道去向、返程班列的风险得分。结果表明:中欧班列中/东向通道风险最高,中亚班列南向通道、新通道通行风险相对较小,需有效开拓南向通道和新通道,分担通道货运高风险。  相似文献   

16.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通过沿线青海及西藏的地震情况和西大滩断裂带、昆仑山垭口断裂以及不冻泉断裂带的多年观测数据和青藏铁路线路的实际穿越段的地质特点,可以看出,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沿线地震活动频繁、断裂大量发育,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活动断裂给青藏铁路的工程安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产生和诱发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一旦在铁路下方沿活动断层形成移动冰丘,将导致铁路路基隆起和铁轨变形。断裂运动不仅孕育了地震,还诱发了不均匀冻胀、构造裂缝、移动冰丘等地质灾害,影响线路工程的安全,增加维护费用。笔者着重4方面分析地震断裂活动对青藏铁路的危害性:断裂活动导致路面变形和工程破坏;断裂活动与非均匀冻胀造成路基强烈变形;构造裂缝带及其工程危害;冻土地区的地震和断裂与保护冻土的工程措施产生矛盾,给出了设计和施工中应该考虑的问题并提出从铁路的勘察设计、施工组织、施工过程中采用各种措施将地震以及断裂活动对铁路的损害程度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17.
阐述铁路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工作中食用油及食品添加剂管理、旅游列车供餐及沿线伙食团管理、快餐配送及网络订餐、相关监督工作文书使用等,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铁路管理现状和工作实践提出了应对和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防范高速铁路外部风险,保障铁路安全和畅通,设计开发高铁安全防护系统。该系统使用Web服务和数据库,按照B/S多层应用模式进行设计,以电子地图形式为主要展示手段,具有高铁沿线地理、设备设施、治安状况等信息的综合浏览、统计、分析等功能;通过制定多数据源、多比例尺、多时相影像数据共享标准,达到数据资源集中管理和有效共享,为沿线区段安防系统建设提供可量化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该系统创新了高速铁路安全监管手段,可以提高高铁安全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19.
人类活动对甘肃境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2002年对甘肃境内的白水江、祁连山、安西自然保护区和河西地区影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人类经济活动,从牧业、农业、林业和工业4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并且搜集整理了1999-2002年发表的相关论文和专著,对影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人类经济活动按作用方式、人类活动的形式和对野生动物影响的结果3个方面进行了分类,从野生动物分布、栖息环境和种类变化3方面分析了人类经济活动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自治区经贸委于去年11月初,召开了集通铁路无人看守道口监护工作会议,总结和推广集通铁路无人看守道口实行“村民家庭承包或联户承包监护责任制”的经验和做法。集通铁路横跨内蒙古自治区腹地,全长945公里,途经自治区的4个盟市13个旗县。从1995年12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以来,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沿线地区交通闭塞,经济较为落后,多数地区的人民群众的铁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比较差。虽然有些国道和省道平交道口进行了改造建设,实施了有人看守管理,但是乡间自然路交叉的无人看守道口仍然是路外伤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