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评估某企业35~59岁职工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为制定有针对性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收集2021年该企业职工健康体检数据及职工健康调查信息,选取19 912例35~59岁、既往无缺血性心血管病史的在职职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表”评估10年发病风险,并进行两组间Mann-Whitney秩和检验、多组间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结果表明,该企业35~59岁职工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M(P25,P75)为2.1%(0.8%,3.9%),其中男性M(P25,P75)为2.1%(0.1%,3.9%),女性M(P25, P75)为0.3%(0.2%,0.8%),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男性40~49岁、55~59岁人群的绝对危险度高于同年龄段人群的平均危险;发病绝对危险度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P<0.05)。10年发病风险高危、中危和低危分别为4.04%、15.5%和80.43%,男性高危和中危比例高于女性(P<0.05);高危、中危比例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升高,吸烟、超重、肥胖、高收缩压、高总胆固醇、糖尿病人群高危和中危比例均高于正常人群(P<0.05)。说明该企业35~59岁职工有4.04%的人在未来10年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可能性超过10%,应关注男性职工,采取综合管理措施,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职工所患疾病的流行现状和分布特征,制定职工常见疾病的控制策略和干预措施。方法:以北京铁路局2014年健康体检的员工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进行现状描述。结果:总体参检男、女职工常见相同疾病患病情况差异性比较,在血脂异常、超重与肥胖、血糖增高、血压增高、痛风、痔疮、颈椎异常,P<0.05;总体参检男、女职工常见共同体征检出情况差异性比较,在牙结石、脂肪肝、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肾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胱抑素增高、癌胚抗原(CEA)增高、尿常规异常、甲状腺B超异常,P<0.05。结论:总体参检男女员工间相同疾病和共同体征的情况不同;针对不同性别、不同部门制定职工常见疾病体征的控制策略和干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应在今后工作中按照总公司"三个健康"行动计划要求,进一步完善职工健康管理工作,促进职工参加保健活动,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某铁路辖区职工癌胚抗原异常情况,探讨该人群癌胚抗原异常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以提出防控策略,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对2014—2018年铁路辖区职工的癌胚抗原进行测定,共检测159 214份。结果表明,癌胚抗原异常率12.1%,56~60岁人群癌胚抗原异常率最高、为14.5%,男性职工癌胚抗原异常率高于女性,血糖偏高人群癌胚抗原异常率为16.5%。最后提出应进一步重视检测结果,充分利用铁路现有卫生资源,采取健康体检、健康宣传、健康休养、健康管理的防控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铁路职工健康现况,对建立职工健康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度某铁路局2 672名基层站段职工的体检报告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职工高血压患病率为37.3%,不同工种、年龄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心电图异常率为20.2%;甘油三酯指标异常率为42.1%,不同年龄段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B超异常率为33.6%,其中以肝脏疾病居多(24.1%),包括脂肪肝、肝囊肿、肝血管瘤。结论铁路职工脂肪肝、高血压以及高甘油三酯患病率较高,应加强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宣教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了解某地区铁路糖尿病患病职工血糖控制情况,为改进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选取新诊断糖尿病职工272人及已确诊糖尿病职工175人,分析其健康体检结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前该地区糖尿病患病职工HbA1c <7%占46.98%,原已确诊糖尿病职工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29.14%,入院治疗原因中健康体检检出血糖增高和出现糖尿病症状占75.43%,药物治疗率65.71%,运动和饮食控制率均为21.71%;新诊断与原已确诊糖尿病职工在血脂异常、肥胖、腹型肥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地区糖尿病患病职工规范治疗后血脂异常、肥胖等有所降低,但糖尿病患病职工新诊断病例高、血糖控制率低,原已确诊糖尿病患病职工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不足;提出应充分发挥健康体检筛查作用、早诊断早防治早干预、劝导规范就医、加强精准健康干预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研究某铁路辖区乘务人员高尿酸血症检出情况,对2017-2019年70 337名职工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尿酸血症总检出率为15.14%,男性检出率17.64%、女性检出率0.88%,男性明显高于女性;30~39岁组检出率最高;机务系统职工检出率高于客运系统;肥胖者检出率和尿酸水平最高,各因素间差异均有统计...  相似文献   

7.
为了做好运输一线职工的健康管理工作,选择车辆、车务、电务、工务和机务系统参加健康体检的职工,以其2015—2016年体检数据为研究资料,分析了各系统"三类人员"健康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系统"三类人员"总胆固醇异常率为车辆系统最高(64.9%),车务系统最低(60.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率最高为机务系统(53.1%),车务系统最低(45.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率为车辆系统最高(32.2%),工务系统最低(22.1%);空腹血糖异常率最高为机务系统(47.6%),电务系统最低(39.6%);甘油三酯异常率为工务系统最高(69.0%),车务系统最低(65.8%);舒张压异常率最高为车辆系统(93.8%),车务系统最低(78.2%);收缩压异常率最高为车辆系统(80.8%),车务系统最低(68.6%)。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西安铁路局职业接害人群进行缺血性心血管病的风险评估,找出高危人群,提出相应干预策略。方法:选择2015年在西安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所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35-59岁有职业接害史男性职工,收集整理体检资料,按每5年一个年龄组分组,根据“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对各个年龄组进行评估。结果:(1)机务系统、供电系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检出率较高,除50-54年龄组,其他年龄组绝对危险度平均值较其他系统高;(2)10年发生ICVD绝对危险度平均值均明显高于我国国人同年龄组的平均发病危险;(3)随年龄的增长极低和低度危险度所占人数和比例逐渐减少,中、高度危险度增加。结论:要特别关注机务、供电系统和较高年龄组接害人群身体健康,积极开展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加强体检后的健康管理和促进,从而降低ICVD发病的危险因素,保障职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了解某铁路辖区噪声危害作业点和作业人员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情况,为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控和保护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提出建议。通过体检管理系统收集2021年某铁路辖区接触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资料,采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的职业健康体检中,5671名接触噪声作业人员中检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550人,异常率为9.70%;随着年龄增加,听力损失也随之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31,P<0.001)。进而提出应加强该铁路辖区接触噪声作业人员高年龄、长工龄职工的个体防护和健康宣教,需要通过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职业健康监护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华医学会会长、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说:慢性呼吸疾病已经在我国十大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三。慢性呼吸疾病的产生,主要与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又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钟南山说,根据有关部门对我国7个城市的调查数据显示,每万人当中因感染慢性呼吸疾病而死亡的人数高达30人至50人。仅仅在2005年,我国因该病而导致死亡的人数就达到了140万,几乎占全球因该病死亡人数的1/3。钟南山介绍,吸烟是导致感染此病的最主要因素。现在中国15岁以上的吸烟人数占总人口的35.5%,其中男性高达63%;而且中国50%以上的不吸…  相似文献   

11.
分析某铁路企业职工死因构成和顺位情况,为制定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收集20142018年某铁路企业职工死因监测资料和人口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死因编码,计算死亡率、死因构成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42018年该铁路企业职工年均死亡率为190.22/10万;男性、女性年均死亡率分别为214.56/10万、60.49/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74.83,P<0.001);死因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伤害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进而结合该企业职工死亡以恶性肿瘤居首、心脑血管疾病次之,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亡职工绝大多数发生在40~60岁之间等特征,提出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开展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铁路职工高血压状况及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血压的控制工作,对吉林铁路车辆段1 285名职工于2014年进行血压测量,并对测量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检出高血压580人,检出率为45.14%。其中Ⅰ级高血压占检出高血压总人数的68.10%,Ⅱ级高血压占检出高血压总人数的25.86%,Ⅲ级高血压占检出高血压总人数的6.04%。随着年龄的增大,高血压患病率上升,饮酒职工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不饮酒的职工。应对职工进行健康教育,提高防病知识,降低高血压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作业人员心脏性猝死(SCD)发生情况及原因,旨在探讨相关对策措施。方法利用年度统计资料和职工健康体检数据库,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某企业作业人员的SCD发生率为2.6/万,绝大多数发生在41~4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4岁,工务系统线路工的发生率与心血管系统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工种。结论某企业线路工、40~50岁的男性作业人员,是预防作业人员SCD发生的重点人群;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企业现场作业人员岗位健康标准,开展职业场所健康促进活动,采取健康干预措施,是预防SCD发生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铁路作业人员突发疾病死亡的情况呈上升态势,直接威胁运输安全生产。利用职工健康体检信息,经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创建新思维,坚持多部门、多系统合作,发挥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所的专业优势,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等健康管理工作,作为铁路慢性病防控工作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5月31日,新西兰职业安全健康局发布研究报告称:新西兰男性农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概率远远大于女性。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5年间的农业生产安全事故共造成59人死亡,其中53人为男性,占比高达89.9%,而工伤统计数据也显示男性农业生产安全受伤占比达到了80%,考虑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某地区铁路职工高尿酸血症的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以2019年该地区铁路职工21 578名体检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该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检出情况,研究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尿pH对高尿酸血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尿酸血症总检出率为22.4%,其中男性检出率(24.4%)高于女性;<30岁和...  相似文献   

17.
健康风险评价中中国人皮肤暴露面积的估算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为更加科学地开展我国健康风险评价,基于中国人身高与体重的统计资料,根据美国环保局、Gehan和George、Haycock等的模型,计算了中国人皮肤总表面积、不同部位皮肤的表面积和不同暴露环境下的皮肤暴露面积.结果表明(美国环保局模型),中国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皮肤表面积分别为1.69 m2和1.53m2,比美国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皮肤表面积分别低13%和10%;2~12岁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的平均皮肤表面积分别为0.84~0.91 m2和0.82~0.89 m2:12~20岁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的平均皮肤表面积为1.48~1.57 m2和1.42~1.47 m2.研究表明,我国居民的平均皮肤表面积低于美国居民,因此建议在开展健康风险评估时尽量使用我国居民的人体参数值.此外,不同的暴露情景和季节,人体暴露的皮肤面积也不同,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暴露的皮肤表面积.  相似文献   

18.
了解铁路职工血尿酸(SUA)水平及高尿酸血症(HUA)流行特征,为高尿酸血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收集2021年某地区参加健康体检的31 415名铁路职工的体检资料,对SUA、HUA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表明,该地区铁路职工血尿酸水平为(377.00±91.94)μmol/L,男性(391.31±86.17)μmol/L,女性(290.1±76.81)μmol/L;调查人群中HUA总患病率为31.43%,男性HUA患病率33.78%,高于女性患病率(1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531,P<0.01);不同年龄组间HUA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398,P<0.05),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趋势χ2=397.239,P<0.01),其中男性HUA患病率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不同系统间HUA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716,P<...  相似文献   

19.
最近,江西省公路管理局对该局直接从事公路养路10年以上的1142名职工进行X光胸片检查发现,有80人(疑似矽肺待查的有243人)患有各期矽肺病,占受检人数的7%,比国家对矿山职工职业病控制在0.5%以内的规定高出了若干倍。这是非常惊人的,值得引起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 这次检查结果表明,认为养路职工患矽肺病可能性不大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为了保护养路工人在护路过程中的身体健康,笔者认为应当从长远考虑,采取预防措施。一是逐步由砂石路面改为柏油路面;二是积极推广养路机械化,取代大竹扫把扫砂石路面的落后操作方法。从当前实际工作考虑…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某地区铁路职工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情况,2021—2023年对19 750名职工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呼气中13CO2差值。检测结果显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为30.70%,其中男性为32.57%,女性为2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岁以上年龄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36.42%,较其他年龄组高,感染率有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在2021—2023年连续3年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中,2021年发病率27.42%为最高,2023年12.12%为最低,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结合统计分析,提出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防控对策,以进一步保护职工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