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客运站作为旅客集散地,出入站客流量会因为节假日、大规模列车晚点或停运等突发事件出现大规模聚集。当车站出现高密度客流时,若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极易出现踩踏等事故。为应对车站大客流情况,首先制定了黄、橙、红三级预警机制。其中黄、橙预警用于应对车站高密度客流情况,而红色等级预警则用于应对短时间内车站需迅速疏散客流的紧急情形和大量客流长时间无法乘车离开的情形。最后重点研究了基于不同等级预警的应对方案。所提出的大型客运站大客流预警与应对方案实际应用于北京西站,经过多次春运和暑运检测,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烟气在地铁车站隧道内的蔓延特征,及在车站隧道通风排烟系统、区间隧道通风排烟系统及车站公共区通风排烟系统联合排烟情况下烟气控制效果,在一地铁车站隧道内开展了全尺寸火灾实验.实验研究了车站隧道顶部横向排烟作用下的烟气扩散规律,及烟气的温度变化,分析了屏蔽门开关状态下烟气与空气的卷吸混合特性,及区间风机的气流组织对通风排烟的影响.实验结果对于地铁车站隧道火灾防排烟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在建车站基坑施工对既有车站的影响特性,以昆明市地铁4号线某车站下穿同站已运营地铁1号线为工程背景。采用ANSYS软件构建车站基坑数值分析模型,对车站基坑密贴下穿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既有车站结构变形规律,并基于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绘出施工过程与车站结构位移变化对应特征曲线,同时利用模拟结果预测基坑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最大变形的位置,以此指导后续施工。结果表明:主体结构各项位移及轨道高差都满足规范要求;临近地铁隧道的深基坑开挖会引起隧道不同程度的位移,变形规律与开挖工况及距基坑远近密切相关;轨道几何部位最大水平位移-2 mm,轨道间距2 mm,变形所受影响较车站主体及道床影响大。  相似文献   

4.
在铁路车站噪声影响中,车站影响区域产生的次生噪声相对于站中心的原生噪声,是城区噪声污染的主要因素。根据不同规模车站区对周边社会及人文景观的影响程度,划分出站区噪声监测范围。通过监测对比分析,发现站中心噪声与车站规模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车站影响区噪声值在中小规模车站中,二者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当车站发展到一定大规模后,影响区内的噪声反而略有下降并趋于平稳。通过分析认为,大规模车站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周边城市更合理地规划布局。根据车站布局与兴建对城市环境噪声影响的关系,以及站区噪声源变化特点,建立了不同车站规模站区的噪声值预测模型,其预测结果为新建铁路路站在城市中的规划布局,提供了实用的参考依据及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通道换乘地铁车站的客流疏运过程及风险点,文章针对某单通道换乘车站,通过对车站通道和客流分析,提出了优化的客流流线;并基于智能个体和矢量空间模拟技术,建立了地铁换乘车站的疏运模型,模拟了高峰时间段内的客流疏运过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了交叉客流、拥堵发生位置及原因,辨识了高风险位置,并提出了整改措施。文章提出的模拟方法和结论可为国内外类似车站制定客流组织方案及通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铁路旅客列车及客运车站座便器座垫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及一次性垫圈配备使用现状,为加强卫生管理、保证旅客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和《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的要求,对各型旅客列车和各类客运车站卫生间座便器座垫微生物污染情况和卫生管理情况进行卫生学调查,并对旅客进行座便器使用习惯问卷调查。结果旅客列车和客运车站的座便器座垫及不同等级的列车、车站座便垫卫生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站车等级越高,卫生状况越好。旅客对座便器的接受率仅为13.74%,影响其使用效能。结论铁路旅客列车及客运车站座便器座垫卫生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应重点加强二等车站和普通列车的卫生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大客流地铁车站风险因素,提出车站疏散能力分析的基本要素,结合某分离岛式地下车站,采用规范计算及精细网格模型对可用安全疏散时间进行计算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楼扶梯的通过效率、车站结构形式、疏散人员的数量及分布情况等因素对仿真模拟的结果产生影响;《地铁安全疏散规范》(GB/T 33668—2017)综合考虑了疏散至楼扶梯入口时间、楼扶梯上平均滞留时间及通道非均匀性偏差时间等,与仿真模拟结果的吻合度较高。研究结果可为国内类似车站的安全疏散设计及运营疏散组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地铁车站消防应急救援能力,本文构建地铁车站消防应急救援能力评估体系。首先,建立地铁车站消防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然后,结合地铁运营实际,针对各评估指标,提出具体的评估内容及评分办法;最后,将此评估体系应用于某地铁车站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车站应急救援能力得分为94.16分,属于“良好”等级,基本符合车站消防现状。该评估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安全约束条件下客站晚点列车到发线分配优化问题,采用混合整数规划建模方法建立基于安全约束的晚点列车到发线分配模型,避免列车出现行车事故和晚点传播,设计模拟退火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宝鸡车站为例,验证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列车晚点时间较短情况下,安全约束对非晚点列车及车站作业影响较小,可采取"先到先服务"原则;当有多列列车晚点且时间较长时,优先安排非晚点列车进站作业。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安全约束条件下客站晚点列车到发线分配优化问题,采用混合整数规划建模方法建立基于安全约束的晚点列车到发线分配模型,避免列车出现行车事故和晚点传播,设计模拟退火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宝鸡车站为例,验证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列车晚点时间较短情况下,安全约束对非晚点列车及车站作业影响较小,可采取“先到先服务”原则;当有多列列车晚点且时间较长时,优先安排非晚点列车进站作业。  相似文献   

11.
为确保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期间邻近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的要求,根据既有建筑物基础类型、结构形式、建造时期和使用情况,确定既有建筑物基础的剩余变位能力,基于地铁车站的设计文件及施工方案,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评判既有建筑物基础在车站深基坑施工期间的变形是否超过剩余变位值,可通过不断调整设计方案及施工方案直至满足其安全性为止,以保证建筑物在地铁车站施工期间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工程实践表明,车站主体结构施工结束后地表沉降及邻近地面建筑物的变形值均在规定范围以内,有效降低了施工期间邻近建筑物面临的倾斜、沉降过大等风险。研究成果能为地铁车站深基坑建设前对邻近建筑物结构安全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为风险工程在设计及施工阶段进行安全性评估与评价提供有力指导。  相似文献   

12.
基于Petri网的铁路车站安全防护系统建模及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单一的随机Petri网对车站线路结构、列车运行过程及车站防护系统建模,基于欧洲电工标准委员会定义的安全目标,确定车站安全防护系统的可靠性需求。对无防护系统的列车入站进行建模和分析,然后基于防护系统功能及可靠性特性,结合列车入站动态特性,对防护系统的功能和可靠性进行建模,并根据安全目标与车站事故率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行系统的安全分析和可用性分析。其结果表明,车站防护系统的可靠性与乘客的个人风险存在着定量的关系,从而可以依据个人风险的标准来确定防护系统可靠性需求。  相似文献   

13.
地铁车站突发客流疏运能力的理论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针对车站OB应对亚运会期间大规模突发客流疏导问题,利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计算不同车站设计方案,包括车站一岛一侧站台设计和一岛站台设计及不同通道设计时的最大疏运能力。计算考虑了车站建筑结构、出入口、闸机口和边门、楼扶梯等通道的数量及通过能力、站台面的容纳能力、列车的装载量、售检票方式、行车交路组织等诸多因素。通过对影响客流疏导的主要控制因素进行能力核算,分别得到了两种站台形式设计方案时的最大疏运能力的理论值。研究结论将有利于解决该车站应对亚运会期间大规模突发客流疏导问题,同时理论分析方法可为其他类似的车站能力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北京城轨交通车站能源、资源使用现状;构建了城轨交通绿色车站内涵架构体系,提出了能源、资源消耗影响因素及节约策略;有针对性的对部分能源、资源利用技术进行了示范应用:开发了通风空调能源管理与在线诊断系统,进行了中央空调循环冷却水水质控制研究。本文为国内首次围绕绿色车站概念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从理论体系构建到关键技术开发和总结再到示范应用展开的探索,形成了环境友好型车站评价办法,为城轨交通车站环境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的发展,后建线路深埋将会加大,地下车站也将由原来常规的两层变为多层。车站深埋后对人员疏散和排烟系统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分析了地铁排烟系统设计与民用建筑的区别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多层车站排烟系统设计及运行模式,包括站台、站厅及中间层的排烟系统方案及运行模式设计,可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安全》2007,28(3):65
该项目属暖通空调领域,适用于暗挖工法施工的地铁及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的通风空调系统,主要研究了适用于暗挖工法施工的地下车站的新型通风空调系统的形式、构成、运行模式及控制方式.项目在世界地铁领域首次创造性地提出在暗挖工法施工的地下车站中采用满足地铁特色需求的新型“空气-水“通风空调系统.新系统由车站全新风系统、小新风系统、空调末端装置、空调水系统、排烟系统、车站隧道通风系统、排烟系统和冷凝水蒸发冷却系统构成.……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地铁车站火灾安全评价中指标量化的模糊问题和边界的不确定性问题,将物元可拓理论和云模型理论结合,提出基于可拓云理论的地铁车站火灾安全评价模型。基于"物理-事理-人理"(WSR)理论,从管理因素、设备因素、设计因素和人员因素4个维度出发,构建地铁车站火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博弈论修正G1法及熵权法算得的指标权重,得到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利用可拓云理论,最终确定地铁车站的火灾安全等级。以沈阳地铁十号线淮河街沈医二院车站为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车站火灾安全等级为Ⅰ级,安全状态为安全,并为地铁车站未来的消防管理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综合评价上海管区某给水所水质情况,以保障车站及列车供水水质安全,为给水所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管区所辖范围内某给水所2004年—2014年车站水龙头水运用饮用水水质指数(DWQI)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车站水龙头"水质良好"总体情况良好,占34.1%(15/44)。结论近几年来车站水龙头水质均向着好的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19.
周雯  王洁  周洁琼  王佩 《安全》2021,42(2):25-30
为判别地铁车站的风险水平,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的办法,基于我国地铁车站突发事件特点及防控措施,从人—机—环—管角度出发,建立涵盖火灾、拥挤踩踏、电梯故障3种主要突发事件的地铁车站安全风险层次结构体系,并进行实例分析,量化评价指标,最终确定地铁车站的安全风险评价等级,从而验证灰色层次分析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设计并实施实车试验,运用生理测试仪采集驾驶人生理数据,对比分析公交车在通过直线式及港湾式车站时,驾驶人的生理数据基础信号(Basis Signal Analysis,BSA)和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结果表明,通过不同形式停靠站时驾驶人的生理特性有明显差异。通过直线式车站时,驾驶人的心电(Electro Cardio Graph,ECG)和阻抗Z0的极大值均高于通过港湾式车站时的极大值,皮电(Galvanic Skin Current,GSC)的极大值约是通过港湾式车站时极大值的1.9倍,心动周期时间序列变化及呼吸时间序列变化的极大值均比通过港湾式车站时的极大值高。要提高停靠站设置的合理性,适当增加港湾式站台,以达到改善驾驶人生理状态、降低驾驶疲劳、提高驾驶安全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