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强  杨果  金雪梅  彭远春  廖浩 《安全》2023,(1):75-80
为有效解决钻井现场检维修作业过程中能量意外释放导致事故的风险,从安全锁具配置、管理程序编制、安全培训等方面分析现场安全锁具运用现状和短板,提出开发上锁挂签图表工具的思路,并进行现场实践。结果表明:科学的安全锁具配置、严谨的上锁挂签程序、常态化的培训审核和图文并茂的清单表格,能指导员工进行能量隔离,是避免能量意外释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能量意外释放论,提出改进的JHA风险辨识方法。在按设备结构划分维修作业后,不划分作业步骤,而是根据风险来源进行辨识,实现了辨识的实用性和系统全面性。基于辨识结果,建立信息化维修作业风险信息数据库,并作为《检修项目指令书》安全措施的信息支撑。实践表明,改进的JHA辨识方法是有效的,信息化应用改变了经验式的《检修项目指令书》,提高了风险管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来,化工企业在检修大修或项目改造期间发生的一些化学品泄漏、火灾和爆炸等事故值得深思。这些事故的发生,往往与化工厂的能量隔离计划的执行和管理不到位有关。化工厂能量隔离计划(Energy Isolation Plan,简称EIP)是指控制作业如检修区域内所有危险能量源,防止在生产操作、机械或设备的施工、检修、维护或项目改造期间发生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职业病的意外送电、启动或能源突然意外释放造成能量泄漏、着火或爆炸等安全事故。通常,化工厂里的能量源有  相似文献   

4.
工艺流程性企业在日常生产作业活动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开展维修、改造以及设施设备检验等作业活动,这些活动需要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系统关停或局部关停,以保障关停期间系统及作业人员的安全,通过引入系统的隔离与锁定制度,可以规避这些活动中人为因素的错误从而实现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油气管道抢维修作业过程风险,首次提出风险界面理论。该理论综合考虑因抢维修作业过程中人员、设备、环境交互性频繁导致的风险因素多、演化路径复杂、事故后果严重等特点,在现有风险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将存在不安全行为的人员、不安全状态的设备以及存在风险因素的周围环境抽象为危险能量携带主体,由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以及事故致因理论等得出,风险总是存在于危险能量携带主体的接触界面,即风险总是存在于人员、设备、环境的接触界面。基于风险界面理论,对油气管道抢维修过程进行风险分析并建立风险因素鱼骨图。结果表明,该过程所涉危险能量携带主体间交互作用频繁,危险能量释放的概率极大,风险性极高。  相似文献   

6.
<正>汽车维修人员常见的意外伤害事故是指维修人员在对非行驶状态下的车辆进行检查、维修等作业时,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包括压伤、烫伤、烧伤、崩伤和击伤等。汽车在行车途中发生故障,往往需要由驾驶人员自行维修,所以驾驶人员也可能在维修中发生以上意外伤害事故。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2起因能量的意外释放导致的伤害事故,提出了具备多能源设备的锁定和挂牌的安全流程,并附有能源隔离安全检查表和流程图.  相似文献   

8.
陈全  任佳奇  于立臣 《安全》2022,43(3):71-76
为改进检维修作业安全交底不完善的现状,减少检维修作业事故的发生,本文基于T港口企业实践对检维修作业安全交底进行研究。首先运用工作危害分析(JHA)对检维修作业进行系统的危险源辨识;然后依据SMART原则建立由检维修作业环境安全风险信息数据库、检维修工具/设备安全风险信息数据库、特殊作业安全风险信息数据库、检维修作业特有安全风险信息数据库组成的检维修作业安全交底知识库;最后开发检维修作业安全交底派工单,构建检维修作业安全交底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应用。研究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安全交底专业化、便捷化,安全管理规范化、共享化,提高了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工业革命后,工人开始专门操作和维护机器设备,但很快,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期间受伤或死亡。事故让安全设备的设计得以改进,成功将作业人员与风险隔离。美国职业安全管理委员会(NSC)之类的机构,早期做了大量工作,提高了人们对机器安全防护装备的重视,降低了事故率。但取下防护装备对机器进行维修时,依然会发生许多事故。设备突然启动,或是释放危险物或危险能量,  相似文献   

10.
<正>在现代建筑施工中,高处作业伤亡事故多发,在整个施工领域占有较大比重,减少或避免建筑施工过程中此类事故的发生,是有效降低我国建筑施工领域伤亡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主要就高处作业事故的预防措施进行探讨。预防原理系统安全理论的能量意外释放论认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  相似文献   

11.
惠彦臣  王石 《安全》2013,(8):49-50,52
2013年,吉林石化公司全面推行现场安全目视化管理工作。本文就如何在检维修作业中推行安全目视化管理,提高施工作业现场HSE管理水平进行阐述。1检维修作业目视化管理介绍1.1检维修作业目视化管理的定义检维修作业目视化管理是在石化企业检维修施工作业现场通过安全色、标签、标牌等方式,明确人员的资质和身份、工器具和设备  相似文献   

12.
为实时监控地铁施工门吊作业,及时发布安全预警事故信息,构建地铁门吊作业能量隔离系统是必要的。分析门吊垂直运输作业中的危险能量,包括动能、重力势能和风能。基于能量隔离分析方法,设计危险能量动态隔离方案。采用无限射频识别技术、超声波探测技术及红外侦测技术,实现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动态隔离。采用风力计及车载报警装置,实现风能隔离。整合3个能量隔离方案,综合硬件配置及软件应用,全面研发能量动态隔离系统。通过实际工程应用,检验隔离系统效果。结果表明,地铁施工门吊作业能量隔离系统能够实现地铁门吊垂直运输中危险能量的动态隔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管控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3.
胡月亭 《安全》2019,40(9):75-82,87
本文通过对奶酪模型理论、能量意外释放论存在问题的分析,基于日常工作实践及相关理论,首次把能量意外释放论与奶酪模型理论结合在一起并加以修正,提出一种新型、实用的屏障模型,该模型结构简单、层次清晰,不仅消弭了奶酪模型理论、能量意外释放论各自的一些缺陷,而且还揭示了事故发生的内因、外因,尤其是在事故预防与事故原因分析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正>有害物质隔离油气处理设施、长输管道以及化工厂等流程工业的工艺系统中,通常存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等有害物质,在进行设备维修、维护或取样作业时,通常需要进行隔离作业。若隔离不当,可能造成有害物质泄漏,导致即刻或长期的人员伤害、环境影响。如果泄漏升级,还会破坏其他系统或整个工艺流程。关键步骤危害辨识对所有需要控制的危害进行辨识。风险评估及隔离方案选择评估隔离时可能发生的失效情况,失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工矿企业中生产设备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使用的能源种类不断多样化和复杂化,由能源意外释放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越来越多。分析事故原因,在设备被他人启动、势能未控制、关闭了能源但未确认能源关闭是否真正有效、未关闭设备能源等原因中,未关闭设备能源成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能源隔离管理是作业安全中的关键环节。按照以往的作业  相似文献   

16.
李德彦 《安全》2018,39(8):66-67,71
针对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引发的火灾事故,结合火灾事故原因,提出从作业人员严格持证上岗,努力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技能;加强安全检查,保证焊割设备性能良好无隐患;作业前后要对作业环境进行彻底清理和安全隔离;作业安全管理到位等四个方面严格把关,防范焊割作业火灾,确保焊接与切割作业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7.
<正>简单维检修、临时维修、抢修更易出事的原因一般有思想上重视的内容及程度不如设备大修、行动上未落实相关安全措施、制度上不够健全。要从行动上落实检修作业的各项安全措施,应在作业前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证,组织作业人员召开风险分析会议,采取上锁挂牌制度、配备相应的救援设备和专职的监护人员,对检修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监护。图为工人正在检修作业。  相似文献   

18.
抢时间、争速度,盲目蛮干;检维修工作不认真办理作业票:安全措施不符合要求就开始工作:不按规程设置安全警戒区,随意移动跨越警戒线.忽视作业现场安全警示标志;图省事、怕麻烦,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高空抛物、工作不戴安全帽……这些都是常见的班组违章现象。违章行为在班组成员之间容易相互影响,成为安全生产的隐患。  相似文献   

19.
潘华 《安全》2011,32(7):37-38
电焊作业属于特种作业,电力检修现场的焊接作业经常采用的是手工电弧焊,其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来加热焊件,一旦对这些能量失去控制,很可能酿成人  相似文献   

20.
正在生产过程中,人类利用能量做功以实现生产目的。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能量受到种种约束,按照人们的意志流动、转换和做功。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能量失去了控制,超越了人们设置的约束或限制而意外地逸出或释放,必然造成事故。如果失去控制的、意外释放的能量达及人体,并且能量的作用超过了人们的承受能力,人体必将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