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讲述人:梁兰子年龄:42岁外出打工时间:24年现在打工城市:郑州那应该是1992年的事吧。那时候,我跟北京那个娃儿正在谈恋爱。是咋认识的?不是当保姆那家。刚到北京,就在丰台区卢沟桥那一带,干了不到半年保姆,就不干了。干不了,你再勤快,人家还是很警惕,受不了那监视劲儿。出去买菜,刚好看到有饭馆招服务员,我就去了。我们那一片是一个军工厂,那个小伙子是军工厂的工作人员,比我大5岁,当时我18岁,他23岁。他爹妈都是那个厂里的职工。他到饭馆吃饭,看到  相似文献   

2.
<正>我去过很多漂亮的地方,见过很多美丽的景色,但最让我迷恋的是我的家乡,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它的景色让我着迷,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心系着家乡,那个美丽的地方——天津西青区的杨柳青。杨柳青风景优美,京杭大运河就途经这里。在家乡的这段运河河边长满了绿色的小草,像是在透明的绿玻璃外围铺上了一片天然的地毯。杨柳青运河段绝对是一处引人入胜的美景。当你走在运河的石桥上,看着一  相似文献   

3.
送垃圾回家     
正清晨,阳光明媚,我怀着一份好心情,决定去拜访生态公园中的朋友。刚一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我心中很是惬意,哼着小曲,一路欢歌,不一会儿就来到了生态公园。我拜访的第一个朋友就是人工湖,有山、有水,就应该是有灵气的地方。我飞奔而来,可是刚走几步就闻到一股臭味,我急忙走近人工湖。怎么回事?我张大嘴巴,瞪大眼睛,看着这一切。只见从岸边到湖里,散落着大片的塑料袋、卫生纸、矿泉水瓶、食品包装袋……湖水浑浊,没有一条鱼,植物的脸色十分憔悴。我呆呆地望着眼前的一幕。  相似文献   

4.
谁要是说它是一般的野草野花,那肯定是轻看它。它属季节性植物,夏开冬走,看似柔弱实则坚韧,用碎叶细茎淡花点缀着青藏高原的荒漠。至今我也不知道它的真实名字,只是记着它的雅号“黄毛丫头”。我离开它生长的那个地方45年了,不久前我的青海朋友提起它时,我才得知它已经远离我们,不知漂游到了哪个更遥远的角落。消失一个草名很容易,但是积存在心头的美好印象是再悠长的岁月也抹不掉的。奔驰在青藏高原上的汽车兵,几乎人人心里都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愿望,就是能看到爽心悦目的绿色。这种盼绿心情之强烈,绝不亚于沙漠里的跋涉者对清泉的渴望。当然…  相似文献   

5.
后地震时代     
烟霞 《绿色视野》2010,(5):54-55
<正>5·12把我变成了一个泥糊的人。时间过去了,可是只要看到有关地震的报道,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眼泪。似乎在我身体的内部也有一个本来沉睡的堰塞湖,剧烈的摇晃突然就把那个缺口打开了。  相似文献   

6.
缘系环保     
去年这个时候,也就是6月份,我中考落榜,没考上镇中,我很沮丧。爸妈也一时手足无措。听到邻居说镇上有一个环保学校还不错,爸妈让我来这个学校读。我气愤地说:"我是要读书的,又不是想学环保。捡垃圾不关我的事儿……"但爸妈执意让我去那个学校一永嘉县第十五中学。在去学校的路上,我一边扔刚吃过的香蕉  相似文献   

7.
正"环保",这两个字说起来很容易,但要行动起来,却很难。记得今年的寒假,爸爸给我买了许多食品,有薯片、巧克力、水果等,琳琅满目。一天午后,我随手拿了几块黑巧克力下楼玩。我边吃边走,不一会儿,几块巧克力就全部被我吃光了。可是巧克力的纸扔哪儿呢?我四处张望了一下,发现附近没有垃圾桶,左前方很远的地方似乎有一个,但那太远了,这走过去要花多少时间呀?  相似文献   

8.
到月亮做客     
在我十周岁生日的那个晚上,我望着月亮,忽然,天空出现了一个白点,恍如天上掀起了一朵“浪花”,那朵浪花越来越大,好像要落下来似的,真的,那个东西落了下来,原来是一朵云,上面站着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子,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就开口了:“你好,我是嫦娥。”嫦娥,是嫦娥!我不会在做梦吧,我心里想。  相似文献   

9.
<正>前两天我看到一个很奇葩的新闻,说是在一旅游景区,一群游客大人带着小孩,往水池子里晒太阳的王八身上扔硬币,管理员拦都拦不住。游客说:"我祈福呢,你管得着吗?"读罢新闻,我感觉这帮人不像是在祈福,简直像乞丐。我以前出门旅游就奇怪,无论去哪个地方的景区。像杭州灵隐寺、苏州虎丘,甚至澳门威尼斯人……只要是稍微有点低洼的地方,甭管有水没水,肯定里面是一堆堆的钢镚儿,五毛的,一块的,然后还有的是纸币、门票、优惠券啥的。  相似文献   

10.
从班洪大寨旁边的高坡向南望去,那被薄雾遮掩的大片原始森林无边无际地向云天深处延伸,即使用力张望也难以看清楚有多大有多远。同行的叶萍告诉我,来这里前,她已经和南滚河自然保护区联系好,请他们派人带领我们进森林参观。来到这里不触摸一下树林藤条,会长久遗憾的!我很高兴她想得周到。刚走到村口,自然保护区的李师傅就背着水壶和一个沉甸甸的大包来了。他黑红的肤色,个子不高,长得很精干,走起路来脚下带风,给人的印象是个长期穿越森林的老手。他和我们握手、相互介绍之后,说:“今天晴天,能见度又高,从法宝管理站那个方向进林子也许看得见…  相似文献   

11.
一米的距离     
基里巴斯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Kiribati),一个我以前未曾听说过的国家,然而在参加了Kiribati的边会后,如今,那个象征着岛国人民、在茫茫大海上寻找逝去家园的海鸟却成为了我脑海中难以抹去的记忆。这个地球上最早迎接日出的地方,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再也见不到日出。  相似文献   

12.
杨建 《绿色视野》2009,(3):52-54
我常常像庄周梦蝶那样,在梦境中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美丽世界。鼓浪屿归来后,感觉就像梦间进了一个童话世界,然后再出来,总怀疑自己是否曾经去过那个美不可言的地方。但是手里拿着的,分明是在鼓浪屿买的海螺,嘴边的余香,分明是在鼓浪屿吃过的馅饼,耳边回旋的,分明是鼓浪屿飘来的浪花的节拍和曼妙的琴声,还有脑里映现的,也分明是一个由金沙白浪、绿树古木、红花碧草组成的世外桃源。  相似文献   

13.
鼠事三题     
《绿叶》2020,(Z1)
正家中闹鼠姐姐送来了几只大南瓜,我随手放在地下室的角落,没想到大约一周后,我发现那个又黄又大的老南瓜肚子上有一个洞,我大叫不妙,地下室里一定有老鼠。我忙让老公把南瓜搬到楼上来,刚进门的刹那,我脑子灵机一动,说:"你先把南瓜放在楼梯口吧,我要用刀切开南瓜,若是南瓜里有老鼠,搬进室内,那麻烦就大了。房子里那么多东西,又有那么多食物,逮住这小东西是很不容易的。"老公说:"我搬南瓜时老鼠还不被吓跑?"我说:"你搬时它说不定还没来得及跑掉。"想不到的是,我一刀下去,南瓜里竟有两只十分机灵的小老鼠,小圆眼睛、细而尖的耳朵,望我一眼,慌不择路地跑起来,不,应该是蹿起来,真是灵巧若飞,飞一般往楼下蹿去。没有逮住小老鼠,真是便宜它们了。我对老公扬扬得意地讲":你看我料事如神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老公笑了。  相似文献   

14.
蘑菇圈     
正斯烱不知道这一觉自己睡了多久。当她睁眼醒来时,她知道,自己肯定不止睡了一个晚上。她一睁眼,站在床前的儿子就跑开了,喊道,阿妈醒了,舅舅,阿妈醒了!法海赶紧过来,告诉她,工作组长要见你,原先的那个刘组长。斯烱梳头洗脸,完了,却坐下来喝茶。法海很吃惊,你不去见工作组吗?斯烱说,你想去,就替我去吧。我去了说什么?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没有什么要说的。那你就说,我家斯烱想离他们远一点。法海后来真把这话对刘元萱组长说了。某天,他赶羊上山时,恢复了工作  相似文献   

15.
我不能不凝视她。就像凝视最后一个春天,就像凝视转瞬即逝的流星,就像凝视天际唯一的一朵云彩,我如此绝望而深情地凝视着她。在那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地方,在那爬满绿色藤蔓的地方,在那无处不洋溢着阳光的地方,在那神秘美丽的伊甸园,我,便是那棵见证亚当与夏娃爱情的生命树。  相似文献   

16.
正老家,谈不上神圣,但也是人们心中的一片净土,我的老家在地图上找都找不到,却占据了我心中的一大片地方。老家的后山上,有一汪碧绿的深潭,村里人把她当做天赐的礼物,平日洗衣、种菜、喂猪的水全都从中汲取,就像孩子吮吸母亲的乳汁一样,全村人依赖着这块珍奇的碧玉。这湖很沉默,沉默得连名字都没有,我小时在作文中常常提到她,给她起过各种各样的名字:镜湖、清水湖、玉湖……就这样被我叫了个遍,文章也很平  相似文献   

17.
在我数十年间游历过的祖国山河中,最数走进可可西里生活丰盈,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地浪漫。那个地方气候多变,十里不同天,无风也起浪,有云就是雨,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象。可可西里平均海拔高度五千多米,年平均气温仅为零下 4-10摄氏度。这里地形、气候  相似文献   

18.
正一进村,就能闻到一股味道。那是泥土的味道、牲口粪便的味道和柴禾燃烧的味道混合在一起的味道。那种味道深深地融化在刚刚成年的我的精神基因之中。近两年,北京有个地方很火。媒体都在炒,说这个地方要成为北京第二个中关村,要成为北京最大的经适房社区,要成为北京的后花园,总之是有许多派用。有关这个地方的报道经常是开工了什么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多少、占地多少平方米,总之是一派大干快上的节奏。这个地方,就是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巧了,我对这个地方很熟。苏家坨镇位于北京城区的西北角,也算是上风上水。30多年前,苏家坨镇还叫苏家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而环境质量却每况愈下,垃圾的大量产生便是原因之一。在我居住的小区,我经常会看到垃圾桶旁堆满了垃圾。瞧,桶壁上挂着一个垂头丧气的香蕉皮,旁边那个被咬了一半的苹果在呼呼大睡,还有些垃圾正躺在地上享受阳光的沐浴……这一幕真让人心塞,垃圾,其实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啊!  相似文献   

20.
一叶如天     
杨挺 《绿叶》2005,(12)
很多年前,我曾经在鄂尔多斯西 北边缘的毛乌素沙漠深处生活过一段 日子。 那个时候的毛乌素沙漠简直就是 一片生命的禁区,我毡房周围几十里 都是一望无际的漫漫黄沙,水和植被 如同天方夜谈一般神秘。就从“毛乌 素”这个名字来看,蒙古语的意思就 是“没有水”或者是“坏的水”。 但是,这里并不是绝对的无水无 绿,离我们大队五十多公里外就是一 片有水有草的大甸草原,可是我们的 牛羊是不能够去那里的,因为,那里 是和我们分隔两个省地界。日复一日 的干旱和风沙使我对于绿色产生了幻 觉,经常在沙漠这个黄金熔成的海洋 里面,海市蜃楼般地看到绿草茵茵, 鲜花朵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