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焦锋  高世楫 《绿叶》2016,(4):17-24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能源革命提出五点要求,其中一条是"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制体系。"这为能源体制革命指明了方向,是推动中国能源体制革命的基本遵循。必须按照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2030年中国能源体制革命的具体内涵、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加快推进能源体制革命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际贸易中的内涵CO2排放及其空间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贸易中的内涵CO2排放成为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关注的热点.中国进出口贸易产品中的内涵CO2排放是导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显著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表明,中国国际贸易中的内涵碳排放凸现"国外消费,国内污染"的典型特征;美、日、欧盟等OECD国家是中国国际贸易中内涵CO2净排放的主要集中区;非OECD中的亚洲国家是中国国际贸易中内涵CO2净排放的次集中区.据此提出:①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应当考虑国际贸易导致的内涵碳排放;②中国出口产品的消费国应对中国的碳排放增长负有一定的责任;③构建消费型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更能体现出减排的公平性;④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从根本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有效措施.这一研究为重新界定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和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充分争取公平性提供有利的佐证.  相似文献   

3.
能源作为公共资源的一种,兼具非排他性与竞争性的特点。"公"与"私"的糅合,阻碍了能源商品属性的回归,限制了能源市场体系的发展,导致了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我国由"资源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必须厘清能源革命的内涵,分析能源革命兴起的缘由,明确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边界,重构能源市场价格调节机制。并从立、改、废方面入手构建现代能源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以"改革承载使命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新华网2014(第四届)中国能源高层对话暨年度榜样企业发布"9月26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中国能源高层对话共分为"中国能源战略转型机遇与挑战"和"能源企业‘三个创新’与绿色发展"两个专业分论坛。来自政府部门、能源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方面的代表,将共同为中国能源行业改革创新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5.
《绿叶》2014,(12):84-85
正2014年12月4日,第十届"中国可持续能源记者之星"颁奖典礼在京举行。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的17名记者(或团体),来自中国环境报社、南方能源观察杂志社、中国工业报社的3名社长总编获奖。"中国可持续能源记者之星"评选活动由能源基金会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智库伙伴和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联合举办,旨在表彰上一年度在中国可持续能源报道领域有突出贡献的记者,并通过这种形式鼓励更多的记者参与到可持续能源的报道中来。本次颁奖典礼上,能源基金会中国低碳发展项目主任胡敏致开幕辞。  相似文献   

6.
《绿叶》2016,(2)
正中国的能源发展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发展态势基本形成,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变革步伐铿锵迈进,为中国能源变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中国的能源体系总体上仍处于低效、粗放、高排放、高污染的发展阶段,旧的发展方式及体制机制障碍已成为中国实现能源变革的重大挑战。要实现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全面深化能源体制改革,才能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  相似文献   

7.
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是当前及今后中国能源行业破解行业难题的主要抓手,更是我国能源行业实现高端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从能源结构、生产分布、运输效率和供给管理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围绕能源供给侧改革的基本逻辑、目标和主线阐明中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内涵,提出中国能源供给侧改革主要包括能源生产要素改革和能源生产、输送效率改革两个领域。在此基础上,从减少无用的供给、提高低效的供给和增加没有的供给三个维度探寻了中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推进路径,围绕路径的推进提出了面向政府和企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也越来越活跃,研究热点发生明显变化。本文对1990—2015年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资源环境政策与管理领域的资助情况以及研究热点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未来进行展望。统计数据表明,资源环境领域的基金项目数占学科处总资助项目比例从1990年的4.9%升至2015年的15.7%,成为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项目数最多的二级学科领域。在该领域众多研究方向中,关注能源与碳排放的项目最多,占整个领域的50%左右,其中半数以上的项目聚焦能源建模及能效与可再生能源。中国正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未来将更加强调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和绿色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把"中国社会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规律"列入"十三五"优先发展领域,支持为实现中国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的创新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1996—2014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采用面板回归、MES替代弹性计算、能源强度分解模型对各经济区的能源强度变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能源和资本要素价格存在扭曲,要素价格信号机制失灵,能源要素价格的严重扭曲导致大部分经济区"劳动和资本要素"未能对"能源要素"进行有效替代,并且能源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显著高于劳动和资本要素;2纯效率变动、规模效率和技术变动总体上对中国能源强度降低作用不明显,同时各地区渐强的能源供给约束未能有效抑制能源强度;3要素替代对环渤海、东北、中部五省、西南、西北地区能源强度的下降发挥了主要作用,产业结构变动则在长三角和东南沿海地区能源强度下降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球能源系统转型正处于化石能源阶段通向第三次能源系统转型的入口。基于第三次能源革命的特点和我国目前以煤炭为主、油气为辅的化石能源系统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第三次能源系统转型是一次"新能源革命"。本文通过分析全球能源系统转型的观点、特点来探索中国能源系统转型的方向与目标,并提出中国能源系统转型在产业技术、电力系统弹性、管理体制和社会公众参与方面面临的挑战。为此,近期中国要实现"十三五"(2016—2020年)新能源目标和2030年减碳目标,需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①做好需求响应分析,加大新能源产业技术政策支持力度;②整合新能源产业管理职能,以提高能源系统的弹性;③拓宽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渠道,参与全球碳排放限额交易市场;④推进新能源相关立法并提高规划的时效性和协调性;⑤提高政策决策透明度,增强能源革命公众参与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中国节能降耗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约束,能源效率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实现GDP能耗降低20%的量化指标,节能降耗已经上升为基本国策.通过对2000-2007年中国能源利用状况的分析以及各省能源效率的测算,得出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效率区域差异较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环保产业》2012,(5):69-69
山东十方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环境污染治理和生物质能源事业,是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主营业务为投资运营污染治理、生物质能源项目及为客户提供污水处理、水回用解决方案和工程技术服务。在沼气利用领域,公司拥有"垃圾填埋气收集净化发电工艺"、"垃圾填埋气集气竖井施工方法"2项发  相似文献   

13.
《环境教育》2012,(1):37-37
本刊讯2011年12月15日,由中国能源环境科技协会与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能源环境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11年第二届中国能源环境科技企业家年会"在北京隆召开。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第九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电力工业部部长史大桢,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常委、北京市第十届政协副主席叶文虎,环境保护部科技司副司长刘志全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雄安新区的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千年大计。因此,在创建雄安新区的绿色能源体系时,要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顺应全球能源发展大趋势,彰显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导向,创新能源体制机制和政策,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的高质量能源需求,先期力争实现"碳中和",到2040年后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实现零碳排放。  相似文献   

15.
《绿叶》2017,(7)
过去四年,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产业和金融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治理空气污染,推动能源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金融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视。在此背景下,"绿色金融"在中国蓬勃发展。创绿自2013年起与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的金融专家围绕"十三五规划"、"供给侧改革"、"主动与被动控煤"、"去杠杆与金融风险"等诸多问题,研究金融对于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助力中国能源革命,治理空气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绿叶》2013,(6):114-115
2013年6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电力公司共同主办,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民间环保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联合承办的大型环保论坛"绿色能源与我们的生活"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晓,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周凤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循环经济与环境评估预测研究中心副主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过程,分析了目前国内外能源产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能源产业在可持续理念下的六大战略,即:(1)在发展模式上,要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实施科技战略;(2)在能源消费上,要立足中国实际,在能源结构调整的同时,实施煤、油、气等多能源并举的多样化战略;(3)在能源供给上,考虑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应当加大实施"走出去"的战略;(4)在能源生产上,要积极开发各种能源,尤其是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实施新能源战略;(5)在能源产业上,要做到开发与节约并举,积极开展节能活动,实施节能优先战略;(6)在全局发展上,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J际情况,要实施能源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8.
能源需求的高增长和化石能源的高占比导致了日益严峻的环境退化问题.均衡状态下,用于环境治理的资本投入实质上是对储蓄的一种扣除,这会降低生产性资本总量的积累速度,导致经济增长潜力下滑.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能源转型与真实储蓄量的DSGE模型,结合最新相关文献和中国经济数据校准模型,模拟研究了能源转型对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影响以及相关政策效应.结论表明:能源转型发挥出一种"刹车"效应,将逐渐减缓经济增长潜力的下滑趋势;能源转型的持续推进,有望在2030年左右逆转其趋势;能源转型相关政策会改变"刹车"期的时长和弱化经济潜力的下滑程度.政策启示方面,能源转型是扭转经济增长潜力下滑趋势的有效手段,政府可通过政策"组合拳"的方式来干预能源转型过程,将有助于缩短"刹车"期和相对增强经济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19.
能源法律体系不仅保障能源的有效供给,还承载着低碳和减排的使命,建构合理而可行的、具有低碳内涵的能源法律体系是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低碳法律体系的基础。在将要逐步完善的能源法体系中应基于我国能源结构及其现实禀赋认真全面落实低碳经济的主要制度,将低碳经济规律全面、具体地贯彻和体现在能源法体系中,采取可行的举措和步骤逐步提升能源法律体系的低碳内涵。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多投入—多产出"的DEA模型,以环境生产函数和方向性距离函数为基础,将污染变量作为坏产出而引入生产函数,在传统生产技术的基础上构造出环境生产技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17个城市2000—2014年全要素能源效率、成分、影响因素进行测度与分析。研究表明:在环境约束下能源过度使用、废气过度排放导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各城市能源效率增长率和能源使用技术效率增长率降低。同时,因为忽视能源减排技术,导致能源使用技术进步增长率降低。因此,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强化节能减排技术利用、调整产业结构、抑制高能耗行业过快增长、加强丝路沿线城市技术交流与合作等举措有助于提高各城市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最终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增长与能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