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实施已两年;它对劳动保护监察这一行政行为起到了维护和监督的巨大作用,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起到了保护作用。 目前,因劳动保护监察而引起的行政诉讼案件在逐渐增加。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劳动保护监察机关的某些行政行为违法,这是由于某些劳动保护监察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及对劳动保护法律、法规掌握不熟练和理解不深刻,以及个别人违法乱纪、以权谋私等等原因而导致的。二是劳动保护监察这一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由于缺乏法律知识,或理解不正确,或对自身行为的违法性和危害性没能认识到。而引起的行政诉讼案件。 为了使劳动保护监察机关能够正确履行和充分发挥劳动保护监察的作用;为了适应劳动保护监察机关参加行政诉讼的需要;为了帮助广大劳动安全监察干部和劳动安全监察的对象。工矿企业的法人代表及广大企业干部职工和其他组织学习、掌握行政诉讼基础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刊将从这期起,邀请中国政法大学专门从事劳动法学研究的陈文渊副教授进行《劳动保护监察行政诉讼》普法知识讲座。这个讲座将以深入浅出.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形式.介绍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知识, 整个讲座准备进行十讲,  相似文献   

2.
一、劳动保护监察行政诉讼参加人的范围 劳动保护监察行政诉讼参加人,是指在劳动保护行政诉讼中与这种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而且参加诉讼或部分参加诉讼者,也就是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其中包括原告方、被告方、共同诉讼人、第三人以及与当事人地位相类似的诉讼代理人。他们是诉讼权利、义务的承担者,是进行诉讼活动的基本主体。 此外,在劳动保护监察行政诉讼过程中,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也参加诉讼活动,在诉讼活动中享有一定的诉讼权利,承担一定的诉讼义务。但是,他们与诉讼当事人双方争议没有利害关系,而对弄清案件事实、正确适用…  相似文献   

3.
劳动保护监察权是国家行政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动保护监察机构可以依法对辖区内违反劳动保护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予以罚款或其它处理。反之,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对劳动保护监察机构的处罚不服,可以向上一级劳动保护监察机构申请复议,也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行政诉讼法》于1990年10月1日实施后,劳动保护监察机构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案件中的被告。为了提高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减少因自身行为不当而引起的行政诉讼,研究贯彻《行政诉讼法》与执行劳动保护监察的关系,就成为劳动保护监察机…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诉法)已于1990年10月1日起实施,行诉法规定的受案范围中很多方面都与劳动保护监察工作紧密相关,劳动保护监察的具体行政行为将受到行诉法的维护和监督。如何在实施行诉法后进一步搞好劳动保护监察工作,是摆在劳动保护监察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严肃的任务。在行诉法实施之际,我们必须弄清劳动保护监察机关哪些行政行为易引起行政诉讼,哪些行为用违法行政行为,如何防止和减少劳动保护监察机关的行政行为违法。 劳动保护监察行政行为是劳动保护监察机关以劳动行政部门的名义,依法实施劳动保护…  相似文献   

5.
一、劳动保护监察侵权赔偿责任的涵义 劳动保护监察行为侵权责任,是行政机关侵权赔偿责任的一种。即监察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种责任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劳动保护监察机构是侵权赔偿责任的主体 劳动保护监察机构是国家劳动保护监察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一方主体,行使职权,承担义务。而劳动保护监察员则是具体行政行为者。因此,监察员在实施具体劳动保护监察行为时,若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应由所在机构负侵权赔偿责任。这在《行政诉讼法》第68条作了规定。 (二)侵权行为因具体劳动…  相似文献   

6.
一、哪些劳动保护监察行政争议由人民法院审理? 根据行政讼诉法的规定,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因不服劳动保护监察机构的处罚而与之产生争议,依照法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种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审理的范围。 人民法院受理的劳动保护监察行政争议案件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行政争议是因不服劳动保护监察机构处罚这一监察行政行为而发生的 劳动保护监察机构的监察行政行为,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抽象监察行政行为。即制定安全技术、劳动卫生规程、标准等。制定具有法律规范性的规程、标准等监察行政行为,具有广泛性和抽象性,而不具体化,一…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劳动保护监察诉讼中的执行 (一)劳动保护监察行政诉讼中的执行涵义 行政诉讼法中的执行,是人民法院和有关行政机关依法实现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决定而进行的工作。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劳动保护监察行政诉讼的执行有三种。 1.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原告)败诉,拒绝履行已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劳动保护监察机构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对劳动保护监察机构的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相应的劳动保护监察机构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里需要强…  相似文献   

8.
一、劳动保护监察行政诉讼案件受理和审理前的准备 (一)受理 劳动保护监察行政诉讼案件的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对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起诉的审查,在法定期限内决定立案或不予受理。《行政诉讼法》第42条规定:“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经审查应当在七日内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经审查,符合起诉条件,起诉手续完备的依照法律规定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起诉人预缴案件受理费。对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在七日内裁定驳回起诉。 (二)审理前的准备 人民法院接受劳动保护监察行政诉讼原告起…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劳动保护监察行政诉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 一、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原则 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也是劳动保护监察行政诉讼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个原则主要包括:(1)宪法、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其它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仅不能行使,而且不得干涉;(2)人民法院独立审判劳动保护监察行政案件,必须依照法律有关规定进行;(3)在法院内部设立行政审判庭,审理包括劳动保护监察行政争议在内的各种行政案件。 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  相似文献   

10.
一、劳动保护监察行政诉讼的证据涵义 (一)什么是劳动保护监察行政诉讼的证据 《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事实是审判一切案件的基础。只有查清事实,才能正确、合法、及时地审判劳动保护监察行政诉讼案件。要查清事实,必须有确凿的证据,只有借助证据才能查明和证明案件的事实。 所谓证据,就是证明的根据。它必须是客观存在的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劳动保护监察行政诉讼的证据,就是能够证明劳动保护监察行政争议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亦即能够证明案件双方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11.
“入世”和《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必将普遍增强国民的规则意识和法制意识。安全生产监察机构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特别是在处理事故过程中,会越来越多地遇到法律纠纷。张万明同志的这篇文章介绍了当安全监察机构成为行政诉讼被告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有关司法程序和常识。文章强调指出:安全生产监察机构工作人员要用法律规范行政行为,避免因行政权力不适当扩张或滥用行政权力从而侵犯个人、法人或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监察机构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2.
一、国家劳动保护监察的定义和性质国家劳动保护监察,是指国家法规授权劳动行政部门设立的监察机构,以国家名义并运用国家权力,对企业、事业和有关机关履行劳动保护职责和执行劳动保护法规、政策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纠正和惩诫的工作。国家劳动保护监察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国家劳动保护监察机构具有特殊的行政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至1986年末,已有12个市建立并实行了劳动保护监察制度,劳动保护工作由传统的行政管理型向法制监察型转变。广大劳动保护干部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在各主管部门、企业、行政及工会的协同下,推动着劳动保护事业的前进。“六五”期间,全省企业职工因工死亡事故,比“五五”期间下降30%;千人因工死亡率逐年下降,1986年比上年下降6.81%,其中一次死亡3人以上特大事故下降31.1% ,杜绝了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恶性事故。结合技术改造上了一批劳动卫生项目,职工劳动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 三年来,全省劳动保护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劳动保护及其监察过程 ,系统地分析了各类劳动保护监察过程的具体步骤 ,也就是监察准备、监督检查、监察处理、行政制裁和申请司法干预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安东 《劳动保护》1989,(2):26-28
为了弄清劳动保护监察的一些重要问题,最近,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局邀请了劳动系统十几位同志对监察体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研讨。现将其中主要内容摘要刊登,以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 一、什么是国家劳动保护监察 国家劳动保护监察是指国家法规授权劳动行政部门设立的监察机构,以国家名义并运用国家权力,对企业、事业和有关机关履行劳动保护职责和执行劳动保护法规、政策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纠正和惩诫的工作。 这个定义表达了以下四层含义; (一)监察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监督。监察机构具有一定的强制权限,能够对监察对象进行监督、检查,并…  相似文献   

16.
一、上诉案件的审理 (一)什么是上诉 上诉,是当事人依法享有的一项诉讼权利。这种诉讼是针对一审未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而提起,其目的是请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对原判决裁定的不当予以更正、补充,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诉讼法》第6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度。终审法院即第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第58条规定,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怎样上诉 提起上诉的当事人…  相似文献   

17.
火灾事故调查(以下简称火调)工作中的行政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基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请求,对消防机构在火灾事故调查过程中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解决行政争议的诉讼活动。行政诉讼的客体是被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消防机构在火调工作中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即火灾原因认定、火灾损失核定、火灾事故责任认定以及相应做出的行政处罚。其中火灾原因认定带有技术性成分。看似抽象行政行为,但它对行政处罚有直接影响。原因不明,责任就不清,必然导致处罚的不合法,其结论也对火灾事故赔偿有直接影  相似文献   

18.
一个地区的劳动保护监察工作开展得好不好,劳动局分管局长的态度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当好监察工作的带头人,笔者愿借庆祝《劳动保护》杂志创刊35周年之机,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与全国同行商榷。 做工作人员的表率 我们有些安全监察干部有一个思想问题,就是不安心工作。产生这个思想的原因多半在于我们这些领导者没有把工作关系处理好,对劳动保护工作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干部们有一句口头禅,就是“一工资,二计划、安全工作一句话”。使有的干部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但是从客观上看劳动保护工作难度和压力都很大。特别是我们郴州地区,矿…  相似文献   

19.
劳动保护监察过程,即监察机构组织实施监察自始至终的连续活动。这项工作,可因对象、范围、内容的差异分为不同种类。而任何种类监察任务的完成,都要经过起始、展开、结束等工作阶段及相应的一系列监察活动,都是一个组织实施的全过程。因此,将各类监察工作当做一个动态过程加以考察,分析它的性质、内容、手段、程序、方法等一般原则,把握它的运行机制,对于进一步研究和指导各项具体的监察工作,提高监察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监察过移的性质和特点 国家劳动保护监察系统及其活动,是整个劳动保护工作的组成部分,是为保护职工安全健康,促…  相似文献   

20.
我作为中国劳动保护 考察团的一员,今年年初 到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考 察了一个多月,看到他们 国家的劳动保护监察机构 健全,有职有权,确收实 效,很值得我们学习。 机构和干部罗马尼 亚劳动部设国家劳动保护 监察总局,按产业分为三 个监察部门:一个监察矿 山、能源企业;一个监察 钢铁、机械等重工业企 业;一个监察农业、食品 工业和轻工业等企业。每 个部门配备监察长和13- 15名监察员。市、县设劳 动保护监察分局,受总局 垂直领导。如布拉索夫市 劳动保护监察分局有18名监察员,分局局长是一位博士、工业学院教授。总局和分局监察员统称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