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西省霍州西部地区出现了大量地裂缝,破坏了许多房屋和耕地,并且改变了地下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地区经济发展。由于该地区地裂缝的成因尚不清楚,防治措施难以制订,其影响范围内的人群、房屋、耕地、水资源仍然受着地裂缝地质灾害的威胁。基于此种状况,在调查霍州地区采空塌陷地裂缝时空分布的基础上,结合区内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人类经济工程活动等条件,分析了地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结果认为,采煤形成的采空区和采煤排水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是地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雨水的冲蚀加速了地裂缝的扩展,确定了该地区地裂缝的非构造属性,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1986年11月7日,在山西省运城地区开始了一次小规模的震群活动,引起群众一度恐慌,震中区许多房屋因开裂或变形成为危房,个别房屋局部倒塌,离震中12公里以外的地方有数孔窑洞坍塌,造成人畜伤亡,反映出当地居民在建房上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图片报道     
《防灾博览》2007,(1):F0002
2006年12月,印度尼西亚亚齐部分地区暴雨引发洪水,许多房屋被洪水淹没,造成100多人丧生,数百人失踪。  相似文献   

4.
汶川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数万间房屋在地震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村镇房屋的破坏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对目前我国房屋建筑中一种最为广泛应用的结构形式房屋——多层砌体房屋进行震害预测分析研究,简要介绍六种常用的多层砌体震害预测方法,易损性概率分析法或称为半经验半理论法、强度判别法、延性系数判别法、模糊类比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和结构理论计算法,在详细调查房屋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以上几种方法,提出相应的震害预测的分析方法。对郑东新区砌体房屋进行震害预测,做出该地区的震害矩阵,并给出该地区砌体房屋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程度及相应震害面积。  相似文献   

6.
从九江地震看我国村镇房屋抗震设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分析九江地震震害的基础上,结合对我同华南、华东、华中、华北等一些地区村镇房屋历史震害特点及抗震能力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指出了我国村镇房屋抗震能力薄弱的关键环节和普遍的震害规律,从工程防灾的角度论述了加强房屋抗震设防的有效性和必要性,阐述了目前我国村镇房屋抗震设防现状与口标的差距,进一步指出了加强抗震设防建设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福建省砖混房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福建省房屋的区域特点,并定性的对其进行了建筑区域特征分区。然后,结合具有普适性特点的汶川地震区砖混房屋的易损性矩阵的处理结果,探讨了福建省砖混房屋具有区域特征分区特点的易损性分析方法,给出了福建省各地区砖混房屋的易损性矩阵。此方法的提出,对于福建省各个不同地区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建筑物的抗震加固改造及有效减轻地震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等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沿海地区农村房屋抗风情况调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浙江省沿海地区的农村房屋抗风情况进行了调研,总结了被破坏房屋的主要结构特点。在对现有房屋的统计中发现相对不富裕地区高达60%以上的房屋属于抗风能力差和较差的,而一些比较富裕且受过台风袭击有过惨痛教训地区的房屋抗风能力差和较差的仅在20%以下。进一步研究发现抗风能力较好的房屋大都是建造年代不久,多为混凝土现浇板屋盖,上部多为框架或砖混结构,而抗风能力较差和差的大都为建造年代已久,多为小青瓦屋面,上部结构多为砖木结构或构造措施较差的砖混结构。同时对当地村民传统的"砖头压瓦"防护措施进行理论验算,得出当风速超过台风界限风速时,屋面上的砖头将会飞起,该措施应该避免。  相似文献   

9.
2008年春,一场突如其来持续猛烈的冰雪灾害,席卷我国南方多个省(区),严重影响了部分地区的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传输、通讯联络、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尽管相关部门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迅速展开应急救援行动,冰雪灾害仍然造成了129人死亡,4人失踪,166万人被紧急转移,1.78亿亩农作物受灾,48.5万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上海市社区暴雨积涝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暴雨积涝逐渐成为许多城市的主要自然灾害,但当前积涝模型大多基于水动力学方法,需要大量的输入参数,不便于推广和应用。研究采用了积水站数据反算区域排水,并基于简化的城市暴雨积涝模型模拟研究区的积水深度和受淹房屋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现有灾情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评估。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五角场街道在一定降雨强度下的积涝空间分布;研究区内积水深度与地表高程密切相关,积水面积和受淹房屋数量都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大,且增幅逐渐放缓,而区内受淹房屋主要为低矮平房、老旧房屋和厂房。  相似文献   

11.
《民防苑》2003,(2)
2003年2月24日上午10时许,新疆伽师、巴楚地区像大浪里的一艘舢板,上下左右乱蹦乱跳。“地震啦!……”如同海啸,如同闷雷,一阵震天撼地的轰鸣声过后,8800余户乡民房屋倒塌,许多灾民需要救助。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并立即组织紧急救援。25日凌晨1时许,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  相似文献   

12.
海南省是我国台风登陆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台风不仅直接对房屋建筑造成严重破坏,还可能会造成海面上涨引发风暴潮灾害,房屋在两种耦合灾害下易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为探究台风?风暴潮作用下房屋的物理脆弱性,对海南省遭受台风灾害最严重的东海岸村镇砌体房屋进行了调研。首先基于受灾房屋资料的分析,确定了砌体房屋的建造特征和主要的破坏模式,并以风速和潮水淹没深度表征灾害强度,随后基于力学性能分析了砌体房屋的台风物理脆弱性,基于蒙特卡洛模拟建立了台风与台风风暴潮灾害之间的内在关系,基于定额清单法建立了台风?台风风暴潮灾害作用下房屋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砌体房屋在台风?风暴潮灾害下屋盖和墙体破坏严重,其中台风经济损失占主要部分,台风?风暴潮经济脆弱性曲线呈两段屈服平台分布。通过该地区砌体民房物理脆弱性分析,旨在为沿海地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灾害学》1999,(1)
1998年,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部分地区先后发生了雪灾、地震、干旱、风雹、沙尘暴、凌汛、低温冷冻和暴雨洪涝等灾害。特别是入汛以来,长江出现了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的洪水,嫩江、松花江流域出现超历史的特大洪水,许多省区重复受灾,造成严重损失。经有关部门年终核定,1998年全国共有3.5亿人(次)受到各类灾害影响,因灾死亡5511人,紧急转移安置2082.4万人(次);倒塌房屋821.4万间,损坏房屋662.5万间;农作物受灾5014.5万hm2,成灾2518.1万hm2,绝收761.4万h…  相似文献   

14.
2000-2007年省级区域自然灾害灾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灾害是严重影响人民正常生产生活、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发公共事件。区域自然灾害评估对于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区域灾情进行了综合评估,归纳总结了区域灾情分布规律。选择受灾人口、死亡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农作物绝收面积、倒塌房屋、损坏房屋和直接经济损失等8个基本指标参与区域灾情评估,并利用灾情综合指数法构建了灾情指数,其中绝对指数反映了区域灾情的绝对强度,相对指数反映了区域灾情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用灾情指数综合评估了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以及省级区域的灾情强度和空间分布规律,认为西部区域受灾程度最大,自然灾害对其的影响程度最深,其次是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文章利用综合灾情的绝对指数和相对指数的对应关系,将我国大陆地区的31个省级单元划分为4类地区,即灾情总量较大且对本地影响较大、灾情总量较大但对本地影响较小、灾情总量较小但对本地影响较大以及灾情总量较小且对本地影响较小等4种类型。文章给出的灾情区域分布规律符合灾害系统理论,特别反映了承灾体的暴露度、脆弱性和抗灾能力是区域灾情强度的决定因素。评估结果与区域实际情况相符,说明所给出的灾情指数评估法是评估区域灾情强弱的合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工程地震风险评估的地震保险费率厘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着重探讨了如何将我国许多城市已完成的工程地震风险评估结果用于厘定地震保险费率,具体提出了地震房屋保险、地震室内财产保险和地震人身保险费率的厘定方法,对应不同的免赔率定义提出了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为了说明所提方法的实用性,以某地的多层砌体房屋为例,对设计的几种免赔率,计算了相应的费率.  相似文献   

16.
甘肃民乐-山丹MS6.1级地震虽属中等强度地震,但却造成了大量房屋的破坏,且夺去了10人的宝贵生命,这充分暴露出了我国西部贫穷地区一些建筑结构抗震能力极差的弱点.列举了地震区内不同结构类型房屋及民乐、山丹两县水利系统各种结构在这次地震中的表现.通过对其震害的描述,初步分析了破坏原因,并相应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基于2000-2015年南方地区历史灾情和致灾因子数据,通过对预报因子进行重要性排序,选取过程降雨量、地形指数和河网指数作为解释变量,建立了洪涝灾害房屋倒损评估模型,用于洪涝灾害灾前、灾中和灾后损失快速评估。最后,用2016年6月中下旬南方洪涝灾害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总体误差控制在30%以内,该模型能较好的反应洪涝灾害的房屋倒损情况。  相似文献   

18.
2008抗冰雪灾害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春,一场突如其来持续猛烈的冰雪灾害,席卷我国南方多个省(区),严重影响了部分地区的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传输、通讯联络、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尽管相关部门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迅速展开应急救援行动,冰雪灾害仍然造成了129人死亡,4人失踪,166万人被紧急转移,1.78亿亩农作物受灾,48.5万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沉重的代价使我们反思,当前应对突发灾害的应急机制大多立足于灾难发生后实施救援,偏重于救而轻于  相似文献   

19.
紧急救援中公共建筑的伦理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灾害评估将房屋分成框架结构和混合结构、砖木结构和土坯结构来评定损失.防震减灾中,除了上述分类外,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房屋-人"是一种相互不可分割的系统工程.房屋不仅仅是由砖石和水泥组成的,它同时是有"情感"的:人对房屋好一点,房屋就会对主人有报答.不少农村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由于设计标准低、施工中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已经存在着隐患,只是在建造初期没有暴露出来.有了地震这一外力,加剧了矛盾,由"小患"变成了"大害".应当"以人为本",建议新建的建筑物应在当地基本烈度的基础上提高1度进行设计;对危旧房屋的改造,也应按在当地基本烈度的基础上加1度进行加固.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加强地震多发地区的公共建筑,大约在全国有百余个县;第二步,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20.
《防灾博览》2003,(2):7-9
大震突至 2003年2月24日,6.8级地震突然袭击了新疆巴楚——伽师一带地区。瞬间,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吃水困难、电路中断,时值寒冷的冬季,当地老百姓即刻陷入了极其困难的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