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该文运用汉中市环境保护监测站1985-2000年环境监测数据、汉中市环境保护局2000年环境统计报表、陕西省环境质量报告书和调查,分析了汉中市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污染成因,提出了防治与减少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环境质量报告书>是环境监测成果的集中体现,是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具体形式,也是环境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各地环境保护监测站成立之初,根据自身的监测工作编制当地的单项或水气环境质量报告书.1980年建立环境质量报告书制度,1991年原国家环保局总结各地十多年来的编报经验,颁布了<全国环境监测报告制度(暂行)>及配套的<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环境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定>,规范和统一了全国的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写工作,并于1991年组织了第一次环境质量报告书的评比.之后,每逢5年一次的大编年,都要进行评比,这已成为环境监测系统科技人员的一大盛事.  相似文献   

3.
蔡存福 《环境工程》1989,7(4):61-62
<正> 环境影响报告书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成果,它是履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法律程序的法定文件,也是建设项目可行性决策的技术文件。报告书编制的总的要求应是内容准确——所列数据、资料准确;结论明确——客观、公正且不含糊;文字简练。 1 报告书的编写内容报告书的编写内容要规范化,其基本内容及文章结构原则上应按(86)国环字第00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附  相似文献   

4.
从环境监理角度看项目施工设计与环评文件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保利  杨林 《环境科技》2010,23(2):42-43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是环境监理的重要依据.环评报告书与建设项目施工设计存在不相符的差异现象.分析了环评文件与建设项目施工设计不相符的差异现象及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确保环境监理更好的落实环评文件.  相似文献   

5.
《环境》2008,(3)
2008年2月,广东省环保局通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质量考评情况.2007年省环保局共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162个,涉及环评单位40家.其中,经专家评审.报告书评分为合格的项目159个,占98.1%,没有项目评分达到优秀(85分以上),不及格的项目3个.  相似文献   

6.
仲民 《环境科学》1985,(5):94-95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发表关于环境状况的第二次报告书,详细综述成员国的环境数据,目的在于帮助成员国制定环境政策,满足公众对环境情报资料的需要。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成立于1960年,现在有24个成员国。它第一次发表环境报告书是在1979年,内容不限于该组织而涉及全世界环境,各成员国环  相似文献   

7.
沿海各省市涉海项目层出不穷,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作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用海的重要依据之一,报告书的编制质量越来越受到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在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审查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贯彻一条主线、关注六个重点、明确一个落脚点"的审查思路。行文中介绍了"六个关注重点",即:技术路线的合理性、工程分析的客观性、海洋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项目选址及平面设计的可行性、评价重点的明确性、数据的真实及有效性,并把防污对策的针对性作为报告书需要明确的"一个落脚点"。  相似文献   

8.
环境报告书是反映企业及所属业务部门和生产单位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对环境影响,以及为了减轻和消除有害环境影响所进行的努力及其成果的书面报告.为了消除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遭遇的"环境壁垒"影响,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论述旨在建立我国的企业环境报告书制度.  相似文献   

9.
环境质量报告书是环境监测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为环境管理服务的重要科学依据。编写报告书是一项内容广泛,技术性很强的综合技术工作,是以系统论为指导,创造监测数据新价值的综合劳动过程。努力提高报告书的质量是加强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提高监沙的技术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内容。为了编写好环境质量报告书,笔者就以下几个问题与同行作以下探讨。1.明确编写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目的意义环境监测必须为环境管理服务,这是各级环境监测站工作的指导方针与指导思想。作为环境监测工作成果的质量报告书,是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环境信…  相似文献   

10.
采用能源弹性系数分析法,利用统计年鉴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提供的数据,对山西省火电行业产生的大气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现阶段的常规模式发展下,山西省火电行业污染严峻,将在很大程度上加剧当前山西省大气污染严重的态势;定义火电生产弹性系数为0.8时的发展方式为预警模式,在该模式下污染可得到一定控制;只有当进入火电生产弹性系数为0.5的和谐模式发展时,才能大幅减少SO2和NOx的排放.建议通过采取强化宏观调控、严格审批以及加强技术改造,将山西省火电行业的火电生产弹性系数控制在0.8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