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北市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淮北市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老河口市自1996年被确定为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以来,全市上下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合理利用资源,积极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与农业生态环境,巩固和推广生态农业建设,促进了城市环境质量的不断提高,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编制生态建设规划,保证生态建设目标的实现 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国家生态示范区,必须要有一个立足实际,科学、合理、可行的生态建设规划作保证。为此,我市组织专门班子,先后完成了《老河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第四次修编、《老河口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生态安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介绍了生态安全评价的目的和范畴。对生态安全评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论述了生态安全的研究方法和特点,指出了基于3S技术的生态安全评价的优势,最后提出了基于3S技术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建设生态工业园的意义与途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海山  孙放  张建强  欧阳峰 《四川环境》2004,23(2):57-58,63
本文从工业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工业企业发展现状,说明了建设和发展生态工业园的必要性,初步探讨了建设生态工业园的途径,为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欲使区域经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必须构建合理的区域生态经济体系,进而使区域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区。文章首先分析了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概念和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意义,然后阐述了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最后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从区域经济体系的企业层面,各企业经营中要贯彻生态学思想;产业层面,建立生态农业体系、生态工业体系和第三产业生态化体系;区域层面,建立自然区域生态经济、经济区域生态经济和生态产业园区等方面论述了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6.
应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和统计数据,对青岛市1998-200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栽力进行了动态分析,并预测了未来青岛市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及其在国内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玲燕  闻岳  周琪 《四川环境》2006,25(4):43-47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是90年代提出的可以定量的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分析的计算模型。本文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的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分析了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在我国的应用,并且指出了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及其改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疆生态损失结果为依据,论述了自然利用与生态效应的关系,用生态学观.点解释了生态损失的含义,并对生态损失特征和自然利用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开发状况,从深度和广度上论述了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内容,在开发与保护问题上强调必须坚持生态经济的原则,把保护放在首要地位,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桂林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论述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以及国际与国内建设生态城市的趋势。结合桂林市实际情况,按照生态城市建设的5个要点,分别进行了建设现状描述和未来展望,提出了一种建设生态城市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论述了山西省生态环境的对策,提出了示范引导,监督检查,监测考核的工作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生态小区特征和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谢天  许纪存  史凯  施为光 《四川环境》2003,22(4):1-3,19
保护和建设生态小区,推行生态细胞工程是自然生态工作的有力补充。对于目前出现的许多生态小区,中国尚无一套正式通用的生态小区考评指标体系。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生态小区的概念、内涵与其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生态小区的考评指标体系,希望以此引导四川省生态小区的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3.
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在大自然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又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朱Rong基总理指出要“注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这是搞好生态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导原则。不断恶化了的生态环境,不仅对人类造成了影响和危害,同样对整个生物界也都造成了影响和危害,减弱了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为了搞好我国的生态建设,在建设工作中注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作者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成都市可持续发展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定量测度区域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都地处我国西部,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桥头堡”,对西部地区的发展起着示范、先导、辐射和带动作用。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计算模型对成都市各类土地面积进行量化,具体计算出成都市的生态承载力、供需结构。计算结果表明,2003年其人均生态足迹超过了它的人均生态承载力,生态经济系统存在生态赤字,必须采取措施提高生态承载力,减少生态压力,探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赭山风景区毁林挖山导致的100多处“斑秃”的现象的分析,着重阐述了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性和生态伦理构建的必要性,说明了公众对生态安全麻木的严重后果,呼唤公众要从把对“非典”的不安和恐惧化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让生态安全在我们的价值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系统梳理了乡村生态振兴研究的热点主题,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和关键词分析工具,对收录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的乡村生态振兴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核心研究议题包括农村环境污染的根源与治理研究、农村生态环境补偿与绿色发展研究、乡村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乡村环境治理研究等。乡村生态振兴的理论研究需要加强学术交流、完善合作谱系,拓宽学术视野、建立议题关联,立足中国情景、凝练本土理论。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二○○一年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邓跞  杨顺生 《四川环境》2003,22(6):45-47
论文以四川省2002年统计年鉴的数据力依据,对四川省2001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2001年人均生态赤字为1.115hm^2。这反映出人类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此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之下。  相似文献   

18.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学校生态教育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教育生产的背景及含义人类目前面临着诸如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人们逐渐认识到科学技术它既能促进社会发展造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事人类面临的困境是人类自身在“副产品”。应除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由于工具性对价值理性人类生存发展的困境还道德力量的削为了走出上述困境,1972通过了》,并建立了国际环境制定了国际环境教育规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的概念,1992年在里约热180多个国家和70多许多生态学者提出“拯救地球”、“全球伦理”、“可持等口号,揭示了人类文化的:由科学文化转向生态文但是异化的培养模…  相似文献   

19.
黄河断流的生态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国古老文化的发祥地。千百年来,滔滔不尽的黄河水哺育了祖祖辈辈的两岸人民,记录了这里的人民为了争取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抵御自然灾害威胁和反抗外来民族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然而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尽的黄河却连年断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人们开始了深层次的思考。一、黄河断流情况及趋势分析据有失资料分析,黄河断流自1972年起始之后,在距今25年的变化过程中,其断流频数、历时和河道长度,均不断增加。以距河口最近的利津水文断面(距河口仍有136千米)为例,70年…  相似文献   

20.
吕庆华  蔡瑢 《四川环境》2003,22(6):48-50
丽水市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四年以来,通过实施五大生态工程,将欠发达地区的优良生态环境后发优势转化为生态优势,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准备2003年迎接国家验收。本文介绍丽水市生态示范区的创建实践经验,并对验收工作准备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