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连英 《四川环境》2007,26(5):35-36,56
本文对2006年泸州市的酸雨污染状况,以及降水中阴、阳离子成分进行了分析,为确定泸州市酸雨污染原因和酸雨类型提供了依据,并对降低酸雨污染提出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我国酸雨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确定我国酸雨污染区域和污染程度,核查我国酸雨污染的主要污染组分和特征,为更好地控制酸雨污染提供依据,安徽省17个省辖市分别于2002年、2004~2005年参加了为期3年的酸雨普查工作。安徽省酸雨频率分布与变化普查期间,安徽省出现酸雨的城市在10个左右,主要出现在长江以南及江淮之间中、东部,淮河以北及江淮之间西部基本无酸雨。全省酸雨频率大于5%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安徽的中、南部区域,主要包括合肥、蚌埠、滁州、宣城、铜陵、池州、黄山等市,面积约5.8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2%。安徽省酸雨频率大…  相似文献   

3.
2000年3月3日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与日本酸雨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了酸雨污染防治宣传教育研讨会。“九五”以来 ,我国已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列为国家污染防治重点。研讨会上专家们谈到 ,与大气和水质的污染及控制相比 ,公众对酸雨污染危害和控制的知识了解得比较少 ,此次会议的召开正是为了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中日酸雨污染防治宣教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1997~2002年成都市区酸雨监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对1997年~2002年成都市区的酸雨污染状况,酸雨分布,以及市区降水中阴离子成分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进行了探讨,为成都市区确定酸雨来源、酸雨类型、酸雨分布提供基础数据,并对控制和降低酸雨污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酸雨污染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从酸雨成因入手,根据全省降水监测数据等资料,对四川省酸雨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省酸雨法污染面积广、频率高;酸度强,近五年,酸雨频率有下降趋势,但降水酸度无明显减弱,酸雨污染形势依然严峻;降水组份中,硫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比值逐年下降,说明大气污染特征已由煤烟型转为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  相似文献   

6.
鹰潭市酸雨污染现状、趋势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01-2010年降水监测数据,全面系统地研究分析鹰潭市酸雨污染现状、变化规律,并从环境空气质量、区域污染物输送、气象因素和土壤性质等方面探讨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得出区域输送是鹰潭市酸雨污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国南方酸雨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酸雨的危害、近几年中国南方地区酸雨的污染的时空分布状况、酸雨的成因等3方面的内容。研究表明:我国南方酸雨区的酸雨污染状况基本上处在一个稳定的时期。降水pH〈5的区域有从长江中上游向长江中下游发展的趋势;在时间分布上,秋季冬季降水pH低,酸雨发生的频率高;春季夏季降水pH高,酸雨发生的频率低。在酸雨的成因上,着重讨论了大气性质、污染物的迁移和扩散、气候条件、大气中颗粒物浓度以及土壤性质对酸雨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分析2007~2019年南通市各子站降水监测点位数据得出,近10年来,全市酸雨污染大幅减轻,酸雨发生率渐趋下降,强中度酸雨逐渐消除,降水酸度和酸雨酸度均有减弱,现阶段酸雨污染以弱酸性酸雨污染为主。近年来全市硫酸根离子当量浓度呈现逐年明显降低的趋势,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大量致酸物质使降雨中NO_3~-占比明显上升,SO_4~(2-)与NO_3~-浓度的比值已降至1.25∶1,南通市酸雨已由硫酸型向硫酸与硝酸并重混合型过渡。全市酸雨区域分布格局总体变化不大,主要呈现东南沿江沿海略高于西北部区域。  相似文献   

9.
自贡市酸雨状况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陶朝京  王燕平 《四川环境》2001,20(3):16-18,27
本文分析了自贡市酸雨现状,提出控制酸雨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介绍景德镇酸雨污染现状的同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景德镇市酸雨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二氧化硫作为污染减排约束性指标之一,以及由其主要产生的酸雨是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最近,经国务院同意,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国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为使读者对我国的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整体情况有一个较为直观的感受,本刊记者对总局污控司副司长李新民进行访谈,从几个主要方面对规划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酸雨现状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是地处中南的酸雨污染严重区域。本文依据湖南省1993—1999年监测酸雨的数据资料,对湖南省酸雨的现状特征作了简要的阐述,对湖南省酸雨的成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对酸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初步提出了一些酸雨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湛江市区酸雨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降水监测资料,分析了湛江市区酸雨的主要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防治酸雨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依据山东省多年来的降水观测资料,评价了酸雨污染现状,研究了酸雨时空分布规律.通过对主要酸雨前体物的排放强度与降水酸度的关系,土壤酸碱性与降水酸度的关系,以及气象条件对酸雨影响的分析,探讨了山东省酸雨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国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环保产业》2008,(2):14-18
前言 "十五"期间,我国的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认真实施了国务院批准的<两控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五"计划>,修订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全面开征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污费,对重污染的排放源实施了限期治理,新上火电项目大部分建设了脱硫设施并全部采用了低氮燃烧技术,淘汰关闭了一批小火电机组,"十五"规划重点火电脱硫项目基本建成或开工建设,这些措施使城市空气二氧化硫污染状况有所改善,酸雨恶化趋势得到了一定控制.  相似文献   

16.
今年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该批复原则上同意国家环保总局的(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以下简称“两控区”)划分范围),要求“两控区”到2000年,排放二氧化硫的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并实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有关直辖市、省会城市、经济特区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及重点旅游城市空气二氧化硫浓度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酸雨控制区酸雨恶化的趋势得到缓解。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2000年排放水平以内,城市空气二氧化硫浓度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酸雨控制区降水…  相似文献   

17.
张庭建  舒兰 《四川环境》2002,21(1):46-48
本文通过对怀化市鹤城区常规酸雨监测数据分析,针对怀化市区特有的山区地形特征,初步得出怀化市区酸雨时空分布特征,酸雨形成原因是降水酸度,酸雨率季节性变化规律,并对此提出一些减少山区环境酸雨污染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广元市2011年9月~2012年9月的降水监测数据为基础,对降水的化学组成进行统计分析,并依据2004~2012年的降水监测统计资料,对酸雨污染变化趋势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降水中主要阳离子为Ca2+和NH+4,主要阴离子SO2-4;酸雨类型主要为硫酸型;降水的酸度应该受多种离子综合影响;广元市酸雨污染总体趋势稍有减轻。  相似文献   

19.
我国酸雨污染及其控制规划构想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我国酸雨污染比较严重的情况,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控制我国酸雨污染的各种方法和手段,并根据我国的致酸污染物主要是煤炭燃烧产生的实际情况,从煤炭生命周期入手,提出了包括“无行动方案”、“替代方案”、“清洁生产工艺”等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酸雨     
在当代工业发达的西欧、北美和日本等地,因大气遭到严重污染,不断发生被人们称之为“空中死神”的酸雨。酸雨使水体及土壤酸化,直接危及人体健康和生物生存,损害文物古迹,破坏森林,影响生态平衡……酸雨所造成的危害,已经引起世界各国专家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