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美国麻省有一批科学家提出了一个理论,认为要消灭噪音可采用“以毒攻毒”的方法,制造出一种振幅与某种噪音相同的声音,用它向该种噪音进行撞击,便能令噪音消于无形.提出这个理论的物理学家尼尔·希拔兹博士,曾经做过一个试验,以证明他的理论正确可行.他把一副发出巨大低频率振波的柴油发动机所发出的噪音,用一系列的声音感应仪加以测录.然后将噪音输入一个电脑之中.经过特别设计的电脑程序,把噪音加以分析,找出它准确的振幅.接着,利用几个扩音器,播出与该噪音振幅相同的“反噪音”.结果,由于两种声音的相互撞击,柴油发动机所发出的声响,竟然销声匿迹,变成“寂寂无闻”.证明他的理论正确,以声灭声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
春天听鸟鸣     
夏璋 《环境》2012,(2):62-64
又是一年春来到,大自然将桃红柳绿的好颜色带给我们的同肘,春天的声音也活跃了起来,鸟鸣就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一件礼物.正如某位文学家所言: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方不虚生此耳".  相似文献   

3.
人们习惯在工作之余听听音乐,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各种专业高档音响、家庭影院已成为当前十分普通的家用电器之一.但是,有些人由于应用不当,欣赏音乐的方法不对,患上了“噪声病”.“噪音病”是指由噪音引起的疾病.噪声指的是生活环境中对人体有不良影响的音响.根据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噪声污染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人在白天能忍受噪音的限度平均不得超过65分贝.我国  相似文献   

4.
秦沈客运专线首次在通过村庄附近地段的路基上设计安装声屏障工程 ,作为降低列车通过时的噪音、减弱扰民程度的重要措施。文中介绍了声屏障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管理等情况。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的主题,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但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提到环境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大气污染、水污染,甚至噪音造成的声环境污染问题,惟独土壤污染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那么,什么是土壤污染?它有哪些主要污染来源?土壤污染与其它环境污染相比有何特点?国内外针对土壤污染目前主要采取什么防治措施?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我们环境保护工作者以及每一个爱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公民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环境整体保护中,声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占据着重要位置。正因如此,我们针对城市噪音产生的五类原因,利用网格管理、技术管理应用、绿化隔离技术等方式,开展了城市声环境保护工作路径研究,为城市声环境管理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支持。  相似文献   

7.
善待自然界     
大自然提供给人类生存的空间,可以说是无私的。人类在大自然提供的广阔空间里,生产、生活、繁衍后代,造就出一代又一代。不幸的是,多少世纪以来,由于人类的无知,也可以说是愚蠢,对大自然肆忌进行掠夺式的开采和破坏,毁林开荒、崽卖爷田、水土流失、风沙肆虐,噪音、废气、污水以及形形色色的垃圾充斥其间。人们在那里播撒化学和农药,砍伐早已形单影只的树木,追杀比出土文物还要稀少的动物,掘地千尺寻找黄  相似文献   

8.
有源消噪     
英国技术协会(BTG)已公布了第一台大规模有源消噪系统的详细内容,该设备装在达克斯郡(Duxford)英国气体压缩机站内。该系统的原理十年前就已由剑桥大学的一名研究人员研究成功。当时已知无源静噪器对低频噪音是无能为力的,他深入研究后便提出了有源方法。基本原理是:人为地引入一个与噪音频率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完全一样的复制声音,来抵消或大大减小噪音。现代电子技术已能够对随机非周期噪音,进行快速连续抗声。在达克斯群,直径为10英尺,高34英尺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近年来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道路交通施工。交通沿线公路声环境必然会受到道路的施工期和运营期的不利影响。中国的公路的环境保护验收是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管理的关键,这篇文章按照公路勘测环保验收的实际问题出发.重点研究建设项目施工期和竣工验收的噪音组成,分析了高速公路的声环境变化原因和提出修正方法,对编制声环境验收报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如今,不光都市人,连很多乡村人,也在失去大自然的护佑.那种存在于野外大自然的细腻、温情、善良和深情,正在悄悄遁失.作家肖夏兴说过,为了抵御这种遁失,他常去读一本书,那就是普列什文的《林中水滴》.  相似文献   

11.
曝光台     
《环境》2019,(3)
<正>家住东莞市大朗洋坑塘新围路附近的居民投诉,附近一家从事洗车、钣金、喷漆等的汽车保养企业,作业过程中高压水枪的喷水声、高压气泵的喷气声、吸尘器等噪音刺耳,每天工作到半夜1点甚至更晚,严重影响晚上休息!其次,喷漆时排放的废气刺鼻难闻,望相关部门重视并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1999年是“生态旅游年”.生态游这种新的旅游形式在80年代末推出后,很快便风靡全世界.人作为大自然的一员,离不开水、空气、土壤、岩石、植物、动物、阳光等自然资源环境.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在同大自然斗争中,不断地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料,同时也在改变着自己的生活环境.随着近代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然而,人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人渴望回归大自然,亲近她,同她作情感交流.随着人们的旅游经历不断丰富,旅游兴趣也在不断地转移,已经不完全满足于那些受人类影响过多的地方旅游,而是把目光开始投向比较原始的、古朴的自然区域,追求原汁原味的自然环  相似文献   

13.
环境噪音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除了传统的听力损伤和生理评价标准之外,它对人群的心理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为了补充传统评价模型在心理学方面评价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分析的评价模型,计算篮球赛体育馆内环境噪音对人群影响的评价指标,以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为基础,把环境噪音对人群影响的定性评价转变为定量评价,用来表达环境噪音对人群影响的不确定性;以人群对篮球赛体育场馆内环境噪音的主观感觉和环境噪音的强弱、环境噪音频率以及环境噪音随时间的变化为基础,对评价指标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评价指标综合矩阵,并采用模糊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通过三部分实验测试,证明所提模型能够准确评价篮球赛体育场馆内环境噪音对人群心理烦躁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4.
张琦 《环境导报》2003,(14):38-38
本次活动选择大自然中的声音和色彩,让幼儿通过听觉和视觉,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活动要求教师带领幼儿走进自然,引导幼儿倾听并记录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观察并涂画各种色彩,不断感受、了解自然界的声音和色彩,从而初步感知自然。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录制大自然中各种声音和色彩,加深对声音和色彩的感受,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观赏反映大自然有趣美妙的录像。让幼儿听各种声音的录音,并猜猜这是什么声音(风、雨、雷、鸟鸣)?感受发出各种不同声音的自然现象。组织幼儿回忆并开展讨论: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你觉得什么声…  相似文献   

15.
1序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经济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投资建厂.钢结构厂房以其舒适性、抗风性、快捷、抗震性、自重轻、耐久性、节能、环保、发展空间大、保温性、寿命长等独特的优点而被广泛使用.钢结构厂房建设加单,所需时间段,原料弹性性能高,能够承受较大的变形,适合用于机械零部件的生产加工车间.但是钢结构厂房也有其致命的缺点,隔音效果差,碰撞时容易产生噪音,对生活或工作其中的人们以及生活在其周围居民的健康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分析钢结构厂房噪音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噪音污染,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排出的烟气流量大,温度高,噪音强。一般从50米左右高空烟囱排出,成为炼油厂主要噪声源之一。影响周围1~2公里环境。原设计在20米长的烟囱内设十字结构轻质多孔消音砖及盘式消声器,但消声效果很差。该噪声属于低频噪声,传布很远,嗡嗡之声不绝于耳,使人烦噪不已。在100米外车间办公室。整天感觉尤如轰炸机在头顶盘旋,夜间在3公里外的住宅区都能  相似文献   

17.
<正>大自然是人心灵的归属,与生俱来的荒野基因呼唤着我们回归自然。如何让脱离自然已久的城市人重归自然?如何把自然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自然笔记是用书写和绘画的方式,给大自然书写日记。在记录中感受大自然中的生命,在记录中把自我融入自然万物。有关大自然的一切:鸟鸣花落、草长莺飞、草丛里的昆虫,四季变化……时时处处皆自然,只要我们有  相似文献   

18.
<正>大自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强大力量,让每一个面对它的人,不自觉地因为它的美,而被震撼。"大自然往往让我们所有人惊叹不已。"大自然保护协会(TNC)首席市场官Richard Loomis说,"事实上,保护事业的精髓在于对大自然的深深敬畏。这些照片  相似文献   

19.
杜丹德 《环境保护》2007,(21):43-45
现代环境保护运动与生态科学的发展可谓并驾齐驱.在多数人的心中,生态这个词汇指的就是大自然,包括所有的动物、植物以及它们所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但是,这种理解存在严重的错误,因为最具有影响力的因素--人,并没有在其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刘林森 《环境》2010,(9):51-53
当嘈杂的声音成为城市人不堪忍受之负担,噪音污染的治理应当成为建设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让我们都学会向噪音say no!拜托,不要粗暴地把我们的耳朵“叫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