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在构建课程标准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引领驱动,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目的,通过课程标准的构建代替以往课程大纲的作用和地位.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对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园林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构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突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充分反映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表4,参5.  相似文献   

2.
探讨高职高专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会计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一些改革的方法,其次阐述了高职高专会计教学模式应与时共进,对目前会计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简单探讨.以湖南环境生物学院为例,结合实际分析教学模式新方向.参5.  相似文献   

3.
林业的发展前提是有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作技术支撑,以高职林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为例,从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等方面论述了两者有机结合,从技术层面上促进湖南林业的发展.参5.  相似文献   

4.
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建立开放实验室和第二课堂、"课堂+实训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等在动物营养与饲料分析实验课程中的应用,通过上述教学方法的应用,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参6.  相似文献   

5.
新兴的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加快院系文化的建设.该文叙述了高职院校系部特色文化的概念,对国内现状进行了述评,归纳了系部特色文化的特点、科学内涵、功能和现实意义.并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药学系为例,阐述了打造高职院校系部特色文化的实践和思考:坚持与专业特点相适应、与办学定位相协调、与社会发展相一致三项原则.采取五项措施:发挥教师导向作用,引领精神文化;把握宣传舆论作用,规范载体文化;重视学生社团作用,建设制度文化;挖掘环境育人作用,提升器物文化;强化工学结合作用,打造技能文化.实施六大工程:实施"形象策划"工程,树立品牌意识;实施"精品励志"工程,陶冶道德情操;实施"文明养成"工程,提升文化涵养;实施"课改教改"工程,创新办学理念;实施"企业对接"工程,融入企业精神;实施"平安创建"工程,建设和谐系部.参4.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下的森林康养应坚持走与民生和生态相结合,将"健康中国"深度嵌入"美丽中国"战略的发展新思路,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根据对森林康养的释义及其功能的分析,并结合当前我国森林康养的发展现状,得出须从做好顶层设计、解决生态问题、加强制度建设和推进人才培养等四条路径入手,实现森林康养的有序、持续、规范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行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从药物应用与临床关系入手建立了校企联合办学机制.在教学中增加了临床知识与药理学相结合的内容,即结合药物作用机制讲授临床知识,并引入病例教学,使药理与临床有机结合、互相渗透,相互助长.在教学方面开展"药理学"知识竞赛、制作并应用能传递临床知识与药理学结合的课件,活学活用药理学,同时及时的带学生到药品超市实习,了解现在超市的销售方式和职员的素质现状,在课堂上引入学生参与教学和讨论,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某种意义上说,人文素质比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能反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应通过加强领导、重视人文知识师资队伍的建设、推行人文课程学分制、提倡教师课后指导、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建立人文课程学习的评价机制等途径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辩思了"课程思政"与"乐山乐水"之间关系;分析了生态文明教育课的困境:"孤岛效应"、将"课程思政"局限于"课堂思政"和"课内思政";提出改革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建议:吃透"课程思政"核心要义、服务乐山乐水培育,厘清"乐山乐水"培育思路、组建优质师资团队,把握"乐山乐水"培育实质、优化课程体系内涵,以及彰显"乐山乐水"培育实效、类型化生态文明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0.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兽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是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和特色部分,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不断强化、革新《兽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使其在新的形势下更加科学、规范,从而促进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教育的整体发展.参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