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会快乐     
一位母亲失去了与她相依为命的儿子。这失子之痛,几乎令她痛不欲生。为了能让她的儿子复活,她跋山涉水去拜见佛祖,希望佛祖能赐予她一副金丹妙药来救活自己的儿子。佛祖听了她的请求后,便爽快地答应了她。“其实,这种药很一般,原料就是花椰菜的种子,不过这种子必须来自一个没有亲友死亡过的家庭。”那位母亲听了药方后,如获至宝,满怀希望,挨家挨户地去寻找。她找得很辛苦,不知走了多少个  相似文献   

2.
呼吸的烦恼     
去冬今春以来,糟糕的雾霾天气给国人带来呼吸之痛,一时间,PM2.5又一次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频词汇",甚至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能找到它的"身影"。实事求是地说",十面霾伏"不是小康社会美丽中国的应有之义,频发的雾霾天气既拷问着政府良知也拷问着社会公德。毕竟,在空气污染面前,人人都是受害者,没有赢家。而且国内外的经验也表明:防治雾霾天气没有"灵丹妙药",更不能流于空谈,只有实实在在的作为。  相似文献   

3.
《绿叶》2020,(4)
正我是一个藏族人,来自四川若尔盖。我在家乡做草原沙化治理十多年了,慢慢地发现,草原、牛羊、牧民是离不开的,这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若尔盖是全中国最大的高原沼泽湿地,黄河水的30%来自若尔盖湿地。记忆中的若尔盖实在令人着迷。牧民的孩子在马背上长大,从小放牧。可年纪那么小,家乡的山山水水,我怎么知道?小时候放羊,爸爸跟我讲,今天我们家的牛丢了,有可能在冬季草场,你去找回来。怎么找呢?他比画着跟我讲,你这样走的时候,这里有一块沼泽地,这边有条河,过这条河时候你必须要找到不太深的地方;还有那边有一户,他们家的狗特别厉害,你得绕着走。我根据爸爸比画的地图,脑子里面反复想着,然后骑着马就这样寻找,找到牛羊的时候,我特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已经过去,网络上出现了新闻搜索十大关键词,雾霾位列第一位。雾霾走了,还会回来吗?这是公众心中最大的谜团。新的一年,不想再吸雾霾成为公众迫切的祈愿。面对雾霾和公众的呼声,政府该做些什么?加强立法的震慑力"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伦敦烟  相似文献   

5.
陈悦 《环境教育》2014,(6):87-87
正雾霾来袭,城市受到严重污染。因为雾霾,我们的大课间活动和体育课多次被叫停;因为雾霾,我身边的小伙伴多次感染呼吸道疾病;因为雾霾,妈妈和她的同事面部多次过敏。这一切的一切,让我深刻认识到空气污染已经给我们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在一次学校组织的班队会上,老师告诉我们许多关于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知识,并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6.
正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哈哈,童年的时光总是那么美。天空很蓝,树木成群,绿树成荫,我们在树底下玩得很开心。记得小时候家乡还没有水泥路,路的两边有好多树。走在小路上,哼着歌,一阵小风吹来,是多么的舒服!如今,我回到家,已经铺好了水泥路,路两边安装了路灯,但是总感觉少点什么,原来少了两排树。我问爸爸:"爸爸,这两边的树呢?"爸爸叹了叹气说:"为了不妨碍铺路,已经把树都给伐了。"我失落的走回家,只见奶奶和几位邻居说话,但好像不开心。我过去问奶奶怎么了,奶奶说:"唉,以前  相似文献   

7.
宽容与友善     
当营业部经理时,我和一个雇员不和。我不喜欢她的目中无人,并决定找她谈谈。为了避免当众争吵,我打算在家里给她打电话。“我是否要解雇她?”翻着雇员卡,我若有所思。突然,9年前发生的一件事闯入我的脑海。那时,我干着全日制工作,以资助丈夫迈克完成学业。终于,他毕业的日子要到了。我们的父母将从州外赶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而我也为那天做了许多计划。比如,毕业典礼后,去吃冰激淋,然后去镇里潇洒一回。我兴高采烈地跑进我工作的那家书店。“我要感恩节后的那个星期六休假,”我向老板宣布,“迈克毕业了!”“对不起,玛丽,”老板说,“假日后的周末是我们最忙碌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正>1有一年我在西雅图旅行,专门安排了一个下午去看李小龙的墓。墓地在西雅图郊外的一个山坡上。下了公共汽车,只见零星几栋两层的木质民居掩映在满目的绿树红花之中,宁静得像世界尽头,又美丽得如同仙境。进了墓地,才发现这是一片巨大的公墓。李小龙的墓藏在成千上万墓碑的海洋之中,并不好找。我跟着谷歌地图绕来绕去转了十几分钟也没有找到。正是盛夏,我口干舌燥,走得满头大汗。正着急时旁边一辆车停了下来。开车的是一个白人哥们,探出头来问我:你要去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9.
羽佳 《绿叶》2005,(10)
时尚的李勃正和朋友嬉笑着走在路上,突然弯腰捡起地上的一个烟头,朋友不解地看着她,她莞尔一笑:“做这些事已经习惯了。”在李勃眼里,“环保是普通人的事,只有很普通的人把一些小事当成一种习惯了,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这才是真正的环保!”李勃现在就读于西南电子科技大学,一年前加入当地一家比较著名的环保组织。然而,就是这一年时间,她深深地感受到了环保组织的一些现状。她认为,有些人很早就关心环保,甚至做了很多大事,但是“他们是在刻意做环保,因为他们觉得做环保是一件比较高尚的事情”。李勃是从一个完全不关心环保的普通人做起来的。她…  相似文献   

10.
闲谈环保     
看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卫星照片,感受着日益严峻的温室效应,听着一次次环境不断遭受破坏的报道,不由得让人不寒而栗。每天看着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我就会不时地回想起一个环保短片里的小女孩,她稚气地问妈妈:“妈妈,树是什么?”在现在看来,这是个使人意外的问题,但她的提出却发人深省,小女孩在石头森林里,竟然找不到树的踪影了,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  相似文献   

11.
初擒狐子积雪初融的季节里,我跟二叔踏着残雪上山打猎。二叔是有名的猎户,有丰富的打猎经验,对这一带的山林十分熟悉。跟他一起打猎,从未空手而归,更何况这次还有猎狗阿黄相助。但今天运气显然不好,在密林中走了大半天,只碰到几只野鸡、野兔。对于二叔来说,不打几只大点的家伙,怎么能回去呢? 二叔提着枪走在前面,机警地看着四周。我拎着猎物跟在后面,阿黄则不停地在附近嗅闻。突然,阿黄立住不动了。低头一看,雪里有一行浅浅的梅花般的脚印。跟了二叔这几年,我知道,这是狐狸的脚印。我们顺着脚印在密林里搜寻,这脚印曲曲折折。一会儿又不见了,二叔小心地察看痕迹。又找到了脚印。二叔说:“这只狐狸很狡猾!”忽然,二叔站住不动了,阿黄也似乎发现了什么,显然很兴奋。我悄悄看去。前面是一堆巨石,一只狐狸威风凛凛地  相似文献   

12.
正老家,谈不上神圣,但也是人们心中的一片净土,我的老家在地图上找都找不到,却占据了我心中的一大片地方。老家的后山上,有一汪碧绿的深潭,村里人把她当做天赐的礼物,平日洗衣、种菜、喂猪的水全都从中汲取,就像孩子吮吸母亲的乳汁一样,全村人依赖着这块珍奇的碧玉。这湖很沉默,沉默得连名字都没有,我小时在作文中常常提到她,给她起过各种各样的名字:镜湖、清水湖、玉湖……就这样被我叫了个遍,文章也很平  相似文献   

13.
春天回乡     
口气/八,峥‘ 我爱着这些紫色白色的泡桐花 大片绿得心酸的麦田 开着野花的田珑和散落在夕阳下 星星点点的坟墓 它们生机勃勃时于一个 面色苍白的小女人百感交集的走过 始终保持绒肤 绿 杨 隔 水的坑搪边 花飘得令人心乱 着紫槐林我看到十七岁的我 坐在柳树下心思忧惚 局发深浓正在生一场大病 多年不见我寻运田间 已找不到她的坟了 只看到麦田疯狂地绿着 祠花偏执地开放 如当年她面时着我羞涩的笑着 穿着紫色绿色的衣装 池塘生本草本草畔 三三两两的嫂子们在经布 传说中进贡的七彩锦线 换成廉价的蓬尼纱 嫂子们把妙线经成一条花花绿绿的流水…  相似文献   

14.
央视《新闻1+1》报道,今年年初的天气,给多少人留下难以磨灭的沉重印象:140多万平方公里雾霾笼罩,8亿以上人口受到影响。一个月内,四次严重雾霾天气接连发生,一个月内,仅有五天没有雾霾。如何面对一个又一个被严重污染的城市?雾霾升级,治理要不要升级?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为此疾  相似文献   

15.
正新年伊始,一份新鲜出炉的"2013年十大热词"榜单在网上引发了网友强烈共鸣,毫无悬念的是"雾霾"与"中国梦""土豪"等一起入选。告别2013,走进2014,人们用盘点这种方式,记忆着雾霾之痛。资料表明,2013年我国平均雾霾日数为52年来最多,特别是入冬以来,举国上下出现"扫霾"  相似文献   

16.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远古时期,在地质的作用下,大自然就为我们储存了巨大的资源,她就像一位母亲,哺育着地球上无数的生灵;同时她也是一位严肃又和蔼的老师,教育着我们无知的人类。从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开始,大自然就与我们结下了切不断的关系,光着小脚丫,走在光滑的鹅卵石上,伸着小手,抓来一根树枝,枝顶的花儿垂到你的  相似文献   

17.
正去年4月底,"钢城"马鞍山印发了《马鞍山市应对雾霾天气应急预案》,这标志着马鞍山在安徽省率先出台雾霾应急预案,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建立应对雾霾天气应急机制的城市。预案出台背景去年年初,全国多个省市地区出现了大范围持续性雾霾天气,在引发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同时,也让时任马鞍山市市长的张晓麟颇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2004,(10):45-46
早春的一个清晨,好莱坞电影演员苏姗·海华正在家门口的花园里散步。空气中飘着一层淡淡的薄雾,天气微微有些寒冷。苏姗正想着回屋子里取件衣服,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尖锐的刹车声,一辆巨大的黑色汽车停在她面前,从里面走出一个男人,低头朝她走过来,急切地催促她说:“苏姗,我们该走了。”“该走了?去哪里?可是——”苏姗想说“我不认识你”。话还没有出口,已被那人拉上了车。车子飞快地开到机场,苏姗被胁迫着上了一架喷气式飞机。飞机在云层里穿行,茫茫云雾让苏姗觉得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又害怕。苏姗一次又一次想开口问身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雾霾问题愈演愈烈,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已在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影响我国社会,如何有效解决雾霾问题成为摆在我国地方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关于雾霾的治理问题也引发了当前我国学界、政界以及社会的广泛讨论。本文在解析绿色民生观生态价值意义之基础上,剖析了其与雾霾治理二者之间的契合性。进而提出了具体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你与一个人或一群人,约定了或未约,你走在赴约的路上,那个地点你很熟悉或者未知,但此时你的状态都是在寻。正所谓追寻、寻觅、寻找、搜寻。而等到来到那个地点,见到或未见到自己约定的人,这便是遇,正所谓遇见、偶遇、巧遇、寻而不遇。人与人的交往,正是凝结于这一次次的寻与遇中,交织成网,循环往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