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炭是我国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在能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煤炭的生产、销售却给环境带来了许多危害与破坏。实现煤炭企业绿色物流刻不容缓,但怎样评价煤炭企业绿色物流的绩效值得思考。对煤炭物流绿色化研究进行了总结,以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根据煤炭企业实际情况和特点,结合AHP和FCE方法制定了煤炭企业绿色物流绩效评价模型,并以某一具体公司进行模型应用分析,针对分析结果给出相应措施,以提高该煤炭企业物流的绿色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煤炭是我国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在能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煤炭的生产、销售却给环境带来了许多危害与破坏。实现煤炭企业绿色物流刻不容缓,但怎样评价煤炭企业绿色物流的绩效值得思考。对煤炭物流绿色化研究进行了总结,以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根据煤炭企业实际情况和特点,结合AHP和FCE方法制定了煤炭企业绿色物流绩效评价模型,并以某一具体公司进行模型应用分析,针对分析结果给出相应措施,以提高该煤炭企业物流的绿色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实现碳中和愿景需要银行投融资服务配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3年,中国煤炭消费量达到顶峰;但时至今日,煤炭仍是我国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2019年煤炭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7.7%①。与此同时,我国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2010年以来在新能源发电领域累计投资8180亿美元,可再生能源装机年均增长约12%,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②。  相似文献   

4.
煤炭是我国能源工业的支柱,在能源生产构成和消费构成中历来都占绝对优势.据统计,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占76.3%.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将不断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但从世界能源发晨趋势和我国能源发展的国情看,预计本世纪末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中的比重约占70%,河南省约占80%.  相似文献   

5.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能源消费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巨大,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关系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环境保护。通过选取京津冀2000—2014年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指标数据,建立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发展指标的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发现,京津冀能源消费总量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具有正向作用,电力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具有正向影响,而煤炭、石油具有反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改善区域能源供给方面采用适度提高能源总量,减少煤炭等重污染能源比重的政策措施,以有效促进京津冀的经济协同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6.
绿色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对绿色化进行测度评价有利于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从而推动国家整体绿色化发展。基于绿色化的概念,以中国30省市为研究对象,以2015年各省市数据为基础,构建包含绿色财富、绿色压力、绿色治理的绿色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其绿色化水平进行测度和差异评价。结果表明:中国绿色化发展水平较低,区域间差异较大;北京、上海、海南等的绿色化水平处于前列;中国省市的绿色化与经济水平、资源的分布具有相似性,呈现出沿海—内陆的空间性差异格局。  相似文献   

7.
中原经济区能源消费视角下的大气环境压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以能源消费模式为切入点,分析中原经济区能源消费总量、消费结构和利用效率的现状水平,并分析能源消费引起的大气环境压力状况。基于经济发展速度调控及节能减排力度的不同,设置2020年三种能源消费情景,使用区域能源消费总量优化模型模拟预测不同情景下的能源消费总量,并分析不同情景下的大气环境压力。结果表明,快速发展和适度发展Ⅰ情景下,2020年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将比2012年增加4.2×10~8tce和2.4×10~8tce,煤炭消费总量将增加3.1×10~8tce和1.2×10~8tce,大气污染物排放压力增加30%和50%;适度发展Ⅱ情景下,能源消费总量将增加0.2×10~8tce,煤炭消费总量将下降0.3×10~8tce,大气污染物排放压力将降低20%。因此,要实现经济发展稳步增长(年均增长率7.7%)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10%目标,重中之重是实现煤炭消费总量"零增长"或"负增长",同时力争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10~8~6×10~8tce,凭借煤炭占比大幅下降(降至65%左右)最大限度发挥能源供给领域节能效应,依靠产业结构升级节能效应和技术节能拓展能源消费领域节能空间,将能效水平提高至0.6tce/万元以下。  相似文献   

8.
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火电行业是碳排放量的主体,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电力行业势必将成为CO2减排的主力军。目前,火电行业通过"上大压小"政策,实现结构减排;通过提高电力工业的烟气脱硫,实现工程减排;通过扩大清洁能源的比例,减少煤炭消耗总量,实现总量减排。使用清洁能源是实现碳减排的有效途径。指出了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和措施,分析了电力行业在"低碳经济"中所面临的新形势,并对低碳电力技术的研究与运用进行了展望,阐述了通过利用清洁能源促进碳减排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一、乡镇煤矿的作用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也是我省的一个突出问题。能源短缺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四川的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煤炭的比重是第一位的(占能源生产的74.4%,占能  相似文献   

10.
《绿叶》2016,(1)
正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曾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日本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统筹发展。正是在资源及环境的双重压力下,日本政府制定了多种战略、政策,积极创建绿色社会。创建绿色化社会理念日本创建绿色化社会有三个基本理念:一是实现碳的最低排放。构建一个绿色化社会体系,使行政、工业等社会所有组成部门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充分意识到节能、低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实现富裕而简朴的绿  相似文献   

11.
根据IPCC模型计算1995-2009年河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结果发现,河南省碳排放强度在1995-2002年间呈下降趋势,2002-2007年出现反弹,2007年后再次下降;居民生活碳排放变化不大,农业和批发业碳排放量较小,交通部门近年有所增加,电力和工业部门是主要碳排放源,占80%以上;煤炭消耗是河南省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占总排放量的93%以上,石油和天然气相对较小.因此,电力和工业部门应作为河南省碳减排重点,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瑞典是欧洲较先倡导低碳的国家。1990年至2006年,瑞典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递减9%,比《京都议定书》规定瑞典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还低7%。与此同时,在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增长44%,实现了低碳发展与经济增长齐头并进。走进瑞典,让人感觉走进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天地分明,空气清新,流水淙淙,鸟语花香,完全是天人合一的人间仙境。瑞典的低碳环境、优质生活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建筑节能方面,据统计,从1970年至1990年,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万元GDP的碳排放相对于发达国家比较高,但中国低碳化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快得多。长远来说,中国肯定要走低碳道路,逐步减少对高碳能源的依赖。近期,中国离不开主要本土能源优势——煤炭。我们应立足实际,在扎实、深入的研究基础上开展试点,进行战略规划,走出一条符合国情、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14.
环境资讯     
正【环境新闻】我国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尚不足10%加剧雾霾天气产生我国部分地区连续爆发雾霾天气,不合理的能源结构,特别是燃煤过度排放,是加剧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我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7%,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40%,仍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尚不足10%,且弃风、弃水问题突出。因此,加快转变能源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煤炭大国,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几乎占据70%的份额,相对于全球平均水平的28%而言,我国是以煤炭消耗为主的少数国家之一。从环保角度看,调整能源结构是改善环境质量必要的经济和行政手段之一,快速发展核电是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山东省17地市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依据绿色发展测量指标和极值熵值法,测算城市群绿色化指数,并基于面板Tobit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化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时序特征,城市间绿色发展指数截面差异明显;经济山和生态山子系呈现稳步增长的时序动态演变特征;2017年子系统绿色化水平的演变轨迹与2008年差异明显;经济增长、城镇化、科技发展、环境保护促进绿色发展水平提升,工业化和资源消耗抑制了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介休县是山西省以煤炭加工转化为主的能源重化工基地。1983年以来,这个县的两任县长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健康,在开发能源、发展经济的同时,自觉把环境保护接为己任,使环境保护工作贯穿于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他们围绕“经济要上去,污染要下来”的战略目标,在治理环境污染、提高监测治污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97—2016年重庆的能源消费、经济、产业、人口等数据,从纵横向对重庆能源消费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构建岭回归模型,对重庆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重庆的能源消费总量稳步增长,煤炭消费所占比重有所降低,能源消费结构趋向多元化与合理化;能源消费强度有所降低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较高,主要集中在化学原料及其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岭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能源利用效率、第三产业比重、城镇化率、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对其有显著影响。为了控制能源消费增长,重庆亟待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并挖掘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潜力,继续加大RD经费支出力度等。  相似文献   

19.
<正>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力争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我们要用远比发达国家更少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任务相当艰巨。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已经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成为能源转型的必由之路和首要任务,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构建绿色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Moran's I空间分析方法,对2015年山东省108个县域的绿色化空间格局进行探究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县域绿色化水平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大致呈现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递减的格局;绿色化水平为低、较低水平型的县域,经济绿色化水平与社会绿色化水平有待提高;绿色化水平为高、较高水平型的县域,生态绿色化水平有待提高;山东省县域绿色化水平空间分布呈现较强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