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许定予 《环境教育》2016,(Z1):80-82
正到伦敦旅游,朋友们都建议一定要游一下泰晤士河。因为泰晤士河是英国的母亲河,也是英国的历史之河。它将伦敦昔日的萧瑟、喧嚣与今日的不甘落后铭记于心,记录着英国千百年兴衰,闪烁着英格兰文化的精髓。我选择了游泰晤士河的最经典线路:从威斯敏斯特码头到格林尼治码头,全程约2.5小时。流线型的游艇很美观,船舱一般有50个或60个座位,  相似文献   

2.
<正>遭遇雾霾侵袭的不只我国,虽然各国空气污染的成因可能不同,但各国如何治理空气污染或许对于我国的雾霾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英国全民治污染60年前伦敦发生过"毒雾事件"。不过,如今的伦敦已彻底摘掉了"雾都"的帽子,并努力将其打造成一座节能环保的绿色生态城。铁腕一:限制工厂建设20世纪初的伦敦是一座黑色的工业之都,辉煌却又灰蒙蒙的,由煤炭支撑的工业革命让伦敦城内遍布工厂。  相似文献   

3.
国际     
《绿色视野》2016,(4):70
正伦敦派鸽子检测空气污染英国首都伦敦上空近日出现一支特殊部队――鸽子。它们携带空气质量检测仪,对城市上空二氧化氮、臭氧等污染物进行实时检测。这项为期三天的活动名为"鸽子空中巡逻队",旨在提高公众对大气污染的认识。当地居民在社交网站推特上关注活动账号,就可以获得所在区域的空气污染指数。  相似文献   

4.
速览     
正国际大熊猫受威胁程度"降级"根据中国国家林业局去年2月发布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今年9月初宣布,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程度从"濒危"变为"易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也提醒,大熊猫不再被列为濒危物种可能只是暂时的。以全球变暖为主要形式的气候变化或许将在下一个80年内毁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竹林,大熊猫生存将再度面临威胁。全球最大潮汐发电项目已安装完毕  相似文献   

5.
袁越 《环境教育》2015,(Z1):55-57
<正>英国伦敦著名的"书店一条街"查令十字街上有家专业书店,名叫布莱克威尔(Blackwell),店里光是环保类书籍就摆了满满一个大书架。2013年我去伦敦出差的时候专程去这家书店买书,把环保书架上的书全部翻了一遍,发现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环保激进派,不但书名一个赛一个地耸人听闻,而且内容也是极尽吓唬之能事,仿佛地球马上就要完蛋了。另一类就是阴谋论派,从气候变化到核电站,从转基因食  相似文献   

6.
<正>英国节能从日常做起在英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体现出节能习惯和节能意识,节能已逐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英国的房子大多装有高大的双层玻璃窗,有的足足占满一堵墙。这些玻璃窗可以保证屋内采光,减少电耗。很多英国家庭已开始废弃普通电灯泡,而改用节能灯。在英国的城市里,彻夜灯光照明现象少见。大型公司和政府部门都没有华丽的"照明工程"。夜晚漫步在伦敦街头,看不到大面积流光溢彩和楼体通明的景观。大多数  相似文献   

7.
田阳阳 《绿叶》2014,(2):79-86
正禾花雀列入濒危物种,等同大熊猫的濒危级别,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需要立即展开有效的执法,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前不久,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物种红色目录时,将广东著名野鸟禾花雀(学名黄胸鹀Emberiza aureola)由"易危"级别提升至与大熊猫同一级别的"濒危"级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驻华代表朱春全博士表示:"禾花雀列入濒危物种,等同大熊猫的濒危级别,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需要立即展开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笨笨鸟 《绿色视野》2008,(10):29-31
张和民,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大熊猫"放归山林"计划的倡导者。20多年来,他扎根卧龙这个大山深谷,把自己的全部智慧献给了"国宝"大熊猫的保护和科研事业。  相似文献   

9.
《环境教育》2014,(4):38-39
正2014年4月14日,在昆明云南野生动物园寄养的大熊猫美茜回四川后,单独留在昆明的大熊猫思嘉开始出现了许多反常举动。动物园想了许多办法,希望大熊猫思嘉能恢复正常。图为工作人员为大熊猫们安上了电视机。(新浪图片)声音 "我曾经在IPCC记者招待会上谈了一个,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的小轿车发展非常多、非常好,一家有一辆汽车不为过吧?但是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像美国一样有三五辆汽车甚至更多的汽车,那是什么情况呢?那是一场灾难。所以我主张节能减排,要面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培养大量的技术人才,要在全民普及保护气候、保护环境、保护我们人类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朋友从欧洲考察归来,兴奋地谈论异域见闻。说到英国,他不无遗憾地叹息:可惜,没有见到“雾伦敦”的奇观,没想到英国首都的天空也变蓝了……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英国环境科学技术发展动向和环境管理,治理江河及大气污染的经验,应英国政府有关方面的邀请,我们赴英国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考察。考察期间,我们先后到了英格兰的伦敦、剑桥、牛津、曼彻斯特四个城市;考察了十个研究所、六个公司、五个污水处理厂、两所大学;访问了英国环境保护部、英国水利局,英国卫生与安全执行局、国家煤炭局等政府部门。这次考察,广泛接触了英国的环境科  相似文献   

12.
《绿叶》2000,(1)
降雪最多的首都美国首都华盛顿,每年降雪量达1870毫米。雾日最多的首都英国首都伦敦,一年最多的雾日达140天。医生最多的首都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每139  相似文献   

13.
正儿童的学习质量决定于他们的想象力、直觉、学习意愿,以及浸入学习环境的水平。通过引发好奇心和激发兴趣,一次林间漫步便可以成为引导儿童精神成长的奇妙探险。走进森林去玩耍英国的冬季又湿又冷,可早上8点,一群3—6岁的英国小朋友已经到达伦敦东南部的Manor House幼儿园,换上户外装备,登上校车,跟着老师进入一片森林认识自然,学习使用工具,自由探索。一个4岁小男孩兴奋地向来自中国的幼儿园园长展示他的新发现——两只蚯蚓,小的是Baby,大的是Daddy……"在森林教育中,提倡一切自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毗邻“震中映秀”的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大熊猫之乡”而闻名于世。“5·12”地震发生后,保护区遭受重创,两只圈养的大熊猫死亡,两只怀孕的大熊猫受到惊吓流产,143只野生大熊猫至今情况不明。一年多来,这里的大熊猫生活情况吸引了海内外人士的目光。现在,再造一个新卧龙的规划已经出台,与大熊猫有关的灾后重建项目也将启动。按照规划,这个中国最大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将在3至5年后迎来“新生”。  相似文献   

15.
速览     
正大熊猫第一次见大雪激动成狗:满地撒欢10月25日晚,哈尔滨的亚布力迎来一场大雪,一夜之间"千树万树梨花开",降雪厚度达到四五厘米,放眼望去,一片银装素裹。这可乐坏了远道而来的大熊猫佑佑,又是撒欢、刨洞,又是翻跟头、爬凉亭。今年7月份,佑佑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乘坐飞机来到哈尔滨,入住亚布力新家。来到新家之后,佑佑一直不是很欢实,平常都是以安静美男子的形象示人,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吃吃吃、睡睡睡。直到近日下的一场大雪,佑佑与之前判若两"熊猫",各种撒欢、激动。  相似文献   

16.
大熊猫是我国特产的一种古老珍稀动物。它举止憨雅,毛色独特,情态逗人,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但是,目前生活在野外的大熊猫已为数不多,而且数量还在减少。本文对保护大熊猫的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绿叶》2017,(10)
伦敦和北京重工业的崛起都受到国际体系因素的影响,伦敦是英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北京是两极格局中受前苏联的影响。从国内层面看,英国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民主制度为伦敦重工业提供了宽松环境,北京则更多依靠党和国家规划建立起了最初的石化工业。两相比较可以发现,伦敦由于议会制政体下利益集团的阻碍对重工业产生了严重依赖,北京却能在党和政府不断学习调整规划后及时摆脱对重工业的依赖。总之,比较发达城市和发展中城市的意义不只在于后者对前者的借鉴,同样在于发现后者符合自身特点的优势,为未来发展之路找准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绿色视野》2014,(11):26-27
总结人类治理雾霾的经验,治霾法制化是一大“法宝”。1952年,英国伦敦因雾霾导致4天死亡4000余人,这起震惊世界的“烟雾事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英国人用法制的力量终于摘掉了“雾都”的帽子。可以说,伦敦是用重典治霾的活教材。相比之下,我国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制定于1987年,“内容粗线条,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是  相似文献   

19.
通过摄影机的镜头仔细观察一堆原水把赫伯特·吉拉德特从一个制片人变成了教授。事情发生在巴西贝伦港。当时,他正制作一系列反映热带雨林毁灭的影片;他将摄影机沿着正被吊上货轮的一堆红木移动,注意到上面标着“伦敦”字样。“我突然认识到城市对世界的冲击力,”他说,“我开始对城市消费与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关系感兴趣”。现在,吉拉德特是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大学环境规划学教授,刚刚完成了一项“伦敦对地球的影响”的研究。他发现:虽然伦敦占地不到40万英亩,却需要近5000万英亩的土地——125倍于它本身的面积——来供给它食品、原…  相似文献   

20.
大熊猫栖息地与周边社区相互交叠,社区居民生计高度依赖于栖息地的自然资源,社区农户是大熊猫保护的重要利益相关者。通过实地调查、收集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了四川省典型县域大熊猫栖息地周边社区农户响应大熊猫保护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社区农户多数积极响应对大熊猫的保护,参与保护管理部门的宣传培训,提高生计多样性和收入来源,同时减少薪柴采集、割竹挖笋等对大熊猫栖息地有直接干扰的行为,少数农户参与过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救护工作。社区的积极响应是推动大熊猫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未来保护政策应加大力度鼓励社区参与大熊猫保护工作,以提高保护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