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环境保护部令第28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实施按日连续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称排污者)实施按日连续处罚的,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和督促排污者及时改正环境违法行为。第四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行政处罚决定和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等相关信息。第二章适用范围第五条排污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罚款处罚决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实施按日连续处罚:(一)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二)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新的《环境保护法》及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号),文章总结列出了一个企业在落实新《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通知过程中对照执行的自检自查表,通过列表对照的方法,企业可以有的放矢、有效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形势的发展,环境法制体系的逐步健全,作为环境保护综合性法律的《环境保护法》在某些方面逐渐显现出滞后性。《环境保护法》的修改与完善,学术界已讨论了很长时间。本文主要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对《环境保护法〉的进一步完善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程雨燕 《绿叶》2014,(7):37-43
《环境保护法》第20条建立了环境区域保护合作制度的雏形,突出了环境治理的效果导向、协调机制的统一导向和契约精神。新制度也存在明显不足,未能提升到区域合作的战略高度、构建配套的机制保障和健全地方政府协商的具体制度,从而尚未完整确立地方政府的区域合作制度。完善的路径可分为三个层面:于宏观层面借鉴国外区域合作模式;于中观层面构建政府区域合作保障机制;于微观层面健全区域行政协议制度。  相似文献   

6.
"按日连续处罚"制度已经在环境执法中显示了巨大的威慑力,但"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的计罚模式不符合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则"。在违法行为"先轻后重"或者"先重后轻"的情形下,都可能造成"过罚不当"的问题。对于初始违法情节类似,但复查时违法情节大相径庭的不同违法者,会出现"不同情节相同处罚"的不公平情形。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对于"先重后轻"的违法行为,可以考虑在违法者的改正行为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情形下不予按日连续处罚,同时依据《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将该已经显著减轻的违法排污行为视为新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对于"先轻后重"的违法行为,可以在进行按日连续处罚时,视具体违法情节动用限产停产、查封扣押或者行政拘留等处罚措施。理想状态下,应当摒弃"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计罚的规定,改为数据值式的按日计罚,即规定"……拒不改正的,处每日××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罚款",以更好地实现"过罚相当"。为了避免持续性违法行为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损害,按日计罚的最长期限不宜超过三十日。违法者超过三十日仍然不改正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采取责令限产停产、查封扣押或责令关闭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曹明德 《绿叶》2014,(7):4-11
2014年4月24日.《环境保护法》修订案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至此,从2011年开始启动修订进程后围绕该法修订所引发的各种争议和博弈,也终于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8.
林灿铃 《绿叶》2014,(7):12-18
徒法不能以自行,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要落到实处,真正发挥效力,必须建立健全实施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此,应加强环境教育和环境法的宣传普及,营造环境法治文化,让社会成员知法、懂法,普遍遵守环境法律义务,真正有力地推动法律贯彻。同时,进一步制订实施细则,构建诸如"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等具体制度,以切实保障其实施。新《环保法》对环境保护的监管体制并未做出实质调整,说明部门间的利益依然未能得到有效的协调,应进一步加强监督,严格责任。  相似文献   

9.
陈亮 《绿叶》2014,(7):19-25
我国环境执法监督体制的弱化,从理论根源上讲,源于公共利益规制理论的人性预设理论基础。而以委托-代理关系重构社会公众与各级环境执法部门之间的关系,则可以突破这一主体预设的局限,最大限度地避免这一局限所带来的激励不足和监督乏力等问题,是我国今后建构环保执法制度的应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对于项目建设和投资并未提出新的要求,但程序更加规范、执法愈发严格,对项目建设周期及投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油气管道项目而言,主要体现在:生态红线划定、环评技术要求高等对项目建设周期的影响;环境应急预案备案要求对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影响;长输管道压气站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应急物资储备要求增加了项目建设投资。针对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后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项目前置环境影响评价、公开生态红线信息、制定油气管道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编制油气管道应急物资配备行业标准或规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杨春洪 《绿叶》2014,(7):57-61
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与生态破坏"的提出,新《环境保护法》凸显其生态价值观以及对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视程度。然而,通过立法推动环境资源领域实行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综合性行动方面,新《环保法》未能从整体上为环境资源管理提供全面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框架,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吕忠梅博士,我国环境资源法学家,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曾当选中国法学会评选出的“中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近日,吕忠梅博士撰文讲述了自己和环境资源法专业的渊源,字里行间充满了她对环境资源法专业近乎痴迷的热爱。  相似文献   

13.
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案)突破陈旧的立法理念,为环保实践提供有效保障——生态文明理念首次进入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环境问题的预防、监管制度的细化;明确生态补偿问题在法律中的地位等。在解读新《环境保护法》的过程中,笔者通过分析结合社会现实问题的实证主义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了修订案的理论意义及其中具体制度在当前环境保护中所应起到的作用;对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定位、法律逻辑结构、制度设计等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工作在2006年就已开始酝酿,2007年12月,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毛如柏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表示,启动(<环境保护法>修订工作的条件已经具备,建议将<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列入下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这部对环境保护工作至关重要却又历时18年没有任何改变的重要法律有望在2008年启动修订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5.
新《环境保护法》下石油石化企业环境管理工作重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5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提出了"按日处罚上不封顶""企业违法可拘留责任人""环保部门可直接查封扣押设备"等处罚措施。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对于石油石化企业将形成更加严厉的倒逼机制,文章探讨新《环境保护法》对石油石化企业环保工作的影响:促进企业环境管理观念转变,强化企业污染防治责任,突显领导责任、规范企业环境管理行为,更加重视环境影响评价,促进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等。通过将"环保优先"落到实处,完善制度体系,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强化配备并运行必要的环保处理设施,树立环境友好的企业形象,强化环境管理等,实现企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14年7月17日,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中国环境友好企业联盟承办,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南通联发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新《环境保护法》解读暨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交流会”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国对排污或超标排污实行征收排污费制度。九届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修订通过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对此进行了改革。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2017年10月1日实施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新修订《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立足于《条例》修改的背景,阐述了《条例》主要从简化环保审批事项、流程,加强环保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优化服务等三方面修改了相关内容;探讨了《条例》实施后企业将面临环保欠账问题突出,生态红线管理薄弱、家底不清,竣工环保验收缺乏规定的标准和程序,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实施不力,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薄弱、人力财力投入严重不足,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任务艰巨等问题;提出加快清理解决历史遗留的环保问题,加强生态红线管理,加强土壤、地下水环保管理,加强竣工环保验收管理,加强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进一步加强环境应急和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强化环境信息常态化公开机制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1994年6月4日青海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根据1998年5月29日青海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修改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我省经济和...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号)《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办法》已由青海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1994年6月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4年8月1日起施行.1994年6月4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保障人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