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围绕教育成果,在“五有”上见成效;围绕发展提升,在“五力”上下功夫。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学生时代受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树立起生态环境意识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加快推动全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健康有序和谐发展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要在“五有”“五力”上下功夫、见成效。  相似文献   

2.
<正>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总体水平及生态意识、行为良好,但生态知识严重不足、生态意识转化困难、生态行为自律不易,培育对策:编写儿童生态读物、多途径开展生态科普活动、养成绿色生活方式。生态文明是以生态学思想审视人类自身与社会、经济、自然的发展,以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社会形态,人的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3.
正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十九小学建校20多年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把生态文明教育与学校各项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德育工作之中,并结合创新教育,多渠道培养学生养成生态文明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尽力做到节能低碳、绿色环保,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全面渗透,养成环保意识各学科教师都根据本学科不同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课堂成为养成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主渠道。学校整体规划,  相似文献   

4.
生态教育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重要环节,城市自然公园具有资源与区位优势,并切合全民教育理念,应成为生态教育的重要基地。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导向,剖析城市自然公园生态教育的实施路径,阐述城市自然公园生态教育面临动力缺乏、定位模糊、生态解说滞后、教育项目缺失等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规划法构建相应的动力机制、教育定位、生态解说系统、教育项目等生态教育规划,并探讨支持生态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生态补偿策略与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5.
<正>大力建设绿色文明学校,传播环保的理念,营造人人爱护环境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孩子亲近大自然,唤起孩子对自然最淳朴的热爱,从而促进孩子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素质的养成。近年来,东莞市中堂镇中心小学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以自然教育为抓手,大力建设绿色文明学校,传播环保理念,营造人人爱护环境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孩子亲近大自然,唤起孩子对自然最淳朴的热爱,从而促进孩子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的养成。  相似文献   

6.
黄宇  赵珂 《环境教育》2022,(6):58-61
<正>瑞典的自然幼儿园在贯彻“亲近自然、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面具有先进性和典型性。本文研究了瑞典自然幼儿园的发展历程、基本理念与主要方法,试图为我国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提供思路与借鉴。生态文明教育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2021年3月,生态环境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六部门共同发布《“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强调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幼儿园阶段是国民教育的最初阶段,  相似文献   

7.
<正>多样化、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以绿色、环保、低碳为主题的校内外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及宣传活动,促进师生生态文明理念入脑入心,不断促进生态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临沂朴园小学成立于2010年,因学校内有一棵百年朴树而得名,是一所隶属临沂市教育局管理的全日制完全小学。学校确立“抱朴养正,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人品善正、学养博厚、气质高雅、言行谦和”的一流朴雅学子。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当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重视不够、站位不高,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内容表层化,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脱节和一体化生态文明教育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系统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范新萍 《环境教育》2008,(10):33-34
在保护环境、关爱自然日益成为人类共识的今天,“生态文明”越来越受人重视。语文教学历来重视文以载道,在现代社会,这个“道”自然也包含“生态道德”。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只要我们留心,就不难发现编者在选取题材时,高瞻远瞩,有意在各个年级的不同层面上渗透了“生态道德”教育的素材。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列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生态平衡意识,把尊重自然作为终极的道德态度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10.
杨小霞 《青海环境》2022,(2):96-98+104
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有机组成部分的中学地理教学,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重要责任。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 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本文对中学地理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两者的契合点进行了分析;从培养生态文明意识、树立生态道德观和指导生态文明行为等方面论述中学地理教学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江口镇中心幼儿园位于赣县区江口镇,江口镇因处于桃江、贡江、平江三江交汇处,因而又被称为“三江口”。因此在幼儿园周围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天然的教育资源,江口镇中心幼儿园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引,始终坚持“走进自然、了解自然、亲近自然、喜爱自然”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一日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结合周边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始终为创建一个生态、文明、和谐、美丽的育人环境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2.
刘洪 《环境教育》2023,(5):46-49
<正>“生态人”的培养需要根据不同学段确立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路径,以期通过这种整体性、连贯性、一体化培养路径,输送更多为未来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的新时代“生态人”。生态危机实质上是人的发展危机,人的发展危机又源于思想和观念的危机。培养新时代“生态人”,需要教育发挥关键作用,让下一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态价值观,重塑人性,让其关心关爱地球,重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3.
何喆 《环境教育》2023,(9):39-41
<正>学校教育应当转变传统德育与智育相分离的观念,采用学科融合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上融合,进而建构生态文明在学科内、学科间、超学科的三重维度融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育人的重要功能,能否充分发挥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功能关乎到生态文明教育的成败。  相似文献   

14.
正香花幼儿园地处高速发展的太仓市高新区,校园环境优美,园舍场地宽敞。幼儿园以"环境教育"为依托,确立"生态文明,教育为本"的指导思想,成立了幼儿园生态文明特色教育管理机制,加大生态文明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和挖掘幼儿园及周边资源,培育幼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带香花幼儿走上生态文明特色教育之旅。  相似文献   

15.
滕贞甫 《绿叶》2022,(6):28-29
<正>生态文学作为表现自然与人关系的文学,作家的责任维度决定着作品的境界。责任维度虽然是个抽象概念,但对于作家来说,它却是创作的动机和情感所系,是一个写作“为了谁”的问题。生态文学作家考量的是如何以文学的方式来重构自然与人的关系,表现的是人对自然的尊重、人对自然的态度和对反自然行为的内省等。我认为生态文学作家至少要把握四个责任维度。第一,“两山”理论的维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标志性观点和代表性论断,  相似文献   

16.
<正>在高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对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养成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的状况,无论从认识到实践,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还远远不够。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再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治国理政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上海市绿色学校",浦东新区首家"国际生态学校""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校",上海市浦东新区龚路中心小学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日常工作中,通过环保知识普及和环境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热情,培养学生身体力行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的思想和能力,奏响校园、家庭和社区的环境教育的交响曲。  相似文献   

18.
<正>通过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生态幼儿",使幼儿从小树立"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价值观,掌握最基础的生态知识与环保技能,进而培养生态道德与绿色文明的生活行为习惯。幼儿园应重视生态文明教育,成为全社会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对3-6岁学前儿童进行生态文明启蒙教育,不仅是全社会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基础构成,更是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必需。通过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生态  相似文献   

19.
<正>儿童是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自然是生态道德教育最有活力的场所。儿童特点和自然元素,是设计和开展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活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推进,人们离自然似乎也越来越远。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建构和适应了现代化的工作生活方式,孩子们也深陷在电子产品和课业负担之中,自然似乎不再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生态的危机和教育的失衡在同一个时空内相遇、碰撞,"生态"和"教育"成为了备受公众瞩目和争  相似文献   

20.
正桂林市第十九中学奉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教育活动理念,依托"四大德育实践基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增强师生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打造生态文明校园。健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机构学校成立了生态文明创建领导机构。蒋文荣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中层行政干部和各班班主任组成。同时还设立了政教处为生态文明工作办公室。各部门职责明确,工作有实效,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能顺利开展和运转。依托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