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高校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使命光荣,意义重大,任重道远。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  相似文献   

2.
许敏娟 《绿色视野》2013,(10):44-4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系统地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作为中国  相似文献   

3.
正生态环境是永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在绿色永州背景下,高校应突出课程育人,完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教学体系;突出文化育人,营造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文化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1]。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水利类高校加强生态水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文明视阈下的水利类高校水文化建设内涵是在传统的以精神水文化、物质水文化、制度水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水文化建设中融入生态文明的先进理念,实现生态水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胡顺高 《环境教育》2013,(Z1):67-68
实践证明,生态文明理论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  相似文献   

6.
<正>阿拉善左旗蒙古族学校始建于1940年,是阿拉善左旗唯一的一所九年一贯制民族学校,新校区占地面积66153.55平方米,建筑面积17506.43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2个,在校生736名、教职工145名。学校积极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向纵深发展,倡导"以人为本""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弘扬绿色文化、生态文化、文明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校良性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小霞 《青海环境》2022,(2):96-98+104
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有机组成部分的中学地理教学,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重要责任。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 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本文对中学地理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两者的契合点进行了分析;从培养生态文明意识、树立生态道德观和指导生态文明行为等方面论述中学地理教学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从管理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参与机制等多方面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师生内在积极性,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形成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合力。健全的机制是有效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机制,对于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创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管理机制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和成效,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在逐步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的发展目前正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本文从生态文明视角,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模式进行分区,并对四大生态文明建设区的区域性特征进行总结提炼、归纳,指出我国生态文明模式创建过程中应该注意到的地区性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便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绿叶》2020,(Z1)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当代中国,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精神财富的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建设生态文明,不能离开文化范畴的深入考量。生态文化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又是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生态文明范畴和视野下的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文化,是人类新的文明和文化方式。没有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正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十九小学建校20多年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把生态文明教育与学校各项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德育工作之中,并结合创新教育,多渠道培养学生养成生态文明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尽力做到节能低碳、绿色环保,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全面渗透,养成环保意识各学科教师都根据本学科不同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课堂成为养成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主渠道。学校整体规划,  相似文献   

12.
<正>高校环保社团在象牙塔里播撒绿色的种子,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创建绿色校园,为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高校环保社团作为学校课堂环境教育的延伸,是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实践平台。通过高校环保社团平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促进生态文明观的形成,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和长远之计是化育人心,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质的一代新人。面向生态文明的未来,教育者必须担起生态文明教育的历史责任。2018年5月28日,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所高校发起的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在天津成立,吸引了国内150余所高校"加盟"。在联盟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14.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将为"美丽中国"培养出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者、推动者和示范者。河北环境工程学院作为环境保护类高等学校有责任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的理念和价值观建设,在现有的环境素质教育工作基础上,利用学院的环境教育资源与特色构建一套融科学理念、课程教育、环境熏陶、实践融入、社团引领、网络宣传、奖赛激励、政府支持为一体的生态文明教育综合模式。  相似文献   

15.
《绿叶》2017,(1)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方向。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内涵丰富,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丰厚积淀和交流融合的结晶。这一理念,揭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客观规律,描绘了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生态文明社会。要真正把生态文明理念变为现实,必须通过全社会的行动,坚持不懈,合力攻坚,努力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市朝阳区新升小学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课题(ESD)示范校、青少年环保家示范基地、北京市节约型示范校、朝阳区首批绿色生态学校。学校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学校的整体形象建设和办学规划之中,融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之中,全面提高了师生讲环保,讲节约,懂生态的生态文明素养。整体规划——营造生态文明育人氛围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是一所"花园式学校"。校园中富有感染力的环保提示语随处可见,南楼二层为"环保教育"主  相似文献   

17.
唐丽  章靖 《环境教育》2024,(5):76-77
<正>让学生以“生态”为切入点,在“生态+”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学院生物科学、生态学、化学和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特色,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学科探索,促进学科融合。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普洱市一地连三国,一江通五邻,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为积极响应《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2021—2025年)》等国家、地区政策号召,普洱学院生物与化学学院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科普教育、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西华师大附小将生态文明作为学校办学特色,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将生态文明融入学校血液,通过宣扬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改善办学条件,形成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校风,成为了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示范基地、全国和谐学校、省首批绿色学校,省校风示范校、省无烟单位、南充市绿色学校、市文明单位。为积极创建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9.
杨冬生 《环境教育》2012,(12):67-69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融入经济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陈倩茹 《环境教育》2022,(Z1):45-46
<正>以绿色思想塑造学生,以绿色课程教育学生,以绿色环境熏陶学生,以绿色行为规范学生,以绿色组织锻炼学生,以绿色标兵引领学生,以绿色作品鼓舞学生,以绿色文化滋养学生。生态文明建设需依靠绿色人才的有力支撑。高校具有理论、人才、科技、文化等诸多资源和优势,是开展国民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具有绿色素养人才的主阵地,有责任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培养绿色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