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建设“课程+师资”的教育体系,构建“理论+实践”的教材体系,构建“互联网+教学”的教学模式,构建“校内+校外”的实践教学,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质量提升探索提供借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1]。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面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出了重大部署,  相似文献   

2.
鞠鑫 《环境教育》2022,(8):54-57
<正>生态文明教育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素养提升、学校的特色发展、家庭社企的生态持续耦合共进,已经培育生成了靖江地区区域绿色环保生态的主导力量。“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对于关注环保、具有环保意识有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倡导绿色理念,深入开展青少年环保特色志愿服务,创新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动员组织更多的青少年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并进而影响社会公众为国家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以提升老百姓生活质量为根本,城市饮水"双源双线"工程建成使用,百万市民喝上放心水。城市供水普及率达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7%。市区、县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审视人类文明演进历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例子比比皆是,给人以深刻启示。对待生态文明的基本态度和理念决  相似文献   

4.
正《资源开发与市场》杂志是由四川省科技厅主管,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一家综合性学术期刊,1985年创刊,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RCCSE中国核心期刊、万方数据核心期刊、人大复印资料来源期刊等,在国内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推进生态建设,是我国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正>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生态环境科技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利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部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研究正快速发展,年发文量呈快速线性增长,高等教育、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中等教育的学科发文量位列前三。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布期刊也主要是和环境相关的期刊,其中以《环境教育》最多,高达1353篇,占比也高达74.50%。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加重,我国将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到了历史的最高点。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则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石油附中依据生态教育现状,结合学情,将相关课程整合、开发,形成了可操作性强、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制定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规划和实施方案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基于此,北京石油附中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把课堂作为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制订了生态文明教育规划,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引领学校发展。整洁美丽的绿色校园处处呈现着生态文明的鲜明特征,充分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总结了生态文明教育内涵与特征,梳理了国内外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状况,介绍了清华大学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并对生态文明教育发展提出了展望。生态文明教育内涵与特征目前,学术界关于生态文明教育内涵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据考证,生态文明教育概念的提出,可追溯到1984年,苏联学术界发文提出培养生态文明是共产主义教育的内  相似文献   

9.
杨蓉 《环境教育》2022,(4):44-45
<正>在高中学校教育中开展劳动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们形成崇尚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绿色生活的理念,是建设绿色校园的核心要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云南省教育厅于2021年12月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0.
正坐落于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城西笔架山下的通渭县第三中学,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既有厚重的文明传承胸襟,又有开拓创新的昂扬锐气,是一所依托农耕文化底蕴和"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品牌优势而兴建的年轻学校。树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办"花园式"学校通渭县第三中学于2011年正式命名,从建校之初就提出了生态文明兴校的口号,将生态文明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建设布局规划,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引导师生关注生态问题,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保护家园的高尚情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始建于1956年,学校以"科研兴校"为宗旨,在"承载希望、构筑幸福、奠基人生"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以"塑造生命"为课程建设目标,不断推动办学质量步步提升。作为二外附中校长,付晓洁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奋斗目标,重视德育教育,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的工作机制,从培养学生养成习惯入手,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校情的生态文明特色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有很多种,而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推动性作用,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工业化大发展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加剧了自然环境的恶化。100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生态文明的探索。我国在近40年来,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过程。事实证明:生态文明建设是阶段资源环境约束的有  相似文献   

13.
<正>通过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生态幼儿",使幼儿从小树立"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价值观,掌握最基础的生态知识与环保技能,进而培养生态道德与绿色文明的生活行为习惯。幼儿园应重视生态文明教育,成为全社会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对3-6岁学前儿童进行生态文明启蒙教育,不仅是全社会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基础构成,更是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必需。通过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生态  相似文献   

14.
<正>生态文明教育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持续关注和重视。从全球的视野出发,探究生态文明教育的国际动向、趋势和挑战。全球背景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一般认为,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现代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形式。随着全球人类发展的需求和地球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生态文明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愈来愈多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5.
<正>从管理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参与机制等多方面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师生内在积极性,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形成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合力。健全的机制是有效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机制,对于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创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管理机制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和成效,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在逐步  相似文献   

16.
<正>小学教育是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能够担任民族复兴大任人才的奠基阶段,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意义深远,责任重大。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美丽中国愿景的必然要求,而小学生是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加强他们的生态文明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正>实验学校依托生态农场、节日活动、项目学习多元化途径,引导学生从生活的点滴入手,爱护环境,节约能源,为筑绿色梦想持续助力,做生态文明理念积极的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中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学校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学科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法律规范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号召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环境安全、保护绿水青山。老师同学们,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工程,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课程;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提升生态文明素养……" 2016年9月1  相似文献   

19.
<正>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第三中学是一所依托农耕文化底蕴和"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品牌优势而兴建的年轻学校。建校伊始,学校便积极打造生态文明校园环境,遵循以人为本、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弘扬绿色文化、生态文化、文明文化,将生态文明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  相似文献   

20.
杨小霞 《青海环境》2022,(2):96-98+104
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有机组成部分的中学地理教学,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重要责任。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 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本文对中学地理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两者的契合点进行了分析;从培养生态文明意识、树立生态道德观和指导生态文明行为等方面论述中学地理教学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